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津液的生成、输布与排泄,是一个复杂的生理过程,有多个脏腑参与活动,其中肺、脾、肾三脏在津液的代谢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精并行。”基本上概括了肺、脾、肾三脏在津液代谢中的作用。饮食物中的水谷精微被胃、小肠、大肠吸收后输送到脾,脾将其化为津液并直接向四周布散至全身,这一阶段如果脾失健运,水液停聚会形成水湿发为水肿,《素问·至真要大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肺接受从脾转输的津液,通过宣发肃降布散于全身及肃降到肾,这一…  相似文献   

2.
论痰饮与瘀血的因果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痰饮的形成涉及了肺、脾、肾、三焦、膀胱等脏腑,其中肺不宣发肃降、脾不运化水湿、三焦决渎失职可引起水液输布障碍,而水液输布障碍的关键在于脾和肺。脾不运化水湿,聚而为饮,肺不宜发肃降,停而为痰,故“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肾之气化失职,膀胱藏津失常则水液不能排泄,停聚于内而为饮,因肾主水液排泄,决定着胃能否受纳水液故“肾者,胃之关也。”但无论涉及何脏腑,痰饮形成的结在于水液的停蓄。  相似文献   

3.
一、何谓痰饮病? 答:痰饮病,古代又称淡伙或澹饮,是以病因和证候命名的。多因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功能失常,水液不得正常输布,停留于体腔、四肢、经络等处,影响脏腑、器官功能一类疾病。痰饮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痰饮是诸饮的总称。狭义痰饮是指饮邪停聚于胃肠的痰饮病,是四饮中的一种。 二、试述痰、饮、水三者的异同。 答:《景岳全书·痰饮》说:“痰之与饮,虽曰同类,而实有不同也,盖饮为水液之属,……此皆水谷之余停积不行,是即所谓饮也,若痰不同于饮者,饮清初而痰稠浊。”《活人书》  相似文献   

4.
痰是人体疾病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病理产物,同时又是一种致病因素,能促使病情的发展或产生另一种并发症,以致病情复杂,缠绵难愈。因此,痰病的治疗,在临床中就显得十分的重要。1痰的病理痰是津液的病理形态,人体水液代谢障碍产生的病理产物。古人将粘稠者称为痰,清稀者称为饮。痰与饮,异名同类。《三因方》曰:“人之有痰饮病者,由荣卫不清,气血败浊,凝结而成也。”《仁斋直指方》曰:夫痰者,津液之异名也,人之所恃以润养肢体者也,气血平和,关脉条畅,则痰散而无。气脉闭塞,脘巧凝滞,则痰聚而有。”古人有“脾为生痰之源,肺为贮痰之器”之说,盖痰本…  相似文献   

5.
咳嗽总由肺气失宣引起。痰则是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 ,水液输布运化失常 ,以致水湿停积 ,复得邪热煎熬、凝聚而成。咳嗽而且有痰 ,不外乎外邪侵袭及肺脾肾功能失调。临床治疗中 ,掌握好咳嗽、咯痰与肺、脾、肾等三脏功能的关系 ,就能提纲挈领 ,事半功倍。1 外邪犯肺 ,应祛邪利肺咳嗽、咯痰由外感所致者 ,多由风、寒、湿、燥、火邪引起。肺主气 ,司呼吸 ,主一身之表。风寒外袭 ,内应于肺 ,肺气失宣 ,上逆为咳 ;肺为娇脏 ,喜润恶燥 ,燥邪犯肺 ,肺失清肃 ,而致燥咳 ;火性炎上 ,最易伤阴 ,邪热犯肺 ,肺津被灼 ,炼液成痰 ,甚至灼伤肺络 ,形成…  相似文献   

6.
南京市中医院老中医张济群医师,幼承家学,五十年代又就读于北京医学院专攻西医。张老治疗慢性咳喘有丰富的经验。他认为慢性咳喘之病变初始于肺,继而影响脾肾,后期病及于心。其病理变先不外虚实两端,其虚由于咳喘日久,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使水液输布、运化、蒸化功能失常,痰饮潴留又成邪实的一面。病理变化中复感风寒则成外寒内饮,感受风热或饮郁化热可表现痰热阻肺之证,水饮泛滥  相似文献   

7.
1 咳喘病根———痰小儿生理特点是脏腑娇嫩 ,形气未充。所谓脏腑娇嫩 ,既是五脏六腑皆属不足 ,尤以肺、脾、肾三脏更为突出。这是因为肺主一身之气 ,肾为先天之本 ,脾为后天之本 ,而痰之本水 ,源于肾 ;痰之动湿 ,主于脾 ;痰之本水 ,贮于肺 ;肺为水之上源 ,脾胃乃水谷之海 ,肾主人身津液。若肺气虚则治节无权 ,失于输布 ,液凝为痰 ;脾气虚则运化失司 ,湿聚为痰 ;肾气虚则失于蒸化 ,其阳虚者水泛为痰 ,阴虚者炼液为痰。小儿肺质未坚 ,肺气未全 ,生痰容易 ,去痰不易。痰湿内盛 ,从体内扰乱了脏腑机能 ,成为咳喘的内在因素。遇到气候变化 ,情…  相似文献   

8.
本文就《金匮要略》中关于水气的概念、水气形成的机理、水气疾病的分类以及水气疾患的治疗规律等四个问题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探讨。水气是一个病理概念,是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失常,水液停蓄体内的一种病理产物,同时也是一种致病因素。水气与水气病不同,水气病是一个病的概念,是水气蓄留于人体,泛滥于肌肤,以浮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疾病,是水气为患的多种疾病之一。水气形成是由外感或内伤诸种因素作用于人体,脏腑功能失调,水液代谢发生紊乱所致。除与脾肺肾三脏的病理改变密切相关外,与心肝二脏也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9.
静脉输液是临床最常见的给药途径之一,在危重病抢救治疗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我们认为,肺心病心衰时静脉输液治疗应按证设施、按需应用,不可滥用. 1本病多属水气凌心输液不当加重病情 中医认为,肺心病心衰与肺、脾、肾三脏病变有关.由于肺虚则不能通调水道,脾虚则水湿运化失司,肾虚则不能化气行水,肺脾肾三脏之虚均可导致人体水液代谢紊乱,水湿停聚而致水肿、痰饮;饮邪凌心而致心悸、气喘.所以水肿、心悸、气喘是肺心病心衰的主证.故肺心病心衰多属标实本虚之证,其本在肺脾肾三脏之虚,其标在水湿痰饮凌心.故治疗上应以补肾、健脾、宣肺、利水为主.因此,静脉输液应结合中医对本病的认识,按证设施、按需应用,并且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及速度,否则不但无益于治疗,反而会加重肺脾肾三脏进行水液代谢的负担,致水肿更重,心衰难控.  相似文献   

10.
何世东主任医师系全国第三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从医 30余年,擅长中医内科疑难杂症,尤善治疗恶性肿瘤。笔者有幸跟师学习,现将何师治疗恶性肿瘤经验介绍如下。1 病机本在脾肾两虚,标在痰瘀互结何师认为人体外感六淫,内伤七情,邪之所凑,其气必虚,而脾肾之虚更为根本。痰的形成,多责之脾肾二脏,脾虚,其“散精”失职,不能运化水湿,清气难以上升,浊阴难以下降,停积为饮,凝聚为痰;肾虚,其调节水液,司开合失职,水湿停聚为痰。命门火衰,难以温煦脾阳,造成脾虚不运,积水湿而成痰浊。“盖痰即水也,其本在肾,其标在脾。在肾者,以水不归…  相似文献   

11.
支气管哮喘是常见和多发的呼吸系统疾病,而痰饮是哮喘的重要病理因素,贯穿了整个病程。肺不能布散津液,脾不能输化水精,肾不能蒸化水液,以致聚湿成饮,凝液为痰,痰饮伏于肺而成为哮喘潜在的致病因素。因此,在辨证论治的前提下,合理地运用祛痰法对支气管哮喘的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痰饮是三焦气化不利、水液在体内运化输布失常、停积于某些部位的一类病症,因中气虚寒、阳气不运,肺、脾、肾三脏功能障碍,三焦气化无权,津液敷布失调,导致水湿饮邪不能正常地运化排出体外,留于某一脏器组织而成。《金匮要略》根据水饮停积的部位分为痰饮、悬饮、溢饮、支饮4类。又以长期留而不行的为留饮、伏而不去的为伏饮,实际仍属4饮范围。  相似文献   

13.
程越  于漫  王彩霞 《中医学报》2021,36(3):482-485
气、血、津液是人体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人体精微物质的三种表现形式,所谓“一源三岐”.血与水、血与气常相因为病,三者自身的代谢异常,如气滞、痰浊、血瘀又或交互发生,气滞则无力推动血行,血瘀则阻碍气道,气机升降失常则水停为饮(痰).气血津液代谢异常为阿尔茨海默病的致病因素,而气血亏虚为机体本虚致呆的病理基础.因此,理气...  相似文献   

14.
痰饮,《内经》谓之“积饮”,汉代张仲景在《金匾要略》中首创疾饮病名,专篇论述,为后世辩证论治的主要依据。祖国医学认为,痰为湿聚而成。但湿又源于脾胃,总由脾胃升降失常,运化失职、水湿内停所致。l脾胃为生痰之源《素问·经脉别论》说:“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眈,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可见津液来源于饮食水谷,通过胃的“游溢”,脾的“散精”而成。其水液运行输布.又依赖于脾的转输上行,肺的喜降通调水道和肾的气化开合分清泌油作用二而其首先尤在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位…  相似文献   

15.
<正>五,肾与人体水液代谢有关。中医学将肾与人体水液代谢的关系称为"肾主水",即肾具有主持全身水液代谢以维持平衡的作用,《素问·逆调论》说:"肾者水脏,主津液"。肾主水液代谢的作用,主要靠肾阳的作用完成,具体地说,有三方面的功能:一是肾阳对于肺脾的蒸腾温煦作用,如肾脏虚弱,温煦无力,则"升清"作用减弱,以致水液滞留,可形成水肿或腹水。二是肾对于"清中之浊"的再次分利。清者通过三焦上升,归于肺而再布于周身,  相似文献   

16.
痰饮的释义痰饮是临床中两种不同的证候,《医宗金鉴》说:“阴盛为饮阳盛痰,稠浊是热沫清寒。”痰饮的产生与肺、脾、肾、三焦等关系密切,痰的形态稠浊,饮的形态清稀;在内经中只有积饮之说,无痰症之名,非内经不重视痰证,考“痰”之为名从仲景开始。后世说百般怪病皆为痰也,痰为百病之母,徒不知有因病而生痰者,亦有因痰而生病者也。痰饮的成因人体的水谷精气,水谷之摄入、吸收、排泄和脏腑间的关系十分密切,若在脏腑的功能失调,而致体内水液代谢障碍,便可形成痰饮。而痰饮的成因多由于肺、脾、肾等脏的“气化功能”受障碍,和三焦水道失于通调,…  相似文献   

17.
"痰"是人体水液代谢障碍的病理产物,同时亦是导致痰病发生的重要因素,痰的产生与人体肺、脾、肾三脏和三焦的关系最为密切,"痰"作为致病因素往往可以引起经络气血运行不畅,影响水液代谢和气机升降,最终导致各种疑难怪病的发生,历来有"百病皆由痰作祟"之说,这些疑难怪病在临床诊断治疗上都存在着一定的难度,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从多年...  相似文献   

18.
宗修英教授从痰湿论治慢性肾炎的经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宗修英教授认为 ,慢性肾炎虽与肺、脾、肾三脏及三焦对水液代谢的功能失调有关 ,但基本环节在于水湿痰浊稽留体内。1 痰湿存在的必然性和普遍性慢性肾炎临床常常表现水肿 ,一般认为其病机与肺、脾、肾三脏密切相关。肺脏虚损或外邪犯肺 ,肺气郁闭 ,宣降失职则调节水液代谢功能障碍。脾运不健 ,一则水湿泛滥而为水肿 ,一则清阳不升 ,精微不能归藏而下泄 ,出现蛋白尿 ;肾气亏虚 ,一则气化不利而见水肿 ,一则精关不固 ,精微失守而下泄尿中形成尿蛋白。病情迁延 ,正气衰惫 ,邪气留恋 ,水湿痰浊滞留 ,充斥三焦 ,清浊相干 ,即出现氮质血症、尿毒…  相似文献   

19.
肾病综合征(NS)临床常见且难治,水肿是其突出症状,属中医学尿浊等范畴。水肿的形成以肾为本,以肺为标,以脾为枢,湿与NS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外湿或内湿夹杂风邪、郁热、痰浊、瘀血等,导致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肺失宣降,脾失健运,肾失气化,水液潴留,泛溢肌肤,而为水肿。治疗上,或宣畅肺气以治其标,或健脾补脾以启脾之枢,或温肾阳、祛水邪而调其本。祛湿邪不忘扶正气,同时要考虑到NS水肿作为身心共病疾病,可酌情加入疏肝解郁、安神定志类的药物,以起到身心同治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水肿是临床上常见的一个症状。不少疾患皆可发生。对于其形成的病因,祖国医学多认为肺、脾、肾三脏生理功能失调所致。笔者在临床上对于脾肾阳虚水肿,运用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收效尚感满意。病理机转脾不制水:人身之水,受制于脾。脾主运化,为胃行其津液。脾健土旺,则水液自行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