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经颞颌关节镜滑膜下注射硬化剂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首次报道经颞颌关节镜滑膜下注射硬化剂的实验结果。通过对狗一侧颞颌关节经关节镜滑膜下注射硬化剂(5%鱼肝油酸钠),并与对侧关节腔内注射等量硬化剂作对照研究;组织学检查,结果表明经关节镜滑膜下注射硬化剂优于传统的关节腔内注射法,为临床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对19例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行关节腔和囊周组织自体血注射治疗。1年后随诊,16例无关节脱位复发,有效率为84.2%。也没有观察到TMJ骨质破坏和关节强直的现象。自体血注射治疗复发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是一种简单、安全、经济、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刺咀嚼肌神经纤维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刺咀嚼肌神经纤维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第一军医大学珠江医院(510282)荆淑文毕绍臣第一军医大学南方医院毕丹作者采用针刺咀嚼肌神经纤维的“气至病所”感传针刺法治疗习惯性颞下颌关节脱位5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本组51例,其中男性3...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颞颌关节镜治疗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98例颞颌关节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分别采用颞颌关节镜进行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关节上腔粘连松解灌洗、单纯关节上腔灌洗等治疗方法,通过观察疼痛程度、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的改变,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灌洗治疗后患者张口度、侧向运动度和疼痛程度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组和粘连松解灌洗组治疗后疼痛减少值、张口度及侧向运动度增加值明显高于单纯灌洗组。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组在张口度增加值及疼痛减少值的改变优于粘连松解灌洗组。结论:关节上腔灌洗可以作为颞颌关节内紊乱疾病的有效治疗方法,而针对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患者,颞颌关节镜下关节盘前松解复位灌洗治疗则具有更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7.
多数学者[1]认为滑膜软骨瘤病是一种滑膜化生,多见于大关节,通常单侧患病,其中膝关节患病率最高,其次分别为肘、腕、肩及髋关节[1,2]。TMJ患此病罕见[1]。以往的术前诊断依靠关节片、CT和MRI,但如果软骨体过小,且无钙化现象,则不易被检出[2~4]。本文介绍对关节腔灌洗出的软骨样游离体行病理检查以明确术前诊断的方法,及一例经关节镜手术治疗滑膜软骨瘤病的经验,并进行讨论。1 病例报道患者女,44岁,自1993年9月感左耳前区疼痛,进食时加剧,并向颞区放射,颌运动中左颞颌关节区有连续摩擦音。曾经针灸、药物等治疗,无效,现症状渐加剧。于1…  相似文献   

8.
按摩穴位法治疗颞颌关节脱位50例临床观察福建省龙岩地区第一医院(346000)陈金河颞下颌关节脱位为临床常见病。作者采用按摩穴位复位法取得满意疗效。本法具有操作简单、疗程短、疗效高等特点。现将1990-1994年间临床治疗50例的结果报告如下。临床资...  相似文献   

9.
作者采用3种不同的颞颌关节镜术式--术式I:粘连松解+灌洗术,术式Ⅱ:术式I+盘复位操作+硬化疗法,术式Ⅲ:术式Ⅱ+关节盘缝合牵引固定,对65例移位患者的765例颞颌关节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式I:14侧,术式Ⅱ:31侧,术式Ⅲ:31侧。术后随访6-84月,并根据临床检查,X线复查及信访问卷等判别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73.7%;不同术式的有效率为:术式150%,术式Ⅱ84.9%,术式Ⅲ74.2%。  相似文献   

10.
颞颌关节镜治疗不同类型内错乱疗效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评价颞颌关节镜治疗不同类型内错乱的疗效,人进行81例次关节手术。内错乱分期:Ⅱ期(早中期)25例,Ⅲ期(中期)18例,Ⅳ期(中晚期)24例,Ⅴ期(晚期)14例,中位随访期3.2年(0.5-7年),总有效率74%(60/81)。内错乱分期与有效率的关系:Ⅱ期24/25,Ⅲ期16/18,Ⅳ期13/24,Ⅴ期7/14。经统计学处理:Ⅱ、Ⅲ期之间及Ⅳ、Ⅴ期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Ⅱ、Ⅲ期与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借助关节镜采用微创的方法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临床价值。方法对2007年3月至2011年5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手术治疗的19例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A、B两组,A组(10例)采用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B组(9例)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通过术后随访及问卷调查来评价关节镜在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应用价值。结果经过术后6个月至2年的随访发现,两组患者在面瘫、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发生率以及创口预后满意度和疼痛程度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复发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关节镜辅助治疗组术后满意度高于传统手术组,而并发症远远低于传统手术组。结论关节镜辅助治疗陈旧性颞下颌关节脱位的方法安全可行。因其创伤小,并发症少,更适用于高龄患者。  相似文献   

12.
正颌外科治疗对颞下颌关节功能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观察正颌手术后颞下颌关节病各种症状及体征的变化 ,比较不同固定方式及手术方式对于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方法 正颌手术矫治的连贯患者 46例 ,术前 1周内及术后 1年记录患者的颞下颌关节情况。结果 全组Helkimo主诉症状指数 (Ai) ,临床指数 (Di)的差异无显著性 ,术后最大开口度与下颌前伸度皆减小 ,但只有 1%差别 ,无明显临床意义。单双颌手术及升支的 3种术式之间比较 ,各项症状与体征的变化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正颌外科治疗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不大 ,不同的术式间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无明显不同  相似文献   

13.
正颌术术后的复发往往与颞下颌关节(TMJ)结构和位置异常有关,包括髁突移位、进行性髁突吸收和关节盘移位等。正颌外科作为一种创伤性的手术,对TMJ的结构和位置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由于牙颌面畸形患者往往术前即有TMJ的疾病,因此正颌手术本身对TMJ的影响是否导致了复发和产生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需要多项研究探索。有一些学者提出,正领手术同期行关节盘复位术可提高手术效果稳定性。对预防由于TMJ结构和位置异常引起的复发或TMD,目前临床尚无特定方法。鉴于此,本文将在正颌外科对TMJ结构的影响,与TMD的关系,以及预防术后复发和TMD的方法等三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对18例患者的20侧颞颌关节盘移位进行了关节镜下盘复位及硬化疗法,盘移位诊断由体检,关节造影片,下颌运动轨迹图及诊断性关节镜等综合评判。根据手术前后的临床检查,信访问卷和关节造影片综合评判疗效,其访期34月(17~56月),有效率80%(16/20)。本文着重介绍了关节盘复位方法及硬化剂注射方法,并详细分析了手术原理,对影响手术成败诸因素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采用自身对照实验设计方法,用10只老年猕猴的10例颞颌关节经颞颌关节镜行双板区注射硬化剂。分别于术后3月,6月处列经动物,经关节中骨矢状切开,染色制片后,组织切片直接经摄入系统输入微机,分别进行双板区的上,下板的长度及双板区面积图像定量测定,术后3月,6月注射硬化剂侧上板长度与对照侧之间的显著差异,其余均无统计学意义,提示:术后3月硬化剂瘢痕化收缩可使双板区上板距离缩短,并持续至6月,另外,通过对  相似文献   

16.
17.
颞下颌关节腔注射治疗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是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的重要方法,但仍存在药物作用时间短,需要重复注射等问题。近年来,学者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力图提高颞下颌关节腔注射的治疗效果。本文就该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8.
不同颞颌关节镜术式治疗盘移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3种不同的颞颌关节镜术式──术式Ⅰ:粘连松解+灌洗术,术式Ⅱ:术式Ⅰ+盘复位操作+硬化疗法,术式Ⅲ:术式Ⅱ+关节盘缝合牵引固定,对65例盘移位患者的76侧颞颌关节进行手术治疗,其中术式Ⅰ:14侧,术式Ⅱ:31侧,术式Ⅲ:31侧。术后随访6—84月,并根据临床检查、X线复查及信访问卷等判别疗效。结果:总有效率为73.7%;不同术式的有效率为:术式Ⅰ50%,术式Ⅱ84.9%,术式Ⅲ74.2%。术式Ⅰ、Ⅱ间疗效有显著差异,术式Ⅰ、Ⅲ之间及Ⅱ、Ⅲ之间无显著差异;对可复性盘移位,术式Ⅱ、Ⅲ疗效明显优于术式Ⅰ,而术式Ⅱ、Ⅲ之间无统计学意义;对不可复性盘移位,术式Ⅰ、Ⅱ、Ⅲ之间无显著差异。此外,作者还就手术的成败原因、重复关节镜的可行性、随访期、关节镜手术与开放性手术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颞下颌关节腔注射治疗及其理论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对颞下颌关节紊乱病 (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研究的深入 ,尤其是关节液分子生物学改变、颞下颌关节粘弹性能变化和双板区在关节盘移位后重构概念的提出 ,为注射治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使TMD的关节腔注射治疗又引起人们的重视。在此重点介绍双板区重构研究。1 .双板区在关节盘移位后的重构 :重构又称适应性改建 ,是指内外环境改变时有关组织发生相应的变化 ,以适应新的环境。双板区位于关节盘后方属疏松结缔组织 ,在正常情况下无负荷。关节盘移位后 ,双板区被前拉至髁突上方 ,受到异常负荷的作…  相似文献   

20.
偏颌畸形及其正颌手术对颞下颌关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正>偏颌畸形(facialasymmetricdeformity)是颌骨畸形中比较常见的类型,包括先天性及发育性偏颌畸形,可分为偏侧小颌畸形及偏侧突颌畸形两类,多见于下颌骨,表现为面部左右不对称,上下中切牙的中线不一致,颏部及下颌中线偏向一侧,可有反或锁[1]。研究发现,偏颌畸形与颞下颌关节紊乱(temporomandibulardisorders,TMD)关系密切。TMD是颞下颌关节、咀嚼肌及周围相关结构表现的不同症状及体征的一个总称,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关节区疼痛、关节杂音及功能障碍,伴或不伴有下颌骨运动受限、颞下颌关节(temporomandibularjoint,TMJ)及相关肌肉触痛等[2]。偏颌畸形严重影响患者的容貌、咀嚼和发音功能,随着正颌手术的顺利开展,正颌-正畸联合治疗不仅可以使偏颌患者恢复面容的正常和美观,而且可以使牙、、颌的形态和功能达到协调、美观和稳定,但正颌手术对其颞下颌关节的影响还在研究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