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适应症及其与手术相关的问题。方法 将 7例经椎弓椎体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效果满意。结论  (1)经椎弓椎体截骨手术操作要求高。 (2 )手术效果极佳 ,患者生活质量提高。 (3)手术适应症应严格选择控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双阶段椎间关节截骨(S-P截骨)与后方楔形椎体截骨术(PSO)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轻中度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患者共32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20例施行"双阶段椎间关节截骨术"(A组),即S-P截骨,12例施行"单椎体后方楔形截骨术"(B组),即PSO,手术均采用椎弓根钉内固定系统。通过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身高、出血量、下颌眉弓角、截骨平面Cobb角对比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下颌眉弓角均获得显著改善,A组与B组下颌眉弓角矫正及截骨Cobb角矫正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身高增加值、出血量上A组明显优于B组(P<0.01)。结论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合并轻度脊柱后凸畸形患者,双阶段S-P截骨及单阶段PSO截骨均可获得明显的矫正效果,双阶段S-P截骨固定阶段多、出血量少,PSO截骨适应证广泛,固定阶段相对较少,但出血量多,手术风险相对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单节段"蛋壳"椎体截骨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6月~2008年10月采用单节段"蛋壳"椎体截骨技术治疗34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术前、术后均行胸腰椎X线检查,测量胸椎后凸角、腰椎前凸角、骶骨水平角,评定植骨愈合情况、临床疗效、内固定位置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术后X线示所有患者内固定位置良好,最终随访时植骨愈合满意.3例患者术中硬膜破裂,术后1例发生麻痹性肠梗阻,2例发生下肢疼痛、肌力减弱,均恢复.术前腰椎前凸角与术后相比,平均矫正角度为34.5°,有显著性差异(P<0.05),骶骨水平角的改变与此类似.胸椎后凸角术前、术后改变不明显.患者身高较术前平均增加5.2cm.术后患者腰背症状消失或大部分缓解,均能平视行走及水平仰卧睡眠.结论:单节段"蛋壳"椎体截骨技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手术相对安全,矫形效果及临床疗效较理想.  相似文献   

4.
强直性脊柱炎(aJlkylosing spondylitis,As)若得不到及时治疗,晚期可使脊柱旁的关节突关节和椎间组织等结构融合硬化,导致脊柱过度后凸畸形,破坏身体矢状面上的平衡,影响患者日常活动、心理、交际[1,2].  相似文献   

5.
目的 研究经椎弓根截骨矫正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手术方法及其疗效.方法 2006年1月~2010年7月该科收治12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男性10例,女性2例,平均年龄37.5岁(24~58岁).全部采取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术前在纸样上模拟截骨,术前和术后测量颌眉角以及全脊柱侧位X片测量胸腰椎后凸角,统计术前术后VAS及ODI评分.结果 患者术后视线角度改善明显,平均随访28个月,所有患者术区无假关节形成,患者矫正度无丢失,腰背痛等症状明显改善,平均颌眉角、矢状位平衡、Cobb角、VAS及ODI均改善明显(P<0.05).结论 采用术前模拟截骨确定截骨部位及角度,行后路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是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骨科共收治32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均行一期后路经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矫形内固定术.其中27例患者行单节段椎弓根楔形截骨术,5例患者行双节段椎弓根截骨术.术前及术后随访时拍摄脊柱全长X线片,测量影像学参数,并填写中文版脊柱侧凸研究学会22项(SRS-22)量表进行患者的健康生存质量评价.结果 手术时间平均为(260±42) min,术中出血平均(1 360±282) mL,平均随访(31±8)个月(24~76个月),均未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及假关节.患者颌眉角、全脊柱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由术前(65.9±11.6)°、(78.2±15.9)°、(38.9±10.3)°、(14.6±17.3)°分别矫正至术后(11.7±4.7)°、(38.9±10.3)°、(1.3±7.8)°、(26.2±5.6)°;身高和矢状面失平衡距离由术前的(135.4±15.2) cm、(37.2±11.3) cm分别矫正至术后的(166.2±9.6) cm、(12.7±7.7) c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SRS-22评分由术前平均(1.8±0.4)改善至术后(4.0±0.6),疗效满意.结论 腰椎椎弓根楔形截骨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安全可靠,可获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刘昌生  廖永发 《广西医学》2008,30(2):276-277
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因不能直立,不能平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笔者采用取经椎弓根截骨矫形恢复了患者直立姿势,并保持了视线水平,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我院2001年1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强直性脊柱炎胸腰椎后凸畸形患者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椎弓根腰椎截骨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12月~2011年2月在我院治疗的3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所有患者均经L2或L3行椎弓根腰椎截骨术进行治疗,测量患者治疗前后颌眉角、全脊柱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腰椎前凸角等。结果:手术治疗时间平均为258±36分钟,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356±278mL,随访时间为23—7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32±7个月,所有患者均没有出现假关节及神经系统并发症。治疗后患者的颌眉角、全脊柱后凸角、胸腰段后凸角、腰椎前凸角均较治疗前减小,治疗前后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经椎弓根腰椎截骨术对于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在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通过后路多节段顶椎区水平式截骨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后凸畸形,观察并评价这一手术方法的疗效。方法对14例AS后凸畸形患者[年龄平均33岁;身高(156.64±6.78)cm;矢状面不同节段Cobb角:T5-1283.00°±10.29°,T11~L237.00°±10.51°,L1-514.000±4.85°;后凸Cobb角:T10~L248.60°±15.62°;躯干后凸角(WBKA角):53.30°±11.09°]采用顶椎区多个节段水平式脊柱截骨的方法来矫正后凸畸形。内固定均采用椎弓根螺钉技术。结果术后患者身高平均增长(8.70±2.05)cm(P〈0.01)。矢状面不同节段Cobb角:T5-1243.20°±9.04°,矫正39.80°±4.17°(P〈0.01);T11~L23.80°±1.53°,矫正33.20+4.74°(P〈0.01);L1-5 32.80°±6.81°,矫正18.79°±6.99°(P〈0.01)。后凸Cobb角:T10-L25.60°±1.68°,矫正43.00°±10.09°(P〈0.01)。WBKA角8.30°±3.10°,矫正44.18°+7.17°(P〈0.01)。均无明显神经症状。术后随访0.5~2年,截骨部位在6~12个月时出现椎体间和椎板的骨性融合,外形明显改善,心肺功能好转。结论顶椎区多节段水平式脊柱截骨治疗脊柱后凸畸形疗效良好,同传统的Lt以下椎体楔形截骨比较,有明显的优点,但不适用于椎体前缘有明显骨性融合的患者。  相似文献   

11.
作者自1985年3月至1991年12月采用椎体截骨矫治强直性脊柱炎驼背畸形60例。驼背度数40°~120°,畸形矫正度数:单椎体截骨30°~75°,双椎体60°~106°。随访1年以上者48例,优良率91%。该手术与椎板截骨术相比有以下优点:①椎体截骨矫形更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复位省力安全、矫正度大,以后凸顶点为截骨中心,提高了矫正效果;②对脊柱稳定性影响小,接触面积大,愈合快;③椎体前缘不张开,避免了内脏与血管损伤,减少滑脱、复发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④Dick 器械矫形复位使手术更加简便、安全和固定可靠。  相似文献   

12.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是一种主要侵犯脊柱,并累及骶髂关节和周围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性疾病。该病起病隐袭,进展缓慢。早期常有下背痛和晨起僵硬,活动后减轻。开始时疼痛为间歇性,数月数年后发展为持续性,以后炎性疼痛消失,脊柱由下而上部分或全部强直,出现驼背畸形,也就是所说的后凸畸形。晚期,由于炎症已基本消失,所以关节无疼痛,而以脊柱固定和强直为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3.
马俊才 《大家健康》2016,(8):167-168
目的:分析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与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矫正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有效性。方法:该院收治的3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随机分为 A 组17例(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矫正治疗),B 组21例(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矫正治疗),比较 A、B 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A 组术后 TK 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分别为(51.1±13.2)°、(1200±600)ml、(4.2±0.9)h,B 组分别为(48.2±17.9)°、(1730±850) ml、(7.1±1.2)h,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 <0.05)。结论:双节段经椎弓根截骨与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矫正治疗的效果相当,但后者在重建矢状面平衡、减少术中出血、缩短手术时间等方面具有显著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和运用。  相似文献   

14.
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后凸截骨矫正量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AS)脊柱后凸截骨矫正限度与脊髓功能的关系,明确临床上脊柱后凸的截骨限度。方法:对118例AS患者脊柱后凸进行多节段截骨术矫形,使脊柱缩短12-24mm,同时对矫正前后X线椎体截骨量进行分析,术中测定截骨量,脊髓变形与椎管关系;用唤醒试验观察脊髓功能变化,并分析脊柱截骨量与脊髓松弛量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脊髓松弛亦可引起脊髓功能障碍,该组患者单节段截骨量存在明显部位差异,单次截骨量:T10-L1段在9-16mm,L2-4段在15-24mm范围内较安全,截骨限度除此之外还受脊柱的稳定性,脊柱脊髓血管分布,术式等条件限制,结论:掌握对AS脊柱后凸行脊柱矫形术的椎体截骨量,并了解其随截骨位,脊髓压迫时间及病理改变而相应调整,是有效地避免脊髓损伤的必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不同截骨方式治疗强直性脊柱炎(AS)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15年2月至2020年3月新乡市中心医院收治的AS致胸腰段后凸畸形患者106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6),对照组患者给予双节段经椎弓根椎体截骨(PSO)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单节段脊柱去松质骨截骨(VCD)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估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a时的脊柱功能障碍严重程度,采用脊柱侧凸研究学会(SRS)-22评分(包括功能活动、自我形象、疼痛、心理健康及治疗满意度5个维度)评估2组患者术前和术后1 a时的生活质量。测量患者站立位X线平片上的胸椎后凸角(TK)、腰椎前凸角(LL)、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2组患者的OD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1 a的ODI评分均显著低于术前(P<0.05)。术后1 a, 2组...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外科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我院骨科收治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38例,按照患者意愿分为两组,多节段截骨组行多节段楔形截骨,单椎体截骨组行稚弓根V型截骨,术后随诊1~3年,观察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结果 多节段截骨组平均增高(7.4±1.2)cm,手术时间平均(4.2±0.5)h,术中出血平均(2108±106)mL,明显优于单椎体截骨组;随访所有患者均达到骨性融合,无一例感染、瘫痪、死亡等.结论 多节段截骨手术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疗效确切,可有效改善后凸畸形.  相似文献   

17.
我院自1985年1月以来采用脊柱截骨、椎管扩大的方法矫治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屈曲畸形300例,不同程度地得到矫治,效果较为满意。现将手术配合的要点及体会介绍如下。 1 术前准备 1.1 病人术前在病床上锻炼俯卧,腹下垫以软枕或棉被,顺其屈曲姿式,以适应术中的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的临床效果观察.方法 本实验选取了96例在2009年9月份到2011年5月份在我科室进行治疗的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为对象进行研究,把所有患者打乱分为48例实验组(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理组)和48例对照组(经椎弓根截骨组),后进行统计及比较各组患者的矫正度、矫正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矫正度、矫正丢失、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 应用脊柱后路截骨内固定方法治疗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效果好,建议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中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19.
强直性脊柱炎(ankylosing spondylitis,AS)晚期形成脊柱竹节样强直,脊柱往往被固定于前屈位,呈圆形后凸状畸形。导致患者肺部通气受限、上身重心前移、双目难以平视,影响日常生活及美观。本文总结了1998~2001年间对28例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患者应用单节段三柱截骨结合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术后的护理,效果满意,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截骨方法及其相关问题。[方法]选择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26例,根据X片选用不同的截骨方法进行畸形矫形手术治疗,测量术前和术后颌眉角和Cobb′s角度。[结果]26例病例中术后无感染、死亡发生;术中硬脊膜破裂1例,术后下肢短暂性麻木2例,有1例发生椎弓根螺钉早期松动。Cobb′s角度由术前50±14.3°矫正至术后26±10.6°;平均颌眉角由术前54±15.8°矫正至术后15°±8.6°,双目视野、消化道和呼吸道症状也可得到明显改善。[结论]选择合适截骨方式,精确的截骨角度,术中止血及神经根、脊髓保护是强直性脊柱炎后凸畸形矫形手术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