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大型听神经鞘瘤经乙状窦后锁孔入路的手术技巧及疗效。方法对16例(17个)大型听神经鞘瘤均行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开颅术,术中在神经电生理监护下,通过调节手术床位置和显微镜角度充分显露肿瘤并切除,严密缝合硬膜,骨片复位固定。结果肿瘤全切除14例,次全切除2例;均保留面神经解剖结构。术后出现轻、中度面瘫12例,治疗后改善;残存少许听力5例;切口无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结论乙状窦后锁孔入路适用于各型听神经鞘瘤,通过调节手术床位置和显微镜角度,均可充分显露肿瘤并全切除。术中神经电生理监护能有效保护肿瘤周围的重要结构。严密缝合硬膜和骨片复位固定可消除局部皮下积液或脑脊液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囊性听神经瘤患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治疗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254例听神经瘤患者,对比研究囊性和实性听神经瘤患者在发病率、性别比例、肿瘤大小、临床表现、术后面听神经功能、术后其他并发症等的差异。结果囊性听神经瘤肿瘤体积更大,术后面听神经保留率更高,中枢感染率较高。结论大型囊性听神经瘤首选显微外科手术,残留肿瘤可采用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处理。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神经内镜辅助下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神经内镜联合显微镜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治疗的16例大中型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肿瘤均全切除,面神经解剖保留14例(87.5%),术后面神经功能依据House-Brackmann分级Ⅰ级5例,Ⅱ级6例,Ⅲ级3例。术后无脑脊液漏及颅内感染。术后随访3~24个月,复查MRI增强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神经内镜辅助显微手术切除切除大中型听神经瘤,有助于减少手术创伤,减少脑脊液漏等并发症,保护面听神经功能,提高肿瘤全切除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巨大听神经瘤(直径>4 cm)显微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5月显微手术切除的7例巨大听神经瘤的临床资料。结果 肿瘤全切除4例,近全切除1例,次全切除2例(术后3个月行伽玛刀治疗)。5例面神经解剖保留,2例术中未能解剖保留;术后面神经功能分级按H-B标准:Ⅱ级4例,Ⅲ级1例,Ⅳ级2例。术后随访4~40个月,全切除肿瘤无复发,未全切除肿瘤无进展。结论 对于巨大听神经瘤,术中严格电生理监测下尽可能全切除肿瘤,必要时残留粘连紧密的脑干和面神经上肿瘤,术后辅助伽玛刀治疗,亦能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听神经瘤的临床改进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作者自2000年9月至2001年12月,采用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切除中、大型听神经瘤13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的手术技巧和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该入路对59例大型(≥3 cm)听神经鞘瘤行显微手术切除,术中通过调节显微镜角度和手术床位置充分显露肿瘤并切除,然后严密缝合硬脑膜,骨瓣复位固定.结果 肿瘤全切除53例(89.8%),次全切除6例(10.2%),全组无死亡患者,面神经均获解剖保留.术后出现轻、中度面瘫者45例(76.3%),部分听力残存15例,无切口局部脑脊液漏或皮下积液.结论 枕下乙状窦后锁孔入路显微手术是切除大型听神经鞘瘤的较好方法,死亡率和病残率低,并能有效保留面、听神经的功能.  相似文献   

7.
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总结自1984年以来采用显微外科技术对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382例手术切除的体会,以提高此类肿瘤的手术治疗效果。方法 采用显微外科技术,枕下乙状窦后小骨窗经内听道入路,切除肿瘤,其中132例手术是在神经功能监护仪的监测下进行。结果 肿瘤全切率为95%,面神经保留率73%;在神经功能监护仪的监测下,肿瘤全切率为100%,面神经保留率为98%,耳蜗神经保留率为42%。自1990年以后无手术死亡。结论 对于大型、巨大型听神经瘤,必须在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磨除内听道后壁,切除内听道内的肿瘤,才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全切。术中应用神经功能监护仪对面、耳蜗神经的辨认及保护尤为重要,并可估计术后面神经功能恢复的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切除大型听神经瘤的手术技巧,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 方法 采用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手术切除大型听神经瘤21例,对肿瘤暴露、显微手术技巧、手术中特殊情况及并发症进行分析. 结果肿瘤全切除18例,次全切除3例,面神经功能保留17例,听力保留5例.术中出现心跳短暂停止1例,术后短期并发症4例,无死亡病例.结论 经乙状窦后入路显微镜下的切除大型听神经瘤是安全的手术方法 ,良好的手术技巧、对解剖的熟悉是全切肿瘤、减少神经损伤和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We review our results for facial nerve preservation in 105 patients with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diameter 4.0 cm or larger) undergoing excision via the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Microneurosurgical techniques and facial nerve monitoring were used. Complete tumor removal was achieved in 91 cases (86.7%) and subtotal removal in 14 (13.3%). There were two postoperative deaths (1.9%). The facial nerve was preserved anatomically in 83 (79.1%) patients. Using the House-Brackmann grading system, facial nerve function was assessed immediately after surgery, at the time of discharge and 1 year after surgery. Excellent function (Grades I and II) was present in 41.0%, 41.8%, and 56.7% of patients at each time interval, respectively, with acceptable function (Grade I-IV) in 78.5% (68/87 cases) at follow-up assessment at one year. The suboccipital retrosigmoid approach resulted in good anatomical and functional preservation of the facial nerve during excision of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with minimal other morbidity and low mortality. We recommend this approach for excision of large acoustic neuromas.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单独内镜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听神经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在内窥镜视屏图像引导下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切除肿瘤。结果术后MRI显示肿瘤完全切除5例、次全切除3例、大部切除2例。术后随访6个月,发生单侧轻微面瘫2例、单侧面部麻木1例。结论采用经枕下乙状窦后入路单独内窥镜手术切除听神经鞘瘤具有微创、简便、舒适和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的听神经瘤乙状窦后入路骨瓣成形术。方法采用改良C形切口,肌肉分层切开,参考星点、顶切迹、乳突沟等解剖标志,在横窦、乙状窦、两窦交界处电钻钻孔后骨瓣开颅,结合关颅时骨瓣复位,严密缝合硬膜,分层缝合肌肉,皮下连续缝合,皮肤皮内缝合等技术,行乙状窦后入路听神经瘤切除术45例。结果全部病例成功完成骨瓣开颅,未发生静脉窦或者硬膜严重损伤,关颅时颅骨完全复位,硬膜、肌肉、皮肤缝合严密。结论采用该方法行骨瓣成形术,静脉窦定位方法准确、简便,结合其他手术技巧,行乙状窦后入路安全、快捷。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切除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技术。方法回顾分析22例大型及巨大听神经瘤临床资料,在面神经电生理监测下行显微手术切除,术后随访面神经功能。结果肿瘤全切除15例,次全切除7例。面神经自发肌电图在面神经受牵拉、挤压、生理盐水冲洗等操作过程中产生显著放电,刺激肌电图对寻找和辨认面神经具有重要作用。面神经位于肿瘤腹下方7例,腹上方2例,腹侧中部13例。所有病例面神经均解剖保留。术后随访6~42个月,面神经功能(House-Brackmann分级),H-B分级Ⅰ级11例,Ⅱ级5例,Ⅲ级2例,Ⅳ级4例。结论面神经电生理监测辅助显微手术对术中解剖与功能保留面神经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