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使用生活方式干预辅助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NAFLD患者11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在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治疗的同时实施生活方式干预,对照组患者使用硫普罗宁治疗不辅助其他干预,对比观察2组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脂、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B超示脂肪肝恢复正常比例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NAFLD患者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进行治疗,并实施生活方式干预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地控制患者血脂水平,改善其肝功能情况,具有更为理想的临床疗效,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以肝细胞内中性脂肪异常沉积为主的临床综合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NAFLD的发病率日趋上升,发病年龄也越来越年轻。目前现代医学对NAFLD的治疗大部分药物短期疗效不甚理想,长期服用具有肝毒性。笔者采用针刺配合中药治疗NAFLD41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发病率不断提高,且呈现低龄化趋势,本文通过总结近几年NAFLD的中医药研究进展,为治疗提供新方法、新思路。方法:通过对近几年中医治疗NAFLD文献的搜集整理,从中医病因病机、辨证治疗、实验研究等方面论述研究进展。结果:中医药对NAFLD具有较好的疗效和独特优势。结论:中医药治疗NAFLD前景广阔,但需制定NAFLD的中医临床诊断、辨证分型和疗效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4.
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是一种无过量饮酒史,以肝实质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贮积为特征的临床病理综合征。随着生活条件等方面的改善,近年来NAFLD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常见肝病之一,严重危害患者健康,防治NAFLD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在众多治疗方法中,针灸治疗以其简便有效、无毒副作用等优点备受广大患者青睐。近年来笔者运用针灸配合脂必泰治疗NAFLD患者76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总结报道如下。一般资料诊断标准:参照中华医学会肝脏病学分会脂肪肝和酒精性肝病学组2006年制订的《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诊疗指南》[1],凡具备下列第①~⑤项和第⑥或第⑦项中任一项者即可诊断为NAFLD:①无饮酒史或饮酒折  相似文献   

5.
健脾化痰法对非酒精性脂肪肝血清SOD和MDA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脾化痰法治疗NAFLD疗效及对血清SOD和MDA的影响。方法:89例NAFLD随机分为治疗组46例、对照组43例,治疗组用健脾化痰法治疗,对照组用舒降之和甘利欣胶囊治疗。结果:两组在改善临床证候、调节LDL-C和HDL-C方面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临床疗效、改善肝功能和降血脂方面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对照组和治疗组间血清SOD和MDA含量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后SOD活性提高和MDA含量降低,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变化幅度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NAFLD自由基代谢紊乱,健脾化痰法治疗NAFLD疗效显著,在改善临床证候、调节脂蛋白和自由基代谢方面优于舒降之和甘利欣治疗。  相似文献   

6.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已成为全球第一大慢性肝病,目前西医对其治疗尚未有特效药物,主要通过保肝降酶、调节生活方式来治疗,效果并不明显。近年来中医药治疗NAFLD获益的研究越来越多,尤其是针灸治疗,其多靶点,多方位,针对性强的优势也日益突出。该文对近10年来针灸治疗NAFLD的临床研究及临床治疗机制进行了系统总结,主要包括针刺疗法、电针疗法、穴位埋线、穴位注射、耳穴压豆及针药结合等方面的治疗,同时总结了治疗NAFLD的研究机制,以期为临床治疗NAFLD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损伤。现代医学对NAFLD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实验药理研究及临床疗效观察均已证实,中医药在防治NAFLD方面有一定的优势。文章就近年来NAFLD病因病机的研究,单味药、复方以及中成药实验和临床研究成果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以期深化对NAFLD的认识以及提升该病的防治策略。  相似文献   

8.
随着我国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发病率的不断提高,NAFLD已变成最常见的慢性肝病之一。当前西医治疗该病尚无确切临床疗效的药物,而中医治疗显示出良好的治疗效果,且已有不少中药制剂进入二期、三期阶段。笔者从调节肠道菌群的角度对中药治疗NAFLD进行综述,发现已有研究证明肠道菌群失调与NAFLD的发生发展关系密切,中药有效成分(小檗碱、白藜芦醇、制何首乌总多糖和二苯乙烯苷、黄芩苷等)及中药复方(祛湿化瘀方)均对NAFLD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
非酒精性脂肪肝病是一种无过饮酒史,或每日酒精摄入量20g,其主要的特征为人体内细胞的脂肪性质改变和超正常量沉积。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而且临床上也缺少作用明确,疗效显著的治疗药物。近年来中医药在治疗NAFLD领域上取得一系列显著进展,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且副作用较小,前景广阔。笔者对近年来通过中医药手段治疗NAFLD的相关文献进行综述,旨在丰富NAFLD的治疗手段,拓展治疗思路,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5,(5)
探讨中医药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s,NAFLD)的研究进展。总结分析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医药治疗NAFLD临床及实验研究文献在NAFLD病情发展的不同阶段,中医药常采用疏肝健脾、清热祛湿化痰、活血通络、化痰散结等方法加以治疗。与西医药学比较,中医药对NAFLD的治疗方法及药物选择多样,具有多靶点作用机制、价格便宜、不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
非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我国重要的慢性肝病之一,其发病机制以胰岛素抵抗与氧化应激为核心,目前西医对于NAFLD尚无具有确切临床疗效的药物,中医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对于NAFLD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基于近年中医药治疗NAFLD的临床与实验研究,归纳中医药单味药活性成分从IR与OS双层面治疗NAFLD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藏红花在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治疗及预防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9月—2022年9月本院收治的52例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对照组服用胆宁片治疗,研究组服用藏红花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效果。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92.31%,24/26)明显高于对照组(53.85%,14/26)(P<0.05)。经过研究发现,藏红花具有改善NAFLD患者肝脏功能和降脂的作用,并可明显降低血清中MDA、SOD、GSH-Px的活力。结论:藏红花对NAFLD有明显的改善作用,能明显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13.
赵冬梅  白凤媛  孙涛  徐秋玲  刘涛 《光明中医》2022,(15):2697-2701
目的 评价健脾方对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CNKI、Wan Fang、VIP和Pub Med数据库(时间从建库至今),收集健脾方与西药对比治疗NAFLD的RCT研究,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研究,利用Rev Man 5.3软件整理并提取数据。结果 共有11项RCT纳入研究,包括试验组375例和对照组365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健脾方在改善NAFLD患者临床有效率、ALT、AST、TC、TG和B超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 <0.05)。仅有3项研究报告了不良反应。结论 健脾方治疗NAFLD有一定的优势。但是由于纳入的研究较少,所以需要进一步验证健脾方治疗NAFLD的疗效及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全球引起慢性肝病和肝功能异常的首要原因之一,是肝病和代谢领域研究的新热点。现代医学尚无有效的治疗NAFLD的方法和特效药物,积极防治NAFLD对阻止慢性肝病进展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讨论NAFLD的理论认识及用蒙医理论对NAFLD的病因、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做分析,提出治疗NAFLD的蒙医辨证施治方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二术二陈汤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NAFL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治疗组予二术二陈汤治疗,对照组予盐酸二甲双胍肠溶片治疗,疗程均为4周。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肝功能、血脂各项指标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二术二陈汤治疗NAFLD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祛脂涤浊汤对非酒精性单纯性脂肪肝(NAFLD)患者临床疗效及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均予常规生活干预、合理饮食及适度运动治疗,治疗组加用祛脂涤浊汤口服,8周后评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胰岛素抵抗状态的改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 祛脂涤浊汤治疗NAFLD,能有效改善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17.
马素平教授为硕士生导师,医学博士,教授,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肝胆脾胃病科主任医师,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肝胆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河南省中医药学会肝病专业委员会常委。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临床常见肝胆疾病之一,目前中医药对该病治疗优势明显,特色突出。通过介绍马素平教授对NAFLD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及其运用消法在治疗本病中的经验探讨,得出运用消法治疗NAFLD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18.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on 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指无过量饮酒史却出现肝细胞脂肪变性和脂肪蓄积的临床病理综合征。蒙医古籍文献中无“脂肪肝”病名的记载,而仅有脂肪过剩之说,也称为“通拉嘎未消化症”或“精华未消化症”。随着病情的发展,肝脏会出现肝宝如证以及肝渗漏性水臌证。全球流行病学调查表明:我国NAFLD的发病率约为15%。特别是在内蒙古地区,NAFLD的患病率可能在下一个10年内会有显著增加的趋势。如今,在临床上蒙西医结合治疗已是新趋向,结合现代医学科技手段和蒙医传统理论,对慢性NAFLD的治疗有了显著疗效。因此,以NAFLD不同时期的临床症状与病因病机为切入点,用蒙医学和现代医学两方面对NAFLD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了对比研究,为蒙西医结合分期治疗NAFLD方面提供可借鉴的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9.
王建丽  张斌 《光明中医》2013,28(5):1081-1084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目前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肝病之一,其病因及发病机制较为复杂,为进一步明确认识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的发病机制,探求NAFLD临床最佳疗效依据,本文对近年来NAFLD的流行病学、发病机制以及治疗进行了归纳和整理,发现NAFLD的发病与诸多因素有关,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二次打击",同时还有各种损害因子,包括类固醇调节元件结合蛋白(SREBP)-lc和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TNF-α)、细胞性内毒素等细胞因子,共同促使了NAFLD的发展。针对发病机制临床治疗通常采用改善胰岛素抵抗、改善脂质代谢外,还包括肝细胞保护剂、抗氧化剂等。  相似文献   

20.
中医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包括单纯性脂肪肝、脂肪性肝炎、脂肪性肝纤维化和脂肪性肝硬化4个病理过程,其中肥胖、糖尿病和高脂血症是NAFLD的三大主要病因。近年来,中医辨证治疗NAFLD在改善临床症状和一些实验室指标效果较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