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探讨静脉肾盂造影与CT增强扫描同时进行在儿童泌尿系统先天性畸形诊断中的价值。方法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病儿24例,同时行静脉肾盂造影(IVU)+CT增强扫描。结果检查显示双侧双肾盂双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右重肾、右巨大输尿管积水并输尿管末端囊肿1例;单侧双肾盂并双输尿管4例;单侧双肾盂双输尿管异位开口1例;肾盂输尿管交接处梗阻7例;巨输尿管6例,其中2例并输尿管反流;盆腔异位肾、前列腺囊、后尿道瓣膜各1例。结论IVU+CT增强扫描同时进行,有利于连续完整地记录泌尿系先天性畸形的影像表现,作出全面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2.
王宏伟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1):129-129
目的:对问题奶患儿行泌尿系超声筛查,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病例的超声诊断及结果进行分析:方法:在对食用问题奶粉的小儿超声筛查泌尿系结石过程中,发现的泌尿系畸形患儿超声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291例小儿中,有26例泌尿系畸形,其中肾盂输尿管连接处狭窄20例,输尿管膀胱连接处狭窄1例,重肾双输尿管2例,多房性肾囊性病变1例,肾发育不良1例,盆腔异位肾1例,均经肾盂造影或(和)手术证实。结论:超声对小儿泌尿系检查应作为必检项目,在临床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尿路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CTU)对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及合并症的诊断价值。方法 15例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患者,均行多层螺旋CT泌尿系检查,获取原始图像数据后,在工作站使用软件对图像进行后处理。结果 CTU明确诊断15例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其中单侧13例,双侧2例。并发输尿管结石2例,急性肾盂肾炎伴肾旁感染1例;合并肾癌、肾盂及输尿管癌各1例,输尿管下段囊肿2例,输尿管异位开口3例,肾融合1例,单纯性肾囊肿5例。结论 CTU能为诊断成人重复肾输尿管畸形及其并发症、合并症提供确切依据。  相似文献   

4.
螺旋CT尿路造影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对45例小儿泌尿系畸形的患儿行CT平扫和肾实质期及排泄期扫描,将原始图像传送至工作站进行后处理,获得MPR、MIP、CPR和VR图像。结果经CTU诊断泌尿系畸形45例,包括单侧肾盂与输尿管重复畸形14例,双侧肾盂与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肾盂与输尿管交界部梗阻9例,异位肾2例,先天性肾发育不良5例,多囊性发育不良肾1例,融合肾5例,孤立肾2例,肾旋转不良2例,巨输尿管1例,腔静脉后输尿管1例,膀胱憩室1例。结论 CTU具有扫描速度快,覆盖范围广,薄层扫描能力,多角度三维成像等优点,对小儿泌尿系畸形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64排螺旋CT尿路造影技术(CTU)对泌尿系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51例泌尿系病变病人CTU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病人均行平扫和增强三期扫描(肾皮质和肾实质及排泌期扫描),将原始资料传送工作站进行图像后处理,获得多平面重组、曲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容积再现图像.结果:51例中,泌尿系结石30例,肿瘤15例(膀胱肿瘤13例,肾盂输尿管肿瘤2例),结核2例,先天性畸形4例(1例先天性巨输尿管,1例双肾盂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囊肿,1例输尿管狭窄并积水).结论:CTU能够通过直观、清晰的图像观察全尿路情况,对泌尿系疾病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6.
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是泌尿系少见的先天性畸形。我院2 0 0 1年2月至2 0 0 2年8月共收治6例,均经手术证实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现结合临床治疗及X线表现,着重探讨分析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的临床及X线诊断价值。1 资料与方法我院经手术证实为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6例,男4例,女2例,年龄18岁~2 8岁,平均2 3岁。患者临床均有背酸痛病史,腰部隐约触及包块2例,腰痛4例且伴有单侧或两侧腹部轻中度胀痛;3例有间歇性血尿,血清Cr、BUN正常。4例合并有结石,6例均经B超,KUB,IVP以及患者侧肾逆行尿路插管造影,2例作CT检查。2 结果2 …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磁共振尿路造影(Magnetic Resonance Urography,MRU)与螺旋CT泌尿系成像(Spiral CT Urography,SCTU)对输尿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比较两者的优缺点。方法 24例输尿管病变中,结石9例,肿瘤5例,狭窄9例,畸形1例,均行MRU与SCTU检查。结果 (1)9例结石MR重T2成像上示梗阻端以上肾盂、输尿管扩张,结石呈低或无信号,上方有环状高信号;SCTU图像上,8例阴性结石和1例阳性结石可见其位置、形态、大小及扩张的肾盂、输尿管。(5)5例输尿肿瘤MRU示局部软组织信号强度不等,SCTU示局部管腔内对比剂变细或突然中断、管壁不光整。9例狭窄包括4例炎症性狭窄和5例医源性狭窄,MRU示梗阻端呈悬针样改变,SCTU示狭窄部位管腔逐渐变细、管腔无明显增厚。(3)1例畸形示右侧输尿管下端与对侧输尿管并行,末端有巨大囊肿形成。结论 (1)与普通CT与静脉泌尿系造影IVU相比,螺旋CT与SCTU技术可进行容积扫描,不易遗漏病变,尤其是较小结石,可任意方向旋转观察,最大限度清晰地显示病变。(2)MRU不需造影剂,没有碘造影剂过敏及暴露于放射线的危险,特别适用于肾功能不良者以及儿童、孕妇、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多层螺旋CT三维尿路成像(MSCTU)技术在泌尿系统疾病检查的应用价值,对19例确诊有泌尿系疾病的患者所做的MSCTU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MSCTU扫描显示,19例中15例输尿管结石平扫时表现为输尿管管腔内致密影,MPR图像上结石呈梭形或类圆形,与输尿管走形方向一致,上方输尿管有不同程度扩张,可见边缘征;1例输尿管癌表现为输尿管管腔内充盈缺损,管腔变窄、中断,上方输尿管扩张;1例输尿管结核表现为特征性输尿管串珠样改变;重复输尿管畸形伴肾盂积水2例,表现为肾盏、肾盂扩大,肾皮质萎缩变薄。MSCTU可显示泌尿系病变及其比邻关系。  相似文献   

9.
唐小军  夏从乐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9):2494-2494,2497
目的: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水平。方法:对100例(30例肾结石,70例输尿管结石)泌尿系结石患者行二维超声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利用彩色多普勒显像协助观察输尿管走行,在可疑结石强回声后方寻找"彩色快闪伪像"以确定结石的存在;通过观察输尿管末端喷尿多普勒信号变化判断其有无梗阻。结果:30例肾结石(结石直径小于4 mm,后方声影不典型)B超检出率为90%,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检出率提高到100%。70例输尿管结石位于第一狭窄及第三狭窄处共计40例,二维超声与彩超检查率相同,均检出40例。介于第一狭窄与第三狭窄之间的结石病灶共计30例,B超检出率为45%,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后检出率提高到73%,两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超声未发现结石的8例患者,有6例显示输尿管末端喷尿次数减少,信号减弱,综合其超声(患侧肾盂集合系统轻度分离)及临床表现,提出疑似诊断,后经临床及其他影像学检查证实。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能显著提高泌尿系结石的诊断水平。  相似文献   

10.
对象和方法 2006年5月~2007年12月收治非结石性、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P)显影不良肾脏32例(32只),男19例,女13例,年龄8个月~68岁,平均43.4岁。均经腹部平片(KUB)排外阳性结石,静脉肾盂尿路造影(IVP)检查提示患侧泌尿系显影不良。其中输尿管狭窄10例,肾萎缩7例,肾结核5例,多囊肾7例,肾盂肾盏癌2例。其中19例进行手术治疗,切除无功能患肾11只。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尿路造影(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对经膀胱镜、手术等临床证实为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34例患者行CTU检查,结合分期增强扫描对泌尿系统发育畸形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4例患者中,发现肾脏缺如2例,肾发育不全6例,肾脏融合畸形(马蹄肾)4例;肾盂输尿管重复畸形7例,先天性输尿管狭窄8例,输尿管开口异常4例;膀胱憩室2例,先天性膀胱直肠瘘1例。与手术结果对比,诊断率达到100%。结论 CTU对泌尿系统先天性发育畸形的确诊及分类具有重大临床意义,为临床手术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2.
背景 儿童先天性肾脏及尿路畸形(CAKUT)是一种先天性结构畸形,是导致儿童及青少年终末期肾病的首要原因。目的 本研究通过对高危新生儿进行CAKUT超声筛查,分析高危新生儿CAKUT的发生情况,探讨开展CAKUT超声筛查的适宜对象及模式。方法 选取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安丘市妇幼保健院2012年7月—2014年7月出生的父母同意接受超声筛查的4 883例高危新生儿进行CAKUT超声检查,对筛查结果进行分析,将筛查出的CAKUT进行分类并定期随访。结果 两家医院共筛查出242例CAKUT患儿,CAKUT检出率为4.96%。安丘市妇幼保健院CAKUT检出率(5.43%,225/4 146)高于潍坊市妇幼保健院(2.31%,17/737)(χ2=12.934,P<0.05)。筛查出168例CAKUT男婴,74例CAKUT女婴,男女比例为2.27∶1,男婴CAKUT检出率(6.52%,168/2 575)高于女婴(3.21%,74/2 308)(χ2=28.447,P<0.05)。共筛查出肾积水患儿230例,占CAKUT患儿的95.04%,包括Ⅰ度205例、Ⅱ度23例、Ⅲ度2例;其他CAKUT类型患儿12例,包括重复肾3例、肾囊性病变3例、单侧肾缺如2例、异位肾2例、肾发育不全2例。随访1年,Ⅰ、Ⅱ度肾积水患儿肾积水自行消失,Ⅲ度肾积水患儿给予保守治疗后肾盂扩张消失。其他CAKUT类型患儿均转入潍坊市妇幼保健院儿科肾脏门诊进一步随访,其中2例失访,余随访发现患儿肾功能均正常。结论 潍坊地区高危新生儿的泌尿系统畸形超声筛查中CAKUT检出率为4.96%,较国内外筛查结果偏高。且肾积水最为常见,预后良好。高危儿出生后有必要进行CAKUT超声筛查,对严重肾积水及其他CAKUT类型患儿及早转诊,完善三级转诊机制,有助于尽早采取有效的预防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晚期前列腺癌侵犯输尿管口导致肾积水行经尿道输尿管口等离子电切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5例晚期前列腺癌侵犯输尿管口导致肾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65~85岁,平均75.5岁;B超:积水肾24个;血浆 BUN 8.9~28.5 mmol/L,平均13.2 mmol/L,血浆Cr 126.7~369.2μmol/L,平均243.3μmol/L.放射性核素肾显像:肾小球滤过率31.1~66.2 mL/min,平均48.6 mL/min,积水肾均存在上尿路梗阻.均采用经尿道输尿管口等离子电切术及最大限度雄激素阻断治疗.结果手术均顺利,手术时间50~100 min,平均为65 min.出血量30~65 mL,平均45 mL.术后4 d拔除导尿管出院.随访2~4周.术后1周复查B超示肾积水改善18个(75%),未有明显变化6个(25%);术后2周复查B超示肾积水改善20个(83.3%),未有明显变化4个(16.7%).术后2周复查血浆 BUN 6.6~21.30 mmol/L,平均10.75 mmol/L;血浆 Cr 97.5~286.6μmol/L,平均187.3μmol/L;放射性核素肾显像示肾小球滤过率37.8~79.2 mL/min,平均58.1 mL/min,积水肾上尿路引路均通畅.结论晚期前列腺癌侵犯输尿管口导致肾积水行经尿道输尿管口等离子电切术可短期内有效缓解上尿路梗阻,改善患者肾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51例儿童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的临床特点、诊断及手术治疗情况,提高对该病的诊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温州医科大学附属育英儿童医院2000年1月-2013年7月51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患儿的临床特点、影像学表现、病理学资料、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支气管源性囊肿28例(54.90%),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9例(17.65%),肺隔离症11例(21.57%),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1例(1.96%),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合并肺隔离症2例(3.92%),36例(70.59%)患者临床表现为肺部感染;影像学检查结果,支气管源性囊肿可表现为气囊肿、液囊肿、液气囊肿,其中以气囊肿最多见,占53.57%;先天性囊性腺瘤样畸形可表现为大囊型、小囊型、实性型,而以大囊型为主,占55.6%;肺隔离症者以肺部团块密度增高影为主,先天性大叶性肺气肿表现为肺过度充气,内可见稀疏的肺纹理。术前误诊率为15.70%,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肺叶切除术39例(76.47%),囊肿摘除术者7例(13.73%),行隔离肺切除术5例(9.80%),总体预后良好。结论先天性肺囊肿性病变以支气管源性囊肿为主要类型,临床表现以肺部感染为主,临床上误诊率较高,影像学表现多样,影像学检查是术前诊断的重要依据,手术是其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杨毓  吴晓翔 《当代医学》2014,(14):85-86
目的:探讨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单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评估的效果。方法选择单侧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均使用MPCNL治疗,观察患者手术前后肾功能,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的检查结果。结果60例患者治疗后肾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检查患者肾内血流均欠丰富,主动脉峰值流速、肾动脉流量均低于健康肾;重度肾积水17例阻力指数高于健康肾(P<0.05);患者术后肾血流等检查结果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输尿管结石伴肾积水患者的肾功能效果良好,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6.
唐伟雄  叶木石  田焕书 《河北医学》2010,16(10):1174-1176
目的:探讨彩色多谱勒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效果及经验。方法:对在我院采用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的4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本组40例肾囊肿均一次穿刺成功,平均抽出囊液(182.50±10.20)mL。全部病例于治疗后3个月复查,治愈36例(90.00%),有效4例(10.00%),总有效率100%。于术后6个月再次行常规超声检查,最终疗效评定为治愈39例(97.50%),有效1例(2.50%),总有效率100%。术后出现醉酒样反应2例(5.00%),局部轻度胀痛6例(15.00%),血尿1例(2.50%),轻度肾盂积水伴输尿管扩张1例(2.50%),无出血、感染、周围脏器损伤等并发症。结论:彩超引导下经皮穿刺硬化治疗肾囊肿是一种理想的手术方式,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腹部X线平片(KUB)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78例临床考虑泌尿系统疾病的患者做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的同时行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并行3D尿路造影重建,将诊断结果与手术及病理结果对照。结果78例中输尿管结石42例,输尿管结核4例,输尿管肿瘤9例,膀胱癌5例,输尿管炎性狭窄5例,先天畸形7例(包括肾输尿管连接部狭窄5例,肾输尿管重复畸形2例),腹腔或盆腔肿瘤及其他病灶压迫输尿管6例,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CTu)合用,图像好,能充分显示肾实质、肾盂、输尿管、膀胱以及泌尿器官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结论KUB平片加低张静脉尿路造影(IVP)与多层螺旋CT低张尿路造影合用,对泌尿系统梗阻性病变有诊断价值,对炎症性病变鉴别诊断有帮助,尤其对肾功能严重受损的上尿路梗阻性疾病具有特殊的诊断价值。痛苦少、效果好,可作为临床泌尿系患者检查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增强延时扫描对重复肾、输尿管的诊断价值及临床应用。方法16例重复肾、输尿管的患者行多层螺旋CT平扫、增强、延迟扫描,采用三维重建技术对原始数据进行重建,获得泌尿系统立体图像。结果CT增强、延时扫描能够明确显示重复肾、输尿管结构、位置和功能。结论CT增强延时扫描对重复肾、输尿管诊断及临床治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腔内(经阴道/直肠)超声在诊断输尿管中下段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138例输尿管中下段疾病患者经阴道/直肠的超声图像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腔内彩超诊断情况及其超声图像特征。结果138例患者中,明确诊断者135例。其中输尿管中下段结石125例;输尿管癌4例;输尿管结核性病变2例;下段狭窄2例;重复肾双输尿管畸形1例;输尿管囊肿1例。2例位于髂血管分叉处下方约2cm处的输尿管结石漏诊;1例下段壁异常增厚的炎性狭窄误诊为输尿管肿瘤。本组病例诊断符合率97.8%。结论腔内(经阴道/直肠)超声检诊输尿管中下段疾病,无须充盈膀胱,操作简便、快捷、图像清晰、准确率高,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