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伟  王世飞  邓建华 《广东医学》2006,27(8):1217-1218
目的探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手术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行鼻内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手术的4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单纯鼻内镜手术34例,鼻内镜+柯陆氏手术8例。结果42例患者经过鼻内镜随访12。54个月,治愈38例(90.1%),4例复发(9.9%),复发者中1例癌变后死亡。结论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鼻内镜手术,损伤小、恢复快、疗效满意,尤其适用于早期及中期病变。  相似文献   

2.
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5例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手术方法及疗效. 方法 对2005-02~2010-02收治的35例接受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病变范围及病变分期,采取不同范围的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术后随访12-36个月,观察疗效. 结果 35例患者均在鼻内镜直视下切除肿瘤,无眶内及颅内并发症发生,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随访12-36个月,4例患者复发,总复发率11.4%. 结论 鼻内镜手术是治疗鼻腔鼻窦乳头状瘤有效、安全的方法,具有微创、视野清楚、出血量少等优点,术后定期随访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鼻内镜技术延伸应用价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在鼻腔鼻窦肿瘤、鼻眼相关疾病、鼻后孔闭锁、垂体瘤及脑脊液鼻漏等疾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57例病人行鼻内镜手术,方法包括鼻内镜下鼻腔鼻窦肿瘤切除、眶减压术、视神经管减压术、眶壁骨折整复术、鼻腔泪囊造口术、鼻后孔成形术、脑脊液鼻漏修补术及经蝶垂体瘤切除术。结果:22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病人,随访1-3年,21例无复发;鼻腔血管瘤9例,随访1年以上均治愈;5例眶减压术病人中3例视力改善;2例视神经管减压术病人中1例有效;2例眶壁骨折整复术病人、4例慢性泪囊炎病人、5例鼻后孔闭锁病人和2例脑脊液鼻漏病人均治愈;6例垂体腺瘤病人均无复发。结论:在掌握适应证的前提下,鼻内镜手术能精确、彻底地清除病变,更好地保留器官的结构和功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的疗效,提高临床对鼻窦真菌病的诊疗水平。方法:术前均行鼻窦冠状位CT扫描,用0°、30°、70°鼻内镜行病侧钩突切除,扩大鼻窦开口,清除窦腔内病灶,术后用5%碳酸氢钠溶液及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及窦腔。结果:25例随访6个月~3年,原有症状消失,无复发。结论: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鼻窦真菌病较之传统的柯-陆氏手术和鼻内蝶窦开放术创伤小,术野清晰,不损害鼻腔正常生理功能,保证鼻腔通气引流,减少复发,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鼻内镜下手术在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估。方法研究参与对象为我院2015年1月份至2017年1月份收治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50例,50例患者均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结合患者病变情况以及分期情况对鼻内镜鼻腔鼻窦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手术范围进行选择,术后对患者实施随访,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50例患者均经鼻内镜直视实施肿瘤切除,无患者出现眶内、颅内并发症,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术后实施随访,显示有5例患者复发,复发率为10%。结论对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实施鼻内镜下手术治疗,创伤性较小,出血量低,手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方法及疗效。方法:30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10例有前期手术史,均为单侧发病。手术根据肿瘤不同部位选择相应的手术方式。术后定期鼻内镜下换药。结果:25例鼻腔内翻性乳头状瘤患者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2例行鼻内镜下肿瘤切除术+鼻侧切开术,3例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径路行肿瘤切除术,随访3年,复发3例。结论:鼻内镜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要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术后定期随访,是提高手术治愈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张进 《医学综述》2012,(24):4273-4275
目的探讨采用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法与传统鼻侧切开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临床体会和优势比较。方法随机分为传统组47例,内镜组55例进行回顾性研究分析。传统组行鼻侧切开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内镜组行鼻内镜联合柯-陆氏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结果内镜组与传统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发症和复发率等方面进行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优于传统组。结论鼻内镜联合柯-陆手术法治疗鼻腔及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操作准确、摘除彻底、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和复发率低等优点,疗效满意,是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鼻窦真菌病的临床特征,探讨不同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总结鼻窦真菌病9例的临床资料并对6例鼻窦真菌病患者进行柯-陆氏手术,3例行鼻内窥镜手术及术后窦腔护理.结果全部病例术后主要症状消失,经6个月~7年的随访,无复发.结论鼻窦真菌病主要临床特征是:①单侧鼻窦受累,尤其是上颌窦;②单侧头痛鼻塞、脓血涕或鼻腔干酪样物;③CT检查常见鼻腔鼻窦有软组织块影或钙化斑;④鼻腔鼻窦有阻塞因素存在.柯-陆氏手术是本病的主要治疗选择,而鼻内窥镜手术在清理筛窦或蝶窦病变组织及术后窦腔护理有明显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真菌性鼻窦炎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对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情况,评估总体疗效。方法:观察接受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98例,使用中文版医学结果研究短量36条(the Medical Outcomes Study Short Form-36,SF-36)和汉化英文版鼻腔鼻窦结果测量20条(the Sino-Nasal Outcome Test-20,SNOT-20)评估鼻内镜手术方式及传统柯-陆氏手术方式两者术前、术后的量表积分及术后总体疗效。结果:经过1年的随访,两种手术方式术后SNOT-20总积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01),其中以"流脓涕"、"头昏"、"头痛"改善最明显,但鼻内镜术式的SF-36术后积分明显低于传统柯-陆氏术组(P〈0.001)。结论:鼻内镜手术比传统柯-陆氏手术可以改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术后不良症状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鼻内窥镜下使用电动切割器微创手术治疗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39例中12例前期有1—3次经鼻或鼻侧切开手术史。入院后常规鼻内窥镜及鼻窦CT检查,肿物局限于鼻腔(鼻甲、中隔、鼻道)者3例,单侧一窦或多窦受累者35例,双侧鼻窦受累者1例,均未发现眶内及颅内受侵。34例在局麻加强化麻醉下行鼻内镜微创手术,5例因广泛累及上颌窦加用鼻内镜下柯一陆氏手术,术中均用电刀电凝肿瘤基底部及可疑肿瘤残余处,全部病例均获随访2~60个月。结果:39例中2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5.13%。1例术后1年复发,因累及眶内故在全麻下行鼻侧切开肿物切除术,手术病理报告为纤维肉瘤,建议放疗,患者自动出院失访。1例术后9个月复发,门诊复查时见中鼻道有肿瘤样物质,在内镜下用电动切割器切除肿瘤,用电刀电凝肿瘤基底部,病理报告为内翻性乳头状瘤,随访2年未复发。其余37例随访期间均未见复发。结论:鼻内窥镜手术治疗内翻性乳头状瘤具有术中出血少,创伤小,术后不留瘢痕,复发率低等优点,电动切割器微创手术具有对正常黏膜刺激小,手术范围准确,术后并发症少,鼻腔上皮化修复快等优点。对肿瘤广泛累及上颌窦者加用鼻内镜下柯-陆氏手术。对疑有恶变的患者采用鼻侧切开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 (NIP)的临床特点 ,研究鼻内窥镜下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切除术的治疗效果。方法 收集 1995 - 0 3~ 2 0 0 1- 0 6间采用鼻内窥镜下手术治疗的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的患者 17例 ,对其临床资料进行研究。结果 随访 12~ 6 8个月 ,平均 32个月。 12例未见复发 ,占70 5 9% ;5例复发 ,占 2 9 4 1%。结论 经鼻内窥镜手术具有视野清晰 ,创伤小 ,肿瘤切除彻底等优点。术后长期鼻内窥镜下随访 ,可确保复发肿瘤的早期发现及妥善处理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恶性肿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我院自2003年3月至2006年5月收治的36例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鼻内镜辅助下进行肿瘤切除,观察治疗效果。结果:本组36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成功率为100%,所有患者均在鼻内镜或鼻内镜辅助下成功完全肿瘤切除,术后出现颅内血肿1例,眼球运动障碍1例,经对症治疗后痊愈,未见其他并发症。对36例患者进行为期5年的随访观察,1年生存率为94.4%(31/36),3年生存率为69.4%(25/36),5年生存率为36.1%(13/36)。结论:鼻内镜辅助下切除鼻腔鼻窦恶性肿瘤效果理想,术后并发症少,患者短期生存率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黄承东 《医学综述》2012,(21):3713-3714
目的探讨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澄迈县人民医院2007年10月至2011年10月收治的鼻窦炎鼻息肉患者300例,诊断均符合海口会议制订的鼻窦炎鼻息肉诊断标准,上述患者在局麻或者全麻下行鼻内镜鼻窦鼻息肉手术。采用Messer Kinger术式。结果本组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7%。300患者中治愈267例,好转23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为89.0%。结论鼻内镜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效果显著。鼻内镜术具有术野清晰、视野广、操作准确、创伤小、避免颅鼻面切口、降低复发率等优点,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经鼻内窥镜下切除颅底外侧肿瘤术中配合及术后护理问题。方法总结分析32例颅底外侧肿瘤鼻内窥镜下肿瘤切除术,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术后的配合问题。结果32例脑颅底外侧肿瘤患者全部顺利完成手术,护士与术者之间配合协调,有效地促进了手术顺利进行。结论医生熟练的鼻内窥镜操作技术和默契的护理配合是经鼻内窥镜下切除颅底外侧肿瘤术取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临床疗效及优点。方法对19例(21眼)慢性泪囊炎患者行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结果随访6~12个月,19例(21眼)患者术后未出现溢泪、溢脓,取得良好治疗效果。结论鼻内窥镜下泪囊鼻腔造口术比鼻外法行泪囊鼻腔吻合术术式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鼻中隔手术中鼻中隔支架保留的方法。方法:根据鼻中隔偏曲的不同类型,设计A、B、C三种术式在显微镜下对不同的患者行保留鼻中隔支架的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手术时间缩短,术中出血减少,鼻中隔成形术后随访1~6个月,全部患者疗效满意且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鼻中隔成形术可保留较完整的鼻中隔支架,具有创伤小、出血少及术时短的优点,是一种微创手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7.
鼻内窥镜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69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实施鼻中隔矫正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应用鼻内窥镜进行69例鼻中隔矫正术的回顾性分析。结果:69例病人,鼻中隔偏曲均得到矫正,效果良好,无1例鼻中隔穿孔。结论:鼻内窥镜应用于鼻中隔矫正术具有安全、有效等优点,是替代传统手术方式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8.
王宇 《黑龙江医学》2012,36(6):432-433
目的探讨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复位的治疗。方法①鼻骨骨折复位术;②鼻中隔成形术。结果术后19例患者均治愈,其中所有患者鼻中隔骨折矫正理想,无鼻中隔穿孔及血肿等并发症,随诊3个月无复发;2例鼻骨骨折复位欠佳,病人系鼻骨粉碎性骨折,于术后1周再次行单纯鼻骨复位后,外鼻形状满意。结论经鼻内镜鼻骨骨折复位及鼻中隔成形术治疗鼻骨骨折合并鼻中隔骨折,定位准确,同时保留了鼻中隔的支架功能,改善了鼻腔功能,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陆峥  王集生  于书卿 《北京医学》2008,30(6):326-328
目的 探讨单鼻孔经鼻中隔中段入路切除垂体腺瘤的手术技巧和疗效.方法 对68例患者采用单鼻孔经蝶窦入路切除垂体腺瘤,其中巨大腺瘤9例,大腺瘤55例,微腺瘤4例.术中通过鼻中隔中段.即鼻软骨和筛骨垂直板交界部,辨认中线结构.结果 手术时间60~180min,平均90min.全切和近全切除61例,大部切除5例,部分切除2例.无手术死亡.结论 该入路适宜切除大多数垂体腺瘤,是一种安全、有效、创伤小的手术入路.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切除鼻腔恶性肿瘤后 ,利用游离口腔黏膜瓣移植修复创面的疗效。方法 :研究组应用口腔颊部游离黏膜瓣修复鼻腔恶性肿瘤切除术后的创面缺损 (n =18) ,并与未做移植瓣者 (n =10 )对照分析。结果 :研究组患者创面一期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 ,且术后干鼻症状明显改善 ,肿瘤切除完善 ,随访 1年无复发。结论 :游离口腔黏膜瓣移植修复鼻腔恶性肿瘤术后较大创面能有效地促进创面愈合 ,改善术后干鼻症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