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防护理。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4年8月我院收治的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48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把48例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一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另一组为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了预防护理措施,对两组患者关节脱位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根据Harris 髋关节的评分标准,可以评定观察组患者护理优良率为100%,对照组护理优良率为83.3%,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预防护理干预,可以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肢体的恢复,预防关节脱位发生,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预见性护理在预防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中的作用,分析预见性护理应用效果。方法统计本院2015年4月至2016年1月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随机抽取其中56例患者,并分别预见性护理组与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预见性护理组实施预见性护理方法,统计两组护理结果。结果预见性护理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记录明显低于对照组,即发生率分别为2.89%与19.88%(P0.05)。在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恢复过程中运用预见性护理对患者实施优质化护理方式,大大缩短了患者恢复时间,且缓解了患者疼痛症状。结论预见性护理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对于预防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有着良好的应用效果,预见性护理患者满意度较高,可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体魄,故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以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为患者提供术后关节脱位预防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采用全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4例并分为2组,给予对照组(n=37)患者术前指导、病情监控、生活及用药指导等常规护理,给予观察组(n=37)患者关节脱位预防护理,比较2组患者术后关节脱位等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不同时间Harris评分.结果:观察组术后关节脱位总发生率8.11%,对照组术后关节脱位总发生率18.92%,观察组患者术后关节脱位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切口感染以及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显著,P>0.05.出院时患者Harris评分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出院后4周以及出院后8周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提供术后关节脱位预防护理,可使术后关节脱位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同时还可促进其髋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预防护理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关节脱位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间收治的36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18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18例观察组接受全面的预防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过护理,观察组出现关节脱位1例,临床满意度为94.44%;对照组出现关节脱位2例,临床满意度为88.88%。两组护理效果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防护理应用于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中,可有效减少关节脱位发生,提高患者的临床满意度,安全有效,值得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5.
周文娟 《吉林医学》2014,(27):6159-6160
目的:探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中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通过随机对照研究,将选取的54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其常规护理和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到了100%,对照组优良率仅81.48%,P<0.05;观察组未出现术后关节脱位现象,对照组出现4例患者术后关节脱位。结论:通过有效的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恢复效果,同时还可有效预防关节脱位现象,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预防护理干预的实施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收治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60例,按入院顺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实验组实施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患肢的恢复效果.结果 :实验组Harris髋关节评分优良率达到了100%,对照组优良率仅80%,P<0.05;实验组未出现术后关节脱位现象,对照组有5例患者出现术后关节脱位.结论 :通过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术后患者患肢恢复效果,同时有效的预防了关节脱位现象,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总结79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结果 79例患者均无关节脱位发生,顺利康复出院.结论 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可有效防止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8.
唐爱红 《基层医学论坛》2014,(18):2383-2384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接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5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采取一般护理,观察组给予护理干预。对比分析2组护理效果、髋关节评分等。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有效率、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此外观察组术后未出现置换关节脱位,对照组发生2例(P〈0.05)。结论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实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恢复有效率,减少置换关节脱位发生率,值得深入应用。  相似文献   

9.
邹娟 《大家健康》2016,(3):178-17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栓发生率、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应尽量给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唐相君  罗娟 《四川医学》2011,32(5):788-790
目的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风险因素及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的作用。方法将2006年5月~2008年5月84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骨科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A组)。将2008年6月~2010年6月105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作为实验组(B组),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结果 A组发生关节脱位为7例,发生率为8.3%,B组发生关节脱位为2例,发生率1.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展系统性护理干预可显著降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将48例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24例。对照组患者均实施骨科常规药物治疗和护理,试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和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如早期冰敷、严格肢体的摆放、肌力训练负重行走、预防并发症练习等措施。采用Harris评分比较2组的康复效果。结果试验组的Harris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对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值得临床中重视并推广。  相似文献   

12.
黄尧  李桂珍 《广西医学》2011,33(8):1066-1067
目的 探讨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措施.方法 对118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结果 发生关节脱位1例,117例患者均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有预见性、针对性地实施护理措施,能有效减少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实施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术后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术后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感染、髋关节脱位、下肢静脉血栓等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中发生感染0例,髋关节脱位1例,下肢静脉血栓1例,并发症发生率为5.0%;对照组患者发生感染3例,髋关节脱位2例,下肢静脉血栓4例,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2.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性有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发生,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预防全髋关节置换术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在该院2014年7月至2015年7月期间所收治的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依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列入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为40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在对照组基础上,观察组行预见性护理。结果:护理后,两组血栓发生率、发生时间、住院时间及血流速度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时,应尽量给予预见性护理,有助于降低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提高患者下肢静脉的血流速度,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应用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total hip replacement,THR)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期间,我院诊治的40例THR术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护理干预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方法,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全面、系统的护理干预.于术后第3个月末,采用Harris髋关节评分法,对两组的效果进行评定和比较.结果:于术后3个月,进行髋关节Harris评分,与对照组相比(75.63±3.32),护理干预组Harris髋关节评分明显升高(98.51±2.29),P<0.05.结论:THR术后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后预防置换关节脱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观察PDCA循环在全髋关节置换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3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分为两组,2012年20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PDCA循环护理,2011年18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评价两组护理效果,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患者满意度进行调查,同时对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PDCA组总体满意率为95.0%,对照组总体满意率为77.78%,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DCA组无1例患者发生相关并发症,对照组术后发生1例人工关节脱位,1例切口感染,并发症发生率为11.11%,两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针对常规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科学化、标准化的护理方案,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大大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析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采用预见性护理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12月~2015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90例老年患者,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观察组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数据表明,观察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1.11%、35.5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7.77%、80.00%,观察组护理满意率较高(P0.05)。结论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采用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率,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李静  马彦 《吉林医学》2013,(30):6341-63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9例患者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均为全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试验组(33例)均严格给予有效的深静脉血栓防治护理干预,对照组(26例)均只给予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相关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发生深静脉血栓5例,试验组1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面的护理干预及早期功能锻炼可以有效减少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关于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的护理效果研究分析。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其术后的关节脱位情况,分别予以常规护理、预防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以及护理后的关节脱位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使用预防性护理后,其效果较好,且护理后无关节脱位情况出现,均优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脱位患者进行护理时,可以使用预防性护理对策,效果显著,关节脱位发生率显著下降,值得在临床上广泛的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张迎春 《中外医疗》2013,32(7):160-160,162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临床应用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0年10月—2012年10月期间收治的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一般常规护理,而干预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预见性护理干预方案,并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干预组患者术后并发压疮、便秘、感染、静脉血栓的比率较对照组患者均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患者均显著改善和提高,并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老年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减少和护理满意度的提高均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