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临床上并不少见,多发生于术后5-7天。切口出现较多的黄色渗液,切口愈合不良。渗液涂片镜检,可见较多的脂肪滴。我院自2000年3月-2003年3月采用50%高渗糖纱布条治疗脂肪液化11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手术切口脂肪液化是指手术切口处脂肪细胞无菌性变性坏死过程中细胞破裂后脂滴流出,在切口内形成的一定量液态脂肪,并伴有局部细胞反应,属无菌性炎症反应[1].近年来,随着肥胖人群的增加及高频电刀在外科手术领域的广泛应用,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增加的趋势.脂肪液化不仅增加了切口感染机会,还会显著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花费,给患者身心带来巨大痛苦;同时还增加医护人员工作负担,造成潜在的医疗纠纷风险.而很多临床研究表明,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可以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同时,在脂肪液化发生后采取合理的治疗、护理方法可显著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目前多内对于脂肪液化的治疗方法多样,疗效各不相同,本人拟就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切口脂肪液化是腹部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患者切口疼痛、愈合时间延长,住院天数增加,易继发感染,切口瘢痕明显,从而加重了患者及亲属精神和经济双重负担,并可由此引发医疗纠纷。近年来,随着肥胖、高龄手术患者比例的增加及高频电刀的普遍使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有明显增多趋势[1,2]。因此,提前预防、及早发现和恰当处理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是普外科临床工作中不容忽视的一个课题。我科1999年4月始,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局部加用高渗糖-胰岛素液治疗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1999年4月至2007年3月,我科各种腹部手术后共发生切口脂肪液化43例,表现为术后3~7d切口出现较多淡黄色渗液,内混有脂肪滴、积血及坏死组织,切口愈合不良,皮下组织游离,切口边缘无红、肿、热、痛;渗液涂片镜检见红细胞和较多脂肪滴,连续3次革兰染色未检出细菌。剔除5例糖尿病患者,余38例患者中男17例,女21例,年龄14~78岁,平均52.1±15.1岁;所有患者体型均较肥胖,其中29例使用高频电刀。随机选择其中20例患者作为研究组,采用在常规处理基础上局部加用高渗糖-胰岛素液治疗;另18例患者作为...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特点,以期早期诊断与防治。方法对72例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病理特点和诊治经验。结果本组患者切口脂肪液化均于术后3~6d发生,且具有独特的发生规律,经及时对症处理腹部切口渗液少、范围小者术后7~12d切口愈合;切口渗液多、范围广者术后14~20d切口愈合。结论重视早期诊断,有利于手术切口脂肪液化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5.
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与预防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莫瑞祥  陈延林 《华夏医学》2008,21(1):108-109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诊治和预防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普外科腹部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62例病例的临床资料。结果:62例患者脂肪液化的切口经处理均痊愈。其中切口渗液较少的30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14d,平均为12d;切口渗液较多的32例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24d,平均为18.6d。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注意对糖尿病的治疗,及时有效地引流,正确地手术操作,合理地使用电刀,对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有帮助。  相似文献   

6.
妇产科腹部手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繁彩 《中外医疗》2008,34(34):189-189
目的 探讨妇产科腹部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18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 A组病人切口于手术后10~15d愈合,B组病人切口于手术后15~25d愈合.1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合理处理腹部手术切口脂肪液化,能有效的提高手术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及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32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7~10 天愈合,B组病人切口手术后10~15 天愈合.无一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剖腹产术后脂肪液化的原因、处理及预防.方法 根据切口渗液及愈合情况不同将32例脂肪液化病人分为A、B两组,分别换药处理.结果 A组病人切口手术后7~10 天愈合,B组病人切口手术后10~15 天愈合.无一例行Ⅱ期缝合,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减少腹部手术的切口脂肪液化,能进一步提高手术的成功率,减轻病人的痛苦和减少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9.
近10年来,随着剖宫产术的显著增加,腹部切口脂肪液化并影响切口愈合的情况时有发生.有报道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率为0.34%[1].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不同于一般的切口感染,一旦发生不仅延长产妇的住院时间、加重了患者思想及经济负担,降低了患者的满意度,而且易造成医患纠纷,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重视.现将我科收治的剖宫产术后切口脂肪液化27例的诊治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治体会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妇科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渗液较少,予大黄、芒硝(1:4粉剂混合)外敷;渗液较多,应拆除部分缝线,在伤口两侧行封闭后,在切口内撒入适量食用白砂糖,用蝶形胶布牵拉固定;如全层均不愈合,经上述处理,待切口长出新鲜肉芽组织后,在局麻下行Ⅱ期缝合,术后预防性应用抗生素,红外线照射切口。结果41例患者均于术后7~14d愈合,无一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术前注意纠正内科并发症,术中合理使用电刀,术后早期诊治切口脂肪液化。根据切口渗液多少及愈合情况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高山 《中外医疗》2012,31(11):107-108
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阑尾切除术是普外科常见手术,小切口阑尾切除术,它主要特点是损伤小,恢复快,疤痕小,外表美观,常被外科医生所追求。脂肪液化是手术伤口愈合不良的主要原因之一.特别是切口处脂肪较多并采用电刀手术时,其发生机制可能是由于电刀所产生的高温造成皮下脂肪组织的浅表烧伤及部分脂肪细胞因热损伤发生变性,同时脂肪组织内毛细血管由于凝固作用而栓塞,使本身血运较差的肥厚脂肪组织血液供应进一步发生障碍,术后脂肪组织发生无菌性坏死,形成较多渗液,影响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观察23例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9~37 d愈合,平均17.3 d,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较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过度牵拉、术前软组织损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观察23例手术后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9~37d愈合,平均17.3d,均未发生感染.结论体型较肥胖、术中使用高频电刀及过度牵拉、术前软组织损伤等可能为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橡皮片引流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4.
王瑞军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23):3008-3009
目的 分析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其处理方法.方法 42例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的多少分为A组和B组,根据临床病情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脂肪液化切口经过相应处理后均痊愈,A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 d~1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2.1 d;B组患者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6 d~24 d,平均愈合时间为18.4 d.结论 及时有效的引流、合理地使用电刀、积极治疗糖尿病、正确的手术操作,可以预防和减少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骨科手术后切口发生脂肪液化的原因,探讨相应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 观察15例手术后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病例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结果 本组病例切口于术后12~25天愈合,平均18.5天,均未发生感染.结论 体型肥胖、糖尿病、营养不良,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及术前软组织创伤等成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谨慎使用电刀、切口尽量避开损伤软组织及缝合后皮下置引流管引流、控制血糖、加强营养等可有效预防脂肪液化的发生.发生切口脂肪液化后,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可预防感染及促进切口愈合.  相似文献   

16.
妇产科手术中,下腹部手术居多。虽然横切口在愈合方面有很大优势,但是许多患者因为病理产科、急重症、再次手术粘连、剖腹探查有可能扩大切口等需要采用纵切口。下腹部纵切口张力大、皮下脂肪厚、脂肪液化和刀口愈合不良成为腹部纵切口面临的重要问题。脂肪液化是外科手术切口愈合过程中发生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的原因与肥胖、感染、电刀的使用有关。脂肪液化一旦发生,处理起来较为棘手。为了解决刀口液化延期愈合的问题,对肥胖患者下腹部纵切口采取皮下筋膜上放置自制引流管的做法,可以起到引流切口渗血渗液的作用,促进腹部刀口愈合,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自1993~2007年腹部手术后切口脂肪液化的26例临床资料.结果 渗出量较少组术后10~14 d愈合,无需二期缝合;渗出量较多组一般换药3~5 d后可行二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20 d.患者切口均未发生院内感染.结论 肥胖、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等是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及防治。方法 28例脂肪液化患者根据切口渗液情况分为A、B 2组,采取不同的处理方法,观察2组切口愈合情况。结果 A组术后2 d~4 d愈合,无需Ⅱ期缝合;B组一般换药3 d~5 d后可行Ⅱ期缝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4 d~28 d.2组患者切口无1例发生院内感染。结论切口脂肪液化原因复杂,肥胖、营养不良、糖代谢紊乱、是否使用电刀、暴露时间长短、缝合技巧、术后切口观察处理等成为影响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的主要因素。皮下液化腔放置负压硅管引流的方法可以减少瘢痕面积,缩短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痛苦,降低医疗费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索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原因,预防和治疗方法,方法:将病人分为两组,A组50例,均为肥胖患,B组50例,均为非肥胖患,比较两组病人中出现切口脂肪液化的比例,再将这100例中腹部切口出现脂肪液化的49例患分为两组,切口渗液较少,部分愈合不良的30例为A组,采取拆除部分缝线,内置优锁尔纱条引流;切口有大量渗液,全层均不愈合的19例为B组,采取拆除全部缝线,以呋喃林纱布湿敷,然后行Ⅱ期缝合,结果:A组中有45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出现率为90%,B组中仅有4例出现切口脂肪液经,出现率为8%。A组患切口于术后11-15天愈合,平均13.7天,B组患切口于术后16-22天愈合,平均18.3天。结论: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与体型肥胖,并与术中是否使用高频电刀切开皮肤,皮下组织有关,治疗应根据切口愈合情况及渗液的多少来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张润巧 《基层医学论坛》2012,(30):3999-4000
目的探讨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临床护理措施及其护理效果。方法 2010年5月—2012年5月,我院收治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给予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干预。结果30例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患者,经过积极治疗和有效护理干预后,切口渗出液消失,术后3 d-7 d切口处有新鲜肉芽组织长出。所有患者均未出现院内感染,术后7 d~15 d切口愈合出院。结论针对患者切口脂肪液化的不同特点,做好心理护理及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有效预防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