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临床上老年人小肠破裂延误诊断和处理不当仍时有发生,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1991年1月-2001年1月本院收治28例小肠破裂老年患者,对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2.
马靓 《吉林医学》2010,31(36):6774-6774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收治腹部闭合伤致小肠破裂患者共78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方法及手术治疗经验。结果:本组78例,术前明确诊断72例,有6例在剖腹探查术中才明确诊断,78例均手术治疗,全部治愈,无死亡病例。结论: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治疗小肠破裂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部闭合性损伤单纯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89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结果 本组患者86例治愈,有3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6.63%,死亡率3.37%.结论 掌握单纯性小肠破裂的特点,早期诊断、早期手术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决定性措施.  相似文献   

4.
曾明才 《中原医刊》2007,34(6):68-68
目的探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对20例经手术治疗的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0例术后全部治愈,术后发生切口感染2例,肺部感染3例,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掌握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3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例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分析43例外伤性小肠破裂病例诊断方法和治疗效果。结果早期诊断及时正确治疗明显提高患者的治愈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是治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6例临床资料。结果3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36例临床资料。结果 36例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治愈34例,死亡2例。结论掌握腹部闭合性外伤性小肠破裂的临床特点,及时诊断与合理治疗是提高临床治愈率和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许驾云 《基层医学论坛》2013,17(14):1888-1889
目的探讨创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7月—2008年7月诊治的50例创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49例治愈出院,死亡1例。术后切口感染4例,粘连性不全肠梗阻2例,盆腔残余脓肿1例,均经保守治疗治愈。结论详细的病史采集、密切动态观察症状和腹部体征的变化及必要的辅助检查,可提高创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率,诊断明确后及时手术治疗是患者治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外科外伤性小肠破裂39例临床诊治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斌 《安徽医学》2012,33(9):1185-1186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至2011年12月间收治的39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39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确诊。其中单纯修补21例,小肠部分切除18例;39例中治愈38例,1例死亡;术后并发切口感染7例,切口裂开1例,腹腔残余脓肿3例,粘连性肠梗阻7例。结论对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闻少军 《基层医学论坛》2009,13(19):624-625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提高治愈率,减少病死率。方法总结笔者诊治过的腹部闭合性损伤合并单纯性小肠破裂40例临床诊断治疗经验。结果本组患者39例治愈,有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治愈率97.5%,病死率2.5%。结论早期诊断和手术治疗是处理闭合性腹部损伤之小肠破裂的关键,可以减少并发病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2.
汪鸿波 《吉林医学》2011,(10):1891-1892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策略。结果:腹腔穿刺阳性率92%,腹部立位X检查阳性率76%,CT检查阳性率85%。其中56例行单纯性肠修补术,11例行肠切除术。术后发生并发症15例(22.4%),死亡3例(4.5%)。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断以腹部症状、体征为主要依据,结合腹穿、X线及CT检查是最常用且简单有效的提高本病诊断率的方法。对于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应及时合理救治,减少术后并发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48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8例患者均经手术治疗,确诊为小肠破裂。其中单纯修补术38例,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0例。治愈46例,治愈率95.83%;死亡2例,病死率4.17%。结论早期诊断,及时手术,选择合理的手术方式可明显提高治愈率,减少小肠破裂术后并发症,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的诊治方法及效果,以期为实践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07年至2010年期间收治的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患者30例,采用回顾性分析法对这3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对此类患者采取的诊治方法,统计治疗效果,总结诊治心得。结果经精心的诊治,30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患者术后恢复顺利,痊愈出院,无手术死亡,治愈率100%。结论早期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是提高闭合性腹部损伤小肠破裂治愈率、降低死亡率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李林双 《基层医学论坛》2011,15(23):777-777
创伤性小肠破裂在腹部创伤中十分常见,如果不及时就诊,延误诊断,处理不当很可能危及患者生命。我院2004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创伤性小肠破裂46例,均行手术治疗。现将其诊断与治疗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6.
郑镇元  张平 《中外医疗》2012,31(5):79-79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诊断方法和治疗原则。方法回顾性分析手术治疗的外伤性小肠破裂42例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均行手术治疗,治愈42例,并发切口感染2例,切口裂开1例,肠粘连2例。结论对外伤性小肠破裂,早期诊断、及时手术、正确术式是提高疗效,减少并发症的关键。对轻症患者可行腹腔镜探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诊断和治疗措施.方法 我院对2004年1月至2010年11月收治的41例腹部闭合性损伤小肠破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治愈38例,死亡3例.结论 腹部闭合性损伤早诊断并尽早手术治疗是降低死亡率的根本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外伤性小肠破裂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1996年6月至2011年6月武汉科技大学附属汉阳医院车祸致275例外伤性小肠破裂患者的诊断及治疗。275例患者无合并腹部其他组织器官损伤。结果肠瘘2例(经保守治疗后治愈),死亡1例,余患者均治愈出院。死亡原因为感染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外伤性小肠破裂早期容易漏诊,提高早期诊断率,早期治疗可降低病死率及各种并发症。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闭合性腹部损伤致小肠破裂的临床诊断以及对其治疗方法进行探讨。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7年8月本院接收的22例闭合性腹部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a组入院后与手术时间间隔8h患者共14例,B组入院后与手术时间间隔≤8h患者共8例。结果 a组(n=14)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等多个临床指标均优于B组(n=8),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闭合性腹部损伤导致小肠破裂的患者,早诊断早治疗是治愈关键。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CT用于钝性伤致小肠破裂诊断的敏感性。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腹部钝性伤,且手术确诊为小肠破裂的患者临床资料及CT图像。结果:63.2%患者CT扫描结果表现出明显的肠破裂征象,即出现腹腔肠道外空气57.9%扫描结果提示严重的小肠破裂,即呈现小肠壁不同程度、不均匀增厚,增厚小肠管内有斑点状高密度影和或不伴其他脏器损伤的腹腔内游离液体。结论:CT对诊断钝性伤所致小肠破裂敏感性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