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我院于 1995~ 1999年期间运用改进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各期肛裂 4 8例 ,取得良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随机选择的 4 8例中 ,男 19例 ,女 2 9例 ;年龄 18~ 54岁 ;病程 0 2~ 15年 ,其中 1~ 6年者占 83 3%。Ⅰ期 7例 ,Ⅱ期 2 9例 ,Ⅲ期 12例。临床表现 :大便时滴血 36例 ,手纸染血 9例 ;大便干燥 18例 ,远段大便干燥 2 5例 ,恐惧排便 4 8例 ;周期性疼痛 2 6例。裂口在后位 4 2例 ,前位 2例 ,前后位均有 4例 ;伴有哨痔、肛乳头肥大、肛隐窝炎、皮下瘘等 4 3例 ;伴尖锐湿疣 2例 (手术后病理诊断 )。2 手术方法2 1 Ⅰ、Ⅱ期肛裂 取…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肛门内括约肌挑出式侧切术及肛门后位开放式切扩松解术治疗Ⅱ、Ⅲ期肛裂的近、远期效果和可能存在的问题.方法:106例患者随机分A、B组,分别采用挑出式侧切术及后位切扩松解术治疗,观察术后疼痛、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术后半年内近期疗效、半年至两年内远期疗效、后遗症状等.结果:两组疗效相当,但疗程长短(P<0.05)、肛门功能减弱后遗症状(P<0.001)有统计学差异.结论:挑出式侧切术术后疗程短,较对照组平均缩短4~5 d,但需预防术后感染及肛门功能减弱等后遗症状.后位切扩松解术,术式安全,护理简便,但疗程较长,远期复发率较高.  相似文献   

3.
陈旧性肛裂指裂口已呈梭形溃疡,同时有哨兵痔、肛窦炎或肛乳头肥大及皮下瘘等病理改变.反复发作,且有周期性疼痛者。2000-2002年,笔者采用扩切术,即梭状修剪裂口,切除局部病理组织,并在裂口内直视下切断部分内括约肌下缘及外括约肌皮下部,共治疗124例,随访1年,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为观察改良括约肌松解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的效果,将176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8例.治疗组采用改良外括约肌皮下部切断联合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内括约肌松解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创面愈合时间、疼痛持续时间、并发症及疗效.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为75.00%,高于对照组的54.55%(P<0.05)...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肛管松解加病理组织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的疗效。方法:对l70例陈旧性肛裂病人采用裂口内直视下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和齿状线下内括约肌部分并修剪裂口、切除局部病理组织。结果:有效率为100%,治愈168例(98.8%),好转2例(1.2%)。结论:肛管松解加病理组织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肛裂是齿线以下肛管皮肤全层裂开后继发感染所形成的溃疡裂隙,1993年~2003年本院采用扩肛、肛裂切除加肛门侧位内括约肌切开术(三联疗法)治疗慢性肛裂520例,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2001年2月—2008年2月我们采用错位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加扩肛治疗慢性肛裂85例,总结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男45例,女40例;年龄20~65岁,平均年龄35岁;病程3月~5年,平均2.5年。  相似文献   

8.
为了减少肛裂手术治疗后肛门自制障碍的发生,我院门诊采用后正中切开扩肛术治疗慢性肛裂234例,术后随访,治疗效果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234例,男98例,女136例,年龄15~39岁185例;病程0.5~12年。临床症状:本组病例均有排便时难以忍受的肛门剧痛,便后疼痛30min至6h,全部病例均有周期性疼痛,便后滴血或便纸上染血。肛裂发生部位:本组均发生于肛门后正中位,均合并前哨痔,其中合并肛乳头瘤25例。肛裂形状:其创面呈梭形,全部深达肌层。1.2手术方法:取左侧卧位…  相似文献   

9.
<正>肛裂为肛肠外科常见病。对于慢性肛裂,非手术疗法难以根治,往往需手术治疗。而手术疗法有多种,疗效各异,临床上目前最常用的是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术。本院科在2006年6月至2009年1月采用开放式肛门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慢性肛裂78例,疗效满意,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内括约肌侧切术是治疗持续不缓解的肛裂和高内括约肌静息压性肛裂的标准方法,我院2006-2008年采用经后侧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慢性肛裂12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外切内扎注射加肛管松解术治疗混合痔6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6年以来,我部采用外切内扎注射加肛管松解术治疗混合痔63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中男396例,女234例。年龄:18~79岁,23~45岁者436例,占69.2%。病程1~41年。其中合并急性嵌顿痔96例,环状混合痔306例;高血压23例,贫血21例,便秘83例,肛裂35例,肛瘘37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病理性肛裂组织切除治疗慢性肛裂的疗效。方法 回顾分析2019年9月至2020年4月在我院接受病理性肛裂组织切除手术46例慢性肛裂患者的临床及随访资料,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术后疼痛评分、手术前后肛管静息压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 本组患者手术时间(35.91±12.35)min,术中出血量(7.33±3.48)mL。术后出现尿潴留4例(8.70%),切口感染1例(2.17%),未出现切口出血、肛门失禁等并发症。术后24 h疼痛评分(3.43±0.91)分,术后48 h疼痛评分(3.00±0.73分,术后72 h疼痛评分(2.22±0.76)分,术后1周疼痛评分(0.67±0.63)分。术前肛管静息压(19.86±2.24)kPa,术后3周肛管静息压(10.396±1.97)kPa,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创面愈合时间为(24.26±5.14)d。本组患者治愈42例(91.30%),好转4例(8.70%),有效率100%。中位随访时间8.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 病理性肛裂组织切除术治疗慢性肛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内括约肌部分切除治疗陈旧性肛裂31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6 2 0 0 0年 ,我院采用侧位内括约肌部分切除并结合自制消炎止痛膏外敷治疗陈旧性肛裂 31 0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诊断分类依据 1 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本组 31 0例中 ,男 1 4 9例 ,女1 6 1例 :1 4 6 7岁 :病程 3个月至 1 0年。肛裂部位 :后正中位 1 79例 ,前正中位 96例 ,前后正中位均有2 9例 ,其它部位 6例。并发哨兵痔 2 89例、肛乳头肥大 1 76例、皮下瘘 32例。症状 :全部病例有疼痛 ,疼痛时间从便时开始持续 1 2h ;2 97例伴便后出血 ,1 5例伴肛门瘙痒 ;75例伴便秘。1 2 手术方法 :…  相似文献   

14.
2007-2009年,我们对125例裂口位于后位正中线附近的Ⅲ期肛裂患者采用从侧后位切断外括约肌皮下部及部分内括约肌行括约肌松解的方法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与传统后正中切扩术对陈旧性肛裂治疗的效果。方法 120例陈旧性肛裂患者采用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治疗组),对组照100例按传统后正中内括约肌切扩术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术后并发症及住院时间。结果治疗组病比住院组住院时间短,术后患者并发症少,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疗程短、痛苦少、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6.
为观察内括约肌后位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改良内括约肌侧切术)治疗Ⅲ期肛裂的疗效,将128例Ⅲ期肛裂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4例采用内括约肌左后或右后位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对照组64例采用传统内括约肌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2年,两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显示,两组病例均治愈,创面在术后4周内全部愈合,但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创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内括约肌左后或右后位侧切加肛裂病灶切除术是传统内括约肌侧切术的改进,疗效明显优于后者。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内括约肌切断术配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肛裂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慢性肛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0例)采用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对照组(90例)采用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观察两组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感染率及综合疗效。结果: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但治疗组切口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切口感染率亦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侧位内括约肌切断术结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肛裂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笔者采用侧方内括约肌切断术加扩肛治疗陈旧性肛裂4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30例,女16例;年龄18~62岁;病程2~15年。裂口位于肛管后位32例,前位14例。  相似文献   

19.
侧切术治疗陈旧性肛裂180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治疗陈旧性肛裂目前多用侧切法,而侧切法多见内括约肌挑出切断法和肛管皮下切断法。我院2001~2005年采用皮下潜行切断内括约肌法治疗陈旧性肛裂18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诊断分类依据1975年全国肛肠学术会议制定的标准。本组180例中,男52例,女128例;1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两种术式治疗肛裂前后肛管直肠压的变化观察,探讨可能造成肛裂术后肛门失禁的原因,为寻找更优的手术方法提供依据。将确诊的100例肛裂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0例采用肛门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对照组50例采用肛门内括约肌后位切断术。对两种治疗肛裂的术式手术前后肛管直肠压、疗程及术后并发症、术后疼痛、术后排便等指标进行观察统计。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两组近期疗效、术后并发症(创13水肿、创口感染、肛门狭窄、术后排尿困难)、术后排便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疗程、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及肛管直肠压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肛门内括约肌侧位切断术较肛门内括约肌后位切断术治疗肛裂具有创口小、愈合快、痛苦小、并发症少、安全性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