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提高科室护理人员在突发传染病救治过程中的应对能力。方法:取得护理部的高度重视及科主任支持,加强科内思想政治教育,弘扬正气,加强责任感,按照医院突发传染病救治工作预案,强化消毒隔离及理论与技能培训,加强护理人员的心理疏导。结果:面对多次突发传染病的救治工作,科室护理人员积极请战,工作突出,出色地完成应急救治任务。结论:通过科内平时对突发传染病思想及业务的重视及培训,在突发传染病救治中,充分发挥护理人员应急管理作用,是保证应应急救治工作圆满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目的:提高医务人员在突发传染病救治过程中的应对能力。方法:加大应急管理:制定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应急预案,推行组织培训与学习,进行应急演练。结果:在突发传染病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患者的救治工作中,我院医务人员积极请战,工作突出,出色地完成北京市首例人感染甲型H7N9禽流感患者的诊治任务。结论:在突发传染病救治中,通过应急管理,充分发挥医务人员主观能动性及各部门配合是保证应急救治工作圆满完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加强甲型H1N1流感的应对,探讨新型突发传染病的护理管理经验.方法 思想高度重视,迅速组建领导救治体系,快速筹备隔离病区,建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强化培训,科学配备,全面统筹协调,根据不同时期甲型H1N1流感的流行、致病特点,调整护理管理重点.结果 自2009年5月我院收治首批甲型H1N1流感医学观察病例以来,甲型H1N1流感隔离病区的护理工作井然有序,已从最初突发应急事件的应对转向持续长效管理.结论 护理管理在应对新型甲型H1N1流感的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加强护理应急体系建设,较大程度提高护理应急工作水平和技术质量,促进传染病医疗总体应急的医疗救治能力。方法:本文从强化护理应急的工作要素分析入手,从传染病院的实际出发,探索完善护理应急体系建设的路子,达到科学设计护理应急体系建设的目标。结果:护理应急体系的建设是传染病医院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重要应急组成部分,只有强化这一体系建设,才能有效提高医院应急能力和工作水平。结论:加强护理应急体系建设对提高传染病医院应对各类疫情,开展高效的医疗救治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只有从护理工作在应急救治中的重要作用出发,全面强化护理领域建设,才能形成功能齐全,结构合理,应急协调的护理应急体系,单方面突出某一次建设对应急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5.
传染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3年"非典"在我国爆发和流行,充分显示了我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体系的薄弱和缺陷.2004年新修订、施行的<传染病防治法>不仅增加了医疗救治一章,同时对医疗机构在传染病预防与控制中的职责也做出了许多规定.从这些职责或责任来看,许多具体工作都与护理工作密切相关,或者说是由护士来实施完成的[1].因此,如何加强护理系统的组织管理,以保证快速、有效地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传染科护理管理者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林华 《四川医学》2007,28(11):1301-1302
目的探讨传染病医院应对突发疫情的院前急救能力及其护理管理对策。方法在应对2005年夏季四川省资阳市及周边地区发生的人感染猪链球菌病突发疫情过程中,完善各项应急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严格岗前培训,科学合理调配人力,保证应急设备、救治药品和医疗器械等物资储备。结果成功履行了现场救治、快速隔离、接送和转运确诊或疑似传染患者的救治和临床护理工作,保障了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结论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能保证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任务,还保障了医护人员的救治安全和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在突发传染病救治中实施护理应急管理的有效性。方法:选取收治的12例和13例突发传染病患者分别作为观察组和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护理应急管理,统计不同护理方法的有效性和护理满意度,分析临床特征及其有效性。结果:采用护理应急管理的观察组25例患者中,显效7例,占58.33%,有效4例,占33.33%,无效1例,占8.33%;实施传染病常规护理的对照组25例患者中,显效4例,占33.33%,有效6例,占46.15%,无效3例,占23.07%,观察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满意度也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应急管理能够显著提高突发传染病救治中患者的护理效果和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突发传染病哨点医院应对突发传染病疫情的能力及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在2005年应对霍乱突发疫情,2007年应对登革热突发疫情,2008年应对"手足口病"突发疫情等过程中,制订并不断完善应急工作制度、工作流程、严格岗位培训、科学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协调各部门支持等.结果 在 2005~2008年;多次应对突发传染病过程中,均无发生医务人员感染及其他患者感染.结论 管理措施的有效落实,不仅能保证完成突发事件应急工作任务,还保障了护理质量和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9.
自2007年以来,新疆巴州地区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2007年甲型肝炎的小流行、2008年麻疹的爆发流行、2008年手足口的猖獗、2009年的甲型H1N1流感的肆虐、2010年的手足口病毒的突变,严重危害人民健康,甚至影响社会安定.我院感染科承担着每一起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如何认真做好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预案,建立医疗护理救治体系,建立应急防控措施,我科按照国家颁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护理应急队伍作为提高护理组织管理能力的重要工作来抓,现在我科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工作已进一步得到规范,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0.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公众健康严重损害的重大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以及严重影响公众健康的事件[1].伊犁州友谊医院是伊犁哈萨克自治州最大的一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开放床位1485张,现有职工2000余名,其中护理人员985名,护理单元41个,病员比较集中,收治着州直八县一市的各族广大病患者,是突发传染病的定点收治医院,自2003年~2010年,经过SARS、麻疹、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大型突发传染病的救治,总结了一套有效的护理应急管理系统,现将护理管理经验总结如下:1 组织管理1.1 组织领导成立医院应急领导小组,并下设9个工作小组,即医疗救治专家组、综合协调组、护理管理组、医技保障组、后勤保障组、院感管理组、疫情监测报告组、预检分诊管理组、信息宣传组,各组设立两个梯队,且职责分明.  相似文献   

11.
目的:讨论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的控制效果分析。方法:对我院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的300例手足口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控制情况进行分析,在治疗当中,我院有效地控制了疫情的发展,将患者隔离治疗,有效地控制了疾病的互相传播。结果:自2010年1月1日~2013年1月1日收治我院的300例手足口传染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没有造成院内大范围疾病传染疫情的发生,所有患者的病情都得到有效的控制。结论:通过对收治我院的300例手足口传染病患者的突发疫情的护理管理和医院感染管理控制使感染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治疗期间我院对护理人员加强了技能的培训,对于患者的院内管理做到了严密的控制,将手足口传染病患者分开治疗,减少了患者之间的交叉感染。本次讨论对今后我院控制传染病突发疫情的护理管理以及医院感染控制措施起到了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护理管理者在多医院合作,快速组建救治机构来应对突发疫情的应急管理能力。方法 2010年4月突发手足口疫情后,市卫生局迅速从全市7所医院抽调医务人员,紧急成立手足口病房,立即制定切实可行的病房筹备计划,列出各部门备物清单,按计划实施,快速筹备好病房,建立各种制度、护理常规、职责等,运行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及疫情上报工作,保证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结果 3天筹备成立足口病区,开科两个月共收治302名手足口病患儿(其中90名为危重症病例,死亡4例),大大提高足口病危重症患儿的救治效果,缓解了其他医院的压力,有效的控制疫情,同时培训了一批医护人员,开科期间无差错事故发生。结论紧急成立病房前拟定详细的筹备计划,并按计划落实人力、环境、物品,是迅速组建临时医疗机构的基础,运行过程中加强护理质量监控,是保证多医院合作的救治体系高效运行,降低医疗风险的重要举措,也为今后多医院合作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求护理应急预案在成批伤患者急诊救治过程中有效应用的护理管理方法。方法回顾性总结我院急诊科于2009—2012年共收治166人次的批量伤员的救护,立即启动应急预案,规范救护程序,及时采取急救护理对策,加强护士业务培训等护理管理措施。结果通过我们的积极抢救,166例伤员中1例经抢救无效死亡,165例伤员得到妥善的救治,治愈出院,通过对突发公共事件批量伤员急救采取有效的护理,使抢救成功率达到99.4%,降低了致残率和病死率。结论有效地组织是接诊成批伤患者至关重要的环节,通过不断完善急救护理管理,提供准确、及时、有效的现代急救护理,保障了绿色通道的畅通,促进了大批量伤员的救治。  相似文献   

14.
杨春玲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247-247
目的:培养一批掌握急危重症护理技能的护理人才,提高医院护理应急能力和急救水平。方法:选拔40名护士建立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对其进行严格的职业素质、理论知识、操作技能等各方面的培训,并实行动态管理。结果:急危重症护士库解决了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及传染病暴发流行的救治,集中器官移植手术以及急危重症患者的特护等问题。结论:急危重症护理人才库的建立,弥补了综合医院应急护理人力资源不足,提高了整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综合医院短期内救治大批量手足口病患儿的护理管理对策.方法 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护理应急预案,修订科学规范的护理管理制度,优化护理工作流程,及时准备分诊,合理调配资源,强化护士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认真履行消毒隔离制度,重视患儿家长的健康教育等.结果 通过上述措施,在我院住院的2 538例次普通型手足口病病人顺利康复出院,无护理并发症及院内感染发生,治愈率达100%.结论 全院通力合作,人员、措施、制度到位,早接诊、早诊断、早治疗及加强护理是做好大批量手足口病救治的主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强学校传染病长期有效防控工作,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确保师生身体健康和正常的教学秩序,使学校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统一、有序地开展,建立传染病长效防控机制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全球化,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呈现发生频率高,新发传染病危害严重,灾害相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不容忽视等的特点和趋势[1].2003年以来,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主体的卫生应急法律法规体系已初步建立,应急预案体系基本形成.基层应急队伍作为应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但是,各地基层应急队伍建设中还存在着人才匮乏、组织管理不规范、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因此,加强公共卫生队伍建设,提高基层应急处置能力成为当前工作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按工种分组护理模式应用于三级医院应对大规模成批伤员急救的效果.方法:根据突发情况临时调整救护流程,按工神将护理组进行分组护理,分别分为协调床位组、预检分诊组、伤员信息收集组、重症抢救组等,按照工作类型分组快速对伤员进行护理救治工作.结果:44例伤员在按工种分组护理中及时得到相应救治.24 h内抢救成功率100%,护理工作准确完成率100%.结论:按工种分组护理应用于烧伤科突发大规模成批伤员救治,可以迅速建立良好的救治秩序、明确护理人员工作目标,提高全程抢救管理的效率和伤员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正>2006年2月,国务院颁布《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规定"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卫生救援机构和队伍的建设,是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应遵循‘平战结合、常备不懈’的原则,加强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工作的组织和队伍建设"。由于一些原因,目前国内医疗救治体系建设尚存在很多问题,但对承担灾害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而言,如何通过资源整合与优化管理来加强自身医疗救治与应急收容能力,  相似文献   

20.
张迎旭 《包头医学》2015,(3):166-167
目的:探讨突发性大批烧伤患者入住院救治的护理管理体会.方法:回顾本科2011年12月1日收治火焰烧伤患者10例入住院护理管理过程,即值班护士接到患者入住通知,立即通知科主任和护士长,科主任和护士长在最短时间内启动科室"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合理组织、合理分工、合理安置患者,并取的相关科室的配合(保证充足的物资供应),使患者得到有效救治.结果:10例患者均得到了安全快捷的救治.同时提高了本科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实践能力.结论:在突发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内,启动有效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是救治突发烧伤成皮患者成功救治的有力保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