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在手术治疗肠梗阻时,肠吻合是手术中的重要环节。因肠梗阻时肠管大多存在水肿、梗阻肠管远近端肠管粗细不一,传统的手工吻合不但费时,而且缝线易对肠壁造成切割伤。笔者使用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对39例肠梗阻患者进行肠吻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我院于2006年1月至2007年12月共收治结肠癌一期切除行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biofragmentable anastomosis ring,BAR;美国SDG公司)吻合41例,其中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吻合4例,横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例,右半结肠一期切除吻合34例,效果满意,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非缝合性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在胃肠道吻合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出现一种专为肠吻合设计的非缝合性的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biofragmentableanastomosisring,BAR),又称可吸收性肠吻合环。本文报道BAR自1997年引入我院后用于胃肠道吻合的情况。临床资料1997年至2001年5月,我院在手术中非选择性地应用BAR126例,男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总结吻合环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结肠癌根治术一期吻合中的应用经验。方法通过分析2001年2月-2004年8月21例梗阻性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吻合环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均一次性获得成功。无吻合口漏、出血及吻合口狭窄。结论在梗阻性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吻合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有利于防止吻合口漏或狭窄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估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应用。方法:将需行肠吻合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吻合环组92例,手工缝合组94例,共186例。术后分别记录与吻合口有关的并发症、肠功能恢复时间等情况。127例结肠肿瘤患者(吻合环组62例,手工缝合组65例)术后随访时观察吻合口炎症发生的情况。两组病例一般资料分布均衡。结果:2例(2.17%)患者术中出现使用吻合环困难。两组各死亡1例,但均与手术操作无关。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吻合环组(61.4±8.6)h,手工缝合组(68.3±9.7)h,两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吻合环组发生术后吻合瘘1例(1.1%),手工缝合组发生2例(2.1%)(P>0.05);吻合环组发生术后吻合口出血2例(2.2%),手工组缝合组发生1例(1.1%)(P>0.05);两组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梗阻;吻合环组发生吻合口炎症2例(3.2%),手工缝合组发生13例(20.0%),两组之间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肠吻合装置。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生物可分解吻合环在肠道吻合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前瞻性研究方法将2004年3月至2009年2月268例预行胃肠道吻合术的病例随机分为三组,吻合环组89例,吻合器组93例,手工缝合组86例.比较其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吻合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观察142例患者(吻合环组62例,吻合器组39例,手工缝合组41例),比较各组术后吻合口炎症发生情况.结果 术后吻合口瘘:吻合环组无,吻合器组发生3例(3.2%),手工缝合组7例(8.1%).吻合口出血:吻合环组无,吻合器组发生1例(1.1%),手工缝合组2 例(2.3%),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5),术后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吻合环组(50.0±9.0)h,吻合器组(50.3±10.0)h,手工缝合组(53.5±12.0)h,吻合环与手工缝合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吻合口炎症:吻合环组发生2例(3.2%),吻合器组4例(10.3%),手工缝合组15例(36.6%).结论 生物可分解吻合环术后肠道功能恢复较快,吻合口炎症发生率低,是一种安全有效,可标准化的肠道吻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生物可降解环(BAR)进行结肠吻合的手术技巧. 方法应用BAR 27例行结肠切除术的患者行结肠吻合,观察术后并发症及恢复情况. 结果 27例患者全部成功吻合,无一例发生吻合口漏、出血、腹腔感染、梗阻及狭窄等并发症. 结论应用BAR行结肠吻合,操作简单方便、吻合可靠,明显缩短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我院2002年8月-2003年4月,用美国外科生产的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VALTRAC,以下简称肠吻合环),完成一种新型的肠吻合术式,用于临床21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21例中男性11例,女性10例;年龄35~85岁,平均64.7岁.其中小肠肿瘤1例,升结肠癌6例,肝曲结肠癌3例,乙结肠癌11例.行小肠肠段切除术1例,右半结肠切除术9例,乙结肠切除术11例.1例行端侧吻合,其余均为端端吻合.平均住院15.6 d.  相似文献   

9.
在行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时用生物可分解肠吻合环可以在不切断食管的情况下达到阻断贲门周围反常血流的目的,且安全、简便,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生物降解吻合环(BAR)在肠道吻合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2年1月至2008年7月间140例肠吻合术中使用BAR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38例完成手术吻合(2例因小肠管的口径太小致吻合失败).无手术死亡者。术后无吻合口出血及切口感染,但有2例(1.4%)分别于术后5d和7d出现吻合口瘘,另有1例(0.7%)术后9d出现肠梗阻。15例(13.8%)术后2周将BAR排出体外.80例(74.1%)术后3周排出,13例(12.1%)术后4周排出。随访3~83(平均38.6)个月,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狭窄。结论肠吻合术时使用BAR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7年1月-2010年10月31例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应用Valtrac吻合环进行消化道重建的临床资料。其中升结肠13例,横结肠8例,降结肠6例,乙状结肠4例。腹腔镜下完成肠管及系膜游离、淋巴结清扫操作,经腹壁5-8 cm切口入腹,切除肿瘤后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进行肠管端端吻合。结果 31例手术均获得成功,完成肠吻合时间12.5-17 m in,平均14.5 m in。术中出血20-100 m l,平均30 m l。13例行回肠-结肠吻合,吻合环直径28 mm、闭合间隙2.0 mm,18例行结肠-结肠吻合,吻合环直径31或33 mm、闭合间隙2.5 mm。未发生术后吻合口出血、吻合口漏。1例术后3个月结肠-结肠吻合口狭窄,直径约1.2cm,肠镜下扩张。术后肠功能恢复时间28-56 h,平均42.2 h。31例术后随访6-24个月,平均10个月,无肿瘤复发、远处转移及伤口种植转移。结论在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中应用生物可降解吻合环进行消化道的重建是一种安全、微创、高效、可标准化的术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生物可降解吻合环在胃切除术后消化道重建中的应用经验. 方法全胃或胃部分切除后,用吻合环完成消化道重建32例,包括胃空肠吻合和空肠端侧吻合. 结果本组均一次性获得成功,平均完成一个吻合所需时间为10 min,无吻合口瘘、出血及感染.术后1个月内吻合环自行溶解,经肠道排出体外.随访3~12个月,复查胃镜或钡餐无一例出现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 结论在胃切除后消化道重建中,与传统手工吻合相比,吻合环具有方便、快捷、可靠等优点,大大提高了操作效率,缩短了手术时间,并且有利于防止吻合口瘘或狭窄等并发症.只要病人经济条件允许,应尽量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congenital duodenal obstruction,CDO)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12月~2011年9月53例CDO患者临床资料。腹腔镜组27例,Ⅱ型、Ⅲ型十二指肠闭锁及环状胰腺15例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十二指肠狭窄及Ⅰ型十二指肠闭锁8例行十二指肠纵切横缝术,4例Ⅰ型十二指肠闭锁行十二指肠菱形吻合术;开腹组26例,以上3种术式分别为12例、8例、6例。对比2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进食时间、住院费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与开腹组相比,腹腔镜组术后进食时间早[(5.8±1.6)d vs.(7.5±2.2)d,t=-3.060,P=0.004],但手术时间长[(113.8±39.2)min vs.(94.0±31.0)min,t=2.034,P=0.047]。2组术后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腔镜下吻合术治疗新生儿十二指肠梗阻疗效肯定,在术后肠功能恢复上明显优于传统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术中结肠灌洗在左半结肠癌并急性梗阻Ⅰ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32例左半结肠癌致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2例中根治性切除29例,姑息性切除3例,均行一期切除吻合。腹部切口感染2例,经换药治愈;未发生肠瘘,无死亡病例。结论在做好急诊手术前准备,恰当的术中术后处理,有效的抗生素联合应用基础及肠外营养支持治疗,左半结肠癌并急性肠梗阻患者行一期左半结肠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吻合环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中的应用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8~2002年间使用吻合环的30例结肠癌并发肠梗阻行一期切除吻合病人的临床资料。结果 全组术中吻合过程均顺利,无手术死亡,术后吻合漏1例(3.3%),切口感染5例(16.7%),无吻合口狭窄。结论 吻合环在结肠癌并发肠梗阻手术的应用中具有简单、安全、省时等优点,是提高吻合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女性肠梗阻病因、发病特点及与年龄的相关性,回顾性分析女性肠梗阻62例病例资料。结果显示,女性肠梗阻病因主要是结直肠恶性肿瘤占34%,60岁以上老年组与青中年组之比为2:1。动力性肠梗阻占31%,以老年女性为主。粘连性肠梗阻占16%。62例患者中21例行手术治疗,3例死于并发症,其余治愈;保守治疗41例,12例死亡,病死率29%。结果表明,女性肠梗阻首要病因是结直肠恶性肿瘤,特别是老年女性,动力性肠梗阻值得重视。提高警惕,早期及时诊断,积极手术治疗是提高治愈率、降低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7.
18.
为总结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外科治疗经验,回顾分析我院2002~2013年行手术治疗的96例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的患者资料,其中DukesC、D期占84.6%;右半结肠癌42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54例;右半结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36例(一期吻合24例,二期吻合12例),因肿瘤广泛浸润转移行肠造口术5例,行短路手术1例;左半结肠癌和直肠癌患者中,一期切除34例(一期吻合12例,二期吻合22例),行Hartmann术8例,因广泛肿瘤浸润转移行肠造口术12例。结果显示,术后出现并发症18例,其中切口感染5例,吻合口漏3例,切口裂开2例,肺部、腹腔、泌尿系统感染各2例,肾功能不全1例,心律失常1例;围手术期死亡1例。本组患者5年生存率为30.2%(29/96),其中一期切除者5年生存率为34.3%(24/70),一期切除的70例患者中一期吻合和二期吻合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13/36)和32.4%(11/34),两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对于结直肠癌并发肠梗阻,不但要力争手术解除肠梗阻,而且要力争一期切除肿瘤,只要做到肿瘤一期切除,吻合早晚对患者预后影响不大。具体手术方式的选择,应根据患者全身情况、术中探查情况、医院条件和医师的经验及能力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清组氨酸脱羧酶(HDC)、D-乳酸盐(D-lactate)及α-谷胱甘肽S-转移酶(α-GST)在肠梗阻患者肠黏膜损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在治疗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DC、D-lactate及α-GST在28例绞窄性肠梗阻患者、19例单纯性肠梗阻患者、17例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和20例健康自愿者血清中的表达水平,并对其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下面积(AUC)进行比较;观察所有患者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和感染(腹腔感染和肺部感染)并发症发生情况,并比较此三种诊断指标在其中的表达差异.结果 血清中HDC、D-lactate及α-GST三种指标的表达水平在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最高(P<0.01),且HDC的AUC为0.913,大于D-lactate的0.872(P=0.000)及a-GST的0.836(P=0.000).当HDC的临界值为31.00 μg/L时,其灵敏度(74.5%)、特异度(94.6%)、假阴性率(25.5%)及假阳性率(5.4%)均优于D-lactate和α-GST.SIRS及腹腔感染发生率在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明显高于单纯性肠梗阻及急性单纯性阑尾炎患者(P<0.05);而肺部感染发生率在所有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清HDC在有SIRS和腹腔感染的绞窄性肠梗阻组患者中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无SIRS及无腹腔感染患者(P<0.01),血清D-lactate及α-GST在有SIRS的绞窄性肠梗阻患者中表达水平均高于无SIRS患者(P<0.05),而在其余患者中三种指标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性分析发现,HDC、D-lactate和α-GST的表达水平与SIRS及腹腔感染均显著相关(P<0.05),其中HDC与SIRS相关性最高(r=0.608,P=0.001).结论 血清HDC是一种更为有效的诊断肠梗阻患者肠黏膜损伤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