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M—CSF),也称集落刺激因子-1(CSF-1),是近年来受到广泛重视的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细胞因子。M-CSF对单核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维持其活性有重要作用。另外它还调节胎盘功能,促进骨吸收。M-CSF为由链间二硫键连接而成的同源二聚体糖蛋白。广泛存在于血清、尿及其他组织中。1987年被发现并基因克隆成功。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M-CSFR)在子宫内膜异位症(EMs)中的表达,探讨M-CSFR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实验组(经腹腔镜手术且术后病理确诊为EMs)异位内膜标本30例、在位内膜标本15例;同时收集非内异症患者子宫内膜标本15例作为对照组,采用荧光实时定量PCR技术检测上述标本中M-CSFR mRNA含量,探讨M-CSFR在EMs发病机制中的作用。结果:EMs患者异位内膜、在位内膜标本M-CSFR水平分别为33.70±25.97、17.79±5.84,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子宫内膜标本M-CSFR水平为5.52±2.44,明显低于实验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M-CSFR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CSFR可能参与EMs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对糖尿病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 70只C57B L/6小鼠分为野生小鼠组(对照组,n:35)和糖尿病模型组(DM组,n=35).腹腔麻醉后在背部中线两侧各制作0.8 cm×0.8 cm创面.创面动态摄像并于相应时间段取标本,观察创面组织愈合情况,同时计算创面愈合率;ELLSA法测定创面GM-CSF表达.结果 创面形成后第3天起,DM组小鼠创面愈合率较对照组明显下降,以创面形成后7 d内变化最为明显;创面形成后第1天,2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均明显增高;创面形成后第1天和第3天,对照组小鼠创面GM-CSF表达显著高于:DM组.结论 GM-CSF的低表达则可能与创面愈合早期炎症细胞浸润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初步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20例(对照组)正常妊娠者血清中的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浓度。结果:①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M-CSF水平高于正常妊娠对照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中轻、重度子痫前期及子痫期患者血清中M-CSF水平随着疾病程度加重而增高。③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及正常妊娠组患者血清M-CSF水平分娩前均大于分娩后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中的M-CSF浓度明显高于正常妊娠者,其浓度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病理变化相一致。由此推测,M-CSF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刺激下急性白血病(AL)细胞增殖与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受体(G-CS-FR)表达的关系。方法选初诊和难治复发的急性髓性白血病(AML)患者30例,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患者20例,正常对照组20例。化疗前留取骨髓5 m l,制备骨髓单个核细胞(MNC)悬液,并分别加入不同浓度的G-CSF(5,10,15,20,25 ng/m l),培养24h后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其DNA倍体的量。同时选用G-CSFR、CD34的单抗,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G-CSFR、CD34在AL和正常粒细胞的表达情况。结果骨髓MNC培养24 h后各浓度的DNA倍体量在AML随着G-CSF浓度的增加有上升趋势,在ALL和正常对照无明显变化。G-CSFR、CD34的表达率:AML:(68.59±13.99)%,(45.15±4.22)%;ALL:(1.90±0.93)%,(46.75±3.15)%;正常对照:(70.5±10.8)%,(3.15±0.22)%。AML的G-CSFR表达率与A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正常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LL的G-CSFR表达率与正常对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G-CSF可促进AML细胞增殖,不促进ALL细胞和正常粒细胞增殖;G-CSFR主要表达于成熟及恶性粒细胞,不表达于淋巴细胞。此结果在临床治疗白血病的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正常血脂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的影响.方法 86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前者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对照组未予调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4周后的血MCSF及血脂各项指标,比较其变化.结果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CSF水平治疗后(801.13±218.85) pg/ml较治疗前(924.65±279.32) pg/ml及对照组(973.00±292.66) pg/ml均显著降低(与治疗组治疗前对比,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结论阿托伐他汀治疗4周时,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MCSF水平.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正常血脂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患者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MCSF)的影响。方法  86例未经调脂治疗具有正常胆固醇的ACS患者 ,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和对照组 ,前者给予阿托伐他汀 2 0mg/d ,对照组未予调脂治疗。分别测定治疗前及治疗 4周后的血MCSF及血脂各项指标 ,比较其变化。结果 阿托伐他汀治疗组MCSF水平治疗后 ( 80 1.13± 2 18.85)pg/ml较治疗前 ( 92 4.65± 2 79.3 2 )pg/ml及对照组 ( 973 .0 0± 2 92 .66) pg/ml均显著降低 (与治疗组治疗前对比 ,P <0 .0 5;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 ,P <0 .0 1)。结论 阿托伐他汀治疗 4周时 ,可显著降低ACS患者血浆MCSF水平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各时间段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M-CS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结果ACS患者发病后第1、2、3天血清中M-CSF、hs-CRPI、L-6、TNF-α的水平均较SAP患者和健康成年人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M-CSF的水平与hs-CRPI、L-6和TNF-α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2、0.733、0.741);而且M-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同时明确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为富含薄纤维帽和脂质池的不稳定斑块。结论M-CSF在ACS急性炎症反应中较hs-CRPI、L-6、TNF-α这三种标志物更具特异性,ACS患者的发病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在重症肺部感染机械通气中的作用,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重症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患者5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5例)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GM-CSF 3μg/(kg·d)治疗。分别评价两组患者的体温恢复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感染并发症及呼吸机使用时间等。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平均抗生素应用时间分别为(9±3)d和(13±5)d(P〈0.05),感染并发症发生例数分别为6例和16例(P〈0.05);平均呼吸机使用时间分别为(4±2)d和(7±3)d(P〈0.05)。结论GM-CSF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可缩短重症肺部感染行机械通气治疗患者的病程,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M-CSF)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各时间段血清中的水平变化及其与斑块稳定性的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定量检测ACS患者发病后各时间段、稳定性心绞痛(SAP)患者和健康成年人血清中M—CSF、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水平,根据冠状动脉造影及血管内超声检查结果确定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性质。结果ACS患者发病后第1、2、3天血清中M—CSF、hs—CRP、IL-6、TNF-α的水平均较SAP患者和健康成年人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时M2-CSF的水平与hs—CBP、IL-6和TNF-α的水平均呈显著正相关(r值分别为0.812、0.733、0.741):而且M—CSF在整个急性炎症过程中均显著增高。同时明确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为富含薄纤维帽和脂质池的不稳定斑块。结论M—CSF在ACS急性炎症反应中较hs—CRP、IL-6、TNF-理这三种标志物更具特异性,ACS患者的发病与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稳定性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构建并鉴定含有四环素调控的pTRE顺式作用元件的质粒型载体pTRE2hyg-rhEPO。方法设计含BamHⅠ和ClaⅠ酶切位点的hEPO基因引物,采用RT-PCR法从含有rhEPO基因的CHO细胞中克隆hEPO基因片段,亚克隆至pTRE2hyg真核表达载体。转化感受态大肠杆菌Tbp10,酶切鉴定阳性重组子,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经RT-PCR能扩增出604bp的片段,与预期片段大小相符,构建的重组体经酶切鉴定能切出插入片段,测序结果与预期序列完全一致。结论成功构建了重组人EPO四环素调控真核表达载体pTRE2hyg-rhEPO。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为了探讨HBVX基因与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发生的关系,构建含X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方法 用PCR方法扩增含EcoRI和HindⅢ酶切位点的X基因序列,对Puc118载体及X基因PCR产物双酶切,用连接酶将两者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JM109,称PUC118-HBx,再将PUC118-I-IBx与PCDNA3.1( )双酶切,将两者连接并转化大肠杆菌DH5α,称PCDNA3.1( )-HBx,并对其进行序列测定。结果 已构建PCDNA3.1( )-HBx载体,经序列测定含有完整的X基因片段。结论 PCDNA3.1( )-HBx表达载体可为了解X基因与X蛋白对慢性乙型肝炎及肝癌发生的作用,为X基因与X蛋白的生物学功能研究提供可靠基因材料。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构建沙眼衣原体 (Ct)ompA基因真核表达重组质粒 ,利用脂质体体外转染HeLa细胞 ,为核酸疫苗的研制作准备。 方法 应用PCR技术从D型Ct基因组中扩增ompA全长基因 ,重组入 pUCm -T克隆载体。将pUCm -T/ompA中的ompA外源基因片段经酶切、连接等反应 ,亚克隆入 pcDNA3 .1真核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 ,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 ,运用脂质体将重组体 pcDNA3 .1/ompA转染HeLa细胞 ,免疫组化法观察目的基因的表达。  结果 PCR扩增得到约 1.2kb的特异性ompA基因片段 ;序列测定证实与发布序列一致 ;构建得到真核表达重组体 ;重组质粒pcDNA3 .1/ompA在HeLa表达MOMP。 结论 CtompA基因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 ,为进一步研究CtDNA疫苗以及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提供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构建小鼠Dectin-1融合蛋白真核表达质粒并进行真核表达初步研究.方法 运用RT-PCR技术扩增小鼠腹腔巨噬细胞Dectin-1基因的细胞外碳水化合物识别域(CRD),与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C进行双酶切之后进行连接反应,构建重组融合表达载体,转染入293细胞中,目的 蛋白在细胞培养基中分泌表达,表达产物经蛋白浓缩、纯化后经SDS-PAGE、Western印迹鉴定.结果 获得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C-Dectin-1,测序结果 证明质粒DNA序列完全正确,并在转染入293细胞后检测到目的 蛋白的表达.结论 成功构建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SecTag2C-Dectin-1,为进一步纯化蛋白研究真菌检测方法 及Dectin-1与真菌相互作用机制、功能等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谢海涛 《实用预防医学》2012,19(6):910-911,916
目的构建miR-145的真核表达载体,为研究miR-145在结肠癌中的生物学功能奠定基础。方法设计并应用PCR扩增miR-145基因片段,将其导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构建重组质粒pCMV-miR-145后,将重组质粒转染入结肠癌细胞系HCT116中,运用RT-PCR检测miR-145的表达情况。结果酶切及DNA测序证实miR-145被正确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MV-myc中,该重组质粒能在HCT-116细胞中高效表达miR-145。结论成功构建了miR-145的真核表达载体pCMV-miR-145,该载体能有效高表达miR-145。  相似文献   

16.
CYP2B1新型自杀基因的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和瞬时表达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构建一种新型的CYP2B1自杀基因表达载体并检测其在肿瘤细胞中的表达。方法根据gene bank中鼠CYP2B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设计一对引物,以pc3/2B1为模板进行PCR扩增,将PCR CYP2B1基因产物定向插入到pcDNA3.0中.构建CYP2B1基因表达载体pcDNA3.0/CYP2B1;通过酶切、PCR及测序鉴定重组体。采用脂质体介导法将pcDNA3.0/CYP2B1转染三种肿瘤细胞株,RT—PCR检测CYP2B1基因在各细胞株中的表达。结果目的片段均成功插入相应的载体中,CMV启动子调控下的CYP2B1基因在不同的肿瘤细胞株中实现了表达。结论CMV启动子调控的CYP2B1真核基因表达栽体是肿瘤基因治疗中一种新型、高效的治疗载体、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构建GFP-MOMP融合蛋白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EGFP/MOMP,利用脂质体体外转染Heb细胞,观察MOIMP在真核细胞中的表达。方法 PCR法从D型Ct基因组中扩增MOMP全长基因,克隆至pEGFP真核表达载体的相应位点,进行序列分析和酶切鉴定后,脂质体介导重组体pEGFP/MOMP转染Heb细胞,荧光显微镜、Western blot鉴定MOMP基因的表达。结果 PCR扩增得到约1.2kb的特异性MOMID基因片段;成功的构建真核表达重组体pEGFP/MOMP;重组质粒pEGFP/MOMP在HeLa表达出约71kDa大小的融合蛋白。结论 GFP-MOMP能够在体外真核细胞中表达,为进一步研究该蛋白的生物学功能及核酸疫苗的制备提供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乙型肝炎病毒(HCV)preS1基因与截短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并在CHO细胞中瞬时表达。方法PCR方法扩增HBV核心区羧基端部分缺失的基因片段和preS1全基因,克隆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后测序鉴定,并通过脂质体瞬时转染CHO细胞。结果构建了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Ct-preS1,成功转染CHO细胞,间接免疫荧光和RT—PCR证实pcDNA3.1(-)-Ct-preS1在CHO中表达截短的核心基因和preS1基因融合蛋白。结论成功构建preS1基因与截短C基因真核表达载体,可在CHO细胞中瞬时表达,为深入研究HBV基因免疫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采用构建的质粒pHBc-EGFP转染HepG2细胞,瞬时表达HBV核心抗原和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可行性.方法克隆HBV核心抗原基因进入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中,脂质体法转染HepG2细胞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增强型绿荧光蛋白表达,并行RT-PCR及细胞免疫组化分析融合蛋白的表达.结果重组pHBc-EGFP质粒可在HepG2细胞内瞬时表达HBV核心抗原和增强型绿荧光蛋白融合蛋白.结论pHBc-EGFP质粒构建成功,增强型绿荧光蛋白的表达可报告HBV核心抗原表达.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构建人谷肽甘肽硫转移酶A1真核表达系统,为毒理学、遗传药理学的研究等提供材料。方法 用RT—PCR技术从人肝脏组织总RNA中分离扩增人谷胸甘肽硫转移酶A1基因的cDNA序列,将其插入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多克隆位点中,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用PCR扩增、酶切分析及序列测定等方法对重组质粒进行鉴定。结果 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被正确地克隆到真核表达载体pcDNA3中,测序结果同Genbank序列比较,在152位点T→C,氨基酸由Met→Thr。结论 经酶切鉴定和PCR扩增,证实人谷胱甘肽硫转移酶A1真核表达系统构建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