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对口腔综合保健对磨牙龋齿的预防效果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磨牙龋齿预防需求患者182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9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龋齿治疗预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口腔综合保健干预,对两组饭后漱口、正确刷牙人数、刷牙次数2次以上、刷牙时间、龋齿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防磨牙龋齿作用明显,具备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定期口腔保健知识随访宣教对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 从2019年11月—2021年4月在桐城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接受口腔保健的儿童中选取300例,将其随机分为实施常规保健的对照组(150例)和实施定期口腔保健知识随访宣教的观察组(150例),统计2组刷牙情况(包括每日刷牙超过2次、正确刷牙)、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龋齿发生率、牙齿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以及正确行为占比。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每日刷牙超过2次占比、正确刷牙占比以及对刷牙知识掌握优良率均较高,龋齿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牙齿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儿童每次刷牙时间超过3 min、餐后漱口等正确行为的占比均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儿童定期进行口腔保健知识随访宣教,能够有效提高其牙齿保健知识掌握程度,促进掌握正确的刷牙方式,减少龋齿发生,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沈益明 《大家健康》2013,(21):91-92
目的:对儿童龋齿进行口腔的综合保健预防所达到的疗效进行观察。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2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口腔检查的儿童120例,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对照组儿童使用常规的口腔保健方法,治疗组儿童使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措施,两组儿童在进行口腔保健干预后,对比其在半年后的每次刷牙的次数、使用正确方法刷牙的比例、关于牙齿的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以及龋齿的发生率情况。结果:经过口腔保健,治疗组儿童每次刷牙在2~3次的人数更多,使用正确方法刷牙的比例也较高,关于牙齿的保健知识掌握的程度也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较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高于治疗组,两组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口腔综合保健预防儿童龋齿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儿童龋齿探讨以口腔综合保健展开治疗后的预防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于2016年5月-2017年5月收治的220例预防龋齿的儿童为研究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的110例以常规龋齿疗法进行预防,观察组的110例以常规龋齿疗法的基础上加以口腔综合保健疗法,对两组预防后的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对观察组和对照组的儿童龋齿发生率展开比较,观察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在正确刷牙、刷牙两次以上、饭后漱口的占比均比对照组更高,在刷牙时间上观察组也优于对照组。以上资料展开比较(P0.05),差异显著。结论对儿童龋齿以口腔综合保健干预的方式展开,使得儿童的龋齿发生率得到显著降低,从预防龋齿的角度上来说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口腔综合保健在预防儿童龋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08年-2012年就诊的龋齿患儿10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4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口腔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接受口腔综合保健措施.结果干预后两组患儿刷牙及知识掌握程度均有所改善,其中观察组改善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龋齿率仅为7.4%,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综合保健能显著提高患儿及其家长对口腔保健知识和正确刷牙的掌握程度,降低儿童龋齿的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家庭因素对2~6岁儿童龋齿患病的影响。方法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深圳市辖区6所幼儿园1610名2~6岁儿童进行龋齿的家庭影响因素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后进行分析。结果深圳市辖区6所幼儿园1610名儿童患龋率为51.68%,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睡前进食是龋齿发病的危险因素,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使用含氟牙膏、儿童乳牙蛀牙家长处理方式、饭后漱口对预防龋齿的发生有一定的作用(P〈0.05)。结论深圳市辖区附近的儿童龋患率较高,应该主要从喜食甜食、喜食碳酸饮料、睡前进食3个危险因素着手开展预防工作,同时要注意刷牙次数、刷牙时间、使用含氟牙膏、儿童乳牙蛀牙家长处理方式、饭后漱口等,这对降低龋齿发病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月-2022年6月,甘肃省酒泉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的106例儿童进行研究,根据数字表法进行随机分组,分别为观察组(53例),对照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教育模式,观察组则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实施不同干预的儿童家长,其满意度、儿童配合度、龋齿发生率以及龋齿知识的掌握情况。结果:观察组家长的护理干预满意度分值较高,P<0.05;观察组儿童配合度较高,P<0.05;观察组儿童的龋齿发生率较低,P<0.05;观察组儿童家长对知识掌握情况较优,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不仅能降低儿童日常生活中的龋齿发生率,同时还会提高家长、儿童对牙齿健康重视程度,切实保证儿童的牙齿健康。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并提出针对性预防措施。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从郑州市京广路街道3所幼儿园选取257例3~6岁学龄前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对儿童进行口腔龋病检查,并向其家长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口腔龋病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共发现141例患龋儿童,患龋率为54.86%。3~6岁各年龄儿童患龋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始刷牙年龄<3岁儿童患龋率低于年龄≥3岁儿童,每日刷牙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刷牙次数≤1次儿童,每日甜食摄入次数≤1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日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2次儿童患龋率低于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3次儿童,家长重视口腔健康儿童患龋率低于家长不重视口腔健康儿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3~6岁学龄前儿童口腔龋病与年龄、开始刷牙年龄、每日刷牙次数、每日甜食摄入次数、每周睡前甜食摄入次数以及家长重视口腔健康情况等因素有关,应采取有针对性措施预防口腔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护理干预在儿童龋齿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10月在该院口腔科进行治疗的儿童龋齿患者140例,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基本口腔检查等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本组儿童龋齿患者增加护理干预,分析2组儿童龋齿患者不同护理后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儿童龋齿治疗颗数、患者家长对护理的满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龋齿的发生率2.86%,与对照组14.29%对比占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治疗过程中,对儿童龋齿患者采用护理干预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预防龋齿需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龋齿治疗与预防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刷牙时间和龋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刷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3.33%,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磨牙龋齿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刷牙时间,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儿童龋齿的发病因素以及防治措施。方法:选择在该所接受口腔检查的儿童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存在龋齿的儿童作为实验组,牙齿健康儿童作为健康组。对比两组儿童的刷牙状况、漱口状况以及饮食状况。结果:实验组儿童每天刷牙两次及以上、正确方式刷牙、饭前后漱口人数均显著低于健康,喜好甜食及零食人数显著高于健康组,四项数据差异均显著(P <0.05)。结论:儿童龋齿的发生主要因素为高糖饮食和不正确刷牙方式及次数,为了规避儿童龋齿,应当采用综合性口腔保健,降低龋齿发生,提升儿童口腔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郑州市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情况。方法选取郑州市2018年2—8月学龄期儿童825名进行口腔龋齿调查,统计口腔龋齿调查结果,并分析针对儿童龋齿问题的防治措施。结果学龄期儿童龋齿患病率为65.33%,其中6岁儿童患龋率为57.14%,7岁儿童患龋率为62.24%,8岁儿童患龋率为76.47%,龋齿患病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P<0.05)。男童龋齿患病率(67.66%)与女童(62.72%)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乳磨牙患龋人数为241名,龋齿357颗,占龋齿总数的51.74%(357/690);乳尖牙患龋人数为36名,龋齿36颗,占龋齿总数的5.22%(36/690);乳切牙患龋人数为205名,龋齿218颗,占龋齿总数的31.59%(218/690),恒牙患龋人数为73名,龋齿79颗,占龋齿总数的11.45%(79/690)。龋齿分布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每日吃甜食次数<1次,正确刷牙次数≥1次的儿童龋齿患病率低于每日吃甜食次数≥1次,正确刷牙次数<1次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郑州市学龄期儿童龋齿患龋率呈高水平,并随年龄增长而升高。龋齿多发于第1、2乳磨牙,其发病与口腔卫生行为习惯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磨牙龋齿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收治的180例预防龋齿需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收治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9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龋齿治疗与预防方法,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口腔综合保健的护理干预方法。对比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刷牙时间和龋齿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刷牙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实验组龋齿发生率为2.22%,对照组为23.33%,实验组龋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口腔综合保健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预防磨牙龋齿的发生情况,改善患者各项指标和刷牙时间,具有临床使用和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系统口腔护理干预模式对牙周病患者治疗效果及口腔保健行为的影响。方法 120例牙周病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两组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并给予常规口腔护理,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给予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包括心理护理、口腔健康知识教育、指导控制菌斑的方法。分别于干预前后评价两组菌斑指数(PLI)、龈沟出血指数(SBI)、牙周袋深度(PD)的变化及患者口腔保健行为变化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PD、SBI、PLI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掌握正确刷牙方法、每天刷牙3次、每次3 min、使用牙线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口腔护理干预可以提高牙周病基础治疗效果和患者口腔保健意识。  相似文献   

15.
储月琴 《求医问药》2014,(20):180-182
目的 :探讨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抽取我市城乡结合部某小学校168名二年级学生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84名学生。我中心为对照组学生不进行任何干预措施,为观察组学生定期进行口腔健康知识教育,同时要求该组学生在家长的监督下每天使用含氟的牙膏进行刷牙。然后比较这两组学生在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前和进行口腔健康教育1年后其患龋率、龋均(是指受检查人群中平均每人口腔中存在的龋齿及因龋丧失或充填牙齿数的总和,也叫龋失补牙数)、龋面均(是指受检查人群中平均每人口腔中存在的龋齿及因龋丧失或充填牙齿数的牙面数)、每日刷牙的次数、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以及看牙医次数的情况。结果 :在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学生的患龋率、龋均、龋面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学生,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后,观察组学生每日刷牙≥2次、使用含氟牙膏刷牙以及看牙医的次数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学生,二者相比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进行口腔健康教育对改善小学生口腔健康状况的效果显著,可增强小学生进行口腔保健的意识,进而提高其口腔健康的状况。该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周芳  陈桂生  梁东  覃建媛 《广西医学》2014,(12):1836-1837
目的探讨社区保健人员、幼教人员、家长三方联动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为有效预防龋齿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柳江县6所幼儿园,从每所幼儿园随机选择25人共150人为实验组(男81人,女69人),每所选25人共150例为对照组(男79人,女71人)。实验组采取社区保健人员、幼教人员、家长三方联合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幼儿园传统的保健措施。干预后每半年按照第3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龋病标准检查一次,并同时跟踪检查2年,对两组龋患率及龋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综合干预后实验组各时点龋患率及龋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保健人员、幼教人员、家长三方联合共同参与,针对致龋因素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地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幼儿园综合护理干预预防儿童龋齿的效果。方法选取自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重庆市江津区几江幼儿园的儿童66名,按随机数据表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是由医护人员联合家长对幼儿园儿童实施龋齿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实施传统的保健措施,干预后每半年进行一次检查,跟踪随访2年,比较两组干预后各时点患龋情况。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各时点龋患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预防儿童龋病的发生,降低了龋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率,增加了儿童及家长对预防龋病知识的掌握,使儿童养成了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值得临床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口腔卫生行为与儿童龋齿的关系.方法 选择并收集2010年4月至2011年6月期间我院健康体检的儿童1100例为研究对象,由我院对孩子们进行口腔检查,并对家长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龋齿患儿以6岁居多,占该年龄体检儿童的64%,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患龋率也会有所上升.通过口腔卫生调查问卷,发现正常儿童都养成了良好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做到饭后漱口、早晚正确刷牙以及睡前不吃零食等习惯;而患龋齿病儿童的口腔卫生行为习惯明显比正常儿童要差.结论 口腔卫生保健是防止儿童龋齿的主要方法,应加强对口腔卫生知识的指导,让家长培养儿童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能够有效地防止龋齿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我市中小学生龋齿现状调查结果探究。方法调查我中心牙科2014年至2015年接诊的180例口腔疾的中小学生,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90例,其中男45例,女45例。对照组给患者进行龋齿调查,并做出以龋病防治为核心的口腔保健工作,观察组给患者进行常规的口腔健康。分别对两组患者日常刷牙次数、刷牙方式以及饮食习惯进行问卷调查,统计哪些因素会造成龋齿的发生。结果观察组患者在刷牙方式比例等各方面均比对照组患者低。刷牙方式正确率:对照组:89.89%,观察组:46.7%;每天刷牙次数2次:对照组91.26%,观察组:63.45%。对照组明显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P0.05)。结论中小学生患有龋齿的发生与刷牙方式、刷牙次数与饮食习惯有较大关系。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医学》2017,(5):461-463
目的对比研究护理干预对预防学龄前儿童龋齿病的效果,从而了解其对预防儿童乳牙龋齿的重要性。方法随机挑选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辖区内2所幼儿园内240名学龄前儿童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120名儿童,并对实验组(A组)的120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的护理干预,对照组(B组)依旧接受幼儿园的日常传统保健措施;分别对两组儿童在接受口腔检查时配合度、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情况、龋齿新发病率、龋齿平均治疗时间等方面的结果进行统计学比较分析。结果在口腔检查配合度方面A组儿童配合率为90.0%,B组为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日常不良生活习惯改善方面,A组65%的儿童有生活习惯明显改善,B组为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龋齿新发病率为10.8%,B组为27.5%,在龋齿平均治疗时间方面,A组为(31.7±10.2)min,B组为(53.4±19.7)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以使学龄前儿童主动保护自己的牙齿、改善不良生活习惯、配合口腔检查及治疗,可有效降低学龄前儿童龋齿病的发病率,是一种安全、有效预防儿童龋齿的重要措施,值得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