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汗为五液之一,既可是生理现象,亦可为病理反映。问汗乃临诊“十问”之一,发汗则为治病“八法”之首。通过观汗之有无,察出汗时间、部位,辨汗温、汗量、汗色、汗质之不同,可测患者阴阳盛衰、气血津液盈亏、疾病性质和病情进退。其治疗则着眼于平衡阴阳、调整气血、调和营卫,辅之以固表敛汗等治标措施。  相似文献   

2.
病患仅颈项部盗汗三月,但汗出清冷似水,量多。辨证属气虚,且兼气血不足;尚兼情致不畅,气机郁滞。仅颈项部汗出,乃因"阴阳之气不相顺接"。经以益气止汗、兼顾调养气血、辅以条畅气机之法,一周内,服药4剂,汗出止。  相似文献   

3.
汗证辨治浅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汗为五液之一(心在液为汗),是阳气蒸腾津液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而出汗则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汗证是异常出汗,是阴阳、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等功能活动异常,或邪气引起腠理开合失司以致津液外泄的病证。笔者根据临床治疗,结合前贤经验,就其辨证与体会浅析如下。  相似文献   

4.
汪机的人体营卫阴阳观可从以下几点理解:1阴阳有时指代的是营卫两者,卫气属阳,营气属阴,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中的阴阳指的正是营卫;2营气、卫气同属一气,两者相对而言互为阴阳,但营气之中还可再分阴阳;3气血本一物,异名而同类,人体各经分受,各有气血多少之别,且营气之中兼有气血;4"阳常有余",无待于补,常言补阳补气,实则补营之阳、营之气;5"阴常不足"指营常不足,补阴实为补营,包含补营之阴和营之阳。如此一来,营中包含气血阴阳,故人身之虚皆营虚,补虚即要补营。而气血阴阳双补,以参芪为要,参芪温补的特性充分体现了固本培元、顾护脾胃之本的思想。  相似文献   

5.
汗为五液之一 (心在液为汗 ) ,是阳气蒸腾津液出于体表的代谢产物 ,而出汗则是机体功能活动的表现。汗证是异常出汗 ,是阴阳、气血、津液以及脏腑等功能活动异常 ,或邪气引起腠理开合失司以致津液外泄的病证。笔者根据临床治疗 ,结合前贤经验 ,就其辨证与体会浅析如下。1 辨 证1 1 自汗 究自汗成因 ,不外气虚、阳虚、血虚、阴虚。肺主气 ,司呼吸与腠理之开合 ,外合皮毛。肺气虚则卫外不固 ,玄府不密 ,活动时 ,机体阳气敷张 ,腠理开泄 ,而津液外泄。可见白昼汗出明显 ,动则益甚 ,伴见气短乏力 ,体倦 ,不耐劳累 ,易感冒等症 ;兼有畏寒神疲…  相似文献   

6.
导言 人体汗液与阴阳气血津液脏腑经络密切相关,正常的汗出是机体阴阳调节谐和的表现。在外感病病理上,可看作是感邪后脏腑阴阳气血营卫失调反映在体表上的征象。故观察排汗的正常与否,可以了解阴阳脏腑经络营卫的功能是否协调,气血津液是否充沛,气机是否流畅。因此,汗的表现又可作为判断疾病性质、  相似文献   

7.
气和血是构成机体的两大基本物质。《素问·调经论》指出:“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唐仁川认为,人身气血各具阴阳之性,互为其根,以维持机体的健康状态。但气血失调,则阴阳不和而诸病蜂起。所以唐氏论治血证之前,首先阐明气血的相互关系。他说:“夫载气者,血也;而运血者,气也。人之生也,全赖乎气”(《卷一·脉证死生论》)。“盖人身之气游于血中,而出于血外。故上则出为呼吸,下则出为二便,外则出于皮毛而为汗,其气冲和则气为血之帅,血随之而运行,血为气之守,气得之而谧静”(《卷二·吐血》)。既然呼吸、二便、排汗等有关生理活动,都是气血相互为用,特别是“气”运动变化的结果,即所谓“静则气平而生阴,动则气躁而生阳”  相似文献   

8.
气血是构成人类生命的主要源泉,如《素问、宝命全形论》曰:"天地合气命之曰人".《灵枢、九针论》曰"人之所以成生考血脉也",人仍气血构成.《寿世宝元》指出"盖气者,血之帅也,气行则血行,气止则血止……夫气有一息之不行".说明了气血的生理关系,因此"气血不和,百病变化而生".如《素问、调经论》曰"血之与气并走于上,则为大厥,厥则暴死,气复反则生,不复反则死".《灵枢、阴阳清浊论》曰"人之气血,苟能如一,则天下为一矣".阐述了病理上的气血因果关系,古人对血证治气,气证治血,论述比较详尽.  相似文献   

9.
多汗症是由于汗液分泌量超过机体体温调节及体内平衡所需导致全身或局部出汗量异常增多的疾病,归属于中医学“汗证”范畴,由阴阳失衡、津液疏泄失常所致。与众医家从心、肺、肾论治汗证不同,本文基于肝脾两脏探讨多汗症的病因病机,阐释调和肝脾对于汗证的重要意义,提出肝郁脾弱、营卫不和、阴阳失衡为其关键病机。临证多从肝脾入手,以疏肝解郁、健脾养血、调荣益卫为主要治疗原则,重视脏腑气血关联,健脾益气以固其本,疏肝解郁以调其气,脾运得健则益气有源,气畅血和则汗泄有道。方选逍遥散化裁,以肝木、脾土为主论治,补养后天,调畅气机,滋养五脏,调和气血,身强而神自安,气足而汗自止,肝脾同调,升降相因,五脏自和。  相似文献   

10.
岳灿  牛麟 《安徽医学》1995,16(2):48-49
<正> 祖国医学认为:汗是人体五液之一,为心所主,由阳气蒸化津液,发泄腠理而成,《内经》曰:“阳加于阴谓之汗。”又曰“阴虚者,阳必凑之,故少气时热而汗出也。”从而说明病理性出汗,多由阴阳偏胜,气血失调,公失所养等原因造成。然就童汗而言,究其因,不外有三:一曰表虚不固,小儿皮肤虽为人身之藩篱,但由于皮肤娇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