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目的 观察早期伸肌康复治疗策略对脑梗死恢复期偏瘫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将92例脑梗死上肢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2组均接受脑梗死的常规治疗和康复科常规康复治疗,治疗组46例予早期伸肌康复治疗策略,对照组46例予早期屈肌康复治疗策略。疗程均为6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患肢肌纤维长度(FL)、肌纤维厚度(MT)和回声强度(EI),并比较2组表面积肌电图均方根值(RMS)、协同收缩率(CR),应用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上肢部分(FMA-UE)评价2组上肢功能。结果 2组治疗后患肢最大等长收缩状态下屈肘时肱二头肌、伸肘时肱三头肌RMS及患肢伸肘、屈肘时的CR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患肢肌肉FL、MT均较本组治疗前增加(P<0.05),EI均降低(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患肢肌肉FL、MT均高于对照组(P<0.05),EI低于对照组(P<0.05)。2组治疗后FMA-UE、FMA-肩肘评分(FMA-SE)、FMA腕手部评分(FMA-WH)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相似文献
2.
3.
4.
目的:探讨针灸及康复治疗对脑梗死后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取初发脑梗死住院患者150例,最终统计有效122例,其中针灸治疗组62例,康复治疗组60例,在治疗前、发病后2周、4周、8周、6个月分别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治疗前两组各项评分相似,4周内针灸治疗组较康复治疗组评分高,8周、6个月时康复治疗组评分较针灸治疗组高,其中6个月时康复治疗组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高于针灸治疗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及康复治疗脑梗死后偏瘫各有优势,前者在发病4周内效果较好,后者在发病4周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上肢康复机器人辅助训练系统(Robot-assisted rehabilitation therapy system,RT)联合针刺治疗(Acupuncture treatment,AT,RT联合AT以下简称RAT)对中风患者上肢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ctivity of daily life,ADL...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收治的90例脑梗死患者,将其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45例)与试验组(45例),对照组采用康复学科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CSS指数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而且试验组治疗后的C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相比,2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均明显提高(P<0.05),而且试验组治疗后的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能显著降低脑梗死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改善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对老年中风偏瘫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日常生活能力评分(BI评分)及运动功能评分(FMA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20年2月我院收治的70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治疗,研究组在常规康复治疗基础上加用中医针灸疗法治疗,对比经4周治疗两组BI、FMA评分与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BI评分与FMA评分两组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后研究组明显比对照组的评分更低(P<0.05);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91.43%,32/35)高于对照组(71.43%,25/35)(P<0.05)。结论:应用针灸联合康复治疗老年中风偏瘫,可显著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运动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针灸联合康复治疗对老年中风偏瘫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功能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5年9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二院收治的老年中风偏瘫患者16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2例。比较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Barthel指数、FMA评分、下肢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功能评分。结果:对照组患者治愈率为53.7%,总有效率为80.5%,明显低于观察组(治愈率为80.5%,总有效率为91.5%)(P0.05),2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BI评分、FMA评分、Brunnatrom评级和FCA综合功能评定行走能力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偏瘫中风患者治疗中针灸联合康复治疗疗效确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优于单独使用脑血管内科常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分期整体针灸法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7月-2019年3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70例,将其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给予传统针灸法治疗,观察组给予分期整体针灸法治疗,比较2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治疗1个疗程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比对照组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期整体针灸法可改善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利于患者接受。 相似文献
10.
纪宇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9):1200-1201
脑梗死是严重危害人民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该病的死亡率有所下降,但生存下来的患者大部分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ADL)能力。笔者重点观察早期康复治疗对急性脑梗死患者ADL能力的影响,从而为急性脑梗死的康复治疗提供依据,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分期整体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发病,首次住院的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两组均间时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而治疗组加用分期整体治疗,比较两组治疗的效果.结果:治疗组在降低脑梗死中医证候计分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且治疗组临床疗效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分期整体治疗脑跟死偏瘫疗效优于对照组,分期整体疗法可杜绝或减轻废用综合症的发生,缩短康复疗程,使患者残存机体得到最大恢复,减轻功能障碍.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中风偏瘫患者上肢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8年12月收治的122例中风偏瘫患者作为试验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2组,每组61例;对照组采用针刺治疗;观察组采用针刺+温针灸治疗,观察2组偏瘫患者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巴塞尔指数(Barthel指数)、Fugl-Meyer量表上肢部分评分(Fugl-Meyer assessment,FMA)以及临床痉挛指数(CSI指数)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6. 72%)高于对照组(72. 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 05)。治疗前,在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以及CSI指数方面,组间差异不明显(P 0. 05);治疗后,观察组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CSI指数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风偏瘫患者在治疗期间,温针灸疗法的应用,对于提升疗效、Barthel指数、Fugl-Meyer评分,降低CSI指数,效果显著,最终为上肢功能障碍的改善以及加快病情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对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运动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运动康复疗法和针灸疗法,治疗4周后观察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四肢简化运动能力评分和改良Barthel指数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并比较肌力情况。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和肌力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7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541,P=0.018)。治疗后2组患者运动能力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治疗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组患者治疗后肌力均有不同程度提高,治疗组患者肌力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运动康复联合针灸可提高急性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增强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患者的肌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4.
乔飞 《中华养生保健(上半月)》2022,(7):95-98
目的 研究综合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的负性情绪评分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沂水县人民医院治疗的脑梗死恢复期患者9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综合康复护理.护理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通过护理干预对产后抑郁症的影响.方法:将100例在我院产检和生产的孕产妇随机分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产后常规治疗与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结果:经护理干预产后抑郁症患病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对降低产后抑郁的发病率及症状的恢复有显著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头针结合康复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间窗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头针配合康复介入急性脑梗死的最佳时间。方法将1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按入院顺序随机分为针康组及对照组,各组再按发病时间分为6 h、12 h、24 h、48h、72 h亚组,所有病例接受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接受头穴丛刺及康复治疗,经治疗14 d及30 d后,进行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的评分(采用改良的巴氏指数评分),观察急性脑梗死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相同时间窗内针康组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均0.01)。针康组48 h及72 h亚组较6 h、12 h及24 h亚组评分明显降低(P均0.01)。结论超早期介入针灸及康复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患者的运动功能障碍,提高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最佳介入时间为12 h以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针灸在脑梗死患者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内科2009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脑梗死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进行常规治疗,观察组40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追加针灸治疗,对两组临床效果进行回顾性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行MMSE及Barthel对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进行评定,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MMSE及Barthel指数均明显改善(P〈0.05),观察组MMSE评分和Barthel指数改善更为显著,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采用针灸治疗,可使患者脑流量增强,对脑组织病灶周围脑细胞的缺氧、缺血状况可有效改善,对脑侧支循环的建立有促进作用,提高了机体免疫力。明显改善了患者认识功能和生活能力,有助于病情的康复,明显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基于力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对亚急性期脑卒中上肢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脑卒中患者 56例并随机 分为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28例。对照组进行上肢常规康复训练,40min/次;试验组采取20min常规训练+20min上肢康复机器 人训练,1次/d,5次/周,共 3周。治疗前后采用上肢运动学参数、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评价表及改良Barthel指数(MBI)评 估上肢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治疗后试验组上肢运动学参数及FMA-UE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日常生活 活动能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基于力反馈的上肢康复机器人可以有效改善脑卒中后上肢运动功能且优于常规 训练,但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提升与常规训练相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针灸联合推拿对颅脑外伤(traumatic brain injury, TBI)后偏瘫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3月至2022年6月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TBI后偏瘫患者7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功能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针灸联合推拿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运动功能[简式Fugl-Meyer量表(Fugl-Meyer assessment, FMA)]、日常生活能力[改良巴氏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 MBI)]、神经功能[改良爱丁堡-斯堪的纳维亚评分(the modified Edinburgh-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 MESSS)]、生活质量[生活质量评定问卷(generic quality of life inventory 74,GQOLI-74)]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GQOLI...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中风偏瘫的针刺治疗最佳方案。观察分期针刺法对中风所致偏瘫的康复作用。方法:将80例中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30例,根据患者病程的长短,分为不同时期,采用不同针刺方法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对照组为76.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分期针灸治疗中风偏瘫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