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女贞子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2.
女贞子化学成分及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综述女贞子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结果表明,女贞子具有抗炎、抑菌、降血糖、降血脂、保肝、抗血栓形成、抗衰老及抗疲劳的作用,能调节免疫,提高肿瘤患者的免疫功能,为女贞子临床应用和进一步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女贞子为木犀科植物女贞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我国南方各省份,具有补益肝肾、滋阴清热、凉血明目等功效,临床用于治疗便秘、口腔溃疡、胃炎、心律失常等疾病.近几十年来关于女贞子的研究有大量的文献报道,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将近年来对该药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的研究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中药女贞子化学与药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邱蓉丽  李璘 《中药材》2007,30(7):891-894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女贞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合理开发利用女贞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通过查阅近20年相关文献,对女贞子化学成分、炮制工艺及药理作用进行归纳、整理。女贞子是一味具有滋补肝肾、明目乌发作用的中药,其化学成分包括萜类、黄酮类、多糖、微量元素等,具有抗肿瘤、保肝、延缓衰老等药理作用,现代炮制工艺以酒制为主,部分地区采用盐炙、醋制等炮制方法,炮制方法的不同使中药的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化学成分的改变必然会对其药理作用产生一定的影响。但中药女贞子活性成分和炮制工艺尚未完全明确,如何使中药女贞子最大化发挥药物作用仍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6.
女贞子系木犀科植物女贞LigustrumlucidumAit的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湖南、四川、江苏和浙江等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味苦平,主补中,安王脏,养精神,除百病”。李时珍谓“果实强阴健腰膝,变白发,明目”,是中医常用扶正固本药物...  相似文献   

7.
中药女贞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查阅中药女贞子相关文献,对中药女贞子在资源、形态组织学研究,药材鉴别、炮制、化学成分以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作出了系统的阐述.为进一步进行女贞子的系统研究与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女贞子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李开辉  李长寿 《中成药》1990,12(12):32-33
运用GC-MS-DS对女贞子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研究,初步鉴定出20种成分。  相似文献   

9.
马琳  种影影 《中草药》1997,28(A10):155-155
  相似文献   

10.
女贞子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综述近10年女贞子研究文献,为进一步合理研究开发女贞子提供参考。查阅近年来的75篇女贞子相关文献,按照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炮制和质量控制4方面总结女贞子的研究现状。女贞子主要含有萜类、黄酮类、苯乙醇苷类、挥发油、磷脂、多糖、脂肪酸、氨基酸、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主要具有保肝、免疫调节、抗动脉粥样硬化、抗炎、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目前对女贞子的炮制方法以酒蒸、酒炖、盐炙、醋蒸为主,不同炮制方法对药物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均有影响,质量控制方法以薄层扫描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为主。研究成果表明女贞子中的化学成分丰富,药理作用显著,特别是近年对于老年退行性病变的研究结果显示女贞子是极具开发前景的药食同源药材,有待于进一步开发。此外,对女贞子炮制、质量控制研究应兼顾不同极性成分。  相似文献   

11.
女贞子药理作用及其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女贞子 ,木犀科植物女贞 L igustrum lucidum Ait.的干燥成熟果实。味甘苦 ,性平。具有滋补肝肾、强腰膝、明耳目的功能。临床上多用于肝肾阴虚、头晕目弦、耳鸣、头发早白、腰膝酸软、老年习惯性便秘等症。随着现代化科学技术的进步 ,对女贞子的药理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并取得一定的成果 ,在临床应用中也更加广泛。现就其药理作用和临床应用 ,综述如下 ,供同道参考。1 药理作用1.1 对免疫功能的作用 :女贞子提取液 ( 1∶ 10 0 0 ) ,可使人淋巴细胞 Ea RFC ( Ea花环恢复 ) %增高 ,可促进 T细胞对低剂量植物血凝素 ( PHA)的应答 [1 ]。…  相似文献   

12.
女贞子不同炮制品药理作用的比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周爱香  富杭育 《中药材》1993,16(8):25-29
为了探讨女贞子的合理炮制工艺,我们以多指标、多剂量对女贞子的不同炮制品及生品的药理作用进行了平行比较。结果表明,女贞子酒蒸品在升白、抗炎、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等方面优于生品及其它炮制品,而且对胃肠道的正常功能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3.
女贞子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吴乃居  孙燕 《中草药》1993,24(1):4-4,37
  相似文献   

14.
中药女贞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药女贞子研究进展李曼玲,刘美兰,冯伟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北京100700)女贞子系木犀科植物LigustumlucidumAit干燥成熟果实,主产于浙江、江苏、湖南和四川等地。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临床应用已有2000年的历史。近20年来,国内外学者对其生药、化学、药理、炮制及临床研究都有较大进展,本文将收集的资料作一综述。1女贞子入药应用的记载据《史记·汉书》中记载:秦、西汉时期常用的药物有如下品种:植物药:茯苓、菟丝子?.  相似文献   

15.
目的:采用UPLC-ESI-Q-TOF-MS技术对女贞子中的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方法:采用ACQUITY UPLC BEHC18色谱柱(2.1 mm×100 mm,1.7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为流动相梯度洗脱;质谱使用ESI离子源,正离子与负离子模式下采集数据。结果:通过正、负离子质谱信息及元素组成分析并结合对照品与相关文献数据对照,共鉴定出14个化合物。结论: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分离,质谱测定相对分子质量及相关文献数据信息检索确定女贞子中的化学成分,为阐明女贞子的药效物质基础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16.
女贞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晓沅  陈志良  王春霞 《中药材》2006,29(6):625-629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女贞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概况,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女贞子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综述女贞子药理作用研究进展。女贞子具有抗肿瘤、护肝、抗氧化、抗炎、降糖、降脂、调节免疫、抗菌、抗病毒、抗骨质疏松等多种药理作用,在防治肿瘤、糖尿病、肝炎等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女贞子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15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 (1),2α-羟基齐墩果酸 (2),乙酰齐墩果酸 (3),羽扇豆醇 (4),白桦脂醇(5),达玛烯二醇(6),3β-乙酰氧基-20,25-环氧-24α-羟基-达玛烷 (7),20,25-环氧-3β,24α-二羟基-达玛烷 (8),3β-乙酰氧基-达玛烯二醇 (9),3β,20S-二羟基-24R-过氧羟基-25-烯-达玛烷 (10),fouquierol (11),oliganthas A (12),达玛烯二醇3-O-棕榈酸酯 (13),拟人参皂苷元 II 3-O-棕榈酸酯 (14),3β,20S-二羟基-25-过氧羟基-23E-烯-达玛烷 (15);苯乙醇类化合物5个,分别为毛蕊花苷 (16),北升麻宁 (17),2-(3,4-二羟基苯基) 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 (18),osmanthuside H (19),3,4-二羟基苯基乙醇 (20)。结论:化合物4,16,17,1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女贞子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目的:研究女贞Ligustrum lucidum的干燥成熟果实的化学成分。方法:采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凝胶柱色谱和ODS柱色谱等色谱方法进行分离纯化,并根据NMR,MS等波谱方法和理化性质鉴定其化学结构。结果:从女贞子中分离得到20个化合物,其中三萜类化合物15个,分别鉴定为齐墩果酸(1),2α-羟基齐墩果酸(2),乙酰齐墩果酸(3),羽扇豆醇(4),白桦脂醇(5),达玛烯二醇(6),3β-乙酰氧基-20,25-环氧-24α-羟基-达玛烷(7),20,25-环氧-3β,24α-二羟基-达玛烷(8),3β-乙酰氧基-达玛烯二醇(9),3β,20S-二羟基-24R-过氧羟基-25-烯-达玛烷(10),fouquierol(11),oliganthas A(12),达玛烯二醇3-O-棕榈酸酯(13),拟人参皂苷元II 3-O-棕榈酸酯(14),3β,20S-二羟基-25-过氧羟基-23E-烯-达玛烷(15);苯乙醇类化合物5个,分别为毛蕊花苷(16),北升麻宁(17),2-(3,4-二羟基苯基)乙基-O-β-D吡喃葡萄糖苷(18),osmanthuside H(19),3,4-二羟基苯基乙醇(20)。结论:化合物4,16,17,19为首次从本植物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2~15为首次从本属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20.
红芪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成义  张雅聪 《中草药》1991,22(12):559-5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