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腰椎间盘突出症5例报告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分析腰椎及椎管内肿瘤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运用X线影像学诊断对腰椎及椎管内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进行鉴别诊断。结果:4例行腰椎管造影,1例行腰椎正侧位X线片检查确诊。结论:在无MRI的医院,对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及椎管内肿瘤的鉴别诊断,腰椎管造影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覃松  王凯  李永生 《实用骨科杂志》2009,15(10):783-785
目的回顾分析腰椎管内外肿瘤被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原因。方法2003年1月至2008年7月我院共收治42例以腰椎间盘突出症入院确诊为椎管内外肿瘤的患者,对两者的临床表现、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进行综合分析归纳,找出其不同点。结果腰、骶椎椎管内外肿瘤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相似,极易误诊,应综合归纳分析,鉴别诊断以MRI最有价值。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患者应详细进行体格检查,对疑似腰、骶椎椎管内外肿瘤者应行MRI检查,以防误诊。  相似文献   

3.
认识颈腰椎间盘病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颈腰椎间盘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对近6年中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伴退变性椎管狭窄症和颈椎病并施行手术的56例进行分析。结果 发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颈椎MRI和腰椎CT检查,是防范混淆和误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症再手术患者的MRI表现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MRI在腰橙是盘突出症手术失败病例诊治过程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析83例腰椎间盘同症再手术患者的MRI表现。其中男性56例,女性27例。年龄27~71岁,平均43.4岁。距初次手术时间8个~6年。结果;椎间盘突出24例,椎管狭窄43例,假性脊膜突出3例,硬膜纤维化神经周围瘢痕形成11例,腰椎不稳2例。结论:MRI对于引起腰椎手术失败的多数在均有诊断,尤其适用于未作内固定的病例。  相似文献   

5.
误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椎管内肿瘤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椎管内肿瘤易与腰椎间盘突出症相混淆,探讨主要探讨其鉴别要点。方法:回顾分析416例下腰痛病人,对初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以后确诊为椎管内肿瘤的共6例的临床症状,体征和图像分析。结果:本组病例误诊率约为1.44%。所有病例均有不同程度的夜间痛,症状和体征平面与影像检查平面不一致。结论;正确诊断强调病史,体验和影像学检查的三结合,对有怀疑者应给予行胸腰段的MRI检查或脊碘造影,以排除椎管内肿瘤。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影像学分析(附24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影像学分析(附245例报告)蔡希宇吴广良张云飞李付彬程峰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例,根据病史、体征和腰椎X线平片所见,即可作出正确的临床诊断,准确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是诊断本病的主要方法。近年来,随着CT和MRI等影像学设备的逐渐普及,...  相似文献   

7.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常见病,根据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一般能明确诊断,但有极少数破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与椎管内肿瘤相似,不易鉴别:我院自1993.5-2003.5共收治322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破裂游离型腰椎间盘突出症232例。其中5例游离型病例在临床症状及影像学表现上与椎管内肿瘤相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放射性核素骨显像(简称骨显像)与MRI对脊柱骨转移癌灶的检出情况。方法:对46例病理证实为恶性肿瘤的患者行骨显像与MRI检查(两种检查间隔时间不超过2周内),凡MRI的T1加权像表现为低信号强度且T2加权像表现为高低混杂或高信号强度和/或骨骼显像表现为明显的放射性聚集和/或X线平片或CT显示骨质破坏的椎体均认为是肿瘤骨转移。结果:①骨显像、MRI对脊柱骨转移癌的检查出率接近(P>05);②骨显像对脊柱骨转移癌检出的椎体数高于MRI(P<0001);③肿瘤脊柱转移以胸椎、腰椎多发;④骨显像单发病灶有一定的假阳性(3/5),MRI单发病灶假阳性少(0/9),但MRI显示单发病灶的部分病例(4/9)经骨显像证实为多发病灶。结论:骨显像较MRI能更有效地检出脊柱骨转移癌灶,是早期诊断脊柱转移癌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MRI诊断颈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法:报道52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MRI检查,进行矢状面和横切面成象。结果:本组共64个颈椎间盘突出,矢状面显示突出的髓核与未突出部分之间有“窄颈”相连,硬膜囊受压后移;横切面可显示突出髓核的部位在中央还是侧方,硬膜囊和神经根受压的程度。结论:MRI检查为颈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鉴别诊断、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10.
颈腰椎间盘病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目的: 探讨颈腰椎间盘病的特点和诊断。方法: 对近4 年中的颈腰椎间盘突出症、退变性椎管狭窄和颈椎病并施行手术的19 例进行了分析。结果: 发现颈腰椎间盘突出症是本病的重要原因。结论: 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和影像学检查, 颈椎 M R I和腰椎 C T 检查, 是防范混淆和误诊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1.
Lumbar epidural varices can also present with radiculopathy similar to acute intervertebral disc prolapse (IVDP). However as the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 in these patients are usually normal without significant compressive lesions of the nerve roots, the diagnosis is commonly missed or delayed leading to persistent symptoms. We present a rare case of acute severe unilateral claudication with a normal MRI unresponsive to conservative management who was treated surgically. The nerve root on the symptomatic side was found to be compressed by large anterior epidural varices secondary to an abnormal cranial attachment of ligamentum flavum. Decompression of the root and coagulation of the varices resulted in complete pain relief. To conclude, lumbar epidural varices should be considered in the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acute onset radiculopathy and claudication in the absence of significant MRI findings.  相似文献   

12.
老年性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原则。方法分析54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特点及不同手术方式的远期效果。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至3年6个月,优良率占93.8%。结论在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手术中,既要做到充分减压,又要尽可能最大限度地保持脊柱生物力学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13.
经皮穿刺双间隙髓核摘除术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以一个经皮穿刺点行双间隙髓核摘除,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方法 在应用经皮穿刺法为403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髓核摘除术中。选择L4,5、L5S1复合型椎间盘突出者35例(8.7%),采用同一穿刺点对同侧不同侧椎间盘髓核突出的相邻的双间隙作髓核摘除术。结果 接受本术式治疗的35例复合型椎间盘突出症者,其穿刺的成功率为100%,穿刺的有效率为100%。结论 以一个穿刺点作经皮穿刺髓核摘除治疗复合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创伤小、恢复快,具有创新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对三种不同术式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分析,寻求一种更理想的手术治疗方式。方法根据临床病史、突出类型、节段以及是否有合并症,560例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选择小切口椎板间开窗、半椎板或全椎板切除髓核摘除等术式治疗。结果腰椎间盘突出症手术患者按优良率的高低进行疗效比较,依次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组、半椎板切除组、全椎板切除组。结论小切口椎板间开窗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较好,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较为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5.
杜磊 《浙江创伤外科》2012,17(2):152-154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症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40例,A组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和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B组行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单纯臭氧注射治疗。结果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示:A组疗效总改善率为92.5%,显著优于B组82.5%(P〈0.05)。结论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臭氧与胶原酶联合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显示出良好的临床疗效,与经皮穿刺腰椎间盘切吸术结合单纯臭氧注射相比明显改善了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22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MRI成像,结合临床进行了分析。通过手术摘除的45个椎间盘证实,结果突出符合率为96.9%,纤维破裂及髓核脱出符合率为92.3%;讨论了MRI成像在腰椎间盘突出症应用中具有定位,定性的准确性及鉴别诊断的价值。对于手术后症状复发的病例,可指导再手术及准确地避免了再手术,有着目前所不可取代的优越性。同时,提出MRI在对伴有神经通道狭窄方面的诊断,往往结果不尽人意,以及临床弥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腰椎间盘突出与有无临床症状的影像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研究腰椎间盘突出(膨出、突出、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的相关性及原因分析。方法:将符合要求的CT病理分型为膨出、突出、脱出的体检或住院或门诊患者120例,按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分为2组,每组按CT病理分型分3组,年龄20-59岁,平均38.5岁,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间在性别、年龄、病程及椎间盘分布节段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应用区域定位评分法对各组评分;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矢状径指数(SI)、盘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上口宽度、硬膜囊前后径。CT值由X线断层扫描测定,分别测量3次,取平均值。结果:④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在SI、CT值、CT评分、硬膜囊前后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侧隐窝上口宽度、盘黄韧带前间隙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腰椎间盘突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类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椎间盘脱出有临床症状与无临床症状两组突出节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①腰椎间盘突出大小、部位、类型不一定与临床症状存在必然关系,腰椎间盘突出症与压迫程度无正比关系;②椎管内突出髓核是否导致相应的临床症状存在着诸多或必然因素,可能与椎间盘突出物可代偿的椎管储备容量、受累神经根对机械压迫的逃逸避让与弹性延长功能,以及受累神经根低氧消耗与抗缺血性损伤代偿作用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MRI对椎间盘脱出并肉芽组织增生的诊断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T2WI示脱出髓核周围和其内高信号影27例患者行MRI增强扫描,分析其表现及特点。结果 27例共30个腰椎间盘脱出,脱出髓核与硬脊膜分界模糊9个,部分分界清楚21个,增强扫描髓核周围线样强化6个,带状强化24个,17个与患侧神经根粘连。6个脱出髓核内信号稍减低,8个信号稍增高,5个明显增高,11个呈等信号,增强扫描髓核无强化26个,斑片状强化4个。结论 MRI能准确诊断腰椎间盘脱出及肉芽组织增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经椎板间隙显微内窥镜(ME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方法,并对临床应用的可行性和有效性进行评估。方法使用METRx系统对3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内窥镜下椎间盘髓核摘除术,采用MacNab腰椎评价标准评价疗效。结果术后平均3d下地活动,平均住院7.5天,平均手术时间35min,平均术中出血25ml,平均随访8.2月,MacNab评分优20例,良9例,优良率90.6%。本组并发硬膜撕裂1例。结论椎板间隙采用MED方法保留椎板具有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容易操作,患者恢复快的优点。  相似文献   

20.
三维快速多功能牵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采用三维快速多功能牵引结合硬膜外腔持续滴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14例,近期总有效率达91%。笔者认为由于椎间盘有三个方向的运动轴,所以三维联动牵引才能供应力达到椎间盘,符合生物力学原理。只要突出椎间盘未与周围组织明显粘连或纤维环弹性纤维尚未发生濡变或断裂,在快速牵引下可使突出物还纳。基于化学性神经炎学说,硬膜外腔持续滴注,有利于改善神经根的缺血、水肿或粘连状态,是牵引治疗的有效辅助疗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