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 收集我院2009-02~ 2013-03间收治的46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特点及影响预后因素.结果 胃肠间质瘤以中年人发病多见,发生部位以胃部较多占58.60%,小肠占26.09%;肿瘤直径>5 em者较多为67.39%;核分裂像<5/50为71.74%,CD117阳性率为78.26%;不同恶性危险程度胃肠间质瘤患者中,高度危险者1、2、3年存活率(60.00%、0、0)明显低于极低度者(100%、100%、9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1、2、3年患者存活率分别为89.13%、78.26%、67.39%,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预后在年龄、性别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肿瘤部位、肿瘤直径、核分裂像、CD117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肿瘤部位、肿瘤大小、肿瘤性质、核分裂相数目、CD117及术后辅助治疗是术后患者预后的重要指标,其中肿瘤大小、性质及辅助治疗是影响其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方法 收集 GIST患者21例,采取回顾性方法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平均年龄51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均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胃16例,小肠5例;术后病理诊断8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11例恶性,免疫组化以CD117、CD34及 Vimentin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0.4%,85.7%, 95.2%。结论 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可缓解肿瘤复发,改善预后。 【关键词】胃肠间质瘤;诊断;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夏正新 《中外医疗》2012,31(24):73+75-73,75
目的该研究将确定手术治疗胃肠间质瘤疾病的临床效果以及预后情况,总结正确且适当的治疗方法并对患者术后预后因素进行探讨,从而提高临床治疗胃肠间质瘤疾病的治疗结果并改善患者预后情况。方法 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并给予基础护理,若患者为恶性胃肠间质瘤则在进行手术治疗后给予甲磺酸伊马替尼,用法用量为患者口服400mg/d。结果 1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有33.33%的患者进行腹腔镜下胃契形切除术治疗,而进行开腹手术治疗的患者占总人数的66.67%。其中开腹进行近端胃大部切除术以及开腹远端胃大部切除术的患者均未进行淋巴结清扫措施,而进行开腹全胃切除术的患者同时进行淋巴结清扫措施。结论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早期诊断以及早期治疗仍然是提高胃肠间质瘤疾病治疗效果的关键,因此利用医学影像技术对患者进行确诊,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手术治疗方式,以便尽可能完全切除肿瘤,才能够达到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李敏  邹嫒  蒋朝阳 《四川医学》2011,32(1):100-102
目的总结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病理特征,探讨外科治疗效果并评价不同部位GIST的预后。方法对成都军区总医院2004年12月~2009年12月外科收治的73例GIST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作电话或信件随访。结果 73例GIST术前无1例确诊。胃35例(47.9%),小肠14例(19.2%),其他部位24例。瘤体直径2~17cm不等,主向腔外生长的胃GIST和胃外(除直肠)GIST瘤体直径较大。免疫组织化学检测:CD117阳性率97.1%,CD34阳性率87.5%。8例首诊已出现转移,占总患者的10.9%。72例接受手术治疗,63例为完全切除,9例为姑息切除。术后随访时间5~60个月,总随访率95.9%(70/73),51例无瘤健在,7例带瘤生存,11例于术后2~20个月死亡。死亡患者主为胃外GIST,且为首诊转移者。结论 GIST术前确诊困难,最终确诊主要依靠病理,CD117和CD34是重要标志物。肿瘤的预后与其年龄、肿瘤直径、首诊转移和术后复发或转移有关。治疗仍以外科手术为主,但高度恶性的GIST单纯外科治疗较综合治疗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对本院2004年1月~2010年2月收治的33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3例均经手术治疗,其中发生于胃21例,小肠10例,结肠2例.术后病理,极低度恶性8例,低度恶性9例,中度恶性7例,高度恶性9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96.97%(32/33)CD34阳性率84.85%(28/33).结论 胃肠间质瘤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是首选方法,分子靶向治疗可缓解肿瘤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柯传烽 《河北医学》2011,17(2):172-174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至2009年收治的78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患者均经过手术治疗,有72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5 个月至9年, 目前仍生存59例.3 年生存率78.21%, 5 年生存率65.38%.失访6例,死亡13 例,其中术后2 年死亡5例...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endoscopic submucosal dissection, ESD)治疗胃肠道间质瘤(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GIST)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对经胃肠镜及超声内镜诊断的26例来源于固有肌层的GIST行ESD治疗。患者使用丙泊酚静脉注射诱导麻醉。手术标本行免疫组化进一步判定肿瘤性质。观察肿瘤完整切除率、手术时间、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等指标。结果:26例中,25例为单发肿瘤,1例为多发(2个)肿瘤。7例位于食管,10例位于胃底,5例位于胃体,3例位于胃窦,1例位于直肠。27个瘤体成功切除26个(96.30%)。22例(84.62%)瘤体一次性完整剥离,3例(11.54%)瘤体破裂,1例(3.85%)因肿瘤多发,分期切除。ESD手术时间为(59.62±28.18)min,ESD操作过程中,平均出血量不超过50 mL,术后无持续活动性及迟发性出血。2例(7.69%)发生穿孔,应用多枚钛夹成功封闭裂孔,未转外科开腹手术。术后病理及免疫组化确定间质瘤诊断17例,平滑肌瘤7例,异位胰腺1例,血管球瘤1例。良性间质瘤14例,潜在恶性间质瘤2例,恶性间质瘤1例。术后住院时间(4.15±1.71)d。术后随访期(27.73±12.16)月。3个月及6个月胃镜及超声胃镜检查未提示肿瘤残留及复发。结论: 内镜下黏膜下层剥离术治疗胃肠道间质瘤近期疗效安全、可靠,病变可以被完整切除并提供详细的病理学诊断资料,无严重手术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的治疗方法。方法4例胃肠间质瘤术后肝转移患者采用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术)3~8次,栓塞剂为超液化碘油加PVA(聚乙烯醇)颗粒加平阳霉素,4例给予口服格列卫(甲磺酸伊马替尼)400mg/日,随访3年,比较两组病例平均生存期和疾病无进展时间(TTP)。结果TACE治疗组中1例患者经过4次TACE获得二次手术机会,生存期已超过3年;另3例患者1年生存率为50%,TTP为9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0.7个月;口服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组1年生存率为75%,TTP为11.5个月,平均生存期为14个月。结论甲磺酸伊马替尼治疗效果优于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经导管栓塞治疗胃肠间质瘤合并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  方法  将2006年6月?2019年6月因消化道出血于我院行经导管栓塞治疗的1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纳入研究,回顾性分析栓塞治疗的技术成功率和临床成功率。  结果  17例患者在栓塞治疗前行血管造影,5例(29.4%)显示肿瘤染色及造影剂外溢,9例(52.9%)显示肿瘤染色但没有明显造影剂外溢,3例(17.6%)显示阴性。14例血管造影阳性患者经导管栓塞治疗后13例(76.5%)技术成功,1例(5.9%)技术失败,予急诊剖腹探查行根治性切除;3例血管造影阴性患者技术弃权。13例技术成功患者中,12例(70.6%)获得临床成功,1例(5.9%)发生反复消化道出血,经保守治疗后好转。无1例患者发生栓塞术后并发症。栓塞术后随访30 d死亡率为0。  结论  经导管栓塞治疗胃肠间质瘤合并消化道出血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技术方法。  相似文献   

10.
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37例大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和病理特点重新复核并进行随访,分析其临床特点与预后的相关。结果:中位生存时间为66.7个月,术后2年生存率为83.3%,5年生存率为 44.1%。原发灶肿瘤完全切除术患者的生存率与其肿瘤大小、肿瘤性质(恶性程度)、手术方式、术后(格列卫)辅助治疗和术后复发转移有关;但多因素的Cox回归分析显示,术后生存率仅与肿瘤大小、肿瘤性质和复发转移相关(P<0.05)。结论:结直肠间质瘤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其原发灶肿瘤大小及肿瘤性质是影响预后的高危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胃肠间质瘤CT表现,并分析其征象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关系。方法选择本院于2011年1月-2014年10月收治的胃肠间质瘤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经术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织化学证实,术前均经CT检查,分析CT征象,并探讨CT征象如肿瘤大小、形态及生长方式等与肿瘤恶性程度之间关系。结果 60例患者中,胃部间质瘤31例,小肠19例,直肠7例,腹腔肠系膜3例。60例患者中极低恶性22例,低度恶性17例,中度恶性16例,高度恶性5例。肿瘤大小、形态、轮廓、生长方式及坏死情况与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具有密切关联,均P0.05。结论胃肠间质瘤CT表现具有一定特点,CT下肿瘤大小、形态、轮廓、生长方式及坏死情况与胃肠间质瘤恶性程度具有密切关联,具有重要临床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伴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胃肠间质瘤伴食管鳞状细胞癌的临床及病理资料,应用免疫组化SP法染色观察其免疫表型,并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16例患者,GIST(胃肠间质瘤)术前及术中诊断均为0例,术后诊断16例。GIST危险度分级示:极低危险12例(75.0%),低度危险4例(25.0%),中度及高度危险均为0例。GIST免疫表型:CD117阳性14例(87.5%),DOG-1、CD34阳性16例(100.0%),SMA、S100、Des均为阴性。结论胃肠间质瘤和食管鳞状细胞癌同时发生非常少见,术前发现困难。其中胃肠间质瘤以早期病灶为主,恶性度低。以手术治疗食管鳞状细胞癌为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中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胃肠外科自2012年7月至2013年9月期间收治的97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特征、病理免疫组化结果、治疗和随访情况,分析Ki-67的表达特点及其临床意义。结果 原始病例数112,失访15例,97例具有完整的随访和临床病理资料。随访3~24个月(中位时间15个月),复发或转移30例(30.9%),其中4例死亡。在不同年龄、性别分布中,Ki-67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在肿瘤部位、肿瘤长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象中,Ki-67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均<0.05),且肿瘤越大、NIH危险度级别越高、核分裂象数越多,Ki-67表达指数越高,呈正相关( P<0.05);Ki-67、核分裂象和复发转移有关(r分别为0.395,0.266, P<0.05)。Cox多因素分析示:Ki-67( P<0.001,相对危险度=0.387,95%可信区间:0.229~0.654)和核分裂象( P=0.005,相对危险度=0.494,95%可信区间:0.304~0.805)是影响术后无复发生存的独立危险因素。生存分析示:Ki-67表达指数影响中高危患者的预后。结论 Ki-67与肿瘤长径、NIH危险度分级和核分裂象相关,并能辅助评估胃肠间质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析胃肠间质瘤诊治方法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7年2月我院接治的34例胃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记录资料。结果内镜、B超、CT检查阳性率分别为55.56%、90.32%、96.15%;34例患者经病理检查显示肿瘤恶性程度为极低、低、中度、高度比例分别为26.47%、17.65%、23.53%、32.35%。治疗后患者的复发率为14.71%,2、4、6年生存率分别为88.24%、55.88%、26.47%。结论辅助检查可增加阳性率,病理检查可准确判断肿瘤恶性程度,参考患者具体病情实施相应的手术方法可增加胃肠间质瘤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结直肠间质瘤的临床特点及其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结直肠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结果】52例患者结直肠间质瘤发生于结肠23例(44.2%),直肠29例(55.8%);主要表现为腹部不适(48.1%),大便习惯改变或便血(34.6%)。41例手术完整切除;有效随访50例,免疫组化表型CD117阳性率为96.0%(48/50),中位生存时间为70个月,1、3、5、7、10年生存率分别为90%、77.5%、58.9%、43.2%、17.6%。年龄、手术切除的完整性、危险程度分级及伊马替尼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因素( P<0.05)。【结论】手术完整切除是结直肠间质瘤主要治疗手段,配合伊马替尼治疗效果显著;伊马替尼辅助治疗是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16层螺旋CT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7年10月收治的4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本组患者均进行16层螺旋CT扫描,分析其CT表现。结果 CT检查结果显示,42例胃肠间质瘤患者中,胃部肿瘤27例、小肠肿瘤11例、肠系膜肿瘤4例。其中18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表现为良性、17例患者胃肠间质瘤表现为恶性、另7例患者有潜在恶性胃肠间质瘤的可能性。结论在对胃肠间质瘤患者进行临床诊断时,采用16层螺旋CT能有效分辨胃肠间质瘤与病变程度,为后续临床治疗提供了科学有利的依据,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究手术治疗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2年2月-2007年2月来我院治疗的胃肠恶性间质细胞瘤患者58例,位于胃31例(53.4%),小肠12例(20.7%),直肠、十二指肠、小肠系膜各5例(8.6%),所有患者均进行手术治疗,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9例,甲组手术前术后都使用一定时间的400mg/d的格列卫,乙组做为对照组直接手术。结果所有患者都成功切除恶性肿瘤部位,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两组存在显著性差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随访5年,甲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乙组,2年和5年的生存率都明显高于乙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格列卫辅助手术治疗效果明显高于传统手术组,不仅节约了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有效控制了恶性间质瘤的生长弥漫,降低了复发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表现、诊断与外科治疗方法 .方法 收集GIST患者21例,采用回顾性方法 进行分析.结果 21例患者平均年龄51岁,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上消化道出血、腹痛、腹部包块等.均行手术治疗,肿瘤位于胃16例,小肠5例;术后病理诊断8例良性,2例潜在恶性,11例恶性,免疫组化以CD117、CD34及Vimentin阳性率较高,分别为90.4%、85.7%、95.2%.结论 GIST临床症状无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确诊依赖于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外科手术治疗是首选方法 ,分子靶向治疗可缓解肿瘤复发,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9.
胃肠间质瘤6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胃肠间质瘤(GIST)的临床特征、诊断和治疗。方法回顾分析66例GIST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66例GIST患者,其中发生于胃42例、小肠18例(其中十二指肠9例、空肠3例、回肠6例)、结肠3例、回肠系膜3例。66例患者均接受手术。术后病理:良性或极低恶性15例、低度恶性18例、中度恶性15例、高度恶性18例。免疫组化结果:CD117阳性率100%,CD34阳性率72.7%,SMA阳性率18.2%,S-100阳性率22.7%,vimentin阳性率90.9%。结论胃肠间质瘤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术前确诊较困难,病理检查及免疫组化是确诊的依据,手术切除是主要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生存的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99例肝癌接受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或转移患者的生存预后及影响因素。所有患者移植术前均合并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生存分析包括移植术后总体生存(OS)和带瘤生存(SWT)分析。结果本组患者随访时间3.9~71.5个月,平均19.8个月。1、2及3年OS为68.8%、39.1%及34.4%。1、2及3年SWT为53.0%、28.6%及26.8%。影响OS和SWT的独立的危险因素包括移植术前非手术治疗(〉2次)(=3.23,〈0.01)、移植术后肿瘤多发复发或转移(=2.457,〈0.05)、移植肝内肿瘤复发(=3.52,〈0.01)和索拉非尼治疗(=0.31,〈0.01)。结论术前合并乙型肝炎的肝癌肝移植术后患者、肿瘤多发复发或转移及肝内肿瘤复发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手术切除或局部抗肿瘤治疗联合索拉非尼治疗能够有效改善肝癌肝移植术后肿瘤复发患者的生存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