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本文对36例Ewing肉瘤的X线平片、CT与MRI影像学表现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认为X线平片在Ewing肉瘤的病变部位、骨质破坏、瘤骨、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块等方面有一定特殊性。CT对显示髓腔内及软组织肿块等方面较X线平片清晰,但X线平片与CT常常低估病变的范围,MRI对早期检出病变致确定病变范围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CT和MRI诊断价值。方法:15例全部摄平片,10例行CT检查,5例行MRI扫描;随访1-8年,2例手术病理证实。分析缺损的X线、CT、MRI特点。结果:15例累及18骨,共20个病灶。病灶80%(16/20)位于股骨下干骺端,呈凹向骨髓腔的杯口样或碟形缺损,表面无骨壳,内缘有硬化线,部分缺损内有纵形骨性分隔。4个病灶随访复查消失。结论:X线、CT和MRI能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提供较准确诊断,随访观察可了解缺损的转归。  相似文献   

4.
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是临床常见病之一,由不同病因所致,有较高的致残率,近年来由于自然环境的变化、饮食的改变、酗酒的广泛、外伤增多及滥用激素药物,其发病率日益增高。其早期可通过介入、核心减压,减轻患肢负重、楔形切除、中药等方法得到治疗,85%的Ⅰ、Ⅱ期有症状的坏死股骨头如不适当治疗将在2年内发生塌陷,必要时需要将整个股骨头置换。因而其早期诊断、早期发现至关重要。本文通过对20个早期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X线平片、CT、MRI征象研究,探讨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5.
在科技快速发展的今天,CT和MRI等成像技术发展很快,在影像诊断中起到重要作用,而忽略了常规X光平片的作用。由于骨关节结构和X光平片的特点,X光平片在骨肿瘤的诊断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根据我们大量的临床经验,下面就X光平片、CT和MRI检查方法各自的优势和缺点及在骨肿瘤诊断中的作用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椎管内外生骨疣的临床、影像学特征及诊治方法。材料和方法 :经手术及病理明确诊断的共 8例 ,男 ,5例 ,女 ,3例。年龄 2 1~ 65岁 ,平均 45岁。胸椎管 4例 ,腰椎管 2例 ,颈椎管 2例。对上述病例的的临床、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临床上 ,上述病例均表现为进行性的双下肢或四肢的功能障碍 ,普通X线仅 2例发现可疑异常 ,全部病例CT或MRI检查均呈椎板向椎管内的带蒂状骨性突出。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 ,经手术治疗后均获得临床治愈 ,6例患者脊髓压迫症状获得不同程度的恢复 ,2例患者截瘫无改善。结论 :发生于椎管内的外生骨疣早期容易出现截瘫 ,手术是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早期发现和早期手术可彻底治愈并挽救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比较50例64个股骨头缺血坏死X线平片,CT及MRI的表现及诊断结果。结果 在50例64个股骨头缺血坏死中,X线平片确诊其中的45个(70%),CT确诊49个(76%);MRI发现所有病例的股骨头缺血坏死(100%),在MRI像上各组病例的T1WI,T2WI及STIR的表现各不相同。结论 MRI诊断早期股骨头缺血坏死较平片和CT敏感。  相似文献   

8.
廉宗澂 《放射学实践》2003,18(8):608-610
随着影像技术的迅速发展,在诸多影像技术中合理选择实用而有效的影像技术是非常必要的。当前X线摄影仍是许多疾病的首选检查技术。在骨疏松疾病的诊断中,X线技术提供的形态学变化对诊断仍然起着重要作用,是骨矿测量技术、CT和MR等影像技术所不能取代的。正确地评估X线平片的作用,充分发挥其优势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概述 骨梗死又称骨髓梗死、骨脂肪梗死,指发生于干骺端和骨干的骨性坏死,多发生于股骨下端、胫骨上端和肱骨上端,呈多发性和对称性改变。通常所指的骨坏死一般为骨骺或关节软骨面下的骨坏死,与外伤、激素等酗酒等因素有关,如:股骨头无菌坏死等,与骨梗死在发病部位、范围有明显区别,骨梗死也可累及骨骺引起关节面骨塌陷。骨梗死临床比较少见。以往主要依据病变进展到慢性期X线平片出现典型的钙化而诊断,对急性期容易漏诊或误诊。目前,影像学诊断骨梗死常用的检查方法有X线平片、CT、MRI、核素扫描等。其中.骨梗死急性期的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估X线平片、CT、MRI诊断骨肉瘤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骨肉瘤的X线平片、CT、MRI表现.结果:20例X线平片均能清楚显示骨肉瘤的基本表现,术前正确诊断17例,误诊3例;CT显示骨肉瘤的骨质破坏及瘤骨优于X线平片11例;MRI显示骨肉瘤的早期骨破坏及周围软组织、病变范围及骨骺(骺板)侵袭、瘤周水肿优于X线平片及CT14例.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骨肉瘤的首选及基本方法,CT或MRI对提高骨肉瘤的诊断、分期及临床治疗提供全面、准确的影像学资料,尤其MRI对于指导保留骨骺的保肢术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骨样骨瘤并非罕见,首先由Jaffe在1935年报导,近年来国内外文献中有陆续报导,本文以近年来所收集的8例,结合文献着重讨论引起骨骼的X线、CT表现和有关其他问题,以期提高对此病的认识。  相似文献   

12.
膝剥脱性骨软骨炎的X线平片与MRI诊断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分析膝关节剥脱性骨软骨炎(OCD)的X线平片与MRI表现,比较各序列对病变的检出价值。方法 对膝关节摄取平片,常规行冠状面和矢状面T1WI、质子密度加权像(PDWI)、T2WI、快速小角度激发(FLASH)T2^*WI。选取资料齐全并已证实的OCD 36例(38只),采用双盲对照的方法对X线及MRI征象进行分析;比较各序列对病变的检出率。结果 (1)病变好发于股骨内侧踝(24只,63.2%),典型型、扩展型和中心下面型分别占55.3%(21/38)、15.8%(6/38)、28.9%(11/38)。(2)其X线表现为从关节面剥离的小骨片,骨片密度较高,边缘锐利,周围环绕一圈明显的透亮线,其下为容纳骨片的骨窝。(3)MRI表现为关节软骨下局灶性小病变,矢状面呈半月形38例,冠状面呈楔形14例、短条形24例。病变在T1WI上呈低或等信号,在T2WI、FLASH T2^*WI病变周边环绕一低或高信号带,软骨下骨板消失或变薄,部分可见关节软骨断裂或消失。(4)T1WI对病变的检出率较高。结论 (1)OCD有较独特的X线与MRI表现,MRI可对其作出较明确的诊断。(2)T1WI对病变的检出率较高。  相似文献   

13.
翻拍X线、CT、MRI片是为了满足临床医学著述,科研教学和资料积累多种要求,必须把x线、CF、MRI片上主要细节予以再现,并保持原X线、CT、MRI原片影像效果。  相似文献   

14.
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和诊断价值   总被引:19,自引:4,他引:19  
目的分析骨样骨瘤的X线、CT和MRI表现,评价它们的诊断价值。方法经手术病理证实,同时有X线、CT和MRI检查的骨样骨瘤22例,其中男19例,女3例。分析X线、CT和MRI对瘤巢和瘤巢周围改变的显示能力。结果X线、CT和MRI分别有17、22和20例表现为有一圆形或卵圆形小于2cm的瘤巢,瘤巢周围可有程度不一的骨质硬化、骨膜反应、软组织及骨髓腔水肿或相邻关节的肿胀。X线诊断的准确率为77.3%(17/22);CT诊断的准确率为100%(22/22);MR诊断的准确率为90.9%(20/22)。结论大多数的骨样骨瘤具有较典型的影像学表现,易于诊断,其中以CT对瘤巢的定位最为准确,单凭X线或MR的表现可因未能显示瘤巢而误、漏诊。  相似文献   

15.
X线平片、CT、MRI诊断颈椎病的价值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分析和总结500例颈椎病例的临床及影像学表现,以提高诊断水平.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1994-01~2007-01经临床及影像学诊断的500例颈椎病例.所有病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和CT检查.其中10例行食管吞钡检查,284例行MRI检查.结果:神经根型颈椎病例150例,CT表现为神经根受压移位;交感神经型颈椎病例56例,CT表现同于椎动脉型颈椎病;脊髓型颈椎病64例,CT表现为椎管狭窄、椎间盘突出或硬膜囊、脊髓受压、变形、移位;椎动脉型颈椎病例78例,CT表现为钩突肥大和钩椎关节骨质增生,横突孔变小,分隔;食管型颈椎病例10例;混合型颈椎病例142例.结论:综合分析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表现可提高颈椎病的早期诊断和定性诊断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强直性脊柱炎的CT、X线平片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的CT、X线平片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53例强直性脊柱炎的CT、X线平片征象并根据纽约标准分期。结果:53例中,0期正常0例;Ⅰ期可疑改变CT7例,X线平片2例;II期轻度异常CT9例,X线平片6例;III期明显异常24例;IV期关节骨性强直13例(III,IV期CT,X线平片检出率相同)。结论:CT检查能对强直性脊柱炎做出正确分期,对临床诊断及治疗预后有较高的准确性,优于X线平片。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 探讨Ewing‘s瘤的X线、CT及MRI影像表现及其意义。资料与方法 回顾性对比分析2l例经穿刺及手术病理证实Ewing‘s瘤的X线、XT及MRI的影像学改变。结果 管状骨骨质破坏主要表现为筛孔样、虫蚀样溶骨性破坏.并出现层状、葱皮样骨膜新生骨,放射样针状骨.具有一定的特征性。13例管状骨外骨及1例骨外EEwing‘s瘤骨质破坏表现多样,仍以溶骨为主.且20例骨Ewing‘s瘤均伴有周围软组织肿块。结论Ewing‘s瘤在不同部位有不同的影像学表现.具有相对的特征性表现;CT及MRI在确定Ewing‘s瘤软组织肿块的大小、骨皮质的破坏、骨髓腔的完整性、骨膜反应及病理性骨折优于X线平片,有助于选择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9.
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的X线与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提高对纤维性骨皮质缺损(FCD)的影像诊断和鉴别诊断能力。资料与方法:搜集经临床追踪诊断或手术病理确诊的有X线和/或CT检查资料的纤维性骨皮质缺损病例,21例均有X线资料,其中6例有CT资料。重点进行影像诊断分析。结果:21例共28个病灶,其中股骨远端18个,胫骨近端5个,股骨近端2个,腓骨近端2个,尺骨1个;单发16例,多发5例;长骨干骺部25个,骨骺边缘3个。X线表现:大小为0.5-3.2cm,平均1.25cm。圆形7个,椭圆形15个,长径均与长骨一致,不规则6个;边界清晰24个,模糊4个;22个可见硬化边,边厚约1mm,6个未见硬化边。病灶内为均匀的低密度,周围未见骨膜反应及软组织肿胀。7个病灶CT表现:位于骨皮质内,轻度向外膨胀1个,3个皮质凹陷,3个膨入髓腔;周围硬化环均完整连续;环内为均匀的软组织密度,均未见钙化灶,2个病灶内可见很细的纵向间隔,2个病灶邻近有轻微软组织肿胀,5个邻近无软组织肿胀。10个病灶经随访观察,无1例发现病灶扩大或出现新病灶,2个病灶无改变,8个病灶可见不同程度的缩小。结论:典型的FCD单凭X线即可诊断,否则应结合发病年龄、临床表现、X线表现及随访改变等综合考虑,CT检查对病变的定位非常明确,对骨皮质的连续性、膨胀性及周围软组织的肿胀、骨膜反应、病灶内部的均匀性;病灶边缘的硬化等的显示较平片更有价值。  相似文献   

20.
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诊断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影像表现及鉴别诊断.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经病理证实的颅骨嗜酸性肉芽肿的X线、CT、MRI表现.结果:26例共发现29个病灶.其中单发24例(额骨12例、顶骨8例、颞骨3例、枕骨1例),多发2例.主要表现为起源于颅骨板障并侵犯内外板、边界清楚的骨破坏,病灶内残留的小骨片(钮扣骨)、脂质和软组织肿块.CT呈不均匀密度,MRI呈稍长T1和稍长T2信号.结论:X线平片是诊断基础,结合CT、MRI能够提高诊断与鉴别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