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评价左开胸治疗中段食管癌。方法 自1992年1 月至1998年12月采用单纯左胸入路治疗中段食管癌89 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造影检查。病变上缘均位于气管分叉以下长3~8cm 。右侧卧位。左后外侧切口,先经第七肋间进胸。游离主动脉弓下食管,若肿瘤外侵明显,尽量连同外侵组织整块切除。游离弓下食管至主动脉弓上。清扫纵隔淋巴结。打开膈肌游离胃,低位结扎胸导管。在贲门处切断下端食管,封闭贲门,修整胃小弯侧,将胃制成“管状”。将开胸器移至第五肋间,暴露主动脉弓水平。将食管、“管状”胃经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及主动脉弓上三角处拉出,距胸顶3cm 处切断上端食管。食管- 胃- 层吻合法吻合。吻合口套入胃内3cm ,纵隔胸膜包埋。结果 89例中,1 例术后病理为食管残端阳性,二周后给予放疗。2例肺感染经抗炎治疗治愈。1例术后二周出现吻合口狭窄给予球囊扩张改善。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及反流。无乳糜胸。结论 单纯左胸入路具有一个切口同时完成胸、腹手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的优点。但因不能行全胸段食管切除与颈部吻合,故残端阳性发生率高。  相似文献   

2.
食管癌术后乳糜胸2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15年来,我们对2958例食管癌进行了手术切除,术后发生乳糜胸28例,发生率为0.95%.结合临床资料,现对乳糜胸的诊断与治疗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28例中,男21例,女7例;年龄36~71岁,平均53.8岁.有胸闷气急症状者16例,无明显症状者12例;左侧胸水者7例,右侧胸水者9例,双侧胸水者12例;伴有乳糜性腹水者1例.肿瘤位于食管上段者1例,中段25例,下段2例.26例行癌肿切除者,25例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1例行颈部吻合;2例癌肿未能切除,亦发生了乳糜胸,其中1例行减状手术(食管胃主动脉弓上转流吻合术),1例仅行单纯探查术.术后平均5(2~14)天发生乳糜胸.胸水呈乳白色3例,黄色8例,粉红色17例.28例乳糜胸首先均行保守治疗,11例治愈;17例数天保守治疗无效后再次剖胸结扎胸导管,术后1例因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 35 5例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 分别对胸中段食管癌 10 2例、胸下段食管癌 2 5 3例行切除术 ,于主动脉弓上食管床行食管胃单层吻合附加大网膜覆盖。结果 术后并发吻合口瘘 1例死亡 ( 0 .2 8% )吻合口狭窄 4例 ( 1.1% )。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双层吻合 ,无大网膜覆盖方法治疗胸中段食管癌 5 1例 ,胸下段食管癌 91例 ,其中吻合口瘘 7例 ( 4.8% )、死亡 3例 ( 2 .0 % )、吻合口狭窄 4例 ( 2 .8% )。结论 与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胃双层吻合 ,无大网膜覆盖方法相比 ,该手术方法可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右胸腹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应用右胸腹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方法 自 1992年 12月至 1999年 6月 ,应用上腹、右胸二切口治疗中、下段食管癌 87例。全组病人均行食管钡餐检查 ,病变上缘均位于距门齿 2 8cm以下、长 2~ 9cm。先平卧位上腹正中切口开腹 ,游离胃大小网膜 ,清扫腹腔淋巴结。扩大膈食管裂孔 ,行幽门成形。改左侧卧位 ,右后外侧切口 ,经第五肋进胸。游离胸腔食管。结扎、切断奇静脉弓。整块切除食管周围组织 ,距胸顶 3cm处切断上端食管 ,在贲门处切断下端食管 ,封闭贲门。清扫纵隔淋巴结。低位结扎胸导管 ,食管 胃右胸顶吻合。结果  87例中 1例术后病理残端阳性。 1例术后 2 4小时发生ARDS经呼吸机辅助呼吸等辅助治疗治愈。 1例术后 72小时出现急性心肌梗塞经抢救治愈。全组无手术死亡。无吻合口瘘、狭窄及胃食管返流。结论 上腹 右胸二切口适于中、下断食管癌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355例手术治疗胸中下段食管癌的经验。方法:分别对胸中段食管癌102例,胸下段食管癌253例行切除术,于主动脉弓上食管床行食管胃单层吻合附加大网膜覆盖,结果:术后并发吻合口瘘1例死亡(0.28%)吻合口狭窄4例(1.1%),同期也采用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双层吻合,无大网膜覆盖方法治疗胸中段食管癌51例,胸下段食管癌91例,其中吻合口瘘7例(4.8%),死亡3例(2.0%)、吻合口狭窄4例(2.8%),结论:与主动脉弓前胃套入食管胃双层吻合,无大网膜覆盖方法相比,该手术方法可降低吻合口瘘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1 996年以来 ,我院经左胸切除中下段食管癌经原食管床行颈部胃食管吻合术 1 56例 ,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病人 1 56例 ,男 98例 ,女 58例 ,年龄 33~ 74岁 ,平均 57岁 ,发病时间最短 1 2天 ,最长 3个月 ,平均 36天 ,经X线钡餐透视确诊1 2 1例 ,食管拉网确诊 8例 ,内窥镜确诊 2 7例 ,根据其临床病理分期 :Ⅰ期 6例 ,Ⅱ期 68例 ,Ⅲ期 82例 ,根治性切除 1 4 4例 ,姑息性切除 1 2例。术后病理诊断鳞癌 1 54例 ,腺癌 1例 ,癌肉瘤 1例 ,残端均无癌残留 ,平均住院 2 4 .9天。1 .2 手术方法 右侧卧位 ,左上肢消毒用无菌单包扎 ,左胸后外侧切口入胸 ,完成食管及肿瘤的游离 ,弓后钝性游离食管至颈部 ,清扫胸腔淋巴结 ,切开膈肌游离胃 ,清扫腹腔淋巴结 ,贲门下断胃 ,若下段食管癌需要切除部分胃 ,为保证胃的长度足以提至颈部吻合 ,可在胃小弯侧横切纵缝(不切透粘膜 ) ,将胃缝成管状 ,食管及肿瘤用无菌塑料袋或乳胶袋包套 ,主动脉弓后分离容 3指 ,胃底最高点缝制牵引线与食管残端连结。手术台...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的治疗效果及应用前景。方法共有32例患者行此手术。贲门癌6例、食管癌26例;其中胸下段9例,胸中段12例,胸上段5例。术中按肿瘤手术切除原则常规游离食管及近端胃,切除肿瘤。行主动脉弓下吻合9例,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10例,左胸左颈两切口4例,右胸顶吻合3例,右胸颈腹三切口6例。22例患者应用管状胃代食管,10例患者应用全胃代食管。行食管胃端端吻合+侧侧吻合术15例;食管胃端侧吻合+侧侧吻合术10例;胸下段食管癌患者行食管管状胃全侧侧吻合术7例。结果本组病例术后分期分别为Ⅱa期9例,Ⅱb期11例,Ⅲ期12例。全部病例手术顺利,术后未出现吻合口瘘,术后2周复查上消化道钡透及胃镜检查均见吻合口通畅、无狭窄,术后随诊0.5~2年不等,均未见吻合口狭窄。结论食管癌、贲门癌切除食管(管状胃)胃侧侧吻合术可降低吻合口并发症尤其是狭窄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1963年5月~1984年6月我院收治10例慢性食管炎误诊为食管及胃贲门肿瘤,均行手术治疗。患者均为男性,年龄25~67岁,中位年龄49.5岁。临床症状:吞咽困难9例,消化道溃疡症状2例,呕吐及食管异物感2例。上消化道X线检查发现:食管管腔狭窄9例,硫酸钡分流象2例,食管壁充盈缺损6例,食管管壁僵硬4例,食管软组织阴影2例。放射诊断为食管癌8例,食管平滑肌瘤1例及怀疑贲门癌1例。8例行内窥镜检查,其表现为病变周围粘膜充血者8例,肿瘤结节7例,食管平滑肌瘤征1例,镜检活检均为慢性炎症。术前诊断均为食管与贲门肿瘤。9例行病变切除及1例未能切除而行捷径术。手术标本病理诊断定为慢性非特异性炎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用弯管型吻合器经食管床行食管胃主动脉弓上吻合的可行性。方法 剖左胸用弯管型吻合器经食管床行主动脉弓上或胸顶食管胃吻合,同时缩胃。结果 本组38例有36例一次性吻合成功,早期2例失败改为原位修补或弓旁手工吻合,全组患者无吻合口出血、瘘、狭窄,无手术死亡,手术后1个月进普食,无胸胃综合征,无咳嗽时返流。结论 剖左胸用弯管型吻合器经食管床行主动脉弓上或胸顶食管胃端侧吻合同时缩胃是一种切实可行的术式,优点突出,并发症少,有利于提高患者长期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对于食管胸上中段癌的外科治疗 ,左胸径路手术因主动脉弓及左锁骨下动脉升支的遮挡 ,对肿瘤的游离及上纵隔淋巴结的清扫有一定的困难 ,而经颈胸腹三切口创伤大 ,并发症多 ,不适合年老体弱和心肺功能差的患者。从 1992年 -1997年我们采用右胸入路经食管裂孔游离胃行食管癌切除 ,右颈部吻合术共计 36例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食管癌患者 36例 ,据1987年 U ICC提出的食管癌分段、分期 ,胸上段 10例 ,胸中段 2 6例 ;男性 2 8例 ,女性 8例 ;临床分期 期 2 6例 , 期10例。选择标准 :1常规术前行上消化道钡餐造影及食管镜检…  相似文献   

11.
改良胃浆肌瓣覆盖食管胃黏膜吻合术治疗食管贲门癌152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预防食管贲门癌术后吻合口瘘、狭窄和返流性食管炎 ,自 1994年 1月至 1999年 1月 ,我院采用改良胃浆肌瓣覆盖食管胃粘膜吻合术 ,完成食管贲门癌手术 15 2例 ,取得了良好效果。一、临床资料本组男 96例 ,女 5 6例。年龄 40~ 49岁 6例 ,5 0~ 75岁146例。距门齿 30cm以下食管癌 92例 ,贲门癌 6 0例。主动脉弓上吻合 94例 ,主动脉弓下吻合 5 8例。二、手术方法左后外侧切口经第 6或第 7肋床进胸。按常规游离食管和胃 ,切除食管、贲门病变。切断肿瘤上端食管时 ,延长食管粘膜 3mm ,在胃底前壁近大弯侧做一 4cm× 4cm× 4cm浆肌瓣 ,…  相似文献   

12.
临床资料 男性3例,女性2例,年龄44~62岁.癌在食管胸上段1例,胸中段4例.均行左开胸术,食管胃颈部吻合1例,弓上吻合3例,食管结肠弓上吻合1例.病理检查均为食管鳞癌,长度4~9cm,其中3例侵到外膜,2例侵到肌层,4例淋巴结转移.胃内转移灶皆在贲门部,最大直径1~5cm,其表面胃粘膜完好,自深层向上,4例侵及粘膜下层,1例侵及肌层.食管癌与胃病变间距5~10cm.1例术后死于吻合口瘘,1例术后5个月癌转移死亡,其余3例分别随访1年,1年3个月,2年6个月健在.  相似文献   

13.
食管胃连接部平滑肌瘤:附10例临床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收集近30年来手术治疗食管下段平滑肌瘤28例,其中食管胃连接部平滑肌瘤10例。该组术前误诊为贲门痉挛2例;纵隔肿瘤2例;贲门癌4例,其中术中探查后仍疑为贲门癌3例。x线造影检查6例表现为贲门部不同程度的充盈缺损,2例表现为贲门部狭窄呈鸟嘴状.2例表现为纵隔肿块。胃镜下有5例贲门粘膜分别呈糜烂、出血、紊乱或中断等病理改变。食管胃连接部平滑肌瘤根据外科解剖结构,应归结为食管平滑肌瘤。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索用新术式治疗食管中、下段癌和部分上段癌的可行性.方法:本组全部经左胸第五肋间后外侧切口剖胸.用国产弯管形吻合器经食管床作食管胃端侧吻合.吻合部位在主动脉弓上、胸顶或颈根部(超胸顶).在主动脉弓下折叠缝合胸胃小弯侧,使成直径4cm~5cm的管状.结果:本组共103例,有102例一次吻合成功.96例作主动脉弓上或胸顶吻合,7例作颈根部吻合.全组切缘均阴性,无吻合口瘘、狭窄及胃梗阻,无手术死亡.胸胃经食管床距离短,可最大限度的切除有癌灶的食管;吻合口和幽门区张力小,可减少吻合口瘘和幽门痉挛.胸胃在食管床内,可减少创面渗出,减轻对心肺压迫,减轻返流.由胸内游离颈根部食管,可减少喉返神经损伤的机会,不作颈部切口.结论:此术式融合了食管胃机械吻合、经食管床、缩小胸胃、经胸作颈根部吻合多个术式的优点,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适用于大部分食管中、下段癌及部分胸上段癌患者.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53例残胃贲门癌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31例行根治性切除,其中16例行根治性残胃全切除、空肠代胃、Roux-en-Y式主动脉弓下与食管吻合,15例行贲门肿瘤切除、余胃食管吻合。19例行姑息性残胃贲门癌切除术。3例探查。53例均经左胸后外侧第7肋间入胸。结果 无手术死亡。31例根治性切除中29例随诊,术后生存5年8例、3年4例、1年8例,其余9例均在1年内死亡。术后1,3,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84 %,52 % ,50 %。结论 残胃贲门癌应采用以手术为主的综合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6.
颈部胃食管重建术治疗中上段食管癌507例经验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临床资料 自1977~1992年5月对507例高位胸中段以上的食管癌进行手术治疗.其中上段癌46例,高位中段癌461例.均采用左颈——左胸经路,癌切除462例.(切除率91.1%).均取全胃代食管、颈部胃食管重建.1985年9月以前60例采用胸胃经主动脉弓前、胸顶到颈部吻合,1985年9月以后402例胸胃经主动脉弓后原食管床内上提到颈部吻合.术后痊愈454例,死亡8例(1.7%).随访弓后组患者无纵隔或胸内脏器受压征象,进食后无胸闷、气急、胃液返流等  相似文献   

17.
胸段食管鳞癌术后放疗靶区的确定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胸段食管鳞癌淋巴结转移规律以明确术后放疗靶区.方法:对1996~2003年本院收治的220例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20例患者共发生淋巴结转移342个部位.颈部、上纵隔、中纵隔、下纵隔和腹部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37.1%、37.7%、15.2%、0.6%和9.4%,其中颈部、上纵隔和中纵隔淋巴结转移率共占90.0%.结论:胸段食管鳞癌根治术后淋巴结转移部位主要在颈部和上纵隔,术后照射靶区不必过大.  相似文献   

18.
改良手术径路治疗进展期贲门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孔斌  戴伟 《中国肿瘤临床》2005,32(7):415-417
我院胸外科1998年3月~2003年3月采用改良手术入路即上腹正中左胸前外侧分别切口近端胃大部或全胃切除、残胃或空肠食管主动脉弓下吻合术(同时行腹腔、下后纵隔选择性淋巴结清扫)治疗进展期贲门癌40例,与同期采用左胸腹联合径路治疗50例,左胸后外侧径路治疗40例作对照,观察改良手术径路的优越性,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Hu J  Cha Y  Ye D  Ni Y 《中华肿瘤杂志》2002,24(2):197-199
目的 探讨应用新术式治疗食管中段癌及部分中上段癌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总结行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68例的疗效。其中食管中段癌49例,中上段癌19例。鳞状细胞癌50例,腺癌16例,未分化癌2例;双原发癌8例。Ⅰ期9例,Ⅱ-Ⅲ期59例。结果 全部食管切缘均阴性。无术后吻合口瘘,无手术近期死亡。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可经胸单切口最大限度地切除食管,尤其适用于部分食管中上段癌。该术式对游离胃长度的要求较颈胸腹三切口手术为低,而游离胃位于主动脉弓后食管床内,故胸胃对术后呼吸功能影响较小,加之有主动脉弓的阻挡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可预防并降低术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改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结论 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胸膜顶吻合的食管癌根治术是治疗食管中段癌的一种新术式,对部分食管中上段癌亦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恶性黑色素瘤,多见于皮肤和粘膜,发生于食管贲门处十分罕见,我院收治一例,报告如下。患者男性,69岁。因进行性吞咽困难3个月余,于1990年3月6日入院。体检;一般情况尚可,心肺无异常。全身皮肤、口腔、鼻腔等处均未见色素沉着。X线钡餐检查诊断:食管贲门癌。1990年3月9日剖胸探查。术中见食管贲门处有一5×4×4cm肿块,与周围组织无粘连。贲门周围的网膜内,见有3个肿大淋巴结,行胃大部、下段食管及贲门周围大网膜组织切除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