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目的分析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术后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74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组,各37例。对照组予以开颅血肿清除术,实验组予以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观察两组GC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评分(ADL)。结果两组术后GCS、ADL评分高于术前,且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可提高高血压性脑出血老年患者术后GCS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对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NIHSS)评分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7年1月临颍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0例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按照手术方法分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同时采用NIHSS评分评估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程度、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比较手术前后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1.11%(41/45)比73.33%(33/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锥颅抽吸引流术治疗老年高血压性脑出血效果显著,可降低患者NIHSS评分,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手术方法,评估各个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共131例,其中开颅组64例常规开颅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锥颅组67例根据头CT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进行锥颅穿刺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血肿.结果 锥颅组手术时间为(0.5±0.2)h,术后GCS评分锥颅组平均12.46±4.12,开颅组平均10.24±4.72,再出血率锥颅组13.43%(9/67),开颅组12.50%(8/64),锥颅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开颅组,植物生存及病死率低于开颅组,两组致残率接近.结论 早期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微创、操作简便、短时、安全有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高血压脑出血的合适手术方法,评估各个手术方法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分别采用大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共131例,其中大骨瓣组64例常规开颅手术显微镜下清除血肿,锥颅组67例,根据头CT选择血肿最大层面进行锥颅穿刺抽吸,尿激酶冲洗引流血肿。结果 锥颅组手术时间大为缩短为(0.5±0.2)h,术后GCS评分锥颅组平均12.46,开颅组平均10.24,再出血率锥颅组9/67(13.43%),开颅组8/64(12.50%),预后GOS评分锥颅组术后神经功能恢复率高于开颅组,植物生存及死亡率低于开颅组,两组致残率接近。结论 早期锥颅穿刺抽吸引流术微创、操作简便、短时、安全有效,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5.
《陕西医学杂志》2015,(9):1165-1167
目的:探讨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锥颅术)和开颅血肿清除术(开颅术)治疗脑出血的效果。方法:将6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锥颅组和开颅组,其中锥颅组做锥颅术治疗,开颅组行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方法、并发症和预后。结果:锥颅组患者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方面明显短于开颅组(P<0.05),术后再出血发生率明显高于开颅组(P<0.05),颅内感染明显少于开颅组(P<0.05);而预后和并发症对比,两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锥颅钻孔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是一种安全有效、时间短、操作简单的治疗脑出血的手术方式,但其术后再出血的发生率较开颅血肿清除术高。  相似文献   

6.
熊国平 《当代医学》2016,(13):83-84
目的 探讨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分析.方法 选取1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对照组采用大骨瓣开颅手术治疗,对比分析2组疗效.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下床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GCS评分为(12.8±3.6)分,对照组为(10.3±2.4)分,观察组GC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8%,对照组为6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脑疝发生率为2%,再出血发生率为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2组在脑积液、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锥颅血肿引流术微创治疗老年高血压脑出血具有手术时间段、创烧小、术后恢复快,能有效提高患者治疗有效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利于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恢复,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CT定位锥颅抽血肿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方法 采用锥颅抽吸血肿加尿激酶溶解引流冲洗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80例。结果 治疗组生存率及生存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明显优于单纯药物治疗组。结论 CT定位锥颅抽血肿加尿激酶溶解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疗效显著 ,并有对脑组织创伤小 ,可床边操作 ,无须贵重器械 ,简便安全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廖颂明 《当代医学》2012,(28):43-44
目的比较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与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种不同手术方式对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高血压大脑皮质出血大于30mL或血肿直径在3cm以上不宜进行内科治疗的患者137例.根据患者家属意愿选择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58例,开颅血肿清除术79例.对两组患者脑功能恢复情况、病死率及其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近期脑功能恢复情况无显著差异.在致残率方面锥颅血肿抽吸引流术好于开颅血肿清除术.两组都显示手术进行的越早恢复效果越佳.结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外科治疗,强调越早期效果越好,两种手术方法诊断特殊的病情,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微创手术与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神经功能、生活活动能力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完全清除率、治疗后血肿量、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ADL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临床效果显著,神经功能恢复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出血临床治疗方法,评估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通过循证医学的方法,对102例脑出血随机分成常规开颅组、锥颅抽吸引流组和微创开颅双腔管灌洗引流三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各手术治疗方法的近期(30天)和远期随访(6个月)疗效。结果三组病例年龄、出血量、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双腔管组的预后良好率(76.6%)高于常规开颅组(50%)、锥颅抽吸引流组(52.8%),再出血率(3.3%)远低于对照组(16.7%、30.6%),病死率(6.67%)低于对照组(25%、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微骨孔开颅血肿清除双腔管冲洗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弥补了传统开颅和锥颅抽吸术的不足,对于患者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CT引导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锥颅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通过CT引导下进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4周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术后,18例存活,按ADL分级:I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2例,5例死亡。结论:采用CT引导微创穿刺抽吸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新途径,是一项比较安全、操作简便、更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应用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70例高血压脑出血行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应用依达拉奉治疗的136例为治疗组,未用依达拉奉治疗的134例为对照组,对两组于治疗前及治疗后第15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治疗后第28天进行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定。结果神经功能缺损治疗组的有效率为78.7%,对照组为58.2%,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提高日常生活能力方面,治疗组有效率为83.8%,对照组为60.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微创锥颅血肿清除术联合依达拉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致残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通窍活血汤联合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临床收集并纳入高血压脑出血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行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于术后第2天开始鼻饲通窍活血汤剂。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24 h、3 d、7 d、14 d、21 d血肿量大小变化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NDS);观察并记录患者术后ADL等级情况。结果:21 d后观察组相对于对照组血肿量有显著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能损伤程度明显降低,术后随访3个月进行ADL评定,观察组生活能力缺损程度与对照组比较明显偏低,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窍活血汤合微创锥颅软通道引流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确切,对脑血肿吸收加快和神经功能的恢复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高血压脑出血的患者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的效果。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20例根据随机抽签原则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治疗组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73.3%,治疗组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高血压脑出血的采用微创锥颅血肿碎吸引流术能有效提高预后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吴振宏 《微创医学》2002,21(4):460-461
目的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微创组60例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锥颅组(对照组)32例给予锥颅碎吸术,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值.结果微创组总有效率为86.7%,锥颅组总有效率为62.5%(χ2=4.257,P<0.025);微创组死亡率与锥颅组比较明显降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P<0.05).结论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16.
杨红伟  李坚  农奔  陈永飞  曾训鑫 《广西医学》2012,34(12):1674-1676
目的评价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神经功能恢复和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7例,其中微创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组65例,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组42例,在术前及术后30 d和90 d应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定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应用Zung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定抑郁状态。结果术后30 d和90 d,微创治疗组NIHSS评分、PSD发生率均低于开颅治疗组(P<0.05)。SDS评分与NIHSS评分之间均存在正相关关系(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引流术治疗脑出血神经功能的恢复良好,而且术后PSD发生率低。脑出血术后SDS评分与术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及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将高血压性基底节区脑出血患者按治疗方法分成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和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等各项指标评分。结果: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2.24±1.06)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1.09±1.56)分改善为(8.24±1.26)分;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中患者意识障碍恢复时间(7.23±1.13)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由(40.78±1.89)分改善为(26.13±1.23)分,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小骨窗微创开颅术组并发症、血肿清除量及疗效指标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骨窗微创开颅显微镜下手术清除血肿充分,止血彻底,疗效优于CT引导穿刺微创血肿外引流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额锥颅穿刺基底节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就诊于我院神经外科的60例高血压基底节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应用经额锥颅穿刺血肿抽吸外引流术,对照组应用经颞部穿刺血肿引流术,观察比较两组术后30 d神经功能评分、并发症及病死率。结果术后30 d观察组的神经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及死亡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与经颞部穿刺血肿引流术相比,经额锥颅穿刺基底节血肿抽吸外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基底节区脑出血可降低患者致残率、并发症,简单可行,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吴振宏 《医学文选》2002,21(4):460-461
目的 探讨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方法 微创组 60例给予微创清除术治疗 ,锥颅组 (对照组 ) 32例给予锥颅碎吸术 ,比较两组总有效率、死亡率及不同时期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的减少值。结果 微创组总有效率为 86.7% ,锥颅组总有效率为 62 .5 % ( χ2 =4.2 5 7,P <0 .0 2 5 ) ;微创组死亡率与锥颅组比较明显降低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减少 ( P <0 .0 5 )。结论 颅内血肿微创清除术治疗急性高血压脑出血疗效好。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43例,研究组患者行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参照组患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与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低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优于对照组患者,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的治疗效果显著,对于患者神经功能与日常活动能力的影响较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