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心瓣膜置换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AF)的临床经验,探讨该手术方法的效果。方法2007年12月至2008年2月在心内直视手术下同期采用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AF患者11例,男3例,女8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0.36岁。术前诊断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11例,合并关闭不全5例,左心房血栓3例。采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系统,按照迷宫手术线路分别经房间沟路径行心内膜射频消融术,同期完成相应的心脏手术。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射频消融手术时间22~50min,平均30.55min。术后无死亡患者,术后当天有7例(63.64%)转为窦性心律。11例患者均顺利出院。出院后随访1个月以上,10例(90.91%)转为窦性心律。结论心内直视下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手术治疗AF简单、有效,短期临床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心脏直视手术中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9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心脏直视手术同期采用双极射频消融技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方法和早、中期疗效.方法 2005年3月至2007年1月共91例心房颤动患者于心脏直视手术同期接受了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治疗.阵发性心房颤动5例,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86例.37例采用AtricureTM干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54例采用CardioblateTM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消融径线包括标准Cox-mazeⅢ手术、改良Cox Mini.maze手术和单纯左心房迷宫手术.结果 平均射频消融时间(14.1±6.7)min,未发生与消融有关的并发症.围手术期死亡3例.术后2例患者安装永久起搏器,1例患者发生脑卒中及下肢动脉栓塞.随访6~29个月,双极射频消融组在术后6、12及12个月以上的成功率均高于单极射频消融组.截至末次随访,阵发性心房颤动组的非心房颤动心律为100%,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组为75.3%.AtricureTM组与CardioblateTM组间,以及3种射频消融路径组间的成功率无差异.结论 双极射频消融技术实施简便、安全,耗时短,疗效满意,是一种更为先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心瓣膜置换术中同期行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4月至2011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34例患者在体外循环下行心瓣膜置换术+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1例,女13例;年龄41~76(50.5±11.3)岁。风湿性心脏瓣膜病31例,心瓣膜退行性病变3例;合并慢性持续性/永久性心房颤动27例,阵发性心房颤动7例。均采用Medtronic Cardioblate 68000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系统进行消融操作。消融手术包括双侧肺静脉的环形隔离、左心耳切除、左右心房消融(改良Cox-mazeⅢ手术路径)和Marshall韧带切除。术后常规予胺碘酮治疗。结果全组无死亡,除2例术后并发Ⅲ○房室传导阻滞、安装永久性心脏起搏器外,其余患者未发生与消融相关的并发症。术后31例转为非心房颤动心律(窦性心律25例,结性心律4例,起搏心律2例),3例维持心房颤动心律。随访3~20个月,29例维持窦性心律(85.3%),3例心房颤动心律,2例起搏心律。结论改良冲洗式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心房颤动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估双极射频消融术在心内直视手术中治疗心房颤动(房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4年6月137例合并房颤(21例合并左心房血栓)的心脏病患者行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进行双极射频消融术的临床资料,男61例、女76例,年龄35~73(48.3±11.6)岁。患者术后口服胺碘酮6个月,并定期随访,记录窦性心律转复率、术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心功能改善情况、术后生存率、血栓栓塞发生率以及其他手术并发症等。结果 137例患者术中体外循环时间为(122±38)min,主动脉阻断时间为(78±22)min,射频时间为(20±4)min。手术当日130例房颤消除,其中转为窦性心律114例,交界性心律16例,房颤消除率为94.9%。围手术期死亡2例,住院死亡率为1.5%。术后1个月、6个月、1年、2年的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81.5%(110/135)、88.1%(111/126)、83.1%(74/89)、83.0%(39/47)。术后1年和2年生存率分别为96.6%(86/89)和93.6%(44/47)。随访期间无远期血栓栓塞发生。结论心内直视手术同期双极射频消融手术有选择地治疗合并有房颤的心脏疾病患者,仅轻微增加了转流及主动脉阻断时间。双极射频消融手术窦性心律转复率高,短中期效果好,远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心内直视下射频迷宫术与介入导管消融术治疗合并心脏瓣膜病的心房颤动临床结果.方法 2004年1月到2006年3月因心脏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行瓣膜置换时加射频迷宫术60例,其中男34例,女26例;平均(57±11)岁.瓣膜置换术后在三维电解剖标测系统(CABTO)指导下进行经皮经导管环肺静脉消融治疗66例,其中男40例,女26例;平均(55±10)岁.结果 导管消融组随访(14±10)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64%.外科射频迷宫组随访(13±9)个月,窦性心律维持率75%,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病史小于1年、左房直径<50mm的阵发性房颤,导管消融组亦有较高的窦性心律维持率(分别为90%、82%).两组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射频迷宫术对瓣膜病合并心房颤动病人是简单、有效的治疗方法.若未行迷宫术,对于病史小于1年,左房直径小于50mm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瓣膜置换术后行经皮经导管消融术亦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下AtricureTM双极射频消融(BRFA)改良迷宫手术治疗心房颤动(AF)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8月至2009年9月共66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AF病人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加BR FA手术资料,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等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体外循环时间(107.5±25.6)min,主动脉阻断时间(68.7±22.4)min,BRFA时间(17.9±2.5)min。术后均立即恢复窦性心律。无高度房室传导阻滞发生,2例死于低心排(3.03%),余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0.2±3.4)d。术后随访64例,平均随访(9.7±2.5)个月,AF消除率87.5%(58/64.),窦性心律恢复率81.25%(52/64),心脏超声心动图检查提示LAD、LVEDD较术前明显缩小(P0.05),LVEF较术前增加(P0.05),心功能明显改善,无远期死亡、脑卒中及肢体栓塞发生。结论心内直视下AtricureTM BRFA手术治疗AF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心房纤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评价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radiofrequency ablation,RFA)改良迷宫术(MazeⅢ)治疗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的手术疗效。方法2002年5月~2008年4月,102例风湿性心脏病(风心病)合并AF的患者接受心内直视手术,同时采用RFA改良迷宫手术,回顾性分析并随访比较手术前后心电图、超声心动图检查等指标。结果RFA改良迷宫术所需时间(15.2±4.3)min。全组无死亡。与RFA相关并发症包括:二次开胸止血1例(1.0%),心包积液2例(2.0%),Ⅲ度房室传导阻滞安置永久起搏器2例(2.0%)。术后12个月时,窦性心律恢复率79.4%(81/102)。其中左心房最大径≤55mm者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左心房最大径〉55mm的患者[98.3%(57/58)vs54.5%(24/44),χ2=29.265,P=0.000];房颤病程短于2年者12个月时窦性心律维持率明显高于病程长于2年者[100.0%(35/35)vs68.7%(46/67),χ2=13.814,P=0.000]。结论心内直视手术中射频消融改良迷宫术治疗AF安全可行,临床效果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心内直视下同期行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治疗器质性心脏病合并心房颤动(房颤)的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至2013年12月我院及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心血管外科采用单极射频消融笔或双极射频消融笔为305例器质性心脏病合并房颤患者施行消融术的临床资料。其中男188例、女117例,年龄38~81岁。将患者分为3组:单极组,128例,行单极笔消融;双极组,165例,行双极笔消融;联合组,12例,行单极加双极笔联合消融。结果全组术后死亡2例。术后有249例患者转为窦性心律,总转复率为81.6%。其中单极组转复率为78.9%,双极组转复率为83.6%(P0.05)。术后随访3~85(38.2±15.4)个月。单极组、双极组术后半年(80.5%vs.83.9%,P0.05),1年(78.4%vs.83.3%,P0.05),2年(76.5%vs.81.1%,P0.05),5年(73.8%vs.77.1%,P0.05)窦性心律维持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脏直视手术同期行单极或双极射频消融治疗房颤简易、安全、有效,其中长期效果值得肯定。单极和双极消融对于术后窦性心律的转复率无明显差异,但应用双极消融笔可以明显缩短消融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16例二尖瓣置换同期行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房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03—2015-05间收治16例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病变合并房颤者,在瓣膜置换同时采用双极射频消融系统,用改良迷宫手术路线治疗房颤。观察和记录术前、术后当日、出院后1、3、6个月常规心电图等指标变化。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术后即刻恢复窦性心律16例,转窦率100%。术后当日恢复窦性心律15例(93.8%),房颤1例。术后1个月窦性心律14例(87.5%),房颤2例。术后3、6个月窦性心律均为12例(75.0%),房颤4例。结论改良迷宫双极射频消融术治疗瓣膜病合并房颤,安全、简便、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二尖瓣置换术同期采用Atricure双极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的疗效,总结其临床经验。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6月至2012年9月苏北人民医院59例二尖瓣病变合并慢性心房颤动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22例,女37例;年龄29 ~ 71 (48 ± 11) 岁。心房颤动持续时间1.2 ~ 26.0 (7.2 ± 3.4) 年。术前心功能(NYHA分级) Ⅱ级20例,Ⅲ级31例,Ⅳ级8例。二尖瓣中至重度狭窄32例,二尖瓣中至重度关闭不全9例,二尖瓣狭窄伴关闭不全18例;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42例。左心房内径39 ~ 98 (55.2±8.9) mm。9例患者左心房内有血栓形成。于术中应用Atricure双极射频消融装置(Inc.West Chester,Ohio,USA),频率460 kHz,最大能量28.5 W,在常温体外循环心脏跳动下进行右心房消融,然后在中低温心脏停搏下进行左、右肺静脉口和左心房的消融隔离,最后进行二尖瓣置换。术后常规使用胺碘酮,并定期进行随访。 结果 术后无围术期死亡,体外循环时间 65~180 (99 ± 28) min, 主动脉阻断时间 46~123 (69 ± 17) min,射频消融时间15~28 (21 ± 4) min。术后心脏复跳后44例患者立即恢复窦性心律,10例患者仍为心房颤动,1例患者呈心房扑动心律,4例患者心动过缓使用心外膜临时起搏(3例恢复窦性心律,1例仍为心房颤动)。术后随访58例,随访时间6~33个月,失访1例。出院时、术后3个月、6个月、1年和2年窦性心律转复率分别为86.2 % (50/58)、91.4% (53/58)、89.7 % (52/58)、84.6 % (33/39)和71.4 % (5/7)。随访期间无远期血栓栓塞发生。 结论 二尖瓣置换术中应用Atricure双极射频改良迷宫手术治疗慢性心房颤动安全、近期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