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国际先天性心脏病微创介入治疗发展迅速 ,1997年 2月美国AGA公司设计的Amplatzer封堵器应用于临床 ,受到了广大医患的一致好评 ,我院 2 0 0 0年 1月— 2 0 0 3年 1月应用Am platzer于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 (ASD)、室间隔缺损 (VSD)及动脉导管未闭 (PDA)封堵 ,效果良好 ,结合国内外文献资料 ,现总结如下。1 适应证ASD适应证一般为 :①继发孔型ASD ,直径 <4 0mm ,伴左向右分流 ,缺损边缘至冠状静脉窦、房室瓣及右上肺静脉的距离≥ 4mm ;②升主动脉后方的残留房间隔并非必需 ,即使较短(1~ 2mm) ,只要有一定的韧度 ,也能顺利关闭AS…  相似文献   

2.
何劲松  莫云秋  庞伦祥  王强 《广西医学》2009,31(11):1621-1622
目的观察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16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用国产封堵器行介入治疗,其中房间隔缺损(ASD)52例,动脉导管未闭(PDA)66例,室间隔缺损(VSD)98例。结果全组患者无死亡,即刻封堵成功214例。成功率为99.1%(214/216);66例PDA和52例ASD全部封堵成功;VSD98例,封堵成功96例,成功率97.96%。不成功的2例是因为封堵器到位后分别出现Ⅱ度2型房宣传导阻滞和主动脉瓣反流而未释放封堵器。结论国产封堵器闭合ASD、PDA和VSD疗效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3.
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介入封堵治疗部分先走性心脏病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开展的28例先天性心脏病的封堵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28例患者操作顺利,造影及超声检查均未见残余分流,主动脉瓣及三尖瓣无反流,心脏听诊杂音消失。术后1个月及3个月复查,封堵器位置良好,无移位,无残余分流。3例室间隔缺损患者在术后第2天出现不同程度传导阻滞,经异丙肾上腺素、地塞米松等治疗后好转。结论介入封堵治疗不失为一种痛苦小,效果好.住院时间短,并发症低的先天性心脏病微创治疗手段,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患者介入封堵治疗后的心脏重塑情况.方法 选取2012年10月至2017年11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介入封堵术的137例巨大ASD患者,根据术前是否并发心房颤动(简称房颤)分为房颤组(28例)和非房颤组(109例).两组均使用国产ASD...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分析笔者所在医院2010年1月-2011年12月8例施行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资料。结果:8例ASD介入封堵术全部治疗成功,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ASD介入封堵术具有成功率高、并发症及死亡率低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并对其疗效进行初步评价。方法5例二孔型房间隔缺损在透视和超声心动图监视下,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伞治疗,术后即刻、24h、半个月、1个月、3个月及半年经胸超声心动图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即刻显示房间隔缺损完全闭合,术后随访,均无残余分流,完全闭合。结论经导管置入Amplatzer封堵伞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是有效的非外科手术方法,操作简便,成功率高,近期、中期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价经导管植入国产封堵器治疗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和室间隔缺损(ventricular septal defects,VSD)的疗效。方法 选取行介入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病儿153例为研究对象,并且家属自愿接受国产封堵器介入治疗。PDA组58例:男18例,女40例;ASD组51例:男22例,女29例;VSD组44例:男27例,女17例。术后进行3—5年随访观察封堵器的疗效及安全性。结果 151例成功封堵。PDA组1例失败,1例合并主动脉缩窄(aortic coarctation,CoA),即刻封堵成功,术后24h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出现少量残余分流,3个月时残余分流消失。全组随访过程中均无封堵器脱落移位、溶血、降主动脉及左肺动脉狭窄等并发症。ASD组51例封堵器植入均获得成功,即刻TTE显示3例存在微量至少量残余分流,术后48h 1例存在微量残余分流,至1个月随访时无残余分流。VSD组成功封堵43例,术后1例出现轻度三尖瓣返流,3天后返流消失;2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为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治疗4周后恢复为正常心律;1例为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随访3年仍存在,无临床处理指征,仍在随访中。术后随访无封堵器移位、残余分流、主动脉瓣返流及严重心律失常等并发症。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成功率高、安全、并发症少、初期及中期随访疗效满意,结合我国国情可以替代进口产品。  相似文献   

8.
1 病例资料患者男 ,3 9岁。因查体发现右位心 1 5年 ,发作性心悸 4个月 ,加重 2个月入院。查体 :P 80次 /minBP 1 0 0 / 70mmHg ,心率 80次 /min ,胸骨右缘第二肋间可闻及Ⅱ / 6级柔和的收缩期吹风样杂音 ,P2 亢进。心电图示右位心。心脏正侧位片示主动脉结小 ,肺动脉段平直 ,  相似文献   

9.
孙义兰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1):1019-1020
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杀手”,其发病率为0.7%~0.8%,据此估计我国每年新出生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达15万左右,为小儿时期最常见的心脏病,房间隔缺损(VSD)与动脉导管未闭(PDA)是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既往开胸手术是惟一的治疗方法。近年来,随着介入性的心脏导管术操作技术日趋成熟,介入治疗室间隔缺损(ASD)、VSD和PDA的多种器械已经问世,并取得了可喜的结果,我院应用国产新型ASD、[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观察国产房间隔缺损封堵器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疗效,以及对手术适应证的体会.方法对58例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术前超声心动图所见与介入性治疗结果进行分析.结果除1例前缘短小并下缘缺如者外,余57例均成功封堵.结论多数继发孔房间隔缺损虽属中央型,但缺损缘短小或缺如者多见.带孔封堵器为合并严重肺高压的房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机会.  相似文献   

12.
目的通过观察房间隔缺损(ASD)介入封堵术前后心率变异性(HRV)的变化,探讨介入封堵术对ASD患者心率变异性的影响及其意义。方法分别于ASD封堵术前1d、术后第4天行24h动态心电图记录,由固定的心电分析专业人员进行人机对话校正后由电脑自动得出心率变异性结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ASD封堵术前比较.RR间期、SDNN及SDANN在术后均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ASD封堵器直径占房间隔最大直径70%以上的B组中,术后R—R间期、SDNN及SDANN的变化较A组更明显。结论ASD经导管封堵治疗后R-R间期明显延长,SDNN及SDANN较术前显著升高,表明ASD封堵术后HRV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13.
经导管介入封堵术治疗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封堵术的适应证、操作方法和并发症的防治。方法在全麻或局麻下完成操作,结合测定球囊与心脏超声测得的ASD直径选择封堵器,经心脏超声证实封堵器位置合适后将其释放。术后定期复查心电图及心脏超声进行随访。结果135例患者术前心脏超声测得ASD直径为(19.5±10.2)mm(4.0~38mm),术中测肺动脉收缩压为(34.0±8.9)mm Hg(22~53mm Hg)。125例封堵成功(成功率为92.6%),所用封堵器直径为(23.9±9.4)mm(8.0~42.0mm)。8例患者术后即刻存在少量缝隙分流,其中1例于术后1个月复查时见缝隙分流仍较明显而行手术取出及ASD修补术。7例于封堵术后出现偶发房性早搏,2例发生Ⅱ度1型和Ⅰ度房室传导阻滞,经治疗均恢复正常。结论经导管房间隔封堵术是安全有效的方法,选择合适的病例及封堵器是封堵成功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在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难堵类型缺损的术前、术中及术后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外科微创封堵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患者287例,术前行经胸超声心动图筛选合适病例,术中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再次准确评估选定封堵器型号,引导封堵器正确放置并评估封堵效果,术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定期随访评估近中期疗效。结果:287例房间隔缺损中276例封堵成功,成功率96.17%,其中多孔型缺损37例,后下缘短残边者23例。随访过程中示封堵器位置固定满意,无轻量以上残余分流及瓣膜反流,无严重传导阻滞发生。结论:超声心动图对外科微创封堵术治疗继发孔房间隔缺损,尤其是特殊难堵类型缺损有着重要且可靠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疗效初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室间隔缺损 (VSD)疗效。方法 自 2 0 0 3年以来 ,采用膜部VSD封堵器对 5例膜周部VSD患者进行封堵治疗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提示VSD直径 4~ 10mm。所有患者在透视及超声监测下通过建立股动静脉轨道、经右心系统释放封堵器。并分别于术后 1个月、3个月、6个月进行超声、心电图、胸片随访评价。结果  5例患者封堵器置入全部成功 ,术后无残余分流、溶血及其他严重并发症发生。随访中无封堵器移位、脱落以及瓣膜损伤等。结论 国产封堵器治疗膜周部VSD近、中期效果良好 ,我们将进一步观察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6.
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继发孔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16例ASD患儿.男6例,女10例;年龄2~14(8±4)岁,体重10~40(23±9)Kg.先行右心导管用球囊导管测量ASD大小,选择适合的封堵器,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释放封堵器堵闭ASD,术后随访疗效,追踪残余分流率和并发症.结果应用此法封闭16例ASD,全部成功.手术时间为(70±30)血n,透视时间(13±8)min,术中无明显并发症.术后随访右房、右室径较术前明显缩小,恢复正常(P<0.05);无残余分流发生.结论经导管封闭治疗小儿房间隔缺损术具有创伤小,成功率高,安全性好的优点,但其长期疗效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评价应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下行成人房间隔瘤合并缺损的封堵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20例成人患者,男4例,女16例,年龄(39.0±11.4)岁;术前经胸超声,部分患者同时行食道超声检查诊断为房间隔瘤合并继发孔房间隔缺损,房间隔瘤基底部宽度11~38 mm,平均(21.7±7.7)mm,膨出深度7~11 mm,平均(9.1±1.8)mm.合并单孔缺损14例,多孔缺损6例,彩色多普勒显示均为左向右分流.介入术中采用经胸超声和X线指引.术后随访采用经胸超声观察心脏大小、封堵器位置.结果 房间隔缺损的直径为7~28mm,平均(15.4±5.7)mm.所有患者均封堵成功,共置入国产房间隔缺损专用封堵器20枚.封堵器直径16~36 mm,平均(25.0±5.7)mm.随访3~12个月,所有患者封堵器位置固定,无残余分流.14例患者(70%)心脏大小恢复正常.结论 经胸超声心动图结合X线可安全、有效的指引成人房间隔瘤并缺损患者的介入封堵治疗,但影像表现有其特殊性.  相似文献   

18.
房间隔瘤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ASD)介入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全组13(男5,女8)例,年龄10~54(27.6±15.3)岁。经临床、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为ASA并发继发孔型ASD。TTE检查ASA均膨入右心房,ASD最大直径10~27(17.4±6.5)mm。其中单孔ASD8例,多孔ASD5例,孔间距离1~7mm者4例,9mm者1例。结果13例均一次封堵成功,技术成功率100%。所用封堵器的直径为16~38(24.3±8.2)mm。5例多孔ASD,有4例置入1个封堵器直接封堵多个缺损孔,1例(两个缺损孔之间距离为9mm)分别用20mm和16mm两个封堵器封堵。术后即刻TTE检查显示13例均获完全闭合,无残余分流。3~6个月复查11例(84.6%)心脏大小恢复正常,2例(15.4%)心脏不同程度的缩小,无封堵器移位及其他并发症。结论介入治疗房间隔瘤(ASA)并发继发孔型ASD是可行、安全的,可以获得良好的封堵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介入封堵术治疗,观察手术成功率、并发症及术前、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平均肺动脉压(MPAP)、右心室内径(RVD)、右心房内径(RAD)、三尖瓣返流(TR)等情况。结果 32例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经介入封堵术治疗成功29例,手术成功率90.6%,均未发生封堵器栓塞、脱落、心包填塞、感染性心内膜炎、外周脏器栓塞、主动脉-右心房瘘等并发症。术后患者MPAP、RVD、RAD、TR等均较术前有明显改善(P<0.05)。结论介入封堵术治疗巨大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具有治愈率高、并发症少、创伤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经胸超声心动图指导下Amplatzer封堵成人房间隔缺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目的 经胸超声心动图 (TTE)指导下置人 Am-platzer封堵器评价治疗成人继发孔型房间隔缺损 (ASD)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 .方法 全组 74例 ,年龄 1 4~ 65 (33.6±1 4 .4)岁 .按照术中超声检测的不同 ,分为 TEE组 :36例 ,在TEE和 X线透视下监测封堵 ASD;TTE组 :38例 ,在 TTE和 X线透视下监测封堵 ASD.结果 两组患者 ASD的 TTE测量值、BSD值、封堵器直径和透视时间之间等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TTE组手术时间 (64.4± 1 3.6) min明显短于TEE组的 (76.1± 1 6.8) min(P<0 .0 1 ) .两组植入封堵器均获成功 ,TTE组有 1例因 ASD巨大、边缘较薄较短 ,改用TEE监测 .术中未发生任何重要并发症 ,无急诊手术病例 .术后完全闭合率无显著性差异 (P>0 .0 5) .随访 1~ 3 mo,封堵器形态 ,位置良好 ,未对毗邻结构产生影响 .结论  TTE指导下经导管置入 Amplatzer封堵器治疗 ASD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