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彭娟  成国强  陈启明  胡廷宇 《重庆医学》2013,42(12):1387-1389
目的探讨医学生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为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整群分层抽样,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和一般情况问卷,对自尊水平及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医学生SCL-90因子得分高于常模,62.06%的学生有轻度的心理问题,2.67%的学生有中度以上的心理问题;女生在强迫、人际、抑郁、焦虑、恐怖、精神病性等因子高于男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年级各项因子均值高于其他年级,各项因子在年级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自尊水平与SCL-90的各项因子都存在正相关(P<0.01)。结论学校应注重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根据不同年级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2.
七年制药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重庆医科大学203名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七年制医学生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6.5%,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其他因子。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9%,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焦虑因子;男生与女生各因子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户口学生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户口学生(P<0.05);父母教养方式、睡眠状况、与同学朋友相处情况、学习压力是影响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加强。  相似文献   

3.
席天阳   《中国医学工程》2013,(6):104-104,108
目的了解临床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 2009年12月-2012年1月,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200名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00名医学生SCL-90因子测评结果显示各因子评分均明显高于国内常模(P〈0.05),女生的抑郁、焦虑、恐怖因子的各评分显示均分别明显高于男生(P〈0.05),而男女生其他各因子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独生子女、家庭月收入低、父母离异、母亲文化程度低、家庭所在地为农村上述因素对SCL-90量表的各因子均有影响。结论医学院校应根据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各影响因素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有效地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才能提高学生整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自尊水平、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对300名护理中专二年级女性学生采用自尊量表(SE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TAS)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评定,SCL-90评分与高中学生常模比较,分析SES、TAS评分与SCL-90评分间关系.结果护理专业学生SCL-90抑郁和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而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因子分显著较低.相关分析显示,SES评分与SCL-90评分间呈负相关,TAS总分及其因子Ⅰ、Ⅱ分与SCL-90评分呈正相关,而因子Ⅲ分则呈负相关.回归分析也显示低自尊和述情障碍对心理障碍的预测作用.结论低自尊水平和某种述情障碍对护理专业学生人群的心理问题具有影响,提示提高自尊水平,改善情感表达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制订干预性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ymptom checklist 90,SCL-90)对重庆医科大学203名七年制医学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七年制医学生阳性症状检出率为36.5%,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其他因子。中度以上可能的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9%,排在前三位的是强迫因子、抑郁因子以及焦虑因子;男生与女生各因子得分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农村户口学生SCL-90总分及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均高于城市户口学生(P<0.05);父母教养方式、睡眠状况、与同学朋友相处情况、学习压力是影响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结论:七年制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需加强。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南昌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人格特征的关系,为制定提高该类人群的心理健康水平的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624名在校医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对其进行心理特征的测试和评定。结果南昌医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差异达显著水平;SCL-90总分与人格维度当中的内外向、掩饰程度均呈负相关,与神经质呈正相关,其中与神经质维度关系最为密切(r=0.587);神经质对心理健康有预测作用。结论南昌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人格特点与心理健康状况具有相关性,人格特质中的神经质维度对医学生的心理健康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航空兵部队地勤人员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 采用自尊量表(SES)、简易应对方式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60名某航空兵部队地勤人员进行测试。结果 自尊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积极应对方式SCL-90部分因子呈显著性负相关,消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显著性正相关;自尊与积极应对方式呈显著的正相关;高低自尊组的被试在积极应对的得分上差异有显著性。结论 地勤人员的自尊水平和应对方式与其心理健康具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8.
山西省某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了解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取分层整群抽样的方法抽取394名医学生进行SCL-90症状自评量表的问卷调查.结果:SCL-90各分量表的同质性信度大于0.7,量表的测量可信;SCL-90各项因子测试各因子均与全国青年常模无统计学差异;不同性别和不同家庭人均月收入的学生在SCL-90各因子得分无显著性差异;不同性格类型的学生SCL-90因子得分有显著性差异,性格内向的学生得分较高.结论:医学生的心理状况不容忽视,应采取有效的措施正确引导.  相似文献   

9.
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临床护士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促进护士的心理健康、防治心理障碍提供参考。方法 随机抽取西昌市人民医院74名在职护士和74名其他职业的女性,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社会支持量表(SS=RS)进行测试。结果 临床护士组SCL-90的各项因子除偏执、敌对因子外,其他因子分均高于其他职业组;不同年龄段的护士之间,因子分也有所不同。除偏执因子外的各项因子分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结论 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与其他职业女性相比,存在差异,不同年龄的护士,其心理健康状况存在一定差异,护士心理健康状况与社会支持存在一定关系,管理者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完善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维吾尔族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抽取329名新疆医科大学在校少数民族医学生(其中维吾尔族273名,哈萨克族51名,柯尔克孜族5名),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测评,比较不同性别、不同族别及不同生源地医学生 SCL-90各因子之间的差异。结果维吾尔族医学生 SCL-90因子测评结果与国内常模比较,除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意因素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1);男生和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恐怖其他因子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维吾尔族与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医学生在人际敏感、偏执、恐怖因子得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0.01);来自城市的少数民族医学生各因子的得分均低于来自农村的学生,人际关系敏感、偏执和精神病性因子得分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吾尔族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其他少数民族医学生相比存在差距,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维吾尔族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1.
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目的 探讨四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 90项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和艾森克人格问卷 (EPQ)对 2 4 6名四年级医生进行调查。结果 四年级医学生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 ,除躯体化和人际关系因子分外 ,均高于常模 ,各单项因子分≥ 3的检出率累计为 16 .8% ;医学生的EPQ除男生的N(神经质 )分与常模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外 ,男、女生的P(精神质 )分和L(掩饰 )分均显著低于常模 (P <0 .0 1) ,E(内外向 )分均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女生的N分显著高于常模 (P <0 .0 1) ;SCL 90的总分及各因子分与EPQ的各因子分除SCL 1(躯体化 ) ,3(人际关系 ) ,4 (抑郁 ) ,7(恐怖 ) ,9(精神病性 ) ,10 (其他 )与EPQ的L分外呈显著相关。结论 四年级医学生的心理健康总体水平偏低 ,其心理问题的发生与其个性特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某高校新入学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高校2004级470名新入学贫困生进行测试。结果心理问题前三位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贫困新生与非贫困新生总均分、躯体化、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精神病性、其它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一般贫困新生与特困新生在躯体化、抑郁因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敌对因子外,农村贫困新生与城市贫困新生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科生、大专生、中专生各因子分除了强迫、人际关系、敌对、偏执外,其余的各因子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某高校2004级医学贫困新生自评症状较多。  相似文献   

13.
云南省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目的分析云南省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医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本次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云南省某医学院2001~2005级学生7321人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测评,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被测试9个因子分中至少有1项SCL-90因子分≥1.8分的7321名学生中占22.25%,不同性别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学历之间、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之间、不同的年级学生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学生的9个因子分均低于国内大学生,高于国内成人及青年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云南省某医学院学生心理卫生问题阳性检出率与国内外大学生的一致,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差于国内青年及成人,但优于国内大学生,应关注医学生的特有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为高等院校开展心理卫生工作提供某些线索.  相似文献   

14.
大学不同层次的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比较大学理工科不同专业层次新生的焦虑、抑郁及整体心理健康状况水平及其可能影响因素. 方法采用整群抽样,对某大学353名新生(中专、大专、本科及士官)进行现况调查.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流调中心用抑郁量表(CES-D)问卷,由学生自行填写独立完成. 结果 SCL-90的多项指标、焦虑指数、抑郁水平在不同层次的学生中有不同程度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 全体新生中有21.6%~44.6%的学生具有阳性心理症状,有13.7%~35.7% 的学生肯定有抑郁症状. 中专学生较其他专业层次的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阳性症状和抑郁状态. Logist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新生抑郁状态的因素为焦虑评分(OR=2.1, 95.0%CI 1.4~3.3); SCL-90第四因子的(抑郁)评分(OR=3.7,95.0%CI 1.7~8.6),母亲的文化程度(OR=0.61, 95.0%CI 0.39~0.95). 结论焦虑、抑郁、强迫等症状是影响不同层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主要因素. 不同层次新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焦虑、抑郁水平的差异,可能是入学后对学校的适应情况不同所造成的,因此针对不同层次的新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管理方式有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对整群随机抽取的理工中专生,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ASLEC)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进行调查分析.结果理工中专生SCL-90各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全国常模(P<0.001或P<0.05).生活事件各因子除与强迫症状无显著相关外,与SCL-90其他因子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P<0.01或P<0.05).结论理工中专生应激性生活事件与其心理健康关系密切.减少应激性生活事件,可以降低对理工中专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医学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300名本科学生个性特征,采用精神症状自评量表(SCL-90)评价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结果:不同学习成绩中,躯体化、强迫、人际、偏执各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E维度中,较差组与其余两组之间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科学生的学习成绩与其个性特征和心理健康水平有一定的关系,高等院校应加强精神卫生知识的普及,及时有针对性的进行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17.
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与自尊水平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调查分析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与自尊水平的关系。方法采用SCL-90及SES对279名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测评,对SCL-90和SES评分作相关分析。结果护理专业学生SCL-90抑郁和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而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因子分显著较低。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ES评分与SCL-90各项评分存在负相关。结论护理专业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提示针对该人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提高自尊水平,对促进心理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董薇  刘涛生  李伟 《医学教育探索》2010,9(9):1263-1265
目的了解军事医学院校"90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某军事医学院校2009级611名新生进行测试,结果与各种常模进行方差分析比较,并进行不同类别间的组间差异比较,影响因素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90后"军事医学院校大学生SCL-90的各项因子分与军校大学生、全国大学生以及军人相比,各因子分均低于各群体常模,并具有极其显著的差异。出现心理问题排在前5位的因子是:强迫、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结论"90后"军事医学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以往相比,既具有往届新生的共性特点,同时也具有"90后"的一些自身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中专生自尊心理与心理健康状况关系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中专学生自尊与心理健康问题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自尊量表(SES)和家庭一般情况问卷,分析心理健康问题与自尊心理的相关性。结果:中专学生SCL-90因子得分高于常模,52.93%的学生有轻度心理问题,14.25%的学生有中度以上心理问题,自尊水平与SCL-90因子中6项因子存在着负相关并显著。结论:中专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与自尊有显著相关性,注重培养中专生健康的自尊心理避免心理问题发生。  相似文献   

20.
护校学牛自尊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相关研究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护理专业学生自尊水平、述情障碍与心理健康状况的关系。方法对 3 0 0名护理中专二年级女性学生采用自尊量表 (SES)、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 (TAS)和症状自评量表 (SCL 90 )作评定 ,SCL 90评分与高中学生常模比较 ,分析SES、TAS评分与SCL 90评分间关系。结果护理专业学生SCL 90抑郁和恐怖因子分高于常模 ,而躯体化、敌对和偏执因子分显著较低。相关分析显示 ,SES评分与SCL 90评分间呈负相关 ,TAS总分及其因子Ⅰ、Ⅱ分与SCL 90评分呈正相关 ,而因子Ⅲ分则呈负相关。回归分析也显示低自尊和述情障碍对心理障碍的预测作用。结论低自尊水平和某种述情障碍对护理专业学生人群的心理问题具有影响 ,提示提高自尊水平 ,改善情感表达对增进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