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对2005年贵阳市城镇及乡村国民中20~69岁人群的体重超重、肥胖状况进行分析和研究.方法:采集贵阳市20~69岁人群的身高和体重数据,计算人体质量指数(BMI),筛查男性、女性和城镇、乡村各年龄组超重率及肥胖率,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贵阳市男40~44岁、女50~54岁年龄组肥胖率最高,男60~64岁、女55~59岁年龄组超重率最高.男30~34岁、女40~49岁年龄组体重增加速度最快.30~34、35~39岁2个年龄组男性超重率大于女性(P<0.01);在45~69岁年龄段女性标准化超重率及肥胖率均大于男性(P<0.01).45~69岁年龄段,城镇男性标准化超重率大于乡村男性(P<0.01);50~69岁年龄段城镇女性标准化超重率大于乡村女性(P<0.01).贵阳市成年男性超重率与肥胖率均低于全国水平(P<0.01).结论:贵阳市男性30岁、女性40岁起就要注意监控体重.45岁后女性比男性肥胖,城镇人比乡村人肥胖.贵阳市成年男性肥胖状况优于全国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选取北京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部、北京中医药大学和首都医科大学400名在读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结合2010年国家体质与健康调研同年龄段的资料进行比较分析,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群体随机抽样的方法。结果:男、女生20~24岁、25~29岁年龄段的台阶试验、坐位体前屈、握力、俯卧撑(男)、一分钟仰卧起坐(女)、闭目单脚站立和选择反应时有统计学意义(P<0.01)。男生25~29岁年龄段的肺活量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男、女生20~24岁、25~29岁年龄段台阶实验指数;男、女生25~29岁年龄段的纵跳及男生25~29岁年龄段的握力、肺活量均值低于2010年国民体质监测同年龄段成年人。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6~14岁肥胖儿童的体成分特点。方法 纳入636名6~14岁肥胖儿童,均行体格测量和体成分分析。比较各年龄段不同性别肥胖儿童之间体成分指标的差异,并分析肥胖儿童的体质指数与各体成分指标的相关性,以及相对肌肉量与相对蛋白质量、年龄与相对四肢肌肉量的相关性。分析青春期前和青春期肥胖儿童的体成分变化。结果 (1)在14岁年龄段,女生的身体脂肪百分比(PBF)和脂肪质量指数(FMI)均高于男生,女生的相对总水分和相对肌肉量均低于男生(均P<0.05);在13~14岁年龄段,女生的基础代谢率(BMR)均低于男生(均P<0.05)。(2)肥胖儿童的体质指数与体脂肪、PBF、FMI、内脏脂肪面积(VFA)、BMR均呈正相关,与相对总水分、相对蛋白质、相对无机盐、相对肌肉量均呈负相关(均P<0.05)。随着相对蛋白质量的增加,肥胖儿童的相对肌肉量增加(P<0.05);随着年龄增长,肥胖儿童的相对四肢肌肉量增加(P<0.05)。(3)与青春期前男生相比,青春期男生的体质指数、FMI、VFA均增加;与青春期前女生相比,青春期女生的体质指数、PBF、FMI、VFA均增...  相似文献   

4.
张亚果  冉域辰  张琚  李薇 《四川医学》2008,29(3):352-353
目的 为了解成都市城区学龄期儿童超重及肥胖的情况,及时对超重及肥胖儿童进行干预和治疗.方法 选取成都市3个城区6所小学共3769名6~12岁健康儿童进行调查,以身高别体重为参数,以WHO肥胖的诊断标准为依据.结果 儿童超重率和肥胖率分别为8.9%和8.5%,总体肥胖-超重比为1.05.肥胖发生率在7~10岁有随年龄增高的趋势,而在11~12岁有随年龄下降的趋势,10岁组肥胖率最高.整体人群中男童肥胖的发生率>女童,χ2=29.38,P<0.01.结论 成都市城区学龄儿童超重及肥胖的发生率虽然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但与国内城市比较仍处于一个较高的水平;特别是学龄期男孩的肥胖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男性肥胖患者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和血糖的改变及意义。方法:选取肥胖患者128例,根据体质量指数(BMI)分为轻、中、重3组,其中轻度肥胖组52例,年龄(41±5)岁,BMI 25-27 kg/m2;中度肥胖组42例,年龄(43±6)岁,BMI 27-29kg/m2;重度肥胖组34例,年龄(45±4)岁,BMI>29 kg/m2;而对照组24例,年龄(42±6)岁,BMI<25 kg/m2。采用131I标记胰岛素的放射配体结合法检测腹部脂肪组织中胰岛素受体的结合容量(位点/细胞),同时检测空腹血糖和血清中胰岛素的水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湖北省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发生状况,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湖北省20个县(市、区)15岁及以上居民28 563人进行入户问卷调查,采用x2检验和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果 研究人群的超重肥胖率为23.5%,其中男性高于女性(24.7% vs.22.5%,P<0.001),城市高于农村(29.8%vs.20.6%,P<0.001);随着年龄的增加,人群超重肥胖率由15~24岁时的9.8%跃升到25~34岁时的18.9%,再跃升到35~64岁时的26.1%~27.7%,呈现两个阶梯效应,65岁之后缓降到2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居住地、性别、年龄、婚姻状况、就业状况、经济状况,及饮酒和体育锻炼是超重肥胖的影响因素.结论 湖北省15岁及以上居民超重肥胖率较高,多因素影响了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 建立合理适用的蒙古族7 ~18岁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体质指数(BMI)参考值标准.方法 取“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蒙古族通辽校点2000年的调查数据,有效人数为5 563人,以BMI为指标采用有序样品聚类分析方法对样本划分最优年龄段,再结合百分位数法确定超重、肥胖的界值点.结果 男女均划分为7~8岁、9 ~11岁、12 ~13岁、14~ 15岁、16~18岁共5个最佳年龄段,以每个年龄段的85百分位为超重的界值点,95百分位为肥胖的界值点,建立了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的BMI参考值标准,共计20个参考值.结论 该研究所建立的参考值标准针对蒙古族儿童青少年,突出了简单、实用的特点,可为蒙古族儿童青少年超重、肥胖的筛查、防治及临床诊断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宁波市城区35~74岁人群肥胖超重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了解宁波市城区35-74岁人群肥胖超重的流行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宁波市3区6个社区的5380人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结果:35-74岁居民体质指数(BMI)均值为22.92。肥胖超重现患率为32.94%,标化率为29.89%;肥胖超重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重职业体力活动和参加体育锻炼为保护因素;年龄≥65岁、文化程度为文盲或小学、常吃油和脂肪含量高的食品及女性为危险因素。结论:肥胖超重由多因素引起,应当采取综合预防和干预措施控制肥胖超重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毛景霞 《基层医学论坛》2007,11(15):698-700
目的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1∶1配对法对136例3岁~6岁肥胖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小儿肥胖的发生与父母超重、婴儿出生体重过大、4个月内喂养方式、运动时间、摄食量过多、看电视的时间有关。结论儿童期肥胖与遗传、家庭因素、喂养方式和食物摄入过多有关。  相似文献   

10.
3岁~6岁单纯性肥胖儿童肥胖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儿童单纯性肥胖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采用1:1配对法对136例3岁~6岁肥胖儿童进行了研究。结果 小儿肥胖的发生与父母超重、婴儿出生体重过大、4个月内喂养方式、运动时间、摄食量过多、看电视的时间有关。结论 儿童期肥胖与遗传、家庭因素、喂养方式和食物摄入过多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郑州市20岁以上人群中超重与肥胖的现状,分析超重与肥胖相关因素,探讨干预措施。方法选取郑州人民医院体检中心2011年7月至12月个体体检20岁以上人群1 666名为调查对象。结果在1 666名被调查的对象中,男性867名、女性799名,超重者553人占33.19%,肥胖者225人占13.51%,高于2002年《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18~45岁年龄段中超重(27.7%)和肥胖(10.4%)的比例;男性人群中超重与肥胖的比例分别为40.60%及17.65%,女性分别为25.16%及9.01%,男性均高于女性(P〈0.01)。结论郑州市20岁以上人群超重、肥胖人群的比例超过中国居民平均值,是影响郑州市居民健康的重要疾患;应针对超重、肥胖与饮食习惯、运动、心理等多个相关因素进行健康教育,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倡导"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心理健康"的综合措施预防超重、肥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基层地区人群脂肪肝与肥胖(超重)、血脂、血糖的关系.方法:收集近3年来体检的地区人群3180例,对脂肪肝组与非脂肪肝组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脂肪肝患病率男女间有显著差异(X2=20.19,P<0.01);脂肪肝组合并高TC、TG、高血糖、肥胖(超重)的患病率高于非脂肪肝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总体年龄段分布上,40~49岁发病率明显高,男性30~49岁以上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男性30~49岁以上发病率明显高,40~59岁中老年妇女有相当高的脂肪肝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几组的年龄层.男女在30~39岁、40~49岁两年龄段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在基层社区开展脂肪肝防治相关知识的健康教育非常必要,对不同年龄脂肪肝患者的健康教育要有针对性,应大力开展健康教育和保健意识,从而减低脂肪肝与肥胖(超重)、血脂、血糖密切程度.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分析19 821例0 ~18岁颅脑创伤流行病学特点,为该人群颅脑创伤的预防提供帮助.方法 回顾性分析0 ~18岁不同年龄段(0~6岁、>6 ~12岁、>12 ~18岁)颅脑创伤住院患者在时间分布、伤因、结局及住院时间等方面的流行病学特点.结果 ①总共有19 821例被纳入研究,男性占72%,女性占28%,平均住院天数15.15 d(中位数9d),死亡445人.②不同年龄段儿童TBI的高发月份不一致(P<0.05).③> 12~18岁人群发生颅脑损伤可能性大于其他2个年龄段(P<0.05).④交通事故是0~18岁人群首要伤因,高处坠落是0~6岁的第2位致伤原因,而>6 ~12岁、>12 ~18岁第2位致伤原因为平地跌倒(P<0.05).⑤年龄、救治结局均是住院时间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 3个年龄段TBI患者的流行病学特点并不一致,通过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对0~6岁加强看护,对>6 ~12岁、>12~ 18岁人群不断减少其特有的高风险活动和行为,来降低0~18岁儿童TBI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和探讨姚安县0-1岁儿童营养状况,为有效干预该年龄段儿童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采用填写调查表及现场测量的方法,对该县0-6岁儿童本身及其监护人(主要为儿童父母)进行调查。对不同性别及各年龄段儿童营养状况和导致营养不良发生因素进行分析。结果:男童低体重92(8.29%)例,消瘦61(5.50%)例、生长迟缓74(6.67%)例、超重32(2.89%)例、肥胖17(1.53%)例。女童低体重88(10.81%)例,消瘦49(6.02%)例、生长迟缓68(8.11%)例、超重24(2.94%)例、肥胖13(1.59%)例。两组在各项营养不良状态下儿童构成比均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各营养不良状态儿童数量之间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各年龄段儿童龋齿、超重、肥胖发生率构成比中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3-4、4-5岁及5-6岁儿童龋齿患病率高于0-3岁儿童(p0.05);5-6岁儿童超重、肥胖发生率高于其他三组(p0.05);父母文化程度及对喂养知识的了解程度是儿童出现营养不良状况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重视学龄前各阶段儿童进行科学喂养,加强对父母科学喂养及健康育儿知识健康教育,积极提倡科学饮食,同时通过适量的有氧运动是日后干预儿童营养健康状况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5.
通常使用的肥胖症的诊断指标是体重指数,即BMI[体重(公斤)/身高(平米)],与健康危险相关的高BMI水平以超重的程度来表示。按肥胖程度的增加BMI分为Ⅰ级(BMI<25)、Ⅱ级(BMI为25~30)、Ⅲ级(BMI为30~40)、Ⅳ级(BMI>40)。根据国情,国内的标准略低于国际通用BMI标准,按同性别、身高体重超过相应标准的20%~29%为轻度肥胖,超过30%~49%为中度肥胖,超过50%为重度肥胖。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桐乡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及影响因素,为预防及干预儿童肥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分层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随机选取桐乡市四区妇幼保健所、幼儿园0~6岁的健康儿童5 788名,其中男2 979名,女2 809名。测量他们的身高、体重,采用问卷方式调查可能对儿童肥胖有影响的各种因素,并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性分析影响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因素。结果桐乡市0~6岁儿童单纯性肥胖的发生率为7.01%,超重率为19.00%,出生巨大儿、非母乳喂养、进食量大、喜吃零食、偏食肉类、运动时间短、父母肥胖等因素与肥胖的发生有关。结论单纯肥胖症已构成我国儿童生长发育中一个值得注意的健康问题。应加强对人群营养学知识、科学喂养和合理的生活安排的指导教育。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兰州市7~14岁学生肥胖与青春期性发育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2020年10月~2021年12月,采用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从兰州市4个区随机选取3731例小学生,进行调查问卷及体格检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身高、体重、第二性征等,采用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肥胖与青春期性发育的影响因素。结果 有效调查3612例,有效率为96.81%,兰州市7~14岁学生肥胖发生率为27.30%,男生为32.47%,女生为21.36%;青春期性发育率为21.00%,男生为10.31%,女生为33.25%,肥胖男生较非肥胖男生更易青春期性发育(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母亲体重重、母亲初潮年龄小、父亲陪伴时间少、非独生子、运动量少、短期体重控制良好等是兰州市学生青春期性发育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兰州市区学生青春期性发育状况与肥胖、生活习惯、家庭关系、饮食习惯等因素密切相关,学校、社区及医院应做好学生肥胖及性发育的健康宣传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湖北省18岁以上居民超重、肥胖和中心性肥胖现状及流行特征.方法:采用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10个监测点抽取18岁及以上常住居民进行调查问卷和体格检查.结果:城市肥胖、中心性肥胖、超重人数均高于农村,而且肥胖、超重患者主要分布在40~ 49岁的年龄段中,中心性肥胖主要集中在女性居民中.结论:通过调查发现18岁以上的肥胖居民主要集中在城市、40岁以上的居民中,应根据居民体重流行特点来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居民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了解长沙市3~11岁儿童体质量的分布特征,建立体质量生长百分位曲线,为儿童超重、肥胖和消瘦的预防、治疗及BMI筛查参考值的建立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抽取长沙市20所幼儿园及15所小学18214名儿童,测量入选儿童的体质量,并记录性别和年龄,采用LMS方法拟合儿童体质量百分位数.结果 获得了各年龄段的L、M、S 3个参数并计算出了长沙市3~11岁体质量百分位曲数;长沙市男女儿童体质量总体上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大部分年龄段男童体质量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各年龄段女童体质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结论 LMS法拟合的儿童体质量生长曲线、拟合值与实测值误差很小,拟合效果良好;长沙市3~11岁儿童体质量与全国水平均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单纯性肥胖对男孩性腺、阴茎发育及性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符合单纯性肥胖标准的5~15 岁正常男孩作为实验组,分别测量其身高、体重、睾丸体积、阴茎大小及性激素水平,同期测量同年龄段非肥胖的正常男孩作为对照.按5~岁,10~岁和12~15 岁分成三个年龄段进行比较.结果 受检测者共202例,其中实验组35例,对照组167例.检测结果显示,不同年龄段间睾丸体积、阴茎大小和性激素水平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增长,且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同一年龄段内,实验组和对照组睾丸体积、阴茎大小和性激素水平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单纯性肥胖对男孩阴茎、睾丸的发育及性激素水平没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