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多种慢性病管理模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综合应用的效果,为改进慢性病社区防控效果提供依据。 方法 按照简单随机抽样法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初建慢性病管理档案的老年高血压患者中抽取120例,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依照《高血压患者健康管理服务规范》管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融入自我管理、群组管理、家庭干预、同伴教育,6个月后使用《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行为测评量表》《高血压自我功效量表》《焦虑自评量表SAS》《高血压病相关知识调查表》对2组患者进行测评。 结果 干预组高血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高于对照组,干预组自我管理行为测评总分(124.50±17.32)分、自我效能得分(63.33±7.02)分均高于对照组(113.77±20.65)分和(58.12±8.68)分,干预组的平均血压(132.63±7.14/74.40±7.46)mm Hg(1 mm Hg=0.133 kPa)低于对照组(140.48±10.69/78.53±7.58)mm Hg、干预组焦虑自评得分(54.15±8.40)分低于对照组(59.41±9.10)分,以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自我效能感与焦虑程度呈负相关(r=-0.288,P=0.026),与自我管理行为能力呈正相关(r=0.382,P=0.003)。对自我效能影响最大的因素是自我管理水平(P<0.01),其次是焦虑情绪(P<0.05)。 结论 多种慢性病管理模式综合应用于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日常管理中有助于患者对疾病知识的掌握,促进其情绪改善,提高自我管理能力,通过自我效能感的提升,促进健康行为的长期改善。   相似文献   

2.
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对社区老年高血压病人血压及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并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入组前患者收缩压(163±9.4)mmHg,舒张压(98±15.3)mmHg,半年后收缩压(128±8.1)mmHg,舒张压(82±10.2)mmHg,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干预组患者健康意识增强,按时服药率达97.3%,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健康教育干预提高了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慢性病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6年2月我社区20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不接受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实施慢性病健康管理,比较实施前后患者血压控制情况及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后,(1)观察组患者收缩压(122.2±14.5)mmHg、舒张压(81.3±9.0)mmHg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水平(P0.05);(2)观察组患者科学运动88.0%、规律用药84.0%、血压监测85.0%、饮食控制89.0%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病健康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慢性病管理护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08年6月-2015年6月我社区52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其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统计患者接受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前后的血压控制情况;统计社区干预前后患者的用药情况、饮食运动情况、血压自我监测情况,并以此分析患者医从性。结果:教育、护理前,患者平均收缩压(174.2±37.7)mm Hg,平均舒张压(105.3±11.8)mm Hg。教育、护理后,患者平均收缩压(122.4±28.1)mm Hg,平均舒张压(81.2±9.5)mm Hg。组间差异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给予患者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护理,患者高血压病症得到有效改善;教育、护理后,49例患者能够规律用药(94.23%),45例患者合理饮食(86.54%),40例患者能坚持科学运动(76.92%),50例患者可自我检测血压(96.15%),与教育、护理前相比,医从性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社区老年高血压健康教育和慢性病管理可有效帮助患者改善高血压病症,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疾病防治及个人生活习惯,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6月-2016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58例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行护理干预,对比2组护理前后血压指标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观察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分别为(128±4)mm Hg、(86±3)mm Hg,对照组SBP、DBP分别为(141±5)mm Hg、(92±3)mm Hg,观察组患者SBP、DBP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3.45%,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20.69%,差异显著(P<0.05).结论 将护理干预应用于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围术期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相似文献   

6.
谢新华  周惠尔  王珍  吴华 《安徽医学》2017,38(5):630-633
目的 探讨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管理的意义及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深圳市海华社区门诊收治的45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2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干预后6个月,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结果 观察组的血压控制总有效率(96.00%)与对照组(89.78%)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血压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服药依从性、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健康行为评分、焦虑评分改善幅度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实施社区健康管理,可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认知和服药依从性,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方式,从而有效控制血压,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翁庆忠 《重庆医学》2013,(24):2892-2893
目的观察规范化社区高血压健康指导对老年高血压的控制作用。方法 57例60岁以上入选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进行规范化的高血压健康指导。健康指导结束时,对两组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率、治疗率、依从性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治疗组在血压控制率、治疗率、依从性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化的高血压指导对控制社区老年高血压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实施社区规范管理效果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通过对社区门诊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探讨老年常见慢性病的社区管理方式.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随机选取辖区内90例在社区站建立健康档案的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用配对设计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除给予药物治疗外还采取健康教育、膳食运动指导、定期随访等综合干预;对照组为单纯药物治疗组,不加其他干预措施.随访1年,比较管理前后血压、血糖控制情况和健康行为的变化.结果 综合干预后实验组定期随访、规律服药、低盐饮食及参加运动的患者比例均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33.4±8.9)mm Hg和(77.3±9.4)mm Hg,明显低于干预前的(145.8±9.5)mm Hg和(87.8± 9.7)mm Hg( P <0.05);平均空腹血糖(FPG)和2 h餐后血糖(2 hPG)水平与对照组干预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对社区老年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进行规范管理,可以提高血压、血糖控制率,延缓心脑血管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健康管理提供参考。方法选取锦州市凌河区正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8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常规健康管理技术,研究组应用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干预一年后,对干预效果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健康知识知晓情况、治疗依从性、血压控制情况、临床症状方面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一年后,研究组前述情况均有明显提高或改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研究组健康管理服务满意率(97.11%)高于对照组(82.69%),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健康管理适宜技术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可提高患者健康知识知晓率及治疗依从性,缓解临床症状,提高血压控制效果以及健康管理服务满意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分析慢性病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为观察对象,并随机分为对照组(n=25)与观察组(n=25),对照组患者仅展开门诊随访管理模式,观察组行健康管理档案、健康教育联合随访管理的慢性病管理模式,观察不同管理模式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观察组在经慢性病管理后,其血压水平相比对照组降低,且用药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展开慢性病管理,能有效控制其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在临床中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究基于“互联网+”院外管理对急诊高血压脑病患者的干预效果,为改善高血压脑病的院外管理提供有效方法。 方法 选择2017年1月—2018年8月于台州市中心医院住院治疗并在远程医疗中心注册的急诊高血压脑病患者11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采用院内常规护理结合院外定期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基于“慢健康”互联网平台的院外管理,比较2组护理干预12个月后24小时平均收缩压(SBP)、舒张压(DBP)、血压变异性(BPV),利用护理工作者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评价患者治疗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结果 观察组无失访,对照组2例无应答,最终纳入114例,其中观察组58例,对照组56例。干预后,观察组24小时平均SBP、DBP均低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24小时SBP BPV为(10.20±2.13) mm Hg (1 mm Hg=0.133 kPa),对照组为(16.64±4.36)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073,P<0.05);观察组24小时DBP BPV为(5.26±1.06) mm Hg,对照组为(7.44±1.35)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14,P<0.05)。观察组依从优良率为81.04%,远高于对照组的44.64%(χ2=16.216,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6.55%,对照组满意度为66.0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7.614,P<0.05)。 结论 基于“慢健康”互联网平台的院外管理能够有效控制高血压脑病患者血压水平,稳定血压变异性,提高患者依从性和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李沛玲 《吉林医学》2011,(36):7695-7696
目的:评价肾动脉支架置入术对合并有高血压的肾动脉狭窄老年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患者52例,成功实施支架置入术后,定期随访(18±10)个月,观察患者血压以及肾功能改变。结果:术后病变动脉管腔直径狭窄率由(74±10)%降至(14±12)%;收缩压由(176±19)mm Hg(1 mm Hg=0.1333 kPa)降至(141±13)mm Hg,舒张压由(100±16)mm Hg降至(80±7)mm Hg,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后患者血肌酐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肾小球滤过率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介入治疗老年高血压肾动脉狭窄有助于患者长期控制血压,并具有一定的肾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社区高血压患者2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药常规社区高血压管理,观察组在常规基础上实施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观察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调查两组患者的服药依从性。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收缩压和对照组干预后的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的舒张压和对照组干预后的舒张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干预后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个体化社区健康教育有助于社区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提高此类患者服药依从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模式的综合健康管理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控制血压、血糖及服药依从性的效果.方法 250例已签约家庭医生服务的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由家庭医生团队按照签约服务包进行常规管理,观察组在"家庭医生团队签约式"服务基础上引入家庭综合服务中心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观察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血压、血糖水平和服药依从性.结果 干预后两组患者收缩压(SBP)、舒张压(DBP)、空腹血糖(FPG)水平均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BP、DBP及FP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于社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患者,采取以家庭医生团队联合社区社工服务进行综合健康管理能有效控制患者血压、血糖,并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辨证施治联合西药治疗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5年1月—2016年7月我院确诊的高血压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单纯使用西药治疗,定期检查血压,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降压药物剂量;观察组针对患者不同的中医证候特点,采用中药汤内服:肝阳上亢患者采用钩藤天麻汤加减、阴虚阳亢采用地黄杞菊汤加减、阴阳两虚采用二仙汤加减、痰湿壅盛天麻半夏白术汤加减.结果 2组治疗前血压参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组收缩压(122.40±7.65)mm Hg、舒张压(76.73±5.03)mm Hg,低于对照组的(132.28±9.35)mm Hg、(82.60±5.33)mm Hg(P<0.05);治疗总有效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P<0.05).结论 中药辨证施治能够有效降低患者血压,提高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15年1月-2016年1月接受健康检测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8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49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的社区健康护理、随访门诊的管理方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全程优质护理,完善患者信息并展开相应的健康教育等干预手段进行管理,对比两组患者的管理效果。结果管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收缩压、舒张压、腰围、尿微量白蛋白以及低密度脂蛋白等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戒烟、戒酒、进行体育锻炼、减少盐摄入量、减少油摄入量、自行血压检测和遵循医嘱服药患者例数均多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管理中应用社区慢性病管理模式,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在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收治的600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分为护理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社区相关护理干预模式,护理组患者采用自我管理模式,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相关情况。结果护理组中用药依从性为98.7%,血压情况为137.9/83.1 mm Hg;对照组中用药依从性为78.7%,血压情况为145.2/94.3 mm Hg;经社区护理干预后护理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用药依从性、血压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护理组患者在健康自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社区高血压自我管理模式是一种有效改善高血压患者治疗护理效果的临床方案,该方法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深入研究和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高血压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5年1~12月期间深圳市宝安区松岗人民医院收治的128例高血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健康宣教,观察组患者则给予系统性健康教育,干预时间为1年,比较两组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并采用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74)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患者用药依从性率为78.1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9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GQOLI-74中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65.9±14.2)分、(66.2±13.5)分、(66.7±15.8)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2±13.6)分、(60.1±12.4)分、(59.8±13.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高血压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明显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某社区确诊为老年高血压患者350例,按照血压控制现状,将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血压控制未达标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共200例;血压控制迭标患者作为观察组,共150例.分析2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影响因素.结果 2组患者年龄、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人数少于对照组,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患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其中吸烟史、高脂血症病史、糖尿病病史、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的OR值分别是1.218,1.371,1.425,1.683,1.266(P<0.05).结论 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不理想,吸烟、高脂血症、糖尿病、心血管病家族史、治疗依从性不良为社区老年高血压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在社区老年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讨。方法取800例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参与此次研究,800例患者均予以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观察患者的干预情况,比较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依从性情况。结果护理后患者血压水平改善情况理想,收缩压以及舒张压显著下降,与护理前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患者依从性改善情况理想,规律用药、饮食控制、运动以及血压监测依从度显著提高,与护理前患者数据对比所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健康教育以及慢性病管理对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可改善患者的血压水平,且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