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介绍了近年来与凋亡相关的基因,如P53、bcl-2等基因在血液系统恶性病中变化规律的新成就。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后等诸方面都与凋亡有关,凋亡及其相关基因的研究为恶性血液病的根治带来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
积极开展恶性血液病的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积极开展恶性血液病的生物学研究陈竺近年来,恶性血液病(白血病、淋巴瘤等)的生物学研究有了许多新进展,其意义已超出了血液病的范畴。现选取较为重要的几个问题,谈一些看法。1凋亡与恶性血液病白血病与其它肿瘤一样,基本生物学特征是增殖失控及分化受阻。近年来的...  相似文献   

3.
骨髓基质细胞与其分泌的细胞因子、细胞外基质构成的骨髓微环境在机体造血发育、血液病发生、恶性血液病细胞凋亡等生理病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综述了骨髓基质细胞保护白血病细胞抑制药物诱导的凋亡及其机制的相关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可遗传的、基因DNA序列不发生改变的基因表达调控的一门新学科.近年来,诸多研究结果均表明,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相关基因异常甲基化是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并且与MDS患者的预后相关;微小RNA (miRNA)的异常甲基化与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相关;zeste基因增强子同源物(EZH)2基因通过突变、缺失或过表达,甲基化下游靶基因调控其转录水平,从而与淋巴瘤等多种恶性血液病相关.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治疗方案给恶性血液病的免疫治疗赋予更广的内涵.笔者拟就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在恶性血液病中的最薪研究进展,以及针对表观遗传学异常改变的免疫治疗方案的相关研究与应用前景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5.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及NF-κB等机制使肿瘤细胞凋亡,在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PS-34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6.
抑制凋亡蛋白家族(IAP)是继bcl-2家族后又一新抑凋亡蛋白家族。生存素为IAP家族中分子最小但研究较广的。生存素在静止期细胞中不表达,特异性表达于G2/M期,主要抑制caspase凋亡途径中终末凋亡执行的Caspase-3、-7,以抑制凋亡。生存素表达与bcl-2家族相关。恶性血液病尤其白血病100%表达。造血因子G-CSF、GM-CSF和CSF上调生存素表达。全反式维甲酸可下调生存素表达,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sc可对抗IAP。亚砷酸可促使Smac分泌。对生存素、Smac等深入研究,有助于治疗恶性血液病新策略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为了研究分泌型卷曲相关蛋白(secreted frizzled—related protein,SFRP)家族基因启动子CpG岛的甲基化状态,探讨SFRP基因启动子区CpG岛的异常甲基化状态与恶性血液病发病机制的可能联系,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ethylation—specificPCR,MSP)的方法检测了9种恶性血液病细胞系及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FR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结果显示:9种恶性血液病细胞系中SFRP1、2基因启动子区均呈高甲基化状态,CA46、HL60和U937细胞中的SFRP4基因以及U266细胞中的SFRP5基因启动子区呈部分甲基化状态,其他细胞系SFRP4、5基因启动子均呈完全甲基化状态。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SFRP1、2,4、5基因启动子区均呈非甲基化状态。结论:SFRP基因启动子区异常甲基化模式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密切相关。SFRP基因启动子区的甲基化状态有可能成为恶性血液病新的分子诊断标记物。  相似文献   

8.
微小RNA(miRNA)是一系列在植物、动物及病毒中都可发现的非编码RNA,在转录后水平调控基因表达。miRNA-155(miR-155)是一种表达在造血细胞的miRNA,通过转录后调控靶基因的表达参与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近来研究表明,miR-155通过影响参与细胞增殖、分化、凋亡的细胞信号转导途径,作为癌基因在恶性血液病的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miR-155对恶性淋巴瘤、急性髓系白血病及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等恶性血液病的诊断治疗、预后具有重要临床意义。把能够下调miR-155表达的药物如反义寡核苷酸与经典的细胞毒性治疗联合应用,可有效控制恶性血液病的发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来miR-155对恶性血液病发病机制作用的研究进展并对其潜在的治疗靶点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Notch信号通路由Notch受体、配体和胞内的效应分子组成。1991年,第1个人类Notch家族成员Notch1基因在具有t(7;9)(q34;q34.3)染色体易位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由此揭示了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影响细胞命运的保守而重要的信号通路,几乎涉及所有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与此同时,Notch信号通路在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趋清晰。在超过半数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了突变型Notch1基因,但其作为原发还是继发仍不确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具有致癌和抑癌双重作用。现就Notch信号通路在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突变型Notch1基因类型、Notch信号通路与其它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及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Notch信号通路由Notch受体、配体和胞内的效应分子组成.1991年,第1个人类Notch家族成员Notch1 基因在具有t(7;9) (q34;q34.3)染色体易位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由此揭示了Notch信号通路是一条影响细胞命运的保守而重要的信号通路,几乎涉及所有细胞的增殖、分化和凋亡.与此同时,Notch信号通路在恶性血液病和实体瘤的形成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也日趋清晰.在超过半数的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发现了突变型Notch1基因,但其作为原发还是继发仍不确定.近年来的研究发现,Notch信号通路具有致癌和抑癌双重作用.现就Notch信号通路在不同类型恶性血液病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急性T淋巴细胞白血病中突变型Notch1基因类型、Notch信号通路与其它相关信号通路的关系及Notch信号通路抑制剂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的作用等相关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1.
三氧化二砷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砷剂的应用历史悠久,《本草纲目》中有记载砷剂用于治疗皮肤病,梅毒等。19世纪砷剂在西方曾被用于治疗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学者用三氧化二砷(ATO)通过诱导凋亡机制成功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近年来.通过干预细胞凋亡,ATO在恶性血液病的临床治疗谱不断扩大.包括治疗白血病在内的多种恶性血液病。本文就ATO治疗恶性血液病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2.
P2 7kipl是新近发现的一种抑癌基因 ,在恶性血液病中突变率低 ,但其表达水平与预后关系密切 ,对恶性血液病细胞具有诱导分化、抗凋亡和促凋亡作用。  相似文献   

13.
恶性血液病是威胁患者生命的主要疾病,心理护理干预在恶性血液病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患者心理方面的不良因素对治疗效果有直接的影响。本文概述了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状况,心理问题相关因素的产生,并对恐惧和焦虑的缓解、应对方式的改善、寻求社会支持系统等方面综述了护理现状,对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护理趋势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蛋白酶体抑制剂PS-341通过抑制蛋白酶体及NF-κB等机制使肿瘤细胞凋亡,在多发性骨髓瘤等恶性血液病的治疗方而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PS-341在恶性血液病中的作用机制、临床疗效及毒副作用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抑制凋亡蛋白家族(IAP)是继bcl-2家族后又一新抑凋亡蛋白家族。生存素为IAP家族中分子最小但研究较广的。生存素在静止期细胞中不表达,特异性表达于G2/M期,主要抑制caspase凋亡途径中终末凋亡执行的Caspase-3、-7,以抑制凋亡。生存素表达与bcl-2家族相关。恶性血液病尤其白血病100%表达。造血因子G-CSF、GM-CSF和SCF上调生存素表达。全反式维甲酸可下调生存素表达,线粒体促凋亡蛋白S-msc可对抗IAP。亚砷酸可促使Smac分泌。对生存素、Smac等深入研究,有助于治疗恶性血液病新策略的设计。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调节因子-1基因定位于5号染色体长臂3区1带,IRF-1基因的缺失或失活与多种恶性血液病发生发展相关联。本综述了IRF-1基因结构,表达调控及其生物学功能。对IRF-1基因的深入研究有助于揭示恶性肿瘤,特别是恶性血液病的发病机制及免疫活性细胞的抗肿瘤机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可溶性凋亡相关蛋白因子(sFas)、凋亡相关蛋白因子配体(FasL)在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化疗前后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非霍奇金淋巴瘤(NHL)与急性髓系白血病(AML)3种恶性血液病患者外周血中sFas、FasL表达水平.结果 ALL、NHL患者血清sFas、FasL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AML患者血清sFas、FasL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部分ALL患者完全缓解(CR)后sFas、FasL水平较化疗前下降(P<0.05或P<0.01);sFas、FasL水平与NHL的疾病发展和病情分期相关(P<0.05).结论 sFas、FasL水平检测对恶性血液病的诊断及疗效判定有一定意义,可作为临床监测和判断预后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8.
凋亡受阻是肿瘤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DNA受损的细胞凋亡受阻后继续发生突变的积累导致其恶性增殖便成为肿瘤细胞。恶性血液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常见恶性肿瘤之一,同其他实体肿瘤一样,细胞凋亡受阻后发生恶性增殖是其发生的基础,因此有关凋亡与恶性  相似文献   

19.
ABO血型系统是人类发现的第一个血型系统,具有基因核苷酸序列高度保守性。自Van Loghem等首次报道恶性血液病中ABH抗原减少现象以来,在恶性血液病中时常有此改变,其分子生物学机制表明与ABO基因启动子甲基化抑制基因表达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20.
染色体异常是与恶性血液病发生相关的重要事件,其中以染色体易位最为多见.TEL基因在急、慢性白血病,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DS)和恶性淋巴瘤中均可受累,多种染色体易位均可导致TEL基因重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