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初治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AL L )治疗缓解率相关因素分析。方法 :用 t检验和卡方检验对各种因素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初诊时外周血白细胞 (WBC) <2 0× 10 9/ L组和 WBC 2 0× 10 9/ L~ 5 0× 10 9/ L组分别与 WBC >5 0× 10 9/ L组比较 ,缓解率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和 P<0 .0 5 ) ;根据初诊时血清中乳酸脱氢酶 (L DH )值 ,将 CR组与 PR组、CR组与 NR组两两比较 ,均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低年龄组 (16岁~ 5 5岁 )治疗缓解率 (6 7.1% )大于高年龄组 (>5 5岁 )缓解率 (6 0 .4% ) ;初诊时外周血及骨髓 (BM)中原始 +(早 )幼稚细胞比例数低者治疗缓解率高于比例数高者治疗缓解率 ,但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结论 :患者年龄、初诊时 WBC、L DH、外周血及 BM中原始 +(早 )幼稚细胞比例数均为 ANL L治疗缓解率的相关因素。  相似文献   

2.
1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14岁,因面色苍白,发热20余天,在当地查血常规发现三系细胞减少,行骨髓穿刺提示“再生障碍性贫血”,因治疗无效于2004年6月转诊于我院.  相似文献   

3.
蒽环类药物联合阿糖胞苷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 (急非淋 ,ANLL )可使将近 70 %的患者获得完全缓解 ,但仍有 30 %左右的患者未能达到缓解 ,这部分病例的治疗成为提高急非淋疗效的关键。大剂量阿糖胞苷对部分耐药病例有效 ,但其毒副作用较大 ,应用受到限制。高三尖杉酯碱与蒽环类药物无论结构或作用机理均有不同 ,为探讨高三尖杉酯碱对难治病例的疗效 ,我们自 1 992年 5月至 1 998年5月间对住院病人采用 HAE方案治疗难治性急非淋 2 6例 ,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病例选择1 .1 .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符合 FAB急非淋诊断标准 ,…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五年间收治的老年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例,采用DA(VP16)与HA(VP16)联合化疗,依据不同剂量,将其分为二组,二组总有效率为66.6%。其中中等剂量组14例,8例CR,平均生存时间为267天;2例(18%)PR:小剂量组7例,2例(28.5%)CR,2例(28.5%)PR;结果提示:对老年白血病患者治疗应个体化,一般情况好者应在强有力支持治疗情况下采用中等剂量的化疗,相反宜小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5.
100例首次完全缓解(CR)病人根据生存期≥5a和<5a分成二组进行24例指标的统计学处理。结果显示:≥5a和<5a二组病例生存期差异非常显著;长期生存组首次完全缓解时间明显短于短期生存组;长期生存组首次完全缓解持续时间明显长于短期生存组;强化治疗时间>2a组的长期生存率明显高于≤2a组;长期生存25例,长期生存率8.8%,其中14例达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6.
我院1998年1月-2000年11月,用国产米托蒽醌(MTZ)、三尖杉醌咸、阿糖胞苷组成的联合化疗方案,治疗成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30例,取得较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米托蒽醌(MTZ)是一种有效的抗癌药,我院近几年用米托蒽醌(MTZ)、阿糖胞苷(Ara-C)、高三尖杉酯碱(HHT)治疗急性白血病30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在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了同源核糖核酸(RNA),其结果显示:在联合化疗的基础上加用同源RNA虽不能提高ANLL联合化疗的完全缓解率,但能减少复发率,并能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可作为ANLL联合化疗的辅助药物。  相似文献   

9.
本资料对经过周围血象及骨髓象检查确诊,且伴有明显出血、感染、多系统严重并发症而不能耐受强烈联合化疗的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病人,试用小剂量阿糖胞苷(Ara-c)治疗。(Afa-c,15mg,肌肉注射,每天一次),21天为一疗程,未缓解者,休息7~14天后重复应用,其间定期复查血象。结果:13例中完全缓解(CR)3例,占23.08%,部分缓解(PR)6例,占46.16%,有效率为69.24%。本资料提示该治疗方法对急性原始粒细胞白血病(M_1、M_2型)疗效较佳,P<0.01;对于经过联合化疗后未缓解的病人仍然有效,并对其作用机理做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用较大剂量柔红霉素和阿糖胞苷(DA)加细胞诱导剂全反式维甲酸(RA)联合治疗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14例,经过两个疗程完全缓解13例,死亡1例,所需时间30±8天,既或是高白细胞白血病也能缓解存活,缓解时间尚在观察之中。对较大剂量DA加RA治疗过程中造血系统的变化及药物毒性反应、并发症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47岁。主因头昏乏力纳差,月经增多2个月伴发热3d,于1997年6月11日首次入院,查体:体温38℃,脉搏120次/min,一般情况差,重度贫血貌,双下肢瘀斑,浅表淋巴结(-),咽部充血,扁桃体(-),胸骨中下段压痛( ),双肺呼吸音粗,心率120次/min,肝肋下刚触及,脾未触及。Hb58g/L,WBC4.8×109/L,BPC60×109/L;分类:幼稚细胞0.40,N0.08,L0.36,M0.16。骨髓:增生活跃,粒系0.19,幼粒—单核类细胞明显增多占0.35,单核系0.25,原幼单核细胞0.19,全片未见巨核细胞,血小板散在。POX:粒系强阳性,单核细胞弱阳性,部分细胞强阳性。诊断: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  相似文献   

12.
吡喃阿霉素(THP)是新一代蒽环类抗肿瘤药物,以THP为主的化疗方案主要用于治疗难治和复发性急性白血病.我院从1997年8月-2002年12月以THP为主治疗31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取得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1985年~1993年收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218例,用HDA方案治疗72例,CR率为76.38%、HA方案治疗78例,CR率44.87%、DA方案治疗68例,CR率48.85%,HDA组与HA、DA组疗效差异显著(P<0.005),CR后必须坚持长期多疗程的强化治疗才能延长生存期、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4.
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治疗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吴敏媛 《中国肿瘤》2001,10(10):566-569
近20余年儿童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长期无病生存率(EFS)达70%-80%。长期ESF率的提高主要归功以下三方面工作:(1)由于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更准确地判断预后,采用MIC或MICM分型,按型用化疗方案。(2)化疗方案合理组合在保证疗效的同时对ALL后期治疗降低强度,减少药物毒性,同时改进了庇护所预防措施-采用大剂蛳氨甲蝶呤(HD-MTX),大大减少了髓外复发,使相当一部分患儿放弃以往颅脑预防性放疗,即使需要放疗者也降低了剂量,从而减少放化疗远期毒副作用,提高了生存质量。(3)强有力的支持治疗如:空气净化层流病房的建立,有效抗菌素,抗病毒、抗霉菌药物高效价丙种球蛋白等的应用,预防治疗也骨髓抑制期的感染,造血因子、GM、CSF、G-CSF浓缩红细胞、血小板的输注缩短了强化疗所致骨髓抑制期。加速了造血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并发肿瘤溶解综合征7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飞  宋团月 《白血病》2000,9(5):285-286
目的:探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化疗后发生肿瘤溶解综合征(TLS)的临床特征。方法:对7例化疗发生TLS的ALL患者进行各项生化指标的分析。结果:TLS患者表现为高尿酸血病、高血钾、高血磷、低血钙,并有不同程度的肾功能损伤,其中1例发生了急性肾功能不全。用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后,6例短期内血生化指标恢复正常。1例死于心衰。结论:早期诊断并及时给予别嘌呤醇及静脉碱化利尿是治疗TLS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15岁,因骶尾部疼痛4月、下肢无力伴有排尿困难3个月于2002年7月9日收住我院神经外科.4个月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出现骶尾部疼痛,双下肢麻木,以左下肢为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糖蛋白(P-gp)的发生规律。方法:以MDR:基因、P-gp和blc-2蛋白表达的测定为主要实验室指标,根据93例初治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的临床资料的结果,分析P-gp发生规律及其与临床疗效之间的关系。结果:年龄>60岁、骨髓涂片中两系以上的病态造血以及巨核细胞不减少与初诊时P-gp的表达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上述临床特征易诱恨继发性P-gp过度表达。MEA方案以及高剂量化疗诱发继发性P-gp表达的作用弱于DA和HA方案及非高剂量化疗。  相似文献   

18.
郑智 《肿瘤防治杂志》2002,9(3):327-328
选择我院1996年3月-2000年7月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患者34例,应用MxA方案进行治疗,同时加强支持治疗,观察其疗效并对其分析,结果总有效率70.6%。并无明显的毒副作用,初步研究结果提示,MxA治疗难治性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9.
患者,女,41岁,已婚,丹东市公汽公司,工人。于1999年2月18日因发烧、周身乏力1周而入院。入院时查体:周身皮肤、黏膜未见异常,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睑结膜苍白,中度贫血貌,心肺正常,双侧乳房正常,胸骨无压痛,肝脾未及。B超示:肝回声增强,脾大肋下(一),肋间厚5.3cm。胸片正常。心电图为窦性心率,ST-T改变。血液分析结果:WBC36.9×10~9/L,RBC4.03×10~(12)/L,Hb95g/L,PLT60×10~9/L,幼稚细胞80%,,S 0.10 L 0.10骨髓象有核细胞增生极度活跃,以原始淋巴细胞增生为主,原始幼稚淋巴细胞占0.80,粒系、红系、巨核系细胞增生受抑。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白血  相似文献   

20.
我院于1999年1月-2003年1月应用COMEP方案(环磷酰胺、长春新碱、米托蒽醌、足叶乙苷、泼尼松)治疗成人初治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0例,复发性难治性非霍奇金淋巴瘤12例,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