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宋金元时期理学为当时主要的哲学流派,并深刻影响了当时中医学的发展。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作用起始于医家,进而通过医家扩展至具体的中医学理论,这种影响途径促使宋金元时期中医学产生了深刻而全面的改变;在具体的思想理论层面,理学对中医学的影响主要表现于二者在理论上的融合、理学天人观念对中医学“五运六气”学说发展的促进、格物致知认识方法对医家研习医理的改变等方面;在肯定理学对中医学发展产生促进的同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在不同历史条件下理学亦对中医学发展起到阻滞作用,随着中医学的“理学化”日益加剧,理学对中医学的阻滞作用依旧是沿着“医家-医学理论”的作用路径逐渐产生影响。深刻认识理学对中医学影响的具体表现及负面影响,对客观认识中医学理论的形成、继承与发展中医药事业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儒家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鼎足而立的三大思想体系之一。儒家文化对中医学的影响 ,远非其他思想文化派别所能比拟。儒家文化在培养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方面能发挥什么作用 ,哪些是必须继承的优良部分 ,哪些是制约中医发展或不利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思维模式 ,都需要深入研讨。本文拟从中医学的学科属性出发 ,探析儒家文化对培养中医大学生人文素质的影响。1 中医学的学科属性中医学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深刻影响 ,因此具有一些人文社会科学的特点。但从医学本质来说 ,其属性仍为自然科学。因此 ,中医学应属融入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的自然科…  相似文献   

3.
尊经观是中医学的一大特色,尊经观的来源主要是由于儒家文化的熏陶,到了清代正式成熟。探讨了清代各医家及钱塘医派对中医学尊经观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中医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受着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古代哲学、儒、道、佛家思想的影响。本文着重就儒家中庸之道对中医药学的影响加以探讨,认为儒家的中庸思想渗透于中医学的生理、病因、病理、治疗、养生等各个方面,并从以上诸方面分别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5.
兴起于北宋时期的理学对中国文化发展史有着深远的影响,也影响着中医学的发展。元代著名医家朱震亨曾拜朱熹四传弟子许谦为师而习理学,后又在许谦建议之下刻苦习医。在先生的医学生涯中理学对他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他援理入医,以理学的治学态度研习医经、质疑时弊,用理学的哲学观点阐述医理,并建立了自己的学说。其著名学说"阳有余,阴不足论"与"相火论",便是在前辈医家的理论基础上,又参考引用了周敦颐、朱熹二家的理学精髓,并进行了自己的创造发挥。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理学思想对中医学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促进作用。从朱震亨与理学的渊源、理学对朱震亨治学方法及医学思想的影响三方面入手,探讨理学对其医学生涯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医古籍用语受时代用语习惯的渗透、影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中医学不可避免深受道家文化思想影响,中医古籍体现出道家思想在中国本土不同时期的影响.从道家用语对中医用语构建、优化重组以及自我扬弃方面,关注文化、哲学、社会背景对医籍用语的影响.从语言学、文化学双向探讨医家和道家用语的结合,可以对中医用语现象进行新的文化哲学阐释.  相似文献   

7.
宋明理学知行观对中药理论发展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儒家文化与中医药学相互影响,宋明理学家的知行观对当时乃至后世中药学理论的发展亦产生深远的影响。正确、全面认识宋明理学与中医药理论之间的关系,有利于从宏观的社会学角度来重新审视中医药学理论框架的构建,同时还有助于理清中医学与中国文化的脉络,溯本求源,古为今用。  相似文献   

8.
医易关系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观古今对医易关系的研究,可总括为三说:一是医易同源说,是指从《周易》与中医理论的发生学角度而言,同源于巫术及先秦孔、老、阴阳诸家思想及其思维方式;二是医易会通说,主要指中医理论的建构及隋唐以后中医学的发展,借用了易学的哲学原理、范畴及思维方式,有些医家并将易学象数推演模式引入中医学;三是医易两分说,是就科学从自然哲学中的分化及《易经》之后至隋唐间中医学的发展而言,医易主要呈现为两分的状态。易学一方面促进了中医学理论的发展,影响着中医学的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又对中医学的发展造成了一些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9.
在中医发展的漫长历史中,儒家文化及其儒医对中医学的贡献很大,影响深远.从汉至清两千多年,儒医的身影可以说无处不在,它几乎贯穿了整个中医的历史,对认识中医学发展脉络很有帮助,儒医文化作为一个特定的历史文化现象成为中医学乃至中国文化的一大特色.故本文以儒医为切入点,探讨其形成、发展及其现代继承的意义,以便更好地理解学习中医学,并为当今医疗实践提供借鉴和帮助.  相似文献   

10.
《西北医学教育》2021,(1):66-69
儒家文化博大精深,蕴含丰富的思想精华和人文智慧,而儒家经典是儒家文化的重要载体。推广儒家经典及所承载的文化精髓,是培养文化审美,涵养医德、提升医学人文素养的最佳途径。文章阐述了儒家文化对医德培养的价值,通过问卷调查医学生阅读儒家经典现状,分析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旨在为医学高校推广传承经典,弘扬儒家文化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1.
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标本馆承担了中医药教育和文化传承作用,文章重点介绍湖南中医药大学中药标本馆建设及其在中医药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探讨中药标本馆的建设应如何满足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帮助人们更好地学习和传承祖国医药的精髓,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专门提出了中医文化与专科建设的关键命题。作者在调研现状、解剖柳州案例的基础上,提出关于中医专科发展的关键命题,总结出“治未病”思想指导下的专科团队学习一应用一传播一发展中医药文化模式。为医院中医特色专科建设取得预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提供了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
作为基层中医专科医院,如何体现中医药为农村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如何将中医药文化中深厚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农村卫生服务之中。是我们近几年来卫生软课题的主要研究对象,本文将通过农村中医药人员执业环境和中医参与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等几个方面就农村中医药服务中的人文关怀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4.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旴江医学最突出、最鲜明的学术特征。在宏富的旴江医籍的字里行间,既全面继承了四大经典和前人的宝贵医学遗产,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名说纷呈,名术璀璨,名方辉映,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学科、治疗技术、中药方剂、中药炮制、医德医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旴江医学传承创新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中医的产生是医学文化的一种综合现象,在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劳动方式、科学技术状况、政治活动都是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变量,如农业文化、科学技术、绵延数千年的皇权思想等都深深地影响到中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传承与创新是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动力,也是旴江医学最突出、最鲜明的学术特征。在宏富的旴江医籍的字里行间,既全面继承了四大经典和前人的宝贵医学遗产,又有所发现,有所发明,创造性地提出了许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其名说纷呈,名术璀璨,名方辉映,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本文从中医理论、临床学科、治疗技术、中药方剂、中药炮制、医德医风等六个方面探讨了旴江医学传承创新的学术贡献。  相似文献   

17.
夏明  管婧婧 《医学教育探索》2007,6(12):1102-1104
本文从四方面归纳了高等中医院校现存主要问题:中医“废存”之困、中医药人才供需之困、中医药师培养之困、中医院校管理机制之困。并提出新时期下,高等中医院校的发展战略:突出特色,建设交叉性学科;准确定位,培养“精英”与“基层”人才;走出国门,加强国际化交流;持续培养,发展终身教育。  相似文献   

18.
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是当代中医药从业人员责无旁贷的义务。当前,国家和各级政府非常重视中医药的发展,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本文试图从深圳市中医院加强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的一些做法,阐述中医院文化建设必须做到"形神兼备",突出中医药的文化内涵,使中医院成为传播中医药文化的窗口。通过对中医药文化建设的内涵和外在形象等方面进行的思考与探讨,试图提供有关加强中医药文化建设方面的几个思路,宣传并普及中医药文化,扩大中医药的影响,为中医药的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9.
论述了生存质量(QOL)的定义和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效评价现状,以及QOL量表在冠心病评价中的应用,针对中西医学理论体系差异和应用QOL的现状,提出评价冠心病心绞痛中医药疗效不仅要引入QOL的定义,在借鉴公认的通用QOL量表的基础上,还要在中医药理论的指导下,加快体现中医学特点的通用QOL量表的研究和开发,使疗效评价体系立足于中医药的优势,与国际规范接轨,有利于中医药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门诊使用中成药及中药的情况及发展趋势。方法:收集我院2004~2010年间的门诊就诊人数、使用中成药及中药的人数、中成药及中药的销售总金额,并计算出每年使用中成药及中药人数与门诊就诊人数比、中成药及中药处方的平均费用金额,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4~2010年中成药的使用呈上升趋势,而中药的使用则相对呈下降趋势;2007~2009年中成药处方平均费用金额显著增长,2009—2010年中药处方平均费用金额显著增长。结论:我院门诊中成药使用广泛,具有独特优势和巨大潜力,中药的使用则需进一步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