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中药配合超早期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临床疗效.方法将49例临床特点相似的大量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监护、脱水利尿降颅压、防治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早期采用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用醒脑开窍通腑活血中药及针灸治疗.结果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Ⅱ级为81.8%,对照组ADLⅠ级~Ⅱ级为61.1%,两组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配合超早期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大量脑出血,对提高病人日常生活能力比单纯西医治疗有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醒脑静大黄粉配合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大血肿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出血量≥30mL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48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针进行早期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组加用醒脑静20mL静脉输注,大黄粉每次1g,每天3次1:2服或鼻饲,并加上脑出血方治疗。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81.3%)和显效率(66.7%)与对照组(67.5%、35.0%)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ADL)Ⅰ级+Ⅱ级为23例。显著优于对照组的13例(P〈0.05);治疗组平均催醒时间(36.4h)与对照组(58.8h)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大血肿可显著提高总有效率和日常生活能力,缩短了昏迷时间,减少了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外科治疗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的效果.方法 根据出血部位、出血量及血肿是否破入脑室,选择早期或超早期(出血后7 h内)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血肿清除并去骨瓣减压术、单侧或双侧脑室外引流手术治疗了154例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平均随访2年,观察术后病人恢复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 按日常生活能力分级法(ADL),Ⅰ级16例(10.4%),Ⅱ级36例(23.4%),Ⅲ级 38例(24.7%),Ⅳ级22倒(14.3%),Ⅴ级4例(2.6%),死亡38例(24.7%).结论 对条件适合的重症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应早期或超早期手术治疗,可明显减少后遗症及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李斌  谭卫  黄斌  冯屹 《山东医药》2010,50(15):74-75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超早期治疗Ⅳ~Ⅴ级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8例Ⅳ~Ⅴ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于发病7h内行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结果术中血肿均清除。2例Ⅳ级患者术后恢复到Ⅱ级,7例恢复到Ⅲ级,13例恢复到Ⅳ级,2例Ⅴ级患者恢复到Ⅳ级,1例恢复到Ⅳ级;术后3个月的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0例,Ⅱ级3例(7.9%),Ⅲ级6例(15.8%),Ⅳ级17例(44.7%),Ⅴ级5例(13.2%),Ⅵ级7例(18.4%)。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效果确切;超早期施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及致残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改良翼点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HCH)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2例Ⅳ级基底节区HCH患者采用改良翼点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结果 82例中,死亡15例(18.3%)。术后6个月,按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Ⅰ级0例、Ⅱ级18例、Ⅲ级26例、Ⅳ级17例、Ⅴ级6例。结论改良翼点入路血肿清除术治疗Ⅳ级基底节区HCH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微创血肿清除术后不同时期开始进行中医治疗对病人远期疗效的影响。方法运用中医辨证施治方法,对本院脑外科60例高血压性脑出血微创清除术后病人,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分别于术后早期(1d~7d)、中期(1周~3周)、恢复期(3周以上)系统地予以中医药治疗,将各组疗效作对照比较。结果早期中药干预组治疗后3个月神经功能(SSS评分)缺损程臌中晚期中药干预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情况也较中晚期中药干预组疗效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药治疗能促进颅内血肿吸收,提高急性脑出血病人的临床疗效,降低伤残率和改善生存质量,术后早期运用中医治疗疗效比中晚期运用更好。  相似文献   

7.
葛海涛  刘德  徐长军 《山东医药》2010,50(34):86-87
目的观察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102例原发性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分别于超早期行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和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术前及术后7 d采用Barthel指数(BI)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价疗效。结果微创组基本治愈19例,明显好转18例,好转12例,无变化2例,死亡4例,总有效率为89.09%;对照组分别为5、8、12、11、11例及53.19%。两组总有效率比较,P〈0.05。与对照组相比,微创组术后NIHSS显著降低(P〈0.05),BI显著升高(P〈0.05)。结论超早期血肿微创清除术可有效改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66例高血压脑出血分成超早期组(34例)和早期组(32例)施行立体定向脑内血肿排空术,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超早期组术后死亡4例;获随访28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5例,Ⅱ级(中残)18例,Ⅲ、Ⅳ级(重残)4例,植物生存1例。早期组术后死亡3例;获随访27例按ADL分级评定Ⅰ级(良好)3例,Ⅱ级(中残)12例,Ⅲ、Ⅳ级(重残)11例,植物生存1例。对两组患者良好-中残率及重残率进行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_c=2.015,P0.05),超早期组疗效优于早期组。结论超早期立体定向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如条件许可,应尽早实施立体定向手术清除血肿,减轻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降低患者的致残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采用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预后评价系统客观评价不同术式以及时间窗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4年12月我院神经外科住院治疗的高血压脑出血病人88例。采用前瞻性、单中心随机平行对照临床试验方法,分为开颅组和微创组,每组44例,微创组采用CT定位辅助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开颅组采用传统经颞开颅手术治疗。而根据手术时间不同,又分为开颅超早期组、开颅早期组、微创超早期组和微创早期组4个亚组。观察4组术后6个月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以及ADL和GOS预后指标。结果开颅组能够更有效地清除脑出血血肿,与微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是开颅手术的术后病人住院时间也相应地延长,与微创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而微创术后病人日常行为能力以及伤残率明显低于开颅组。手术的早期和超早期时间窗血肿清除率、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血压脑出血病人及时给予CT定位微创手术快速清除血肿,可有效降低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7月~2015年3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32例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16例。对照组行去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对比两组患者的疗效。结果对照组生存13例,死亡3例;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Ⅰ~Ⅱ级生存率为25.0%,病死率为18.8%。观察组生存15例,死亡1例;ADLⅠ~Ⅱ级生存率为62.5%,病死率为6.3%。两组疗效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颅骨钻孔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创伤小、生存率高、病死率低,是更为理想的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研究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该院2014年12月—2015年12月收治的70例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患者分为对照组(35例)与实验组(3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开颅手术清除血肿,实验组采用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对比手术前后两组颅内血肿量、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与ADL评分变化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实验组患者术后1、3、5 d时颅内血肿量更少,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患者ADL评分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比于对照组,实验组术后3周时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与3月时的ADL评分明显更优,二者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钻孔微创血肿清除术治疗糖尿病合并脑出血效果满意,可有效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血肿穿刺外引流术对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08年9月—2014年4月在九江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86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患者分为常规组33例和标准大骨瓣组53例。常规组给予常规颅内血肿清除术,标准大骨瓣组给予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血肿穿刺外引流术,随访3个月后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结果常规组ADL分级:Ⅰ级8例,Ⅱ级6例,Ⅲ级10例,Ⅳ级5例,Ⅴ级2例,死亡2例;标准大骨瓣组ADL分级:Ⅰ级17例,Ⅱ级18例,Ⅲ级10例,Ⅳ级5例,Ⅴ级为2例,死亡1例。标准大骨瓣组患者ADL分级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大骨瓣开颅术联合血肿穿刺外引流术能有效改善自发性脑出血患者预后,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微创穿刺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10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微创穿刺清除术,对照组采用传统内科保守治疗,观察血肿清除情况和半年时日常生活能力(ADL).结果治疗组病人初次血肿清除率可达26%~82%,拔管时的总清除率达75%~93%,明显高于对照组病人治疗7 d后血肿自然吸收率(平均只有3%).半年时治疗组存活率(76.92%)明显高于对照组(43.75%),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好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微创穿刺清除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一种有效方法,能明显提高疗效,改善病人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999年10月~2001年12月我科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基底核或脑叶出血量为30—60ml)60例。分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组(甲组)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组(乙组),每组各30例,均在CT定位下行血肿清除术。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4周进行疗效对比。结果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颅内血肿清除术均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治疗手段。前者疗效尤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CH)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6年12月青岛市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收治的HCH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行去骨瓣开颅颅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患者行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血肿清除请情况、不良事件发生率、预后、入院时及术后3个月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肿清除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预后优于对照组(P0.05)。入院时两组患者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经内镜辅助下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CH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及不良事件的发生,有利于改善患者预后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原因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德年 《山东医药》2010,50(35):63-6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术后再出血的原因及对策,为临床诊治积累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41例高血压脑出血手术后再次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患者均于血肿清除术后6 h出现再出血相关症状及体征, 并经CT检查证实为再出血.行再次开颅术清除血肿、尿激酶血肿腔冲洗引流术及保守治疗.死亡6例,其余患者术后2天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分级为Ⅰ级3例、Ⅱ级13例、Ⅲ级14例、Ⅳ级5例.结论 手术操作不当、血压波动、肺部感染及术后体位不当为术后再出血的主要原因;临床应针对上述原因及时采取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7.
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高血压脑出血微创治疗的疗效.方法 2009-2010年我院收治47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进行早期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根据术后疗效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标准进行分析.结果 术后好转42例(89.4%),死亡5例(10.6%),手术效果按ADL评定:Ⅰ级3例,Ⅱ级10例,Ⅲ级19例,Ⅳ级12例,Ⅴ级3例;其中Ⅰ~Ⅲ级32例,占68.09%.结论 对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早期小骨窗开颅手术治疗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良好,并发症少,能明显降低致残、致死率,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8.
该文研究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加早期康复治疗对高血压脑出血治疗的优越性及对临床预后的影响。方法:抽取高血压脑出血(幕上)出血量〉30mL患者120例分成两组,60例采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加早期康复治疗(治疗组),其中男42例,女18例,年龄48~85(61.0&#177;7.9)岁,治疗组行CT扫描时在血肿量最大层面血肿侧距头皮最近处标记好穿刺点,避开重要血管及功能区,选择适当长度一次性使用颅内血肿穿刺针直接穿颅进血肿中心,抽吸血量20%~40%后,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微创血肿清除术合用康复训练对高血压性壳核出血的治疗效果.方法按入选标准与排除标准,对57例病人随机分组,确立评价标准.分别观察研究治疗组(微创血肿清除术加神经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和对照组(神经内科治疗加康复训练)的治疗效果.微创血肿清除术采用YL-1型一次性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进行血肿清除.结果治疗组早期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经过3个月至1.5年的远期随访,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ADL)有显著改善(P<0.01).结论微创血肿清除术加康复训练,能够明显提高病人的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0.
刘德  杨庆岩  谷席娟 《山东医药》2010,50(23):100-101
目的 比较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同期收治的78例HICH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分别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观察两组病死率、血肿清除情况和日常生活能力(ADL)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死亡1例(2.6%)、对照组死亡2例(5.1%),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80%者36例(36/39)、〈80%者2例(2/39),对照组分别为28例(28/39)、〈80%者2例(9/39),两组比较P〈0.05;观察组ADL恢复情况略差于对照组.结论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与血肿钻孔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各有优势,前者可获得较佳的血肿清除率,后者 ADL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