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39 毫秒
1.
目的 通过观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调节性T细胞(Treg)水平与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及炎性介质的相关性,探讨其在此类疾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分析法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5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I组)和5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水平、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4(IL-4)、IL-6、IL-10、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指标.利用高频超声检测AMI患者和对照组颈动脉IMT.结果 AMI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 Treg占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AMI患者的IMT、血浆TNF-α、IL-6、hs-CR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其CD4+CD25+Foxp3+Treg百分率与血浆IL-10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82,P<0.05);CD4+CD25+Foxp3+ Treg百分率与颈动脉IMT(r=-0.562,P<0.05)、hs-CRP(r=-0.443,P<0.05)、IL-6(r=-0.307,P<0.05)和TNF-α(r=-0.281,P<0.05)水平呈显著负相关.结论 调节性T细胞失调可能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免疫失衡、血管重构及炎性反应可能同时参与了急性冠脉综合征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CD4+ CD25+ 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在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表达水平及其对化疗疗效判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术(FCM)检测30例晚期胃癌患者和1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结果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10.41±2.85)%,明显高于健康体检者(5.05±1.32)%(t=8.04,P<0.01),也明显高于化疗2周期后(7.07±1.45)%,(t=5.72,P<0.01)和化疗4周期后(7.30±1.65)%(t=5.17,P<0.01).晚期胃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为(7.07±1.45)%,与化疗4周期后(7.30±1.6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7,P>0.05).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表达水平与患者性别、年龄、胃癌相关肿瘤抗原及肿瘤部位无相关性(P>o.05),低分化程度与中分化程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胃癌患者化疗2周期后缓解组(完全缓解+部分缓解)外周血CD4+T细胞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水平为(6.25±1.08)%与化疗2周期后未缓解组(病变稳定+疾病进展)的(7.98±1.2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2,P<0.01).结论 晚期胃癌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CD127low/-Treg的表达水平与肿瘤缓解情况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SLE患者T淋巴细胞CD70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情况,探讨CD70在SLE发病机理中的作用。方法用定量RT-PCR方法测定15例活动期、15例非活动期SLE患者和l5例正常人对照组外周血CD4+CD8+T淋巴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各组的CD4+CD70+T/CD8+CD70+T淋巴细胞阳性率。结果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SLE患者CD4+T淋巴细胞的CD70mRNA转录水平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0.0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CD8+T淋巴细胞CD70 mRNA转录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外周血CD4+CD70+T淋巴细胞阳性率高于正常对照组,且活动期SLE患者CD4+CD70+T淋巴细胞阳性率明显高于非活动期SLE患者(P0.05)。活动期、非活动期SLE患者CD8+CD70+T淋巴细胞阳性率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T淋巴细胞CD70的过度表达在SLE的发生发展中可能起作用,并且CD70过度表达可以作为SLE疾病活动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研究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相关细胞因子的水平以及Foxp3的表达,分析它们在UC发病中的作用.方法 收集UC患者及健康对照组外周抗凝静脉血,分离纯化T淋巴细胞.分析UC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百分率, RT-PCR检测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UC患者外周血CD4+T、CD25+T、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均显著下降(P﹤0.05),血清中细胞因子IL-10、TGF-β1的水平也明显低于对照组,T细胞Foxp3mRNA的表达也明显降低(P﹤0.05),并且CD4+CD25+T/CD4+T细胞百分率和Foxp3mRNA水平与UC患者疾病的活动指数呈负相关.结论 UC患者外周血存在细胞免疫功能失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与功能状态发生改变,T淋巴细胞耐受机制的破坏可能与UC的疾病活动状态和发病机制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在晚期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流式细胞术分析42例肺癌患者(肺癌组)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表达水平,与15名健康志愿者作对照。结果:肺癌组患者外周血CD4+ CD25+调节性T细胞数量为(7.17±3.6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25±2.11)%(P<0.01)。肺癌组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数量在病理类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晚期肺癌患者外周调节性T细胞数量高于早期患者(P<0.05)。结论:调节性T细胞在肺癌患者中比率明显升高,并与临床进展有关。  相似文献   

6.
谭楠  吴昌归 《医学争鸣》2007,28(8):724-726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与IL- 4,IL- 5的水平变化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40例哮喘患者和40例健康对照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的表达水平,采用ELISA法检测外周血中IL- 4,IL- 5水平.结果: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低于健康对照者(P<0.01);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中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低于非急性发作期(P<0.01);哮喘患者IL- 4,IL- 5的表达水平高于健康对照者(P<0.05);急性发作期患者IL- 4,IL- 5的表达水平高于非急性发作期(P<0.05);急性发作期哮喘患者外周血CD4 CD25 T细胞与IL- 4,IL- 5的表达水平呈负相关(r分别为-0.675,-0.767,P<0.01).结论:CD4 CD25 调节性T细胞在哮喘的疾病活动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导致哮喘患者细胞免疫失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张莉英  张檀  覃世榕 《重庆医学》2015,(21):2965-2967
目的 探讨子痫前期患者外周血CD4+ CD25+ 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的比例改变与发病孕周之间的关系.方法 2010年1月至2011年12月对宁波市妇女儿童医院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晚发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20例、28~34周的正常妊娠组20例及34周以后的正常妊娠20例,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的比率,分析其与子痫前期发病及发病孕周之间的关系.结果 早发型和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分别为(2.80±0.54)%、(3.23±0.44)%,分别低于28~34、>34周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3.48±0.3D%、(3.58±0.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早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低于晚发型子痫前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8~34、>34周正常妊娠组妇女外周血CD4+ CD25+ Foxp3+ Treg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D4+ CD25+ Foxp3+ Treg的减少可能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下降程度可能与子痫前期发病孕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及发病机制迄今尚未完全明确的累及肠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近年来,研究发现免疫异常与其发病密切相关。通过分析UC患者外周血和肠黏膜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及其特异性标志物Foxp3的表达特点,探讨CD4+CD25+Treg和Foxp3在UC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20例UC活动期患者,15例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分别抽取外周静脉血和经电子肠镜活检肠黏膜组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单个核淋巴细胞(peripheral blood mononuclear cell,PBMC)和肠固有层单个核细胞(lamina propria mononu-clear cell,LPMC)中CD4+CD25+T细胞和CD4+T细胞比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肠黏膜中Foxp3的表达,并检测血清中IL-10的水平。结果 UC患者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肠黏膜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比例和Foxp3+T细胞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两组PBMC和LPMC中CD4+T细胞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血清IL-10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CD4+CD25+Treg在UC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外周血Treg数量减少可能是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负性共刺激分子T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分子-3(TIM-3)在口腔鳞状细胞癌(OSCC)患者外周血、癌组织及癌旁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8年4月至2019年10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41例OSCC患者作为OSCC组,选取同期20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进一步探讨其与O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TIM-3在OSCC患者外周血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TIM-3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高于癌旁组织(P<0.05)。有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的OSCC患者(P<0.05)。TIM-3在OSCC患者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与年龄、性别、部位、肿瘤大小、病理学分级、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结论 TIM-3在OSCC患者外周血和癌组织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呈高表达,且OSCC患者外周血中CD4~+T、CD8~+T淋巴细胞上TIM-3的表达水平与淋巴结转移有关,TIM-3可能参与OSCC的发生发展,并有望成为OSCC新的生物标志物及免疫治疗的新靶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肝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高尔基体蛋白73(GP73)的异常表达及其对Th1/Th2/Th17亚型分化的影响.方法 选择该院2015年5月至2016年2月住院的肝癌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5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采集外周血并分离CD4+T淋巴细胞,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D4+T淋巴细胞中GP73表达水平;另将分选的20例健康者CD4+T淋巴细胞分别转染GP73小干扰RNA或过表达载体,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CD4+T淋巴细胞中GP73及核因子κB(NF-κB)表达水平,ELISA检测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4(IL-4)、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7(IL-17)的分泌水平.结果 肝癌患者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GP73 mRNA的表达与健康者相比明显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GP73过表达组NF-κB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GP73干扰组NF-κB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过表达GP73导致CD4+T淋巴细胞中IL-4、IL-17水平明显升高,IFN-γ水平明显降低(P<0.05);沉默GP73导致CD4+T淋巴细胞IL-4、IL-17水平明显降低,IFN-γ水平明显升高(P<0.05).结论 GP73在肝癌患者的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中过表达,而GP73很有可能通过激活N F-κB参与炎症反应,导致患者体内T h1/T h2/T 17失衡,促进肝癌的发生与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相关因子在恶性肿瘤患者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的表达。方法:选取42例恶性肿瘤胸腔积液患者为研究组,38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仪(FCM)和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研究组胸腔积液和外周血、对照组外周血中CD4~+CD25~+/CD4~+比例、淋巴细胞亚群以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白细胞介素-10(IL-10)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研究组胸腔积液及外周血中CD4~+CD25~+/CD4~+比例及TGF-β1、IL-10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胸腔积液高于外周血(P<0.01),而IFN-γ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胸腔积液低于外周血(P<0.01)。结论:对恶性肿瘤患者外周血和胸腔积液中CD4~+ CD25~+调节性T细胞及TGF-β1、IL-10和IFN-γ水平进行检测有利于判断病情预后和转归。  相似文献   

12.
李彬  李长忠 《河北医学》2016,(7):1065-1067
目的::探讨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与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的关系。方法:随机选取自2012年6月到2015年6月,我院门诊部与住院部的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患者62例(观察组)和正常妊娠妇女62例(对照组)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流式细胞四色荧光法测量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的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分析比较两组研究对象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的比例,且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t =2.669,P =0.015);观察组患者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低于对照组患者蜕膜组织中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 =4.986,P =0.001)。结论: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在早孕期显著升高,参与了正常妊娠的维持,有可能是调控母胎界面局部免疫耐受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外周血及蜕膜组织中 CD4+CD25+调节性 T 细胞比例降低可能与 URSA 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3.
hu-PBL-SCID人鼠嵌合体细胞免疫的建立及其免疫功能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后,SCID小鼠能否重建人的细胞免疫系统,并观察重建后免疫系统的特点与功能。方法:从人外周血分离得到CD4+T淋巴细胞,腹腔注射至SCID小鼠体内,并予以rIL-2刺激。注射细胞6周后,分批处死动物,用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法分别观察SCID小鼠是否表达人的淋巴细胞DNA 及其T,B淋巴细胞表型;移植异种移植物后测定血浆中人IL-2,TNF-α,INF-γ含量。结果: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后, SCID小鼠脾脏体积增大;外周血PCR扩增可见人淋巴细胞HLA-II恒定区DNA片段;肝、脾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可见到大量的人CD4+T淋巴细胞,而没有CD8+,CD19+T淋巴细胞;移植后重建SCID小鼠血清中可检测到人IL-2,INF-γ。结论:腹腔注射人外周血CD4+T淋巴细胞可选择性重建SCID小鼠人细胞免疫系统;方法简单、迅速、供体来源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Tregs)比例的变化情况,了解Tregs变化在RA发病及炎症活动中的意义.方法 采用流式细胞仪三色荧光抗体标记法分别对25例RA患者和31名健康志愿者(HV)的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CD4、CD25及CD127标记,分析比较RA患者组与HV组间淋巴细胞中CD4+CD25+、CD4+CD25high、CD4+CD25+CD127-及CD4+CD25highCD127-细胞比例的差异情况,并将RA组相应细胞比例与RA疾病活动性评分(DAS28-4)、压痛关节数、肿胀关节数、晨僵时间、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活动性的整体评价(VAS)、血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行相关分析.结果 RA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4+CD25+CD127-和CD4+CD25highCD127-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率分别为(2.53±0.85)%和(0.91±0.32)%,而HV组则分别为(3.22±0.97)%和(1.25±0.41)%.CD4+CD25+CD127+和CD4+CD25highCD127-细胞比例在RA组均明显低于HV组,其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另外,RA患者CD4+CD25+CD127-和CD4+CD25highCD127-T细胞比例均与DAS28-4及压痛关节数存在负相关(P<0.05),CD4+CD25highCD127-T细胞还与肿胀关节数及患者VAS存在负相关(P<0.05).结论 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存在Tregs比例的降低,Tregs数量的异常可能是RA发病及炎症活动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16):32-36
目的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Treg)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治疗中预测复发及治疗意义。方法 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26例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为病例组,同期在我院体检健康者100例为对照组,比较病例组和对照组不同化疗疗效、不同复发情况患者外周血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复发的相关性,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预测患者复发的价值,并进行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不同患者随访期间无进展生存的Kaplan-Meier分析。结果 病例组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对照组(P0.001);化疗无效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化疗有效患者(P0.001);复发患者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远高于未复发患者(P0.001);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与患者复发呈正相关(P0.05);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预测患者复发的AUC(95%CI:0.759~0.856)为0.809,敏感性为62.80%,特异性为95.80%,准确性为89.30%,截断值为3.66%。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3.66%组随访期间无进展生存率显著低于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3.66%组(P0.05)。结论 CD4+CD25+FOXP3+Treg细胞比例在高危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外周血中呈上升状态,其水平检测对于化疗后复发有一定预测价值,有助于临床预测化疗效果、监测早期复发及预后判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T淋巴细胞亚群及CD4+CD25+T细胞在原发性干燥综合征(PSS)患者中的检测意义。方法用流式细胞仪检测18例PSS患者以及20例健康体检者外周血CD3+、CD3+CD4+、CD3+CD8+、NK细胞(CD3-/CD16+56+)、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及CD4+CD25+调节T细胞水平。结果 PS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CD3+CD4+细胞亚群的百分率明显升高(P<0.05);CD4+/CD8+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升高(P<0.05);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百分率明显降低(P<0.01),其它T细胞亚群无明显变化。结论 PSS患者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是异常的。T细胞亚群的比例异常与疾病的病程和临床表现相关联。CD3+CD4-CD8-和CD4+CD25+调节性T细胞水平降低导致机体自身免疫反应抑制功能减弱,免疫耐受状态被打破,可能是引发PSS发生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化疗对食管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影响。方法  随机选择35例食管癌术后化疗患者,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其化疗前、化疗1周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进行比较,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结果  食管癌患者术后化疗前外周血中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10.44±1.45)%高于同期健康对照组(9.35±1.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59,P<0.05)。35例患者其化疗前及化疗1周后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比例分别为:(10.44±1.45)%、(11.67±1.56)%,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342,P<0.01)。结论  化疗可增高食管癌术后患者外周血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  相似文献   

18.
目的    研究慢性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患者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探讨CD81对患者机体免疫系统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择HCV感染患者55例(感染组),健康对照25例(健康对照组),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外周血CD81、CD4的表达水平,ELISA法检测血清中白介素 2(IL 2)的含量, RT-PCR法检测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结果    感染组CD81分子的表达水平与血清中HCV RNA的含量呈正相关(r=0.474, P<0.01)。感染组外周血淋巴细胞中CD81+细胞和CD3+CD4+T细胞中CD3+CD4+CD81+T细胞的数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且二者呈正相关(r=0.581, P<0.01);感染组CD3+CD4+T细胞的数量和血清中IL 2的含量均显著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且两者呈正相关(r=0.378,P<0.05)。结论    HCV感染后,HCV RNA的持续存在可能促进细胞表面CD81分子的表达;CD81分子高表达的同时,伴随CD3+CD4+T细胞数量降低,且分泌的细胞因子IL-2减少,参与患者机体的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