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测定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研究新疆维吾尔族乙型肝炎病毒(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的HBV基因型分布.方法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分析技术,由限制性内切酶AvaⅡ和DpnⅡ作用于HBVDNA前S区扩增片段建立的简便的HBV基因型分型方法,对52例HBeAg阳性的新疆维吾尔族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的HBV进行基因型测定.结果D基因型57.7%(30/52),C基因型30.8%(16/52),B基因型11.5%(6/52),无A、E和F型.结论新疆维吾尔族HBV慢性无症状携带者的HBV基因型以D型为优势,为我国HBV基因型分布提供了新的资料,并为建立中国人HBV基因库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
川南地区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初步了解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型的分布及临床意义.方法:用特异性引物 - 聚合酶链反应的方法,对80例来自川南地区HBV - DNA阳性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血清进行HBV基因分型,其中无症状携带者26例,轻、中度慢性肝炎35例,重型肝炎、肝硬化13例及肝癌6例.结果:80例血清标本中,B型64例(80%),C型12例(15%),B+C混合基因型4例(5%).B型平均年龄低于C型(P<0.01);B型的HBeAg阳性率高于C型(P<0.01),HBV - DNA水平也高于C型(P<0.05);B、C型在肝功能损伤程度指标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川南地区主要的HBV基因型为B型和C型,B型为优势基因型,还有少量的B+C混合型;HBV基因型与其致病性有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异质性及准种特点研究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在慢性HBV感染的个体中存在不同的基因型(genotype)、血清型(serotype)和准种(quasispecies)等基因序列异质性(heterogeneity)的特点。HBV基因序列异质性是普遍存在的,在HBV基因组的各结构基因区、调节基因区都有异质性的特点,而且始终处在持续变化之中。HBV基因序列的异质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生物医学意义。HBV准种等异质性特点的研究,使我们对于HBV全基因序列、HBV基因突变的规律、HBV抗药性的遗传学基础,甚至导致肝细胞恶性转化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等都有了全新的认识。准种概念的引入,使我们对于HBV基因序列异质性的认识,从单一病毒株水平提升到HBV种群的水平,是对于HBV基因遗传与变异认识的一次革命性的飞跃。 相似文献
4.
乙型肝炎病毒基因组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49,自引:7,他引:42
探讨乙型肝炎病毒(HBV)基因组异质性及其生物学意义。以已知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2例慢性HBV感染患者外周血血清中扩增HBV基因组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质粒,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并加以比较。测序结果发现,来源不同的5株HBV全基因组核苷酸序列的一致率为93.6%,不同克隆的4个开放读码框架长度有明显区别,氨基酸序列中存有移框、缺失、替换等多种变异类型。说明来源于同一患者的HBV基因组序列之间存在有较明显的变异现象,在患者体内构成了准种群。 相似文献
5.
新疆维吾尔族人群HIV协同受体CCR5基因突变的检测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采集新疆维吾尔族血样316份,提取基因组DNA。PCR扩增包含CCR5△32和CCR5m303突变位点的DNA片段,前者直接电泳,后者用HinCII酶切后电泳,进行基因分型。从中发现CCR5△32杂合子22例,无突变纯合子,无CCR5m303突变。CCR5△32群体分布符合Hardy-Weinberg平衡,性别之间无差异。新疆维吾尔族仍CCR5△32频率为3.48%,高于中国汉族人低于欧洲高加索人,与印度和巴基斯担少数民族接近,在地域分布上具有连续性。由于CCR5△32突变杂合体可延缓AIDS发病进程,这一发现对于维吾尔族人的AIDS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A、B、C和D四个基因型乙型肝炎病毒X蛋白(hepatitis Bvirus Xprotein,HBx)对乙型肝炎病毒(hepatitis Bvirus,HBV)复制的影响。方法构建含A、B、C和D四种基因型HBx的真核表达载体和提前终止HBx表达的突变型单倍体HBV表达系统,共转染至人肝肿瘤细胞系HepG2细胞,利用荧光素酶报告系统检测不同基因型HBx对HBV核心启动子的激活作用,利用酶联免疫法(ELISA)检测培养上清中HBV表面抗原(HBsAg)和e抗原(HBeAg)的表达情况,利用特异性引物PCR方法检测细胞中HBV前基因组RNA(pgRNA)和总RNA(pgRNA,2.2kb和0.8kbRNA)的转录情况。结果 A、B、C和D四种基因型HBx的表达均可显著激活HBV核心启动子活性,但不同基因型HBx的激活作用不同。除C基因型外,A、B和D三种基因型HBx均可显著增强HBsAg和HBeAg的胞外分泌水平。检测HBV复制中间产物发现,C基因型HBx对HBVpgRNA和总RNA转录水平的影响显著低于A、B和D基因型。结论不同基因型HBx对HBV复制的影响不同,为进一步研究HBV基因型与HBV复制能力以及临床病理表现的关系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7.
应用多聚酶链反应技术扩增凝血Ⅷ因子基因18内含子的一段142bP片段,并分析该片段内的BClI多态性酶切位点.以这一位点的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s)为遗传标志,对新疆的6个甲型血友病家系进行了携带者分析,在有信息的3个家系的8个待测携带者中,4名诊断为携带者,3名诊断为非携带者.应用这一方法对甲型血友病进行携带者诊断在国内尚少先例.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病毒序列准种个体化特征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多聚酶(P)逆转录酶(RT)区及表面抗原(HBsAg)主蛋白、e抗原(HBeAg)氨基酸序列异质性来探讨HBV准种群在感染个体中的变异特点。应用多聚酶链反应(PCR)方法自8例慢性HBV患者血清中扩增靶基因,克隆入T载体,随机挑选27株克隆测序,将获得基因的推断氨基酸序列进行比较后发现:病毒结构/非结构蛋白氨基酸序列存在广泛的变异现象,替换突变表现出一定的个体特异性,其结果是导致HBV在特定的患者体内可能存在特征性的变异。本研究提示HBV在患者体内的蛋白序列多样性是乙型肝炎慢性化的一个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9.
乙型肝炎病毒核心启动子区基因异质性及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2
从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患者外周血中扩增核心启动子(CP) 基因序列,克隆入pGEM-Teasy质粒,随机挑选克隆进行DNA测序以确定病毒的变异程度。结果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准种共存,CP区内存在热点缺失突变及散在点突变。为了进一步探讨CP区基因异质性对其转录活性的影响,将野生株及不同缺失突变的CP基因片段克隆入pcDNA3.1(-)载体的EcoRI位点,筛选反向克隆,经KpnI和XhoI双酶切后克隆入氯霉素乙酰转移酶(CAT)报告基因表达载体pCAT3-basic上,构建重组报告质粒。以Lipo-fectamine PLUS转染试剂转染肝母细胞瘤细胞系HepG2,用ELISA方法检测CAT表达量,反映了CAT基因上游启动子的转录活性。结果显示,成功构建了重组报告质粒,与野生株比较,HBV CP区准种群的存在不同程度地降低了CP基因的转录活性。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病毒前C/C基因准种与变异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1
以乙型肝炎病毒(HBV)前C/C基因异质性来探讨在慢性感染者体内是否存在HBV准种。以中国株HBV基因序列为依据,设计特异性多聚酶链反应(PCR)引物,自4例慢性HBV感染患者血清中扩增HBV前C/C基因序列,克隆入pGEM Teasy载体,每例患者挑选5个克隆测序以比较病毒的变异程度。测序结果发现同一患者前C/C基因碱基序列之间的同源性大于98%,但存有G83→A替换、C抗原内部缺失、移框突变等多种变异类型。结果提示,HBV长期携带者体内有HBV准种共存,推测前C/C区的多种变异可能与感染慢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1.
Transferrin (TF) polymorphism, one of the most useful genetic markers, have been studied extensively. TF*Dchi allele is widely distributed both among east Asian populations and American Indian populations. The TFDchi peptide was characterized by replacement of His by Arg at position 300 by amino acid sequencing. In the present study, one base substitution at the 956th nucleotide from the first nucleotide in the starting codon that induced His300Arg exchange was confirmed by direct DNA sequencing. The genotyping method used to detect the TF*Dchi allele involved the use of PCR-RFLP and restriction enzyme Acc II. Analysis of the 1765th nucleotide, which determines the common TF alleles, TF*C1 and TF*C2, in TF*Dchi cDNA indicated that the TF*Dchi allele is derived from the TF*C1 allele. 相似文献
12.
为了解北京地区HCV感染的基因型及基因型与各种肝病的关系。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了220例北京地区不同人群血清中HCVRNA,对43例阳性患者的PCR产物用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RFLP)进行分型,结果:40例(93.0%)为Ⅱ型感染,2例(4.7%)为Ⅲ型感染,1例(2.3%)为Ⅱ/Ⅲ型混合感染,表明北京地区以HCVⅡ型感染为主。 相似文献
13.
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外周血T细胞受体谱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慢性无症状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AsC)外周血T细胞TCR-β链CDR3谱型的变化,了解AsC患者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情况。方法 利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扩增T细胞受体(TCR)各BV家族CDR3区基因,利用谱型分析技术比较各家族CDR3长度分布,了解AsC T淋巴细胞克隆性增生情况。对单克隆或寡克隆性增生家族的PCR产物进行序列测定和氨基酸序列分析,进一步了解克隆增生T淋巴细胞的均一性。结果 4名正常人的TCR CDR3谱型均呈现正态分布,而9例AsC中均存在不同BV家族的T细胞克隆性增生,CDR3区直接测序结果证实增生的T细胞克隆具有不同长度和序列的氨基酸序列。结论AsC外周血T淋巴细胞存在克隆性增生,且增生的T淋巴细胞不具有均一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HBV DNA水平与HBV标志物(HBVM)表现模式的相关性.方法血清HBV DNA定量检测采用PCR ELISA法,HBVM采用ELISA法.结果在HBVM阳性的366例血清中,有199例HBV DNA阳性,占54.4%.血清HB-/ml占65.2%;HBsAg、抗-HBe、抗-HBc阳性者HBV DNA-HBc阳性者HBV DNA阳性率占95.2%,≥106 copiessAg、HBeAg、抗阳性率占29.1%,≥106 copies/ml占17.6%.结论血清HBVM阳性患者中约55.0%的血清HBV DNA阳性,且HBeAg阳性患者中HBV DNA含量及阳性率均明显高于抗-HBe阳性者;在抗-HBs、抗-HBc阳性或HBsAg阴性者血清内也有HBV DNA阳性者. 相似文献
15.
16.
应用PCR与原位杂交技术检测了40例原发性肺癌乳头状瘤病毒(HPV)的感染率及与肺癌不同组织类型的关系;应用PCR-RFLP技术分析P53基因第七外显子的扩增与突变,结果显示;肺癌HPV阳性率为55%(22/40例),其中SCLC9/9例,鳞癌8/16例,腺癌5/12例阳性,P53基因第七外显子在HPV阳性的标本中有5/22例扩增,RFLP分析2/5例(SCLC,鳞癌各一例)突变,探讨HPV感染,P53基因与肺癌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山西地区家庭聚集性HBV感染患者基因型特征与病毒载量及肝组织病理的关系。方法随机采集临床确诊家族聚集性的慢性HBV表面抗原携带者(ASC)35例和轻型CHB患者65例。分别进行HBV基因分型、HBVDNA载量、肝组织病理学检测。结果HBV基因型显示:B型7例,HBVDNA主要为低载量(57.14%)病理损害程度较轻。BC混合型11例,HBVDNA以低、中载量为主(45.45%、36136%),病理损害多为轻至中度≤G210例(90.91%),S29例(81.82%)。C型82例,其中ASC29例,HBVDNA以高载量为主(72.41%),均有不同程度的病理损伤(100%);CHB53例,HBVDNA主要为中、高载量(39.62%,49.06%),病理损害≥G2者38例(71.70%),≥S2者25例(47.17%)。结论山西地区家族聚集性ASC和CHB以基因C型为主、病毒载量高、肝组织病理损伤较严重.为乙型肝炎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家族聚集性ASC不仅存在HBV病毒高载量.而且均有不同程度的肝脏病理损伤.临床可视肝组织病理结果酌情抗病毒治疗;肝组织病理学检查作为ASC和CHB患者治疗前的常规检测手段,为规范CHB的抗病毒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稳定、高灵敏度化学发光Southern blotting检测系统,检测HBV(ayw)转基因小鼠肝脏及其他组织的HBV复制水平。方法采用地高辛标记HBV探针,利用pTHBV1047质粒检测杂交系统的灵敏度及重复性;提取第27代HBV(ayw)转基因小鼠肝、肾、脾和肌肉组织总DNA,经HindⅢ酶切后电泳、转膜,利用高灵敏度化学发光杂交Southern blotting检测各组织中HBV复制中间体的水平。结果地高辛标记的化学发光检测系统灵敏度达0.1pg,且杂交系统稳定可靠。HBV(ayw)转基因小鼠基因组DNA中检测到整合的外源HBV DNA,但低于HepG2.2.15细胞的HBV复制水平。肝、肾、脾和肌肉组织中都有HBV复制中间体存在,以肝组织中含量最高。结论第27代HBV(ayw)转基因小鼠染色体含有稳定的HBV基因整合,为复制型HBV转基因小鼠。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在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中的作用。方法从68例HBV感染者(无症状携带者15例,慢性肝炎患者35例,重型肝炎患者18例)和24例健康体检者血液中分离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及血清,应用RT-PCR及ELISA分别对IL-18基因的转录和血清中IL-18的含量进行检测。结果不同临床类型HBV感染者之间IL-18基因转录水平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重型肝炎组IL-18基因转录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无症状携带者组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慢性肝炎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病情加重,IL-18水平上升。肝组织炎症活动度不同的慢性肝炎患者之间IL-18基因转录及其血清中的含量表达水平的差异均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肝组织炎症程度越重,IL-18含量越高。结论IL-18可能参与了宿主对HBV的免疫应答,与肝脏炎症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