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2.
目的:探讨PICC导管异位的护理对策。方法对2012年12月—2013年12月留置PICC导管异位患者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行导管复位。结果52例PICC置管患者中发生异位8例,除1例患者复位失败,其余均复位成功。结论科学的护理干预可提高置管成功率。 相似文献
3.
《吉林医学》2019,(12)
目的:为了分析原发性PICC导管异位原因以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行PICC置管的90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统计原发性PICC导管异位发生率,分析导管异位与置管方式、置管静脉以及患者体位之间的关系,进而总结针对性护理对策。结果:90例PICC置管患者中共有9例患者发生导管异位,包括7例贵要静脉置管患者和2例头静脉置管患者。分析结果显示置管血管、置管方式、患者体位、护理人员置管熟练程度以及患者本身的治疗依从性均与导管异位具有密切关系。结论:在PICC置管过程中要尽量避免选择头静脉,建议借助B超等进行探查,采用专业护理人员进行置管和维护,同时对患者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让患者了解置管的相关知识,提高治疗依从性,均有助于降低PICC导管异位的发生率;在导管异位发生后可以通过改变患者体位同时配合呼吸运动等对异位进行及时的调整。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分析早产儿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回顾分析95例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根据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与否分为送管通畅组和送管困难组,观察置管后导管末端位置。结果 61例早产儿PICC置管时送管通畅,其中发生导管异位8例,导管异位率为13.11%,34例PICC置管时送管困难,其中发生导管异位20例,导管异位发生率为58.8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943,P〈0.01)。结论置管前认真评估,置管中送管受阻时综合分析受阻原因并采取相应对策是PICC置管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6.
PICC导管异位1例的经验教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CC(peripherauy inserled central catheter)是经外周静脉插入的中心静脉导管。此技术在肿瘤化疗中较常见,用于多程化疗及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降低了因化疗引起的静脉炎、皮肤及皮下组织的损伤,在PICC置管过程中及留置期间可出现多种并发症,如处理不当会缩短导管的使用时间,影响患者的治疗,现介绍1例导管异位的护理教训。 相似文献
7.
[目的]为了预防PICC异位入右心房并发心律失常,减少不良后果。[方法]回顾分析5例PICC异位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应急处理及防护措施[结果]PICC异位并发心律失常与外测量方法、X线漏诊、异位时间、疾病本身等有关。[结论]精确外测量,精确定位减少漏诊,导管内置长度管理,专科护士具备阅片能力是防护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为了预防PICC异位入右心房并发心律失常,减少不良后果。[方法]回顾分析5例PICC异位并发心律失常的临床资料,总结了应急处理及防护措施[结果]PICC异位并发心律失常与外测量方法、X线漏诊、异位时间、疾病本身等有关。[结论]精确外测量,精确定位减少漏诊,导管内置长度管理,专科护士具备阅片能力是防护关键。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探讨PICC 置管致导管异位的原因和防治.方法对一例PICC置管致导管异位的分析,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结论在置管操作过程中规范送管的方法和患者体住的配合,更有效的避免导管异住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ICC)在临床上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并发症以静脉炎、静脉血栓等常见。本科室于2013年1月发生1例PICC置管后怀疑导管断裂的病例,通过停止使用PICC导管,嘱患者卧床休息,限制穿刺处肢体的活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积极联系上级医院、介入科医生、导管生产厂家会诊,在患者签署拔管同意书后,备齐介入、监护等物品后完整拔除导管。在PICC置管后,要保留完整的PICC置管走形X线资料, 相似文献
12.
外周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指经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穿刺插管,使其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或锁骨下静脉的一种导管置入术。PICC作为血管通道之一,以其痛苦小、操作简单、留置时间长等优点广泛用于临床,随着导管留置时间延长,以导管静脉血栓、导管异位、导管阻塞、导管断裂等并发症曾有了报道。据报道,PICC导管断裂的发生率为0.67%~3.5%[1], 相似文献
13.
PICC继发性异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经外周穿刺的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增加了血栓、血栓性静脉炎、心律失常、心包积液、心脏压塞、脑血管意外等发生的危险。留置期间的观察及后继的X线检查对发现并及时处理导管继发性异位具有重要意义。护理人员应加强对PICC继发性异位的高危因素、临床表现、导管监测、异位预防以及出现异位后的妥善处理方面的理论和技能培训,确保置管后的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目的探讨早产儿PICC(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er Catheter,PICC)穿刺时送管体位与导管异位关系。方法将实施PICC置管的早产儿随机分为平卧位组和坐位组。平卧位组送管时患儿平卧,穿刺侧手臂外展大于90°,当导管位置到达肩部时助手将患儿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坐位组在导管送入肩部时助手托起患儿,头偏向穿刺侧,下颌贴近锁骨,躯干与操作台面垂直。结果平卧位组48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7例,导管异位率22.92%;坐位组47例患儿中导管末端位于上腔静脉30例,导管异位率36.17%;两组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PICC导管细、软、轻,重力作用小,平卧位送管操作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PICC导管置管失败的原因与护理对策。方法:(1)在置管时最好选用贵要静脉。(2)患者取坐位,并且送导管同时嘱患者头转向穿刺侧,下颌紧贴肩部进行送管的体位。(3)选择技术熟练,经验丰富的护士进行穿刺。(4)把置管健康教育的重点放在置管前。(5)操作室宽敞、明亮、整洁、安静,适宜的温、湿度。结果:自2010年2月至今我院未发生1例置管失败。结论:PICC导管置管失败通过严格掌握适应证,置管前充分的健康教育以及提高护理人员的穿刺技术,选择合适的体位和穿刺血管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19.
20.
本文报告了1例因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继发性异位致深静脉血栓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的罕见病例,通过积极正确救治,患者痊愈出院的原因分析,研究探讨如何规避及减少或者及早发现发生PICC继发性异位所致深静脉血栓合并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以及一旦发生后并发症的治疗及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