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读《湖北中医杂志》1981年第三期,《(金匮要略)断句一则》一文后,仔细推敲,有些不同看法,愿与作者商确。作者认为《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篇第十七条:……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出,手足厥冷,其脉沉紧者,大乌头煎主之。”原文中,“若发则白汗出”一句,“断作‘若发则白,汗出’将‘白’字  相似文献   

2.
《素问·经脉别论》:“真虚■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白汗”一词,历代注家多从五行与五色相配角度解释,今人或谓“白汗,疑为‘自汗’之误”,即“不因暑而汗”。 按:“白汗”即大汗,多因劳累、剧痛、恐惧等强烈刺激及天热等引起。王冰注“白汗”为“流汗不止”、“汗液渗泄”,尚不误。 《战国策·楚策四》:“夫翼(骥)之齿至矣,服盐车而上太行,蹄申膝折,尾湛肤溃,漉汁洒地,白汗交流,中阪迁延,负辕不能上。”鲍虎注:“白汗,不缘暑而汗。”盖谓此大汗出非缘暑热,乃因劳累也。《淮南子·修务训》:“此五圣者,天下之盛…  相似文献   

3.
《素问·经脉别论》:“真虚痛心,厥气留薄,发为白汗”。句中“白汗”一语,历代医注家各说不一,今仍存疑。笔者认为:“白汗”当是“自汗”。理由是:  相似文献   

4.
《金匮》中用“痹”字共20次。正确解释“痹”义,则对理解经文有所裨益,今试辨释如下。 1、痹证(4次): “湿痹”二次,“风痹”一次,“周痹”一次。此四“痹”字与《素问·痹论》之“痹”意思相同。其义有三:①指风寒湿三气留着体内而致关节肌肉疼痛重着之病证。亦即《说文》所说“痹,湿病也,从病痹声”。②言病机闭塞不通。张志聪注:“痹者,闭也,邪闭而为痛也。”③言症状麻木不仁。 2、麻木不仁(3次):该书痰饮病篇有“手足痹”及“以其人遂痹”,《金匮玉函经二注》注曰:“荣卫之行涩,经络时疏不通,手  相似文献   

5.
<正>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病脉证并治第十一》云:“肝着,其人常欲蹈其胸上,先未苦时,但欲饮热,旋覆花汤主之。”此条论肝着病之证治,在临床上是很有意义的。关于肝着病的病机问题,注家各说不一。周扬俊说:“肝主疏泄,言其用也。倘郁不舒,势必下乘中土,土必弱而时满,气必结而不开,故喜人按之柔之也。”(《金匮玉函经二注》)周氏从所伤之脏而言,认为是肝郁乘脾。尤在泾说:“肝脏气血郁滞,  相似文献   

6.
“痓”与“痉”的含义迥然不同,但在《内经》《伤寒论》《金匮》的统编教材及有些参考书中均未将此二字异同点解释清楚,我认为应当明辨其义,现将有关注家及本人的观点,简述如下: 一、认为“痓”与“痉”同字:四版教材的《伤寒论》中大陷胸丸证和《金匮·痉湿暍病篇》的条文中均改“痓”为“痉”;注家徐忠可云:盖痓即痉,强直之谓也,痉病必有背项强直。  相似文献   

7.
约明洪武元年 (136 8年 ) ,赵以德著《衍义》 ,康熙中 (约 16 87年 ) ,周扬俊在《衍义》的基础上作《补注》 ,凡赵注者 ,周基本未注 ;赵未注者 ,周则补之 ,都成一编。二者不可分开 ,分开则各有未完备者 ,故统名为《金匮玉函经二注》 ,正如叶 (万青 )序所言 :“……赵以德之明且详也 ,乃周禹载又为之补其未备 ,畅其所言 ,名曰补注。合衍义而成书 ,为《金匮玉函经二注》。”赵氏生卒年不详 ,有学者认为他是宋代人 ,有学者认为他是明代人 ,二说皆不甚准确。赵氏本来是吴地人 ,后携家去浙 ,从丹溪学医 ,而丹溪生活于元初至元年间迄元末至正年间 …  相似文献   

8.
《金匮·五脏风寒积聚篇》云:“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历代医家对此语的解释纷繁,莫衷一是.如《金匮要略心典》云:“(难)经言其为病之故;此(金匮)言其致病之原也.”《医宗金鉴》认为“阴气衰者为癫之癫字当是狂字;阳气衰者为狂之狂字当是癫字”.《金匮要略语释》认为《难经》“重阴者癫,重阳者狂”指病邪而言;《金匮》“阴气衰者为癫,阳气衰者为狂”指正气而言.《金匮要略浅述》认为是传抄之误.《金匮要略讲义》则存疑不释.等等说法,难以透关.为解其惑,效法训诂,从以下三个方面浅述己见.  相似文献   

9.
《金匮·水气病》篇中有“阳前通则恶寒,阴前通则痹不仁”二句,历代医家存疑难解,因而注说纷纭,有认为“阳前通”、“阴前通”就是“阳先行”、“阴先行”(如尤在泾《金匮心典》注释:“阳先行而阴不与俱行,则阴失阳而恶寒;阴先行而阳不与俱行,则阳独滞而痹不仁”);亦有人将“阳前通”、“阴前通”释作“阳气虽通”、“阴气虽通”;但又有医家不同意这些注说,如全国中医院校试用教材《金匮讲义》(1964年版)和何任教授《金匮新解》均提出“前”字疑“不”  相似文献   

10.
《金避·妊娠病》篇曰:“妇人怀娠六七月,脉弦发热,其胎愈胀,腹痛恶寒者,……当以附子汤温其脏。”“其胎愈胀”一句,尤在泾《金匮心典》说:“胎胀者,胎热则消,寒则胀也。”后来许多注本皆从此说,但避“愈”字而不释。现代有注本认为是“胎位不断膨胀”,“自觉胎愈胀大”等。唯何任教授独具见解,认为是“胎气”胀(见《金匮要略新解》1981年第一版)。笔者赞同“胎气”之说,并认为“愈”是“郁”的借字,试述管见如下: 《尔雅》:“郁,气也。”郝懿行《义疏》说:“郁本香草,以为郁鬯,其气芬芳,敝以气言之。《一切经音义》二引李巡曰:‘郁,盛气也’,……《韩诗》云:‘郁隆炯  相似文献   

11.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食病脉证治》篇第十七条说:“腹痛,脉弦而紧,弦则卫气不行,即恶寒,紧则不欲食,邪正相搏,即为寒疝。寒疝绕脐痛,若发则白,汗(《金匮要略方论为津字)出,手足  相似文献   

12.
二加龙骨汤附载于《金匮·血痹虚劳病脉证并治》桂枝加龙骨牡蛎汤方下。陈修园注:“《小品》云,虚弱浮热汗出者,此方除桂加白薇、附子各三两,名曰二加龙骨汤。盖以桂性升发,非阴虚火亢所宜。况此证之汗,因虚阳鼓之而外溢,必得白薇之苦寒泻  相似文献   

13.
《金匮·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篇第2条云:“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对于“不恶寒”之语,历代医家多认为是病人没有“恶寒”的感觉,即病人不怕冷;亦有医家避而不谈,搪塞了事;有的则不加解释,随文敷衍。笔者对此不敢盲从,略陈管见以就正于同道。对于这个问题,《论注》结合节(1)条云:“无汗反恶寒为刚(痉),有汗不恶寒为柔(痉)”;《辑义》引《神巧万全方》及《活人书》云:“太阳  相似文献   

14.
■■之误     
《金匮要略》妊娠及产后二篇,均有“腹中(疒丂)痛”一句。这“(疒丂)”字,不但别处未见用,而且一般字典也查不到。尤在泾云:“按《说文》(疒丂),音绞,腹中急也。”其他各医家注此条,有的音绞,有的音朽。近年出版的各种中医教材,也是如此。《医宗金鉴》则存疑不释。尤在泾说按“《说文》”云云,可是《说文》书上并无(疒丂)字,只是(疒丩)字。(疒丩)字下解云:“腹中急也,从疒丩声。”段玉裁注比字,依小徐本补痛字,作“腹中急痛也。古音读若纠。”拿《说文》“(疒丩)”字这条的解说来与《金匮》的条文比,竟一字不差,通条词义也合。可见这“(疒丩)”字,才是仲景原文的本字。“(疒丂)”是后人传抄时笔误。《康熙字典》关于“(疒丩)”字的解释同《说  相似文献   

15.
《伤寒论》和《金匮要略》皆有“衄家不可汗,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直视不能眴,不得眠”一条。对“汗出必额上陷,脉紧急”的解释,历代医家注说不一。《医宗金鉴》认为是“汗出液竭,诸脉失养,则额角上陷中之脉,为热所灼,故紧而急”;陈修园认为是“三阳之血,不营于脉,故额上陷,脉紧急  相似文献   

16.
“膏肓”二字之误,先误在《左传》原文将“鬲”字写成“膏”;再误在贾逵、杜预的《左传》注将“肓”字解释作“鬲”,说成“心下为膏;肓,鬲也。”白《说文》以来,对“肓”的字义,一直没有解说清楚,释作“心上鬲下也”。意指“肓”的位置在“心”之上、“膈”之下。这训释是怎么来的?显然与《左传·成公十年》公元前581年晋侯求医于秦的原始文献有关。秦国医缓认为,  相似文献   

17.
痹者,闭也,是指气血为病邪阻闭而引起的疾病,以筋骨、肌肉、关节等处的酸、疼、肿胀、麻木和屈伸不利为特征,一年四季皆可发病,但以春夏梅雨季节为多见。自《内经》提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之说,诸家无不守之,然以笔者所见,三气之中湿气尤为重要,因之提出“痹从湿治治”之浅见。《素问·痹论》曰:“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气也”,《金匮·中风历节篇》提出汗出入水中,热为湿郁的发病机理,《儒门事亲·痹论》云:“此疾之作,多在四月阴雨之时及三月九月太阴湿土用事之月……或凝水之地,劳力之人,辛苦  相似文献   

18.
《金匮·腹满寒疝宿食病篇》第八条曰:“夫瘦人绕脐痛,必有风冷,谷气不行,而反下之,其气必冲;不冲者,心下则痞。”对于本条“谷气不行”之义,许多注家认为是“大便不通。”笔者认为此注有疑,特述拙见,谨供同道探讨之。 若按上注,谷气不行即大便不通也。倘若如此:“下之”自属对的之法,仲景何以曰“反”?医家多认为本证属寒实内结之证,对于此类之大便不通,若予温下之法治之,自无错误可言。因此,若将“谷气不行”释为大便不通,”有悖医理,文理。 那么,“谷气不行”应作何解释呢?笔者认为,本条应于本篇第十七条参见互彰,以发  相似文献   

19.
《素问·阴阳别论》云:“阴搏阳别谓之有子。阴阳虚肠辟死。阳加于阴谓之汗。阴虚阳搏谓之崩。”历代医家对此仁智互见,各不一致,尤对“阴”“阳”二字之释,每多不合本旨。笔者不敢苟同,特陈管见。阴搏阳别谓之有子历代医家代表性解释有三:(1)“阴”为尺脉,“阳”为寸脉。王冰注:“阴,谓尺中也。搏,谓搏触于手也。尺脉搏与寸口殊别则为有壬之兆。何者,阴中有别阳故。”王注把“阴”“阳”释为尺脉、寸脉,是错误的。脉分尺寸,始于《内经》之后的《难经》。《二难》曰:“脉有尺寸,何谓也?  相似文献   

20.
昔贤对《金匮》“狐惑”的注释,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中以虫解释者居多,如赵以德在《金匮要略玉函二注》中说:“狐惑病谓虫蚀上下也……,又谓伤寒病内热,饮食少,肠胃空虚而虫不安,故随所食上下部而病名狐惑也”。徐忠可在《金匮要略论注》中也说:“狐惑虫也,虫非狐惑而因病以名之,……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