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麻芩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疗效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麻芩咳喘合剂对哮喘的治疗效果。方法:120例哮喘轻中度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80例,予以麻芩咳喘合剂。对照组40例,予以西药常规治疗。结果:麻芩咳喘合剂可显著改善哮喘患者症状,改善其肺功能,降低气道反应性。结论:麻芩咳喘合剂具有良好的治疗哮喘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芩荑合剂雾化吸入对支气管哮喘气道慢性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芩荑舍剂雾化吸入治疗慢性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理,评价其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分组方法,将慢性支气管哮喘患者分为中药芩荑合剂雾化吸入组和西药必可酮吸入组,治疗2个疗程后,观察各组症状体征积分变化、肺功能变化、痰及血嗜酸粒细胞变化情况。结果芩荑合剂雾化液能显著降低哮喘患者的症状体征积分,显著改善肺功能,降低痰及血中嗜酸性粒细胞。结论芩荑合剂具有解痉、平喘、抗炎、祛痰等作用,能有效拮抗哮喘患者气道的变态反应性炎症,改善患者的肺功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麻芩咳喘合剂对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的影响。方法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3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4例,对照组16例。治疗组予以麻芩咳喘合剂口服,1剂/d,早晚温服;对照组吸入舒利迭(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1吸,2次/d,疗程1个月。观察治疗前后ACT评分、FENO、肺通气功能指标(包括FVC%、FEV1%、FEV1/FVC、PEF%)。采用IBM SPSS Statistics 19统计分析。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症状均好转,ACT评分与疗前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疗前2组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升高明显,疗后均有明显下降,与疗前相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疗后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肺通气功能均较治疗前好转,但组间及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麻芩咳喘合剂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能够改善患者症状,降低患者呼出气一氧化氮水平,控制气道炎症。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麻芩咳喘合剂对哮喘豚鼠嗜酸性粒细胞(Eos)及其阳离子蛋白(ECP)的影响,初步探讨该方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作用机制。[方法]二级Hartley雄性豚鼠60只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泼尼松组和麻芩咳喘合剂组,镜下观察各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Eos数量变化,并采用放免法测定血清ECP浓度。[结果]麻芩咳喘合剂组BALF中Eos计数明显低于模型组和泼尼松组,而血清ECP的分布与模型组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中药麻芩咳喘合剂可能具有减少哮喘豚鼠体内Eos数量和抑制Eos活化的双重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麻芩咳喘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患者随机分为针药并用组和中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麻芩咳喘合剂,每日1剂。针药并用组在中药组基础上联合针刺及罐疗,每周治疗2次。两组均治疗3周,并于治疗完成1周后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哮喘控制(ACT)评分,治疗后评价疾病疗效及中医证候疗效。结果两组患者疾病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第1、2、3周及随访时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减少(P0.05)。针药并用组在治疗第1、2周中医症状积分显著低于中药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肺功能及ACT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针药并用组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比值(FEV1/FVC)、峰值流速(PEF)显著高于中药组(P0.05)。两组治疗后喘息、哮鸣音、胸闷、咳嗽、鼻塞流涕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与中药组比较,针药并用组胸闷、咳嗽、鼻塞流涕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麻芩咳喘合剂联合针刺及罐疗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期疗效与单用麻芩咳喘合剂相比能更快缓解症状,改善肺功能效果更优。  相似文献   

6.
宣肺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宣肺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院内制剂宣肺咳喘方治疗;对照组给予邦备片(盐酸班布特罗)治疗,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肺功能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降低20%所需的药物累积量(PD20FEV1)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改善咳嗽症状方面均好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PD20FEV1均升高,但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宣肺咳喘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肯定,总体疗效优于邦备片组,且具有明显的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戴方娣 《新中医》2020,52(4):104-107
目的:观察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方法:纳入97例咳喘变异性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简单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例和观察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小儿咳喘灵口服液治疗,观察并比较2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干扰素-γ(IFN-γ)水平、气道反应性指标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血清TGF-β水平、IFN-γ水平、气道反应性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血清TGF-β水平均下降,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更显著(P<0.05);2组IFN-γ水平、气道反应性指标均上升,观察组较对照组升高更显著(P<0.05)。治疗期间,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小儿咳喘灵口服液辅助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安全,可降低血清TGF-β水平,促进IFN-γ分泌,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减缓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小儿寒喘合剂治疗小儿寒哮的疗效。方法将19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小儿寒喘合剂,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症状、体征、肺功能、IgE、IL-4及IL-5的变化。结果两组疗效相近,但小儿寒喘合剂有更明显的化痰及改善患儿症状、体征、舌脉的作用,并能降低IgE、IL-4及IL-5水平,改善气道慢反应性炎症状态,其降低IL-4水平较对照组更加明显。结论小儿寒喘合剂治疗寒哮疗效肯定,其作用与控制气道变应性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川芎嗪对抗原攻击的哮喘大鼠气道炎症及高反应性的影响。方法用卵白蛋白致敏大鼠,抗原攻击后,用小动物肺功能仪测定并记录氨甲酰胆碱激发的气道高反应性。ELISA法检测血清IgE水平,HE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哮喘大鼠对不同质量浓度的氨甲酰胆碱刺激肺顺应性降低和肺阻力增加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血清IgE水平明显升高,川芎嗪能够显著降低氨甲酰胆碱诱导的气道高反应性(P<0.05)并降低血清IgE水平(P<0.01),和模型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川芎嗪可显著改善哮喘大鼠对氨甲酰胆碱诱导的气道高反应性并降低血清IgE水平,提示川芎嗪可能防治哮喘的急性发作方面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叶振宇  王鹏  黄菀怡 《中国中医急症》2011,20(5):689+721-689,721
目的观察祛风补虚法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CVA)的疗效及对气管高反应性、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CVA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服祛风补虚法基础方加味,对照组服氨苯碱缓释片,观察两组疗效、症状积分肺功能指标、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及血清IgE浓度变化。结果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症状积分及肺功能明显改善,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外周血EOS计数及血清IgE水平均降低,治疗组下降程度大于对照组。结论祛风补虚法治疗CVA有很好的效果,对慢性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有明显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平喘2号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00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平喘2号组(治疗组)和桂龙咳喘宁组(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哮喘症状及体征、肺功能、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EOS)计数、免疫球蛋白(IgE)等的变化,并进行动物实验研究.结果:(1)治疗组临床控显率和有效率及肺功能改善均高于对照组(P<0.05);EOS、IgE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2)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平喘2号能降低血浆血栓素B2(TXB2)、内皮素(ET)含量,升高血清一氧化氮(NO)、血浆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GF1α)含量.结论:平喘2号对支气管哮喘疗效显著,其作用与调节免疫功能、抗过敏、拮抗炎症介质有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二黄活血汤防治糖尿病微血管病变(DMAP)的机制。[方法]腹腔注射四氧嘧啶配合高热量饮食建立模型,中药治疗16周后,测定空腹血糖(FBG)、血浆内皮素(ET)、血清一氧化氮(NO)、尿微量白蛋白(UAE)等指标。[结果]糖尿病大鼠FBG、ET和UAE明显升高,NO水平及NO/ET降低,治疗后FBG、ET、UAE明显降低,NO含量及NO/ET明显升高(P<0.01)。[结论]二黄活血汤可降低血糖,调节血管内皮功能,维持血管舒缩平衡,能有效地防治DMAP。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测宣肺平喘方对哮喘大鼠模型血清IL-6、ET1含量影响与地塞米松等效性。[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32只SPF级6周龄Wistar雄性大鼠体重(200±20)g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4组,空白组、模型组、宣肺平喘方组、地塞米松组,8只/组。使用卵蛋白致敏并雾化激发法制备大鼠支气管哮喘模型,各干预组均从第一次哮喘激发开始(造模第3周)至处死前每天灌胃给药,连续给药3周后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IL-6、ET1含量。[结果]造模后检测各组大鼠出现呼吸加快、口唇发绀、点头呼吸及站立不稳等表现。IL-6、ET1各组均高于空白组(P0.01);宣肺平喘方组和地塞米松组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1);宣肺平喘方组和地塞米松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宣肺平喘方可降低哮喘大鼠模型血清IL-6、ET1含量,与地塞米松具有等效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隔药灸崔氏四花穴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给予隔药灸崔氏四花穴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孟鲁斯特钠咀嚼片治疗,治疗6周后观察咳嗽症状评分、肺气道功能指标、血清嗜酸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阳离子蛋白、免疫球蛋白E及CD^3﹢、CD^4﹢、CD^8﹢、CD^4﹢/CD^8﹢的变化,并统计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咳嗽症状评分,血清EOS、ECP及IgE水平,CD^4﹢、CD^8﹢、CD^4﹢/CD^8﹢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CD8﹢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在肺气道功能指标(MEF75%,MEF50%,MEF25%)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对照组临床疗效总有效率分别为91.1%、7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灸崔氏四花穴可以有效改善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咳嗽症状,提高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桂枝加厚朴杏子汤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符合诊断的咳嗽变异型哮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8例,对照组32例。对照组予以常规解痉平喘、抗炎等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煎剂口服,日1剂,每日2次早晚口服,两组均7天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观察并记录治疗前后临床的症状及体征变化及毒副反应。[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疗效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桂枝加厚朴杏子汤对咳嗽变异型哮喘病人临床症状缓解、肺功能改善及降低气道高反应性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三桔咳喘口服液治疗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的临床疗效及对肺功能和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将117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7例和观察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布地奈德混悬液吸入剂,1~2 mg/次,2次/d,经雾化器给药;不能控制者,加用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50~250μg/次,早晚各1吸。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三桔咳喘口服液,20 m L/次,3次/d。两组疗程均为连续治疗7 d。进行治疗前后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和痰浊阻肺证评分;记录1 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呼气流量峰值昼夜变异率(PEF);随访4周进行哮喘控制测试(ACT);记录治疗前后呼出气一氧化氮(Fe NO),外周血和痰液嗜酸粒细胞(Eos)百分比;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白细胞介素-2(IL-2),IL-4,IL-5,IL-17和干扰素-γ(IFN-γ)水平。结果:观察组疗效好于对照组(Z=1.916,P<0.05);观察组哮喘急性发作时病情严重程度评分和痰浊阻肺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FEV1高于对照组(P<0.05),PEF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哮喘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Z=2.231,P<0.01);观察组Fe NO,痰液Eos和外周血Eos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IFN-γ和IL-2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IL-4,IL-5,IL-17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三桔咳喘口服液可明显减轻哮喘急性发作期痰浊阻肺证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提高肺功能,控制哮喘发作,并可抑制气道炎症反应,临床疗效优于单纯布地奈德混悬液+沙美特罗替卡松粉治疗。  相似文献   

17.
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8例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咳喘散穴位敷贴组(简称敷贴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平喘对症等西药基础治疗;敷贴组患者在给予基础治疗的同时加用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疗程为6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中医证候积分变化、肺功能[最大呼气流量(PEF)、第一秒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及治疗后1年内的急发次数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4.28%,敷贴组为86.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敷贴组在改善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ACT积分及减少患者1年内急发次数、提高肺功能PEF、FEV1水平方面的疗效皆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咳喘散穴位敷贴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持续期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减轻症状,控制发作,减少急发次数,改善肺功能,从而减缓疾病进展的目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扶正化瘀平喘法对哮喘发作患儿血清白细胞介素5(IL-5)、白细胞介素8(IL-8)的影响。方法:将95例哮喘发作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9例采用扶正化瘀平喘法配合舒利迭治疗,对照组46例只用舒利迭。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后患儿血清IL-5、IL-8含量及肺功能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疗效及降低血清IL-5、IL-8和改善肺功能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扶正化瘀平喘法能有效降低哮喘发作患儿细胞因子含量,缓解气道炎性反应而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