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联合缬沙坦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N端前脑钠肽(NT-proBNP)的影响。方法将90例ACS住院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30例,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mg+缬沙坦80mg,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20mg+缬沙坦80mg,均1次/d,服药4周,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结果治疗4周后,三组血清hs-CRP及NT-proBN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其中B组及C组较A组降低更明显(P<0.01)。结论 ACS患者早期联合使用瑞舒伐他汀及缬沙坦可明显减轻炎性反应、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和心血管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80例ACS患者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辛伐他汀组各40例,在常规ACS治疗基础上,分别给予瑞舒伐他汀10 mg/d或辛伐他汀20 mg/d,观察5个月。测定两组患者血清hs-CRP和IL-6水平并观察对比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清hs-CRP和IL-6水平均显著降低(t=6.75、6.34,4.32、4.12,P<0.05),瑞舒伐他汀治疗后显著低于辛伐他汀组(t=3.15、3.11,P<0.05)。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方面瑞舒伐他汀组略低于辛伐他汀组,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2,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和辛伐他汀均具有显著抗炎作用,都能明显减少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瑞舒伐他汀抗炎作用更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后血脂、炎症因子水平及临床心脏事件的影响。方法将100例接受PCI的AC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50例,分别接受阿托伐他汀10mg/d和40mg/d治疗。测定术前,术后4、12、24周血脂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观察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结果患者术后服用阿托伐他汀24周,2组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和hs-CRP水平及心脏事件的发生情况较术前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随治疗时间的延长下降幅度更显著(P<0.05)。B组血脂和hs-CRP水平较A组下降幅度更为显著(P<0.05),但2组心脏事件发生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PCI术后再狭窄具有预防作用,强化剂量作用更明显,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用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 65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3组:瑞舒伐他汀组(10 mg.d-1),普罗布考组(0.5 g,bid)和瑞舒伐他汀(10 mg.d-1)与普罗布考(0.5 g,bid)联合治疗组。于治疗前及治疗第8周后,分别测定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结果治疗8周后与治疗前比较,3个治疗组的血清hs-CRP、TC、LDL-C水平均明显降低;与单用组比较联合治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与普罗布考联用治疗ACS,能更有效地降低血清hs-CRP和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5.
杨锐能 《北方药学》2016,(11):126-12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后血浆中hs-CRP与sOX40L含量的变化.方法:抽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接诊的1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A组(n=90)与B组(n=90),A组给予10mg/d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B组给予20mg/d的阿托伐他汀药物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后血脂水平以及炎症因子的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血浆hs-CRP及sOX40L水平均有所下降P<0.05,B组指标下降程度明显高于A组,P<0.05;B组血浆hs-CRP及sOX40L水平变化差值明显高于A组,P<0.05.结论:对急性冠脉综合征应用大剂量的阿托伐他汀药物较小剂量可达到更明显的疗效,有效缓解了患者的高血脂症及动脉粥样硬化症,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应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稳定斑块、减少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69例ACS患者(ACS组)随机分为小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mg/d)35例、大剂量亚组(给予阿托伐他汀40mg/d)34例,并设正常对照组(同期健康查体者)34例。于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分别测定并比较血清可溶性白细胞分化抗原配体40(sCD40L)、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 治疗前ACS组血清sCD40L、MMP-9、hs-CRP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ACS组在治疗后sCD40L、MMP-9、和hs-CRP水平均有明显降低(P<0.01),但大剂量亚组较小剂量亚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结论 早期应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ACS,能明显降低患者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减少炎性反应,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92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各46例,在常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治疗的基础上分别给予患者辛伐他汀与瑞舒伐他汀进行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IL-6水平及血脂各项指标变化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结果使用瑞舒伐他汀治疗的B组有例患者发生4复发性心绞痛,3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B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5.22%;进行辛伐他汀治疗的A组有5例患者发生复发性心绞痛,3例患者发生心肌梗死,1例患者出现心血管死亡,A组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为19.57%,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血清hs-CRP及血脂各项指标均显著有A组,差异可以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辛伐他汀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中均能有效降低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但瑞舒伐他汀抗炎效果明显优于辛伐他汀,优势更为明显,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药物保守治疗患者血清铁蛋白、血脂水平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120例ACS患者随机分为A、B、C三组,各40例,在给予吸氧、抗凝、扩张冠脉血管等治疗的基础上, A组口服瑞舒伐他汀10 mg/d, B组口服瑞舒伐他汀20 mg/d, C组口服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前和治疗16周后抽取静脉血,观察三组治疗前后血清铁蛋白、血清低密度脂蛋白(LDL)、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结果三组患者治疗16周后血清铁蛋白、血清LDL、oxLDL、hs-CRP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其中B组较A、C组降低明显(P<0.05);A组与C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非PCI药物保守治疗患者早期使用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能明显降低血清铁蛋白、血清LDL、oxLDL、hs-CRP水平,降低血脂水平,降低炎性因子,减轻炎性反应,能起到稳定斑块、抗栓、改善预后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的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核因子-κB(NF-κB)、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1)表达的影响。方法 ACS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10 mg组和20 mg组,另设健康对照组。治疗前及治疗后检测血NF-κB,sICAM-1及血脂等指标,进行治疗前后比较及组间比较。结果 ACS患者血NF-κB,sICAM-1水平较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P〈0.01),治疗4周后,瑞舒伐他汀10,20 mg组血NF-κB,sICAM-1活性下降,治疗前后有显著性差异。治疗后瑞舒伐他汀20 mg组比10 mg组血NF-κB,sICAM-1水平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能有效降低ACS患者血NF-κB,sICAM-1水平,且大剂量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 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 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他汀40 mg,1次/晚,并加用普罗布考250 mg,2次/d.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取血,测定hs-CRP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较A组均降低(P<0.05),TC及HDL-C水平较B组均低(P<0.05),而TG及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各组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或大剂量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PR水平,尤以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收集ACS住院患者60例,随机分为A、B、C3组,每组20例,A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1次/晚;B组给予氟伐他汀80mg,1次/晚;C组给予氟伐他汀40mg,1次/晚,并加用普罗布考250mg,2次/d。3组患者均于治疗前清晨空腹取血,测定hs-CRP和血脂水平,包括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结果:治疗前3组间各项血脂指标及hs-CRP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C组血脂指标和hs-CRP水平较A组均降低(P0.05),TC及HDL-C水平较B组均低(P0.05),而TG及LDL-C水平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B、C组中TC、TG、LDL-C水平较治疗前降低(P0.05或P0.01);各组hs-CRP水平治疗前后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或大剂量氟伐他汀均能明显降低ACS患者血脂及hs-CPR水平,尤以氟伐他汀联合普罗布考效果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血浆可溶性CD40L(sCD_(40)L)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对照组血浆中的变化,探讨阿托伐他汀干预治疗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患者血浆sCD_(40)L水平的影响。方法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7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36例,正常对照组40例。分别测定以上各组患者入院时的血浆sCD_(40)L水平。将ACS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20 mg/d治疗3周后测定ACS患者血浆sCD_(40)L水平。结果 1 ACS组和SAP组血浆sCD_(40)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ACS组血浆sCD_(40)L水平高于SAP组。2阿托伐他汀治疗3周后ACS组血浆sCD_(40)L水平下降,治疗前后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浆sCD_(40)L与冠心病的发生及斑块的不稳定有关,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ACS患者sCD_(40)L水平。  相似文献   

13.
袁峰 《临床医药实践》2007,16(4):255-257
目的:观察正常血脂水平的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早期白介素-6(IL-6)和高效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变化及阿托伐他汀早期治疗对其干预效果。方法:将血脂水平正常的ACS患者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治疗组(20 mg/d×4周)和常规治疗对照组(各40例),另选择同期健康对照者4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比较组间及两组ACS患者治疗前后血清IL-6和hs-CRP水平变化。结果:两组ACS患者血脂水平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但其IL-6和hs-CRP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阿托伐他汀治疗2周时血脂水平无显著变化,但IL-6和hs-CRP水平显著降低(P<0.01),治疗4周时血清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及IL-6、hs-CRP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P<0.01),且显著低于常规对照组(P<0.05)。结论:血脂水平正常的ACS患者同样存在明显的炎症反应,阿托伐他汀具有独立于调脂的抗炎作用,其快速抗炎作用在ACS患者早期治疗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栾蓉  邱丽筠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424-425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8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组和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40例。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片10mg,1次/d,治疗6周。测定治疗前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前MMP-9、IL-6和TNF-α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较对照组治疗后MMP-9、IL-6和TNF-α水平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CS的发生与机体炎性反应激活有关。瑞舒伐他汀能够降低血清MMP-9、IL-6和TNF-α水平,在ACS的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对比剂肾病(CIN)的预防作用。方法 PCI手术患者182例均分为2组:A组PCI术前72h应用瑞舒伐他汀20mg(每晚睡前口服)强化治疗;B组给予瑞舒伐他汀10mg(每晚睡前口服)常规治疗。观察术前、术后24、72h的空腹血清肌酐(SCr)、血尿素氮(BUN)、肌酐清除率(Ccr)、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变化,比较两组CIN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术后24、72h两组SCr、hs-CRP均明显升高(P<0.05),Ccr明显下降(P<0.05)。术后24h及72h,A组SCr、hs-CRP低于B组(P<0.05),A组Ccr高于B组(P<0.05)。A组CIN发生率低于B组(2.20%vs.8.79%)(P<0.05)。结论 PCI术前强化瑞舒伐他汀治疗可降低PCI术后CIN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血浆脑钠素水平和左室重构的影响。方法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共116例,其中阿托伐他汀20mg为A组,阿托伐他汀40mg为B组,阿托伐他汀80mg为C组。ELISA法测定入院即刻、24h、48h、7d、14d、30d时血浆脑钠素水平;入院后3-5d、30d超声心动图测量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VESV)、左室射血分数(LVEF)。结果 B组血浆脑钠素水平在48h、7d、14d时间点较A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C组血浆脑钠素水平在24h、48h、7d、14d、30d时间点较A组、B组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5和P<0.01)。B组在30d时间点左室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末期容积、左心室射血分数均较A组明显改善(P<0.05);C组在3-5d、30d时间点均较A组明显改善(P<0.05和P<0.01),在30d时间点较B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早期大剂量阿托伐他汀治疗可在PCI治疗基础上更快速、有效的改善左室重构,其机制之一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浆脑钠素水平实现的。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非ST段抬高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S)经皮冠脉支架植入(PCI)患者术后血清炎症因子及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90例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随机均分为瑞舒伐他汀负荷剂量组(A组,20mg/d)、瑞舒伐他汀常规剂量组(B组,10mg/d)和阿托伐他汀组(C组,20mg/d),测定术前和术后24h血清内皮素1(ET-1)、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变化,随访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与术前比较,A、B、C组术后ET-1、MMP-9和hsCRP水平均增加,A组ET-1、MMP-9和hsCRP水平增幅小于B、C组(P<0.05)。A组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B组和C组(6.90%vs.13.3%和14.3%)(P<0.05和P<0.01)。结论早期应用负荷量瑞舒伐他汀可减少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PCI术后炎症因子的增加,降低术后6个月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的影响。方法 8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瑞舒伐他汀20mg,1次/d,口服,两组共治疗30d。治疗前后测定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脂蛋白相关磷脂酶A2(Lp-PLA2)的浓度。结果两组治疗后均明显降低血浆hs-CRP和LP-PLA2的表达,并且治疗组降低二者更明显(P<0.05)。两组均未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瑞舒伐他汀可以明显降低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s-CRP和Lp-PLA2的表达。  相似文献   

19.
陈巧莲  钟根明 《中国药房》2011,(28):2612-2614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炎症因子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将68例ACS患者随机均分为阿托伐他汀组和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口服阿托伐他汀片20 mg.d-1,连用20周。对照组不口服阿托伐他汀,其他治疗同阿托伐他汀组。结果:2组患者治疗20周后,患者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细胞介素-18(IL-18)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阿托伐他汀组下降的幅度更明显(P<0.05)。阿托伐他汀组治疗20周后斑块大小、厚度和颈动脉中层内膜厚度(IMT)均较治疗前明显减小(P<0.05),而斑块数量无明显变化(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斑块大小、厚度、数量和IMT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阿托伐他汀对ACS患者具有抗炎作用,能改善血管内斑块的炎症反应,具有阻断和逆转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负荷剂量阿托伐他汀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的冠心病患者高敏血清C反应蛋白(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以下简称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A组)53 例:PCI术前起始负荷量阿托伐他汀80 mg,后每日20 mg;B组40 例,PCI术前术后每日阿托伐他汀20 mg.于PCI术前服药前及术后24 h,7 d分别测定hs-CRP水平.结果:术前两组患者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术后24 h A组hs-CRP水平明显低于B组,7 d后A组hs-CRP水平仍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负荷剂量组阿托伐他汀可显著降低hs-CRP水平,可能会降低PCI术后急性、亚急性血栓形成及再狭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