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重型颅脑损伤是指按格拉斯哥昏迷分级法计3一8分,且伤后昏迷在6小时以上者。主要表现为深昏迷,有明显的生命体征改变,伴有脑干损伤,广泛脑挫裂伤或颅内血肿。颅脑损伤的抢救是否及时,护理措施是否恰当,是抢救颅脑损伤病人成功的关键。我科抢救成功多例,现将抢救经验及护理体会总结如下:一、重型颅脑损伤的抢救:1.迅速了解受伤时间、原因、着力部位、外力的大小、过程,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争分夺秒,对危及生命的变化先行处理。2.纠正休克。开放性颅脑损伤者用无菌沙布覆盖伤口或行缝合止血、有出血性休…  相似文献   

3.
高茹英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9):1137-1138
目的:回顾性分析总结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护理并得出相关体会。方法:对312例我科颅脑损伤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捡查并作分析。结果:312例患者中,死亡92例。存活220例,其中中残52例,重残60例,恢复良好108例。死亡率为29.5%,存活率为70.5%。结论:生命体征的监测,颅内压监测,气管插管的护理,引流管的通畅,医院感染的预防,对重型颅脑损伤病人预后有积极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王淑香 《航空航天医药》2011,22(11):1396-1398
本文总结了4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性期的护理经验。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做好呼吸道护理、泌尿系统护理、高热护理、营养护理、引流的护理、基础护理,针对应激性溃疡、急性肾功能衰竭、心功能受损等并发症实施及时有效措施。本组患者治愈21例,好转19例,死亡8例。  相似文献   

5.
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并有多变、易变、突变的特点 ,随时都有发生脑疝导致死亡的危险。伤后患者首先出现的是脑机能障碍即昏迷。昏迷深浅度 ,可反映出病情的严重程度。 1 996年 1 0月至现在 ,我院共收集重型颅脑损伤昏迷患者病例 1 8例。现将护理要点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 1 8例中 ,男 1 2例 ,女 6例 ;年龄 1 7~ 52岁 ,平均年龄 3 7岁 ,导伤原因 :坠落 5例 ,车祸 1 1例 ,打击伤 2例。伤后Glasgow昏迷评分 :6~ 8分 1 2例 ,3~ 5分 6例。治疗结果 :痊愈 7例 ,好转 2例 ,未愈要求出院者 4例 ,死亡 5例。全组病人入院时…  相似文献   

6.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由于意识障碍,伤后频发恶心呕吐,耳鼻腔出血或脑脊液耳鼻漏,常合并胸部、颌面等部位损伤以及原发或继发脑干损伤所致呼吸异常等,使患者极易并发肺部感染,此外长时间昏迷卧床也易发生堕积性肺炎.肺部感染严重影响预后,是造成本病急性期或恢复阶段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多年来如何有效地防治重型颅脑损伤肺部感染,是神经外科临床工作中一个较为突出的难题.我科1990年1月至1991年4月共收治因车祸、坠落、砸伤、跌倒、斗殴所致的重型颅脑损伤41例;男36例,女5例.年龄3~69岁,其中3~8岁2例,55~69岁3例,其余为15~49岁.合并胸部外伤4例,颌面及四肢外伤各2例,并发肺部感染12例;死亡8例中7例有明确肺部感染.现将本组病例在防治肺部感染护理中有关问题加以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7.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高热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玲敏 《武警医学》1994,5(4):237-237
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高热的护理贵州省铜仁地区医院外科王玲敏(铜仁554300)重型颅脑损伤术后高热是颅脑损伤术后护理中最常见、最棘手的问题之一,如不及时处理与精心护理,将给患者的预后造成不良后果。我院1991年3月~1993年9月收治重型颅脑损伤136例...  相似文献   

8.
陈静  唐晓琴  李美蓉 《航空航天医药》2010,21(11):2082-2082
2008-01~12,我科收治特重型颅脑外伤病人50例,其中康复40例、5例好转、5例死亡。 1病情观察 1.1注意神志改变意识改变是颅脑损伤常见症状之一,它直接反映损伤程度,意识深浅是病情轻重的重要指标,护士应动态观察分析,如昏迷病人突然安静、昏睡,应怀疑病情恶化或是否用过镇静剂或抗癫痫药,如病人安静突然烦躁应引起警惕,提示病情严重。  相似文献   

9.
重型颅脑损伤病人 ,病情发展快 ,在治疗上必须分秒必争 ,以减轻脑组织的损伤 ,这就要求我们严密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 ,及时给医生提供诊断治疗的依据 ,针对病人情况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观察护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和方法1.1一般资料 本组 14例 ,其中男 10例 ,女 4例 ,男女之比 1:2 5。年龄最大 68岁 ,最小 4岁。治愈 9例 ,好转 3例 ,死亡 2例。1.2 观察方法 ①观察意识变化。观察意识的变化在颅脑损伤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对判断原发损伤的程度和继发损伤的发生 ,发展都是最可靠的指标 ,急性硬脒外血肿 ,在伤后 2 4小时内多有…  相似文献   

10.
重型颅脑损伤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措施。方法对我院救治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进行严密的早期病情监护观察,术后预防并发症护理、康复期护理及出院健康指导。结果 12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结果良好86例,中残12例,重残8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21例;抢救成功率为83.6%。结论及时准确而有预见性、针对性、目的性的观察护理,正确的康复锻炼及健康指导,对减少并发症、降低死亡率及改善伤者的预后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小儿重型颅脑损伤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相似文献   

12.
重型颅脑损伤的监护   总被引:22,自引:2,他引:20  
神经外科的重症监护(neurosurgicalintensivecare,NIC)已经发展成为神经外科的一个专门领域。重型颅脑外伤作为具有较高病死率和致残率的常见急性颅脑疾患,从一开始就是NIC监护的重点。颅脑外伤临床与实验研究的进步也从多角度促进了...  相似文献   

13.
14.
总结68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救治护理经验,以提高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护理水平.  相似文献   

15.
张冬云 《民航医学》2007,17(2):41-42
重型颅脑损伤手术治疗后,由于外伤及手术的损伤,脑水肿和脑细胞的损坏,患者病情仍处于危重阶段,此时如能及时配合高压氧治疗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但此类患者往往是生命体征不稳,带有多种插管,浅昏迷期易出现异常躁动等,高压舱内护理难度大,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90年代以来 ,临床研究结果发现 ,30℃~ 33℃亚低温能显著降低重型颅脑伤患者的死亡率 ,改善颅脑伤患者神经功能和预后 ,不产生严重并发症。 36例重型颅脑伤病人 ,其中 2 3例经亚低温治疗 ,取得显著疗效 ,护理工作取得了一些经验 ,现总结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36例重型颅脑损伤 (GCS≤ 7分 )男性 32例 ,女性 14例 ,年龄 2 0~ 10 5岁 ,平均年龄 6 2 5岁 ,膜膜外血肿 10例 ,硬膜下血肿 12例 ,弥散性血肿 9例 ,原发性脑干损伤 1例 ,脑室出血 4例。 2 3例经亚低温治疗 ,死亡 4例(17 3% )。 13例未经亚低温治疗 ,死亡 7例…  相似文献   

17.
陈诺夫  贾玉英 《西南军医》2007,9(5):145-145
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原性肺水肿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护理质量与其预后密切相关。总结了2001~2003年对32例重型颅脑损伤引起神经原性肺水肿患者的护理经验,认为正确摆放患者的体位。保持环境安静以保证患者有足够的睡眠,掌握吸痰时间和给氧浓度,以及合理的输液管理和饮食护理,有助于提高重型颅脑损伤并发的神经原性肺水肿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18.
我科自1995年以来,根据老年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病理特征及不同的发展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不同临床病理期的康复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我院1995年以来收治60岁~94岁重型颅脑损伤病人117例,其中男87例,女30例;平  相似文献   

19.
重型颅脑损伤是神经外科常见的危急重症,常造成神经功能的重大损伤,导致患者昏迷或死亡,住院治疗及神经功能修复耗时长、费用高,给家庭及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在临床中,早期的床旁监测有助于提高患者的治愈率,促进神经功能的恢复。目前主要的监测方法有常规监测、颅内压监测、脑代谢监测、脑血流监测。本文就不同监测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阐述,旨在为临床工作者实施精准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重型颅脑损伤与高钠血症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探讨重型颅脑损伤后高钠血症的病因、发生机制及其病理生理和治疗.方法:分析近年收治的40例重型颅脑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记录血钾、钠、氯的测定值和液体出入量,并对所得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高钠血症与病人的年龄、GCS和血氯水平关系密切(与年龄、GCS呈负相关,与血氯水平呈正相关).结论:严重颅脑损伤时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和血中糖皮质激素的增高可能是发生非低容量性高钠血症的主要机制.而年龄因素则与颅脑损伤多见于年龄较轻者及因肾和垂体后叶的生理特点而少见于年长者有关.钠、氯在代谢中有相互伴随关系,因此血氯增高在高钠血症时临床意义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