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内镜技术的不断改进和发展,小肠镜已越来越多地运用于临床[1-2]。2001年,Yamamoto等率先报道了经双气囊小肠镜(DBE)进行全小肠检查。DBE可直视整个小肠黏膜并可对病灶活检明确病理性质,是小肠疾病检查的新手段。2009年5月-2012年10月,我们对疑诊小肠疾病294例行DBE检查,患者均耐受性良好。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不同年龄段接受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的患者镜下诊断的病变类型及安全性。方法选取北部战区总医院自2009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707例接受DBE检查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年龄将其分为青年组(年龄≤40岁,n=276)与中老年组(年龄>40岁,n=431)。比较两组患者内镜下诊断病变类型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DBE检查对病变的总检出率为69.7%(493/707)。青年组患者息肉、黏膜隆起、炎症性肠病检出率均高于中老年组,胃及结肠病变、占位/肿瘤检出率均低于中老年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青年组、中老年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0.7%(2/276)、0.5%(2/43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BE对小肠疾病具有较高的检出率,青年和中老年的疾病谱略有不同,DBE术后并发症较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估双气囊小肠镜(DBE)对疑似患有小肠疾病的青少年患者诊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连续选择我院15例疑似小肠疾病的青少年患者进行DBE检查,其中临床证实或怀疑为Peutz-Jeghers综合征4例,不明原因反复消化道出血待查4例,腹泻待查2例,慢性腹痛待查4例,反复发作不完全性肠梗阻1例。结果 所有病例均成功插入小肠,经口检查5例,经肛检查2例,分别经口和经肛检查8例,其中5例进行了全小肠检查,平均插入小肠长度经口和经肛分别为(224.54±78.56)cm和(145.43±75.65)cm;经口插入平均操作时间(95.5±23.2)min,经肛插入平均操作时间(154.6±32.6)min,没有出现明显并发症。15例中发现小肠疾病12例,检出率为80.0%,其中Peutz-Jeghers综合征4例,十二指肠绒毛状管状腺瘤1例,小肠血管瘤1例,小肠多发性毛细血管扩张症1例,空回肠憩室1例,克罗恩病2例,钩虫病1例,Cowden综合征1例。在检出病变的12例中,6例成功进行了DBE治疗。结论 DBE检查和治疗对青少年患者安全可行,具有较好的诊疗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镜(DBE)联合检查在小肠间质瘤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确诊的小肠间质瘤患者15例,所有病例术前均已行MSCT小肠造影和DBE检查,探讨两者对小肠间质瘤诊断的敏感性和正确性。结果:本组15例小肠间质瘤中,良性2例,交界性4例,恶性9例,15例病灶MSCT小肠造影均可清楚显示,3例腔外型小肠间质瘤DBE检查仅表现为局部肠壁压迫、隆起改变。结论:MSCT小肠造影操作简便、易行,患者耐受性良好,能显示肠镜不能通过的狭窄段;DBE检查图像清晰、直观,可以通过活检对病灶进行定性检查。两种方法联合检查在诊断小肠间质瘤时可以优势互补,对小肠间质瘤的术前定位、定性以及鉴别诊断均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与双气囊小肠镜在小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收集本院2018年9月至2020年4月小肠间质瘤患者50例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病理组织学检查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查确诊。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诊断小肠间质瘤情况。结果 50例患者出现腹部肿块9例,腹痛23例,慢性腹泻13例,消瘦、乏力4例,贫血27例,发热1例。病理学检查小肠间质瘤切面为灰白色或灰红色,显微镜下观察肿瘤细胞均由梭形细胞和上皮细胞构成。免疫组织化学检查CD117均呈阳性。病理学检查、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出现溃疡分别为45例、43例、44例,肿瘤为50例、48例、49例,血管畸形均为16例,憩室、重复畸形均为6例。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与双气囊小肠镜检查肿瘤、血管畸形、憩室、重复畸形情况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相比,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溃疡特异度、准确度较高(P<0.05)。结论 在诊断小肠间质瘤中,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和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各有优势,多模态小肠磁共振造影具有无创、多方位成像、患者容易接受...  相似文献   

6.
斯洋  潘杰  黄崇权  洪瑞镇   《放射学实践》2011,26(3):325-328
目的:比较和探讨MSCT小肠造影与双气囊小肠镜(DBE)检查在小肠疾病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临床高度怀疑小肠疾病的42例患者分别行小肠造影MSCT扫描和DBE检查,结合内窥镜活检病理检查,比较两者对小肠疾病的检出率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42例中MSCT小肠造影发现病变32例,DBE检查发现病变33例,检查阳性率分别为76.2%和78.5%。其中小肠癌12例(其中1例因病变范围较小CT漏诊),淋巴瘤6例,小肠Crohn病9例,小肠间质瘤4例,小肠血管瘤1例,小肠结核1例,阴性9例。结论:MSCT小肠造影与DBE检查都是小肠疾病较好的检查方法,两种方法在诊断小肠疾病时可以优势互补,对小肠疾病的术前定位、定性以及鉴别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许威  夏时海 《人民军医》2013,(11):1306-1307
目的:观察双气囊小肠镜检查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行双气囊小肠镜检查的95例临床资料,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40例和中青年组55例,比较两组检查结果的疾病构成及诊断成功率。结果:老年组血管畸形或扩张、小肠息肉或性质不明肿物的构成比显著高于中青年组(P〈O.05),遗传性息肉综合征、小肠糜烂/溃疡构成比显著低于中青年组(P〈o.05);两组总诊断成功率差异不显著(P〉O.05)。结论:老年患者行无痛双气囊小肠镜检查效果良好,成功率与中青年患者相近。  相似文献   

8.
9.
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OGIB)是指消化内镜(包括胃镜、结肠镜)和常规小肠造影等检查提示阴性,但仍存在不明来源的、持续或反复发作的消化道出血。根据临床上有无明显的出血,可分为不明原因显性出血和不明原因隐性出血[1]。双气囊电子小肠镜(DBE)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单气囊小肠镜检查疑似小肠疾病的特点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114例疑似小肠疾病患者,行单气囊小肠镜检查,观察其进镜方式、进镜时间、患者的耐受性、疾病诊断、检出率及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共进行152次检查,经口进镜83例次,经肛进镜69例次;检出的小肠病变84例,检出率73.7%;单气囊小肠镜对不明原因消化道出血的检出率明显高于腹痛、腹泻待查等患者(P<0.05);检出疾病主要有肿瘤性病变、非特异性小肠炎、克隆恩病、肠结核、血管病变、淋巴瘤等。经口进镜时间明显短于经肛进镜(P<0.05);患者耐受性好,无并发症发生。结论:单气囊小肠镜是目前诊断小肠疾病的安全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单气囊小肠镜(single balloon enteroscopy, SBE)对老年人小肠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怀疑有小肠疾病的61例老年患者(男37例,女24例)在麻醉状态下行72例次(经口46例次,经肛26例次)SBE检查。与同期检查的345例非老年人进行比较。结果61例均能耐受检查,检出阳性率为62.3%(38/61),SBE检查时间(55.93±14.39) min,插镜深度(197.6±101.2)cm。检出的主要病变有:小肠溃疡(8例)、小肠炎性改变(7例)、小肠癌(6例)、小肠憩室(5例)、小肠间质瘤(4例)、小肠血管扩张症(3例)。对3例患者行镜下治疗。与同期检查的非老年人比较,老年人小肠溃疡、小肠癌及血管扩张症的检出率较高(P<0.05)。结论 SBE对老年人小肠疾病有较高的诊断率,是一种安全可靠的诊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1病例报告患者男,44岁。因吞服异物后腹痛、腹胀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4天人我院就诊。患者于4天前吞服60余粒圆柱状包装品,3天前出现腹痛、腹胀,肛门停止排气、排便,并逐渐出现头晕、全身乏力、出冷汗,无寒战高热。  相似文献   

13.
小肠是人体重要的消化和吸收器官.长约4~6m,位置深,腹腔内活动度大,且小肠疾病病因复杂,起病隐匿,症状无特异性。普通胃肠镜难以到达小肠,小肠钡剂造影、选择性肠系膜血管造影、腹部CT诊断小肠疾病的敏感性和准确性均较低.因此容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14.
患者,男,27岁,因"上腹痛2年,再发1周"于2009-01-07入院。病程中有腹胀,食欲减退,大便秘结,3~4 d排便一次,无恶心、呕吐,体重无减轻。查体:血压:110/70 mmHg,无皮疹,巩膜无黄染,心肺未见异常,腹软,左中上腹部压痛阳性,无反跳痛,未触及包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中肠镜检查对诊断小肠不明原因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7例不明原因小肠出血在剖腹探查中,于小肠中段附近作一2~3cm切口,将肠镜插入,进行逐段观察。结果17例患者中,15例查出出血部位及出血原因,成功率为88·2%。病变部位分布于回肠10例,空肠5例。结论术中肠镜检查是诊断小肠出血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6.
17.
1临床资料 例1患者,男,16岁,学生。因间断腹痛2年余,加重伴血便10余天于2007年1月28日入我院。患者近2年多来,无明显诱因间断出现脐周疼痛,每半年左右发作1次,呈绞痛,可自行缓解,未予重视。于2007年1月18日出现持续性腹痛,大便3~4次/d,不成形,便中混有黏液及暗红色血,伴恶心、呕吐,就诊于当地医院,行结肠镜检查,诊断为糜烂性小肠炎,多发小肠息肉,行氨苄青霉素等抗炎治疗,腹痛无缓解。查血象白细胞为2.0G/L,腹痛及血便加重。患者无发热、黄疸。查体:急性痛苦面容,生命体征平稳,双手腕部及双脚底可见密集点状红斑,无瘙痒,心肺未查及明显阳性体征,腹部压痛,尤以脐旁偏左为甚,有反跳痛,无明显肌紧张,肠鸣音较弱,肛门有少量排气。  相似文献   

18.
19.
李昕  高晓明 《武警医学》1999,10(9):523-524
眼部异物停留的位置,按一般统计,晶状体内异物占8%[1]。作者1995~1997年共收治此类患者8例,通过小切口下进行晶体异物取出、白内障摘除、折叠式人工晶体植入,结果手术损伤小、创口愈合快、术后散光小,提早恢复双眼单视功能。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8例8只眼,异物性质均为铁性磁性异物。男7例,女1例。年龄最小18岁,最大28岁。钳工5人,电工1人,汽车修理工2人。有典型敲击史。最早就诊时间为伤后3个月,最晚为伤后13个月。术前视力:5例为眼前1m光感,3例为眼前1m指数。光定位、辨色均正常…  相似文献   

20.
<正>2002年9月—2009年12月我科应用70°鼻内镜行下咽及喉部疑难异物取出术1 310例,效果满意,未发生误诊误治,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 310例病人中男786例,女524例;年龄3~72岁;病程20 min~10 d。异物种类:鱼刺1 185例;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