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1 毫秒
1.
为观察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将混合痔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内痔套扎术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在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内痔套扎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混合痔的疗效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连续缝合悬吊法与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垂性混合痔的疗效,探求一种治疗脱垂性混合痔的有效方法,将50例脱垂性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25例采用外痔切除内痔部分切除连续缝合后将痔核两端结扎悬吊治疗,对照组25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全部治愈,但试验组患者在术后疼痛、水肿、创口愈合时间等方面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连续缝合悬吊法治疗脱垂性混合痔具有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安全、恢复快等优点,术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及黏膜外翻等并发症和后遗症。  相似文献   

3.
为探讨高频电刀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的应用效果,将7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5例,治疗组在外剥内扎手术过程中使用高频电刀剥离外痔及止血,对照组在外剥内扎手术过程中使用剪刀剥离外痔,有活动性出血时使用慕丝线结扎止血。对比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创缘水肿情况。结果显示,治疗组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第、7、10、20天创缘水肿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环状混合痔外剥内扎术中应用高频电刀剥离外痔及止血,可有效减少术中出血量,将手术的出血危险系数降到最低,而且并未增加术后创缘水肿的风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探讨改良外剥内扎术采用“∝“形切口结合痔核高位结扎,黏膜收提,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Ⅲ、Ⅳ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组进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每组40例,对比观察两组术后大便时出血、疼痛、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减轻术后大便时出血、疼痛、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结论:该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Ⅲ、Ⅳ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5.
混合痔术式的部分改进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用新的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价值。解决混合痔术后疼痛、出血、创口愈合延缓等问题,确保术后肛门功能不受影响。方法:6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改进术式(外剥内扎缝合术为治疗组)与传统外剥内扎术式疗效对照比较。结果:治疗组可减轻术后伤口疼痛、出血、排尿困难、创缘水肿。伤口愈合时间短。术后肛门功能不受影响。结论:外剥内扎缝合术具有痛苦小、疗程短、后遗症少、复发率低、远期疗效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改良外剥内孔加外痔切口缝合术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8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采用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痔切口缝合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术后排尿障碍、创口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创面愈合时间等疗效指标。结果显示,观察组术后排尿障碍、创口疼痛、创面水肿、出血、创面愈合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O.05)。结果表明,改良外剥内扎加外痔切口缝合术治疗混合痔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内痔段错落式结扎,肛缘多形性组合切口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6年12月至2009年6月间在本院肛肠科的98例环状混合痔住院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内痔段错落式结扎、肛缘多形性组合切口术组(治疗组)与传统外剥内扎术组(对照组),对两组疗效作观察比较。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均临床治愈,两组术后出血、术后疼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疗程、术后水肿、术后光滑度、并发症发生率及满意度上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痔段错落式结扎、肛缘多形性组合切口术式治疗环状混合痔较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并发症更少,肛门整复效果好,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评价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采用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法,对照组(145例)采用常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法。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出血、肛门感觉性失禁、肛门狭窄、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损伤小、无后遗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和评价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30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5例)采用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法,对照组(145例)采用常规外剥内扎硬注术治疗法.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在术后疼痛、出血、肛门感觉性失禁、肛门狭窄、术后复发等并发症方面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 内痔注射结扎外痔修剪治疗环状混合痔安全有效、术后痛苦少、损伤小、无后遗症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多区域剥离结扎加皮桥短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探讨新的治疗环状混合痔的手术方法。方法将12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进行多区域剥离结扎加皮桥短缩术(治疗组)和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每组60例。观察术后伤口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赘皮残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情况等指标。结果治疗组在术后伤口疼痛、出血、水肿、尿潴留、赘皮残留、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及治愈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而平均愈合时间比对照组短,复发例数少。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多区域剥离结扎加皮桥短缩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传统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与外剥内扎术治疗Ⅱ、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的临床疗效,采用RPH联合外痔切除术治疗该类混合痔65例(观察组),与同期单纯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5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在平均单个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水肿发生例数、术后出血评分、术后尿潴留例数、疼痛评分、术后1年复发例数方面评价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观察组可缩短单个痔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口愈合时间,且可明显减轻术后疼痛、创缘水肿及术后出血,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年复发率、术后尿潴留情况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在治疗Ⅱ、Ⅲ期内痔为主的混合痔时可优先选择RPH联合外痔切除术,以加快患者术后恢复,减轻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2.
为观察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308例重度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64例采用痔上黏膜套扎、消痔灵注射、外剥内扎三联疗法治疗,对照组144例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疗效及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肛门坠胀等并发症情况。结果显示,两组在总有效率、术后肛门坠胀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术后肛门疼痛、创缘水肿、肛门出血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三联疗法治疗重度混合痔优于传统的外剥内扎术。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女性前位痔的手术方式,将100例女性前位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外剥内扎加弧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外剥内扎术治疗。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12.5±2.3)d,术后发生肛门水肿8例,残留皮赘1例,术后1年复发1例;对照组创口愈合时间(21.7±3.9)d,术后发生肛门水肿38例,残留皮赘23例,术后1年复发12例,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明,外剥内扎加孤形切口皮桥游离术治疗女性前位痔具有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少术后残留皮赘及水肿、降低痔复发率、肛门整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新型胶圈套扎器治疗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将200例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新型胶圈套扎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创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出血、水肿等情况。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治愈率均达90%以上,无显著性差异,但在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水肿、创口愈合时间等方面,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新型胶圈套扎术与外剥内扎术相比,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水肿轻微,恢复较快,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痔动脉结扎加外剥内扎保留齿状线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将126例环状混合痔分为两组,治疗组64例采用痔动脉结扎加外剥内扎保留齿状线术,对照组62例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术后观察两组创面愈合时间及并发症等情况,术后均随访1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减轻术后疼痛,缩短疗程以及预防舡门狭窄,保护肛门功能,减少复发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痔动脉结扎加外剥内扎保留齿状线术不损伤齿状线,保留了肛垫,降低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是治疗环状混合痔合理有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16.
为探讨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的疗效,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一组采用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治疗组),一组采用传统外剥内扎术治疗(对照组)。结果显示,治疗组治愈率(93.3%)明显高于对照组(83.3%),且治疗组疼痛轻,创口愈合快,术后肛缘水肿、肛门溢液、肛周皮赘等并发症发生率低,无肛门狭窄、肛门失禁等后遗症。结果表明,保留齿状线分段结扎缝合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治愈率高,创面愈合快,并发症及后遗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7.
为观察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对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的临床效果,将60例环状混合痔患肯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剥内扎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脱察两组患者术后3h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情况,创缘水肿情况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显示,治疗组在缓解术后3h及术后第一次排便时的疼痛、减少创缘水肿及缩短创面愈合时间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果表叫,外剥内扎加侧方部分内括约肌切断术能显著缓解环状混合痔术后疼痛及减少相关并发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8.
改良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改良混合痔切除术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将40例重度混合痔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予改良混合痔切除术(治疗组)治疗,一组予传统外剥内扎术(对照组)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疗效、术后并发症、创面愈合时间、药比、住院费用、住院时问及患者满意度。结果显示,两组疗效、创面愈合时间、药比及肛门狭窄和尿潴留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患者满意度及后遗皮赘、肛缘水肿、创面出血、术区疼痛方面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改良混合痔切除术治疗重度混合痔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不影响肛门功能和外观,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为探讨PPH结合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手术过程中的手术顺序问题,将510例环状混合痔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254例先行改良外剥内扎术,再行PPH;观察组256例先行PPH,再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术后并发症及近期疗效。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术后创口疼痛、肛门排便功能、尿潴留、平均住院天数方面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在术中血肿形成、术后肛缘皮赘、水肿、肛门渗液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果表明,先行PPH,再行改良外剥内扎术治疗环状混合痔,术中利于操作,术后患者近期并发症少,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