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血液传播疾病在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中检测的临床意义,分析其对于医疗安全、预防输血感染、院内感染及优生优育的作用。方法:收集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所有门诊及住院的输血前、手术前、产前的患者血液11 675例,进行HBsAg(乙肝表面抗原)、抗HCV(丙肝)抗体、抗HIV(艾滋病病毒)抗体、抗TP(梅毒螺旋体)抗体的血液学检测。结果:血液传染性疾病阳性率为7.52%,其中HBsAg阳性率3.06%,抗-HCV抗体阳性率1.32%,抗-HIV抗体阳性率0.09%,抗-TP抗体阳性率3.05%。结论:通过对输血前、手术前、产前患者进行血液传播疾病的检测,可了解患者入院前状况,为保证输血安全,杜绝院内感染、职业暴露,避免医疗纠纷,保证孕妇优生优育,提供了保障和依据。  相似文献   

2.
常规体检人群丙肝抗体检测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就诊人群丙肝抗体阳性率,提供丙肝患者的流行病学资料。方法采用ELISA法,对29532份样本丙肝抗体检测的结果进行统计学回顾分析。结果2004-2007年丙肝抗体检测阳性率分别为1.68%、2.22%、2.27%、2.49%,总阳性率为2.23%。结论丙肝感染情况已日趋严重,为防止扩散,特别是对输血前、术前检测丙肝病毒抗体,无论对患者、医务人员还是控制院内感染都是非常重要的。早发现、早治疗,针对普通人群开展丙肝抗体常规体检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中传播中输血的作用.方法:将本院于2016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在本院接受输血的患者120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所有患者均进行丙肝病毒抗体、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及梅毒螺旋抗体检测,并比较输血前和输血后的各项检测结果的阳性率.结果:输血后丙肝病毒抗体阳性率1.67%、人体免疫缺陷病毒抗体阳性率0.00%及梅毒螺旋抗体阳性率0.50%与输血前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感染等传播中输血并不是主要途径,但为了确保输血安全,应当加强对学院的严格监控.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美沙酮门诊吸毒人员丙肝感染现状及阳转情况.方法 选取2007年—2015年广西平乐县美沙酮门诊收治的吸毒人员作为研究对象,所有对象均进行丙肝病毒血清学基线检测,每年再对既往丙肝检测阴性者进行随访监测,分析其丙肝感染现状及阳转情况.结果 接受过注射吸毒、最近吸毒采用单纯注射方式等吸毒人员丙肝病毒阳性率明显较高(P<0.05);从人口特征学角度分析,男性、年龄30岁~40岁等吸毒人员丙肝病毒检测阳性率更高(P<0.05);2007年—2015年丙肝基线检测共检测573人,阳性366人,阳性率63.9%;随访检测共检测936人次,阳转58名,阳转率6.2%.结论 丙肝在吸毒人员中感染率较高,阳转率也较高,在临床实践中要做好吸毒行为特征识别,对于存在易感因素的收治者要针对性进行干预,进而降低阳转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慢性丙肝患者(CHC)血清中自身抗体检测具有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6月收治的180例CH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和免疫印迹法(LIA)检测其血清自身抗体:血清抗结核抗体(ANA)阳性率、抗平滑肌抗体(SMA)阳性率和抗肝肾微粒体抗体(LKM)和抗线粒体抗体(AMA)阳性率、类风湿因子(RF)阳性率,比较自身抗体阳性组及阴性组患者的临床基本特征。结果慢性丙肝患者的自身抗体至少有一种阳性的有60例,阳性率为33.33%。ANA的阳性率RF阳性率AMA的阳性率LKM-1的阳性率,ELISA的自身抗体检查率显著低于LIA自身抗体检出率,自身抗体阳性组患者的肝脏功能比较弱,丙型肝炎病毒发展较快。结论 CHC患者自身抗体检测对肝病治疗有积极意义,患者自身抗体是肝损伤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6.
覃军 《右江医学》2011,39(3):285-286
目的通过对柳州市319922例无偿献血者丙肝(HCV)抗体检测和结果分析,了解柳州市无偿献血者中丙肝抗体的感染情况,加强对献血者的筛选和HCV抗体检测,有效预防输血后丙肝的传播。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HCV抗体。结果 2004~2009年柳州市共检测无偿献血标本319922份,丙肝抗体阳性反应2655例,阳性率为0.83%;2004年到2009年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呈现一个明显下降的趋势:从2004年的1.19%下降至2009年的0.54%。柳州市与来宾市两地的丙肝抗体阳性率在总体上差异无显著性(χ2=3.46,P>0.05)。结论柳州市的血液质量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假阳性及灰区样本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李汉民 《求医问药》2014,(21):56-57
目的:对比分析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与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进行丙肝抗体检测的准确性。方法:选取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间我院收治的门诊及住院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30例),应用ELISA法为对照组患者进行丙肝抗体检测,应用CMIA法为观察组患者进行丙肝抗体检测,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阳性检测率,并将对比的结果及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36.67%,对照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为6.67%,观察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经实验室检测结果证实,CMIA检测法的敏感度为96.23%,特异度为95.34%,准确度为91.17%,而ELISA检测法的敏感度为84.22%,特异度为80.45%,准确度为78.71%,二者之间的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CMIA)法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均明显高于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更适合应用于丙肝抗体的临床筛查。  相似文献   

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9):102-104
目的了解某基层综合医院就诊患者HIV感染情况及抗体初筛检测阳性检出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2年1月~2016年12月间就诊患者HIV抗体筛查检测结果。结果 2012~2016年对155 408例患者进行HIV抗体初筛检测,阳性166例。初筛阳性检出率2012年为0.144%;2013年为0.134%;2014年为0.097%,2015年为0.069%;2016年为0.113%。HIV初筛阳性者中男134例(80.72%),女32例(19.28%),男女发病比率4.19∶1。住院筛查阳性123例(74.10%),门诊就诊筛查阳性43例(25.90%)。结论在住院患者中普遍开展初筛试验非常必要,常规检测住院患者HIV抗体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就医患者血液传播性疾病的感染状况,预防医疗纠纷。方法:对9 706例门诊或住院患者输血前、术前、产前等创伤性诊疗前进行血液乙肝两对半、丙肝病毒抗体(抗-HCV)、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 IV)及梅毒抗体(TRUST)检测分析。结果:乙肝感染率8.52%、单独HBsAb阳性率34.13%、抗-HCV阳性率0.53%、抗-H IV阳性率0.01%、梅毒抗体阳性率0.81%。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血液传播性疾病检测,有助于血液传播性疾病的预防,减少因输血后感染、院内感染等引起的医源性感染,防范因非医源性感染引发的医疗纠纷的发生,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对患者、医院及供血单位均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输血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乙肝表面抗原(HBsAg)、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抗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抗体(抗-HIV)以及梅毒螺旋体抗体(抗-TP)检测的价值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各科室收治的2400例门诊及住院申请受血患者,采用 ELISA 法对患者血清HBsAg、抗-HCV、抗-HIV 以及抗-TP 进行检测,并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400例患者中,HBsAg 检测阳性率约为14.7%,抗-HCV 阳性率约为5.2%,抗-HIV 阳性率约为0.1%,抗-TP 阳性率约为1.3%。患者在性别上的检测阳性率无显著差别;在年龄上,20岁及以下患者 HBsAg 阳性率明显低于20岁以上患者。结论输血前采用 ELISA 法进行 HBsAg、抗-HCV、抗-HIV 以及抗-TP 检测,不仅能够避免血源性感染,增强输血安全性,而且能够避免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具有突出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某医院精神科住院患者抗-HCV检测结果,为丙肝的预防提供科学的指导,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方法: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A)对1 65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进行丙肝病毒抗体(抗-HCV)检测。结果:1 650例精神科住院患者中,女性患者(30~39)岁和(50~59)岁人群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3.49%和3.31%;而男性患者(30~39)岁和(40~49)岁人群检出率较高,检出率分别为4.10%和3.81%,总抗-HCV阳性率为2.85%,男女性别间抗-HCV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丙肝病毒抗体筛查很有必要,可为预防丙肝提供帮助,减少医患纠纷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分析HCV抗原、HCV抗体及HCV-RNA联合检测与ALT的相关性。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接收的120例HCV-RNA阳性丙肝患者,采用不同的方法分别检查患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的含量水平、HCV抗原(HCV-c Ag)、HCV抗体(HCV-Ab)以及HCV-RNA,并对所有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20例HCV-RNA阳性丙肝患者中HCV抗原的阳性率为80.0%,HCV抗体的阳性率为95.0%,ALT含量的变化和HCV-RNA载体含量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P>0.05),HCV-RNA载体含量越高,则HCV抗体的阳性率越高,HCV-RNA载体载体含量的升高会引起ALT异常率的升高,两者之间呈正相关(P<0.05)。结论对于HCV-RNA阳性丙肝患者中HCV抗原、HCV抗体及HCV-RNA联合检测可进一步明确丙肝病毒的感染力,对患者临床病情具有一定的评估作用,同时结合ALT可对患者治疗效果提供一定的参考,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3.
元顺女 《吉林医学》2011,(8):1520-1522
目的:了解吉林省延吉市丙型肝炎(丙肝)病毒感染状况,为延吉市丙型肝炎防治提供基本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就诊于延边大学福祉医院的体检、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血清中HCV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延吉市人群丙肝血清抗体总阳性率为2.54%;其中,男性阳性率为2.64%,女性阳性率为2.4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职业丙肝抗体阳性率分析,医护人员最高。并且HCV抗体阳性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高。结论:延吉市丙型肝炎感染率与年龄和职业相关。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临床住院患者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感染情况,对3年中11276例住院患者血清乙肝标志物,丙肝抗体(抗-HCV),抗艾滋病1 2型抗体(抗-HIV1 2),梅毒螺旋体抗体(Anti-TP)检测,结果进行了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张菊梅 《甘肃医药》2012,(8):605-606
目的:了解患者术前及输血前血液乙肝病毒(HBV)、丙肝病毒(HCV)、艾滋病(HIV)以及梅毒(TP)的感染情况,探讨输血前传染病标志物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对我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临床各科拟输血患者4113例进行相关性传染病标志物的血清学检测。结果:4113例患者血清传染性标志物总阳性率为16.60%,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率15.00%(617例)、梅毒抗体阳性率0.60%(28例)、丙肝抗体阳性率0.80%(37例)、HIV抗体阳性率0.04%(2例)。结论:受血者进行各项病毒感染指标检测非常必要,不仅预防患者院内感染和医护人员的职业感染,还可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16.
抗核抗体谱检测在弥漫性结缔组织病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分析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患者抗核抗体检测结果,评价抗核抗体谱检测在该类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213例弥漫性结缔组织病和641例非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住院患者自身抗体检测结果.结果 在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中抗核抗体谱阳性检出率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中,抗dsDNA抗体阳性率为46.1%,抗Sm抗体阳性率为23.6%;在混合性结缔组织病中抗U1n-RNP抗体阳性率达66.7%;在干燥综合征患者中抗SSB抗体阳性率为66.7%;在系统性硬化病患者中抗Scl-70抗体阳性率为66.7%.结论 抗核抗体谱检测对各种弥漫性结缔组织病有重要的鉴别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7.
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HIV抗体阳性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新疆某三甲医院2006—2010年174 784例门诊及住院患者HIV感染情况。方法分析5年HIV阳性率情况、构成情况及感染途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HIV抗体,HIV抗体阳性者再次复检,同时为阳性者送确认试验。结果 174 784例患者,HIV阳性患者1 510例(0.86%),2006年与2007—2010年每年的HIV阳性检出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传播途径以静脉吸毒和性传播为主。结论近年来HIV感染者在我区逐渐增多,应加强就医患者的HIV抗体检测,及早发现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咨询服务及关怀,同时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相似文献   

18.
尿抗原测定快速诊断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快速诊断社区获得性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感染的临床意义及我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2009年11月—2010年3月我院门诊及住院社区获得性肺炎的患者,用免疫色谱层析法测定肺炎链球菌及军团菌尿抗原,对痰进行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住院患者行静脉血细菌培养与鉴定,同时进行军团菌、支原体、衣原体抗体检测。结果 73例患者中,肺炎链球菌痰培养阳性率为2.74%(2/73),血培养阳性率为1.37%(1/73),尿肺炎链球菌抗原阳性率为15.07%(11/73)。支原体抗体阳性21例(28.77%),衣原体抗体阳性4例(5.48%)。未检出军团菌阳性病例。结论尿抗原测定方法用于诊断肺炎链球菌的阳性率明显提高,对社区获得性肺炎的快速诊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沈阳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中支原体感染占主要地位,其次为肺炎链球菌。  相似文献   

19.
郑兴平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225-1226
目的对住院拟输血患者行血型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结果进行回顾分析,为科学合理用血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微柱凝胶法对遵义市播州区人民医院2014年12月—2018年12月共12 798例住院拟输血患者进行不规则抗体筛查,抗筛阳性者血样送遵义市血液中心应用谱细胞鉴定抗体特异性。结果 12 798例患者筛出不规则抗体阳性58例,阳性率为0.45%,其中女性患者阳性率较男性更高(P<0.01),而有妊娠史的女性患者及有输血史患者阳性率明显更高(P<0.01);按抗体特异性计:有47例为同种特异性抗体,涉及Rh、MNS、Lewis三个系统,以Rh血型系统居多,有31例,其中抗-E检出率最高为13例,同时检出其他非特异性抗体11例,主要为单纯自身抗体或伴同种抗体;按病种计:风湿免疫性疾病阳性率最高为1.97%,其余为血液系统疾病占1.12%、慢性肾脏疾病占0.66%、消化道出血占0.59%、妇产科疾病(含正常孕产妇)占0.48%,以及肿瘤占0.44%,且不同病种间抗筛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临床预输血患者行不规则抗体筛查及鉴定,可预先了解患者血型抗体产生情况,提高临床用血安全性、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在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早期诊断的价值,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抽取来我院就医的200例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及同期200例来我院行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为此次实验的目标对象,对所有研究对象均实施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研究分析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结果:实验组儿童、成人患者的IgM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83%、22.50%,显著高于对照组儿童(4.24%)和成人(2.44%),P0.05,但实验组儿童患者的IgM抗体阳性率和成人患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对儿童及成人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采取抗肺炎支原体抗体检测具有较显著的临床意义,可为临床医师早期诊断肺炎支原体感染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