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叶萍  彭瑾  周益蕾  代鸣  余文敏 《江苏医药》2020,46(5):499-501
目的观察第三产程应用麦角新碱减少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140例足月阴道分娩的产妇分为三组。胎儿娩出后,麦角新碱组(42例)立即肌肉注射麦角新碱0.2 mg,缩宫素组(50例)肌肉注射缩宫素10 U,联合用药组(48例)给予麦角新碱0.2 mg+缩宫素10 U肌肉注射。记录产时及产后2 h总出血量、胎盘娩出时间、是否需追加宫缩剂、胎盘滞留及人工剥离胎盘的情况。结果与缩宫素组相比,麦角新碱组总出血量减少[(245.83±112.22) mL vs.(316.90±128.54) mL](P<0.01),胎盘娩出时间缩短[(7.50±1.95) min vs.(9.12±2.97) min](P<0.05),并未增加胎盘滞留、人工剥离胎盘的风险。结论麦角新碱在第三产程中减少产后出血的疗效优于缩宫素,且未增加胎盘滞留的风险。  相似文献   

2.
吕丽华 《海峡药学》2012,24(9):134-135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合用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及副作用。方法选取于2010年3月1日到2011年7月30日就诊我院的剖宫产产妇187例,将产妇随机分成A(59例)、B(63例)、C(65例)3组,A组: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20mL;B组:静脉滴注地塞米松10mg;C组:静脉滴注10%葡萄糖酸钙20mL+地塞米松10mg。所有病例均在胎儿分娩后注射20U缩宫素,观察术中及术后12h内的总出血量。结果A、B、C 3组患者中术中出血量及术后12h内总出血量分别为:305.2±5.8mL、308.3±4.3mL、255.1±5.3mL。A组与B组出血量基本没有变化(P>0.1),C组的出血量明显低于A组(P<0.05)或B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钙与地塞米松合用较单用催产素明显减少剖宫产产后出血,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方浩  周聪云 《海峡药学》2010,22(3):129-130
目的探讨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260例于我院住院并有指征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均采用常规的筋膜内子宫下段横切口剖宫产术。对照组产妇在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缩宫素20U,术后2h肌肉注射缩宫素20U。实验组在对照组上述治疗的基础上术中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术后2h肌肉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观察两组产妇术中、产后2小时、产后24小时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并观察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结果实验组产妇术中出血量、产后2h出血量、产后24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例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益母草注射液联合缩宫素能更有效地减少和预防剖宫产术中及术后出血,安全性较好,尤其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在剖宫产术中胎盘剥离方式以及不同剂量的缩宫素对产妇的影响。方法选自我院2007年12月~2008年12月有剖宫产指征的120例足月子宫下段剖宫产孕妇,随机分为两组:A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B组(60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注缩宫素2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两组术中出血量、血压、心率的变化和药物不良反应。A、B各组内的60例产妇随机分为胎盘自然剥离组(30例)和人工剥离组(30例)观察自然组和剥离组出血量。结果两个自然剥离组之间产妇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个人工剥离组之间产妇出血量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A、B两组组内比较,人工组的出血量多于自然组150~200ml左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术中胎盘自然剥离可减少手术出血量,同时应用最低有效剂量的缩宫素更有利于产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9年1月-2019年3月就诊于湘乡市人民医院分娩的产妇58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用药情况分为观察组(295例)和对照组(291例)。对照组在胎儿娩出后使用缩宫素注射液,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中缓慢静滴。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使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即胎儿娩出后,阴道分娩产妇肌肉注射1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剖宫产宫体注射20 IU缩宫素和0.2 mg麦角新碱后;另取缩宫素10 IU加入500 mL葡萄糖溶液缓慢静滴。观察两组患者产后2 h、24 h出血量及产后出血发生率,比较两组额外止血措施的使用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3.4%,观察组为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产后2 h、产后24 h出血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额外使用宫缩剂的比例为8.5%,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9.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恶心的发生率为18.0%,高于对照组的13.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于预防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对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4月—2023年5月高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瘢痕子宫行剖宫产分娩产妇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40)与观察组(n=40)。所有患者均行剖宫产术,对照组予以缩宫素注射液,观察组予以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注射液。比较2组术中和产后2、24 h出血量以及出血持续时间,术前、术后24 h血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红细胞计数(RBC)、血小板计数(PLT)],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24 h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出血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24 h, 2组Hb、RBC、PLT低于术前,观察组降低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或P<0.01)。观察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50%vs. 0,P=1.000)。结论 瘢痕子宫剖宫产术产妇采用马来酸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治疗可控制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后出血时间,改善产妇子宫血液循环,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4月绵阳市中心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剖宫产术中发生出血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产妇实际用药情况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术后将米索前列醇片0.2 mg放置于产妇直肠内。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肌肉注射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0.2 mg。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的临床指标、血清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对照组和治疗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80.00%、9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产后2 h出血、产后2~24 h出血、产后恶露持续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一氧化氮(NO)、一氧化氮合酶(NOS)平均显著降低,同组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治疗后,治疗组血清NO、NOS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来酸麦角新碱注射液联合米索前列醇片治疗剖宫产产后出血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NO、NOS水平,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安列克注射液(卡前列素氨丁三醇)预防剖宫产术中及产后出血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对本院住院产妇因产科医学指征剖宫产术分娩的产妇30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两组:观察组150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安列克(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对照组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层注射缩宫素10μ,同时静脉注射10μ(加入5%葡萄糖500 ml),术后2 h开始臀部肌内注射10μ,2次/d。观察产时出血量、产后2、6、12、24、48 h阴道出血量和产后24 h总出血量。按产后出血定义(产后24 h内出血量≥500 ml)计算两组间产后出血发生率,以及按出血量〈500 ml、500-〈750 ml、≥750〈1000、〉1000 ml 4个等级观察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另进行产前与产后24 h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差值的比较及用药不良反应观察。结果产后24小时总出血量缩宫素组为(400±260)ml,安列克组为(360±170)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产后出血发生率缩宫素组为26.1%(40/150),安列克组为10.6%(16/150)。两组治疗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将产后24 h出血量≥500 ml的病例按不同出血量分段统计发现,缩宫素组红细胞计数差值(0.5±0.4)×10^12/L,血红蛋白计数差值(18±50)g/L,安列克组红细胞计数差值(0.2±0.3)×10^12/L,血红蛋白计数差值(11±10)g/L, P〈0.01。结论安列克注射液可有效预防剖宫产术后及产后出血,且药物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9.
黄丽萍 《江西医药》2023,(12):1489-1491
目的 探讨剖宫产术中预防性应用马来酸麦角新碱对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 研究病例采集起止区间2019年6月至2021年6月;病例采集自本院瘢痕子宫剖宫产产妇,共计70例;病例分组依据为随机数字表,1:1划分70例患者为A、B组,其中,A组术中预防性应用缩宫素,B组基于此增加马来酸麦角新碱;比较两组术中/术后出血量、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降低值、围产期指标、不良反应以及子宫复旧率。结果 (1)B组产妇术中、术后(产后2 h、24 h)出血量低于A组(t=7.860、6.688、7.994,P<0.05)。(2)B组产妇围产期指标(手术、住院时间)少于A组(t=5.706、10.039,P<0.05)。(3)B组产妇RBC、Hb下降值低于A组(P<0.05)。(4)B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8.58%低于A组5.72%(χ2=0.215,P>0.05);(5)B组患者子宫复旧率88.57%(31/35),高于A组患者子宫复旧率62.86%(22/35)(χ2=6.293,P<0.05)。结论 马来酸麦角新碱在瘢痕子宫产妇剖宫产术中预防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预防产后出血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枣庄市妇幼保健院于2011年1月至2013年12月因各种原因行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的产妇为研究对象。其中对照组(缩宫素组)40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缩宫素10U,同时静脉滴注缩宫素10U,于子宫肌瘤四周及基底部注射缩宫素IOU,术后2h开始缩宫素臀部肌内注射10U/12h,共4次;研究组(益母草+缩宫素组)43例,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壁注射益母草注射液40mg,术中缩宫素用法同对照组,术后2h开始益母草注射液臀部肌内注射20mg/12h,共4次,观察产时出血量、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后出血发生率、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的差值。结果 产时出血量、产后24h的阴道出血量、产前及产后血红蛋白的差值研究组均少于对照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研究组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同时挖除子宫肌瘤术中应用益母草注射液及缩宫素,可有效预防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89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5例和对照组44例,2组均于胎儿取出后子宫壁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及静脉注射缩宫素20U。观察组麻醉成功后于阴道后穹窿及直肠分别置入米索前列醇。观察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排气时间,并比较2组产后出血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及产后24h出血量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2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发生产后出血2例(4.4%),对照组为5例(11.4%),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应用于剖宫产并子宫肌瘤剔除术可减少出血量,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许伟荣 《中国药房》2014,(12):1084-1086
目的:观察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防治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176例有高危因素的经阴道分娩或剖宫产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91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产妇均给予地塞米松10 mg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20 ml中静脉推注,催产素20 IU静脉推注或臂部肌肉注射后,观察组产妇给予卡贝缩宫素100μg单次静脉推注;对照组产妇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250μg,剖宫产产妇单次子宫体肌肉注射,阴道分娩产妇在胎儿娩出后立即经臀部肌肉注射。观察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产前、产中给药前及给药30 min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心率(HR)的变化,产后2 h内和224 h的出血例数和平均出血量,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产后24 h内是否需要额外干预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总有效率、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min后两组产妇SBP、DBP、HR均显著高于产前及产中给药前,两组产妇产后224 h的出血例数和平均出血量,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产后24 h内是否需要额外干预治疗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两组产妇总有效率、产后2 h内子宫张力变化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给药30 min后两组产妇SBP、DBP、HR均显著高于产前及产中给药前,两组产妇产后224 h平均出血量均显著低于同组2 h内,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产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产后24 h内均无需要额外干预治疗的情况发生。结论:卡贝缩宫素/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地塞米松治疗高危妊娠产妇产后出血均具有显著疗效,但卡贝缩宫素联合地塞米松的安全性更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米索前列醇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160例剖宫产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试验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U,手术结束时阴道后穹窿放置米索前列醇600μg;对照组于胎儿娩出后子宫肌内注射缩宫素20U,再静脉滴注缩宫素20U。观察2组产后2h出血量及试验组用药前后血压情况。结果试验组产后2h出血量为(160.3±23.9)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188.9±56.5)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用药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索前列醇促进子宫收缩作用强于缩宫素,能较好地预防剖宫产产后出血,且用药方便、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与探讨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对预防剖宫产术后出血的疗效以及护理情况。方法选用2012年4月~2013年4月入住本院成功实施剖宫产术的产妇208例,将其随机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单纯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宫肌注射缩宫素;观察组在静脉滴注缩宫素及宫肌注射缩宫素的基础上,对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详细记录两组产妇产后2、24 h的出血量、术中出血量、产后出血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41.3±43.2)ml,产后24 h出血量为(241.8±58.7)ml,术中出血量为(101.3±29.2)ml,产后出血1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对照组产妇产后2 h出血量为(197.3±59.5)ml,产后24 h出血量为(347.8±83.1)ml,术中出血量为(156.3±40.2)ml,产后出血9例,未出现不良反应病例。观察组产妇术中、术后出血量以及产后出血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能够有效控制剖宫产术中和术后的出血量,有效抑制产后出血情况的发生,并且十分安全。产妇的病情监测以及药物不良反应的观察护理需加强,只有这样才能将药物疗效提高,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产妇行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分析.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2月—2016年1月就诊的120例行剖宫产术高危妊娠产妇的临床资料,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给予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B组(给予卡前列甲酯栓联合缩宫素)、C组(给予缩宫素),每组40例.观察并比较3组产妇术中、术后2 h、术后2~24 h出血量,观察3组出血率、输血率及附加止血措施情况.并对3组产妇应用药物后的不良反应进行记录比较.结果 A、B组术中、术后2 h、术后2~24 h出血量明显少于C组(P<0.05),且A组少于B组(P<0.05).A、B组产后出血率、输血率和辅助止血措施干预率均明显低于C组(P<0.05),且A组低于B组(P<0.05).3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高危妊娠且行剖宫产术的产妇中应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联合缩宫素可显著降低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出血率,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李丽 《中国药业》2013,22(7):60-61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欣母沛)联合缩宫素对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和泌乳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2年3月高危再次剖宫产产妇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产妇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缩宫素20 U子宫肌肉注射+卡前列甲酯栓1 mg肛塞,试验组应用缩宫素20 U静脉滴注+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250μg子宫肌肉注射。观察两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术后24 h尿量,记录泌乳始动时间、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结果试验组术中、术后24 h出血量和泌乳始动时间分别是(378.04±44.98)mL,(157.88±28.03)mL和(29.88±6.12)h,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54.56±42.82)mL,(193.60±29.88)mL和(36.56±5.79)h(P<0.05);试验组术后24 h尿量、术后48 h泌乳量评分分别是(1 401.64±290.21)mL和(2.04±0.73)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 080.92±202.29)mL和(1.56±0.77)分(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可明显减少高危再次剖宫产出血,改善泌乳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高危因素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胎儿娩出后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0.25mg肌内注射。对照组予缩宫素20U宫体注射,缩宫素20U静脉滴注。应用称重法计算2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出血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产后2h及24h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后出血率为16.0%(4/25)低于对照组的56.0%(14/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前列素氨丁三醇注射液联合缩宫素治疗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较单独使用缩宫素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对于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选择在某院80例行选择性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单纯应用缩宫素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缩宫素与麦角新碱联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出血情况、血红蛋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2h与24h的出血量显著小于对照组,观察组产妇血红蛋白、血压及不良反应率均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缩宫素联合麦角新碱对于预防选择性剖宫产产后出血的效果较好,显著优于单独使用缩宫素,可以有效预防产后出血,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应用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卡孕栓联合缩宫素用于预防产后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7年8月~2010年8月足月正常妊娠阴道分娩产妇600例,随机分为A、B、C3组各200例,A组,卡孕栓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静脉点滴;B组,卡孕栓直肠给药联合缩宫素肌内注射;C组,单用缩宫素肌内注射。观察3组产妇第三产程时间、产后2h的出血量情况。结果:A组和B组联合用药较C组在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方面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在缩短第三产程时间,减少产后出血量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卡孕栓联合缩宫素在预防产后出血中较单一应用缩宫素效果好,且卡孕栓联合缩宫素静脉点滴较卡孕栓联合缩宫素肌内注射效果好,且用药安全,起效快,维持时间长,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