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总结明代养生学的成就与特点。[方法]利用文献学研究[方法],通过广泛阅读明代养生学相关著作,总结这一时期养生学成就与特点。[结果]明代养生学著作明显增多,内容简析明了,通俗易懂;养生偏重于养命门;防重于治,食疗养生日渐兴盛;图文并茂,气功养生广为流传;批判各种迷信鬼神说,倡导科学养生。[结论]明代医家继承发展了历代医家的养生学[方法],并进一步将养生理念与实践有机结合,大大丰富和完善了中医养生学的内容。  相似文献   

2.
《中医学报》2013,(12):1821-1822
目的:探讨医疗气功练习中调心的特点及重要性。方法:通过自身医疗气功练习体会及对气功、中医学、佛家、道家文献中与调心相关的文献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医疗气功练习的目的是使人体精气神充足、阴阳气机和顺,从而达到健身祛病的目的,功法练习的重点是如何进入三调合一的忘我境界中去。在进入三调合一状态之前调心在三调中占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进入三调合一状态后则三调融为一体,三者不单独存在,更无先后主次之分。调心是调控心理状态的操作活动,调心的意义是改变日常意识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使练功者易于进入三调合一的气功境界。结论:调心在中医气功练习中有至关重要的作用,是医疗气功练习的基础。医疗气功的调心有很强的自身特色,强调整体心境的自然调节,要求练功时发挥先天心神(即元神)的作用,尽量减少后天心神(即识神)对自身的支配,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目的。中医气功学属于中医学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分析了气功锻炼中的调心特点,并对医家、道家、佛家著作中关于气功调心重要性的论述进行总结,结合自身中医气功练习体会,探讨中医气功锻炼时调心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养性延命录》是南朝著名气功专著,文中引用百家之说,阐述了养生抗衰老的学术思想及具体方法。认为养生延年要顺应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摄养精、气、神是养生延年之核心,养神之道在于清静。要人们凡事有节,以中和为贵,尤其强调要节制饮食。并论述了服气导引,气功修炼的具体方法,至今仍具有学习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4.
气功是我国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对王松龄养生气功延缓衰老,保健效应进行了研究,观察了60~70岁修炼养生气功老年人(健康者)炼功前后中发微量元素的变化。结果表明,气功对调节体内的微量元素有较好地作用。  相似文献   

5.
安海燕  刘洪福  曹承 《医学与社会》2010,23(2):78-79,98
通过健身气功的锻炼,医学院校健康弱势群体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有了明显的改善。健身气功蕴涵着丰富的民族传统文化,其养生思想博大精深。健身气功以“整体观、天人合一观”为基础,指导身体与意识练习。同时健身气功动作简单易行,重视修心养性,调整心态,以其特有的“调身”、“调息”、“调心”作用,对健康弱势群体学生心理改善,具有积极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太白还丹篇》选自《重刊道藏辑要》(1906年成都二仙庵刊刻本)第五集《道枢》中;作者为唐朝人王元正。文中主要叙述修炼气功的调气、集神、保精,使精、气、神高度统一,从而达到保健养生的过程,对现代气功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在研究古今气功学术体系构成的基础上,从操作技术角度提出了医学气功的定义,即;医学气功是以医学理论为指导,以调心、调息、调身的统一操作为内容,以养生与治疗疾病为目的的一类心身锻炼技能。而后阐释了定义的四个要点,并提出了医学气功学的定义。  相似文献   

8.
神是人体生命活动现象与精神意识活动现象的总称及其主宰,在人体居首要地位,是人体寿天强弱的关键所在。调神是调整人的精神意识活动,并通过意识的调整,进一步调整脏腑组织的功能。在各种养生、长寿的方法中,调神是关键的一环,也是气功养巾的基本功所在。古籍文献中提倡涵养道德,克服私心,保持高尚愉快的心境。排除一切杂念,身在事中,心在事外,避免七情的干扰,保持心境的宁静,对调神有一定意义。静极则动,可促进真气的运行。意念存想是气功修炼的一大特色,是调神的另一个重要内容,它既能增强入静效果,又可调整脏腑阴阳、气机升降,使人体的精神意识活动及生命活动处于最佳状态。  相似文献   

9.
气功养生法是传统养生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探索王松龄养生气功对延缓衰老的效应与机理和微量元素关系的研究,作者观察了60~70岁老年人39例,健康组12人,实验组27人,健康组气功前后发中微量元素对Zn,Cu,Mn,Se,Cr,Ge气功后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Zn,Cu,Mn,P〈0.05,高血压病组Zn,Mn,Se,Cr,Ge气功后均有所增高,Zn,Mn,Cr,P〈0.05,P〈0.01,冠心病组所  相似文献   

10.
苏东坡是我国宋代一位全才的文学家,诗词文赋、琴棋书画无一不精。也许你还不大了解,苏东坡在农业、水利、环保、军事、宗教、考古、烹饪、医药、养生等方面,都有着独到的见解。以养生学为例,苏东坡对静空学、气功学就颇有心得,对饮食保健、药膳养炼亦卜分见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苏东坡还非常重视运动养生保健,特意为此专门撰写了几十篇文章,在我同养生学的发展史上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11.
研究长寿,首先要重视对老年病的防治,我国历代医家主张通过养生以防治疾病,延年益寿。笔者试从养生学的角度就老年病的预防及治疗略抒管见。  相似文献   

12.
本研究应用现代医学科学技术手段对修炼养生气功的213例老年人进行了多学科的研究,从老年基础医学,临床医学,心理学及中医学的实验研究入手进行了12项包括:自由基测定,白细胞介素,多种激素,多种微量元素,多项血液成分分析,多种功能测定等39个指标的实验组,对照组,练气功前后的统计学对比分析,从医学临床着修炼养生气功对老年人的健康及衰老的延缓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联系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内经》养生学说的学术思想,认为《内经》养生学说的要旨在于调摄精神情志活动,用“积精全神”的方法以获健康长寿的效果.这种养生思想系基于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的深刻认识而提出,其理论的正确性己为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而《内经》所提倡的以调摄情志的目的的多种养生方法.亦为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发扬创新.因此,研究《内经》养生学说并进一步发挥其保健防病作用,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有其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正—法文修真旨要》是一篇具有代表性的道家气功养生文献,从中可概见道教符箓派的气功养生思想和炼功特色。“摄身之道,莫过乎元气”,强调了元气在人体的重要性,调气在气功养生中的意义。“服气诀”是一种简便易行的气功疗法,提出了结合不同季节适寒暖而服气的主张,介绍了作者炼功的经验和体会。“明耳目诀”则是一种按摩保健法。  相似文献   

15.
道教内丹理论对明清中医养生学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明清时期是医、道融合的第二次高潮,道教养生的大量内容融入中医养生学,从理论和方法上充实了中医养生学内容,其中以内丹理论的贡献最为突出。从理论上来说,内丹理论是命门学说的主要思想来源,温补学派的医家们根据丹田中先天精气神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养生重在顾护命门元精元阳和治形宝精的主张,对之后的中医养生学影响深远。从养生方法上来说,内丹理论为中医养生之重要方法———太极拳提供了理论内核。太极拳是以静为主的内丹术和以动为主的传统武术相结合的产物,这种结合又启发了中医养生学,使“动静结合”的思想为养生学家所重视,成为明清时期中医养生学学术发展的一大特点。因此,命门学说和太极拳是明清时期道、医、武相互融合的结晶,是道教内丹理论对中医养生学的突出贡献。  相似文献   

16.
佛教养生特点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起源于古印度的佛教,在两汉之际传入中国。佛学本身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彻悟成佛”,然而没有健康的身体就不能进行修炼,所以佛学中也含有与佛教教义结合在一起的有关养生健身的思想、观点和方法。佛教的养生目的,佛法的治心,佛教的戒律,佛教心净的提升,礼佛拜忏念咒念佛,佛教音乐以及对环境的重视,体现了佛教养生的特点。在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佛教养生内容与中医、道家等其它养生思想和方法,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共同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程杰  张正龙  房慧岭  唐巍 《安徽医学》2009,30(12):1379-1381
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丰富的养生思想、养生方法,是养生学发展的成熟时期。在道德修养方面,养生学家崇尚老庄之学,主张清静无为,修身养性;在具体的养生实践上,重视存神、服气、导引等,形成了颇具道学色彩的丹道养生,对后世养生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8.
《中医学报》2013,(12):1818-1820
目的:浅释中医学的调心与治神理论。方法:对《黄帝内经》等经典医籍中关于心神、调心与治神理论的相关记载进行整理、分析。结果:治神是医疗的方向和目标,调心(神)是操作的手段和内容。针灸技术倡导治神为本,气功锻炼强调调心的核心作用,二者并不矛盾,只是在表达的偏重不同而已。气功的调心和针灸的治神相互为用,用气功调心平和医者、病者的心态以静心,达到五神志安和协调,医患同心协力,方能邪祛正安,以平为期。结论:心神影响身心已成为中西医的共识,然何以治神,诸家有论,各不相当,尤多流于理论,操作欠备。笔者首论心主之用,次论气功调心,后论治神之调。提出,调心之于治神,无所分别,乃古代医学模式中的一体两用。  相似文献   

19.
中医养生学的内容博大精深,在其文献中养神、调神之法论述浩繁,其内容占据了中医养生学的核心地位。从古至今,善养生者尤其擅长调神,将调神视为长寿健康的根本条件。人体的生理活动在神的支配下进行,中医调神理念不仅可以指导人们调治精神,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调理身体。基于调神与"养生"之间的这种密切关系,应充分重视调神在养生中的影响,因此对其方法的整理尤为重要。文中对调神方法进行了初步的概括,以期对形成以调神为核心特色的养生文化有所贡献,对当代中医养生学的发展以及实现延年益寿的目标均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0.
本文联系历代医家的有关论述,以及现代研究成果,探讨《内经》养生学说的学术思想,认为《内经》养生学说的要旨在于调摄精神情志活动,用“积精全神”的方法以获健康长寿的效果。这种养生思想系基于情志活动对人体脏腑气血的影响的深刻认识而提出,其理论的正确性已为现代心身医学的研究成果所证实。而《内经》所提倡的以调摄情志为目的的多种养生方法,亦为历代所沿用并不断发扬创新。因此,研究《内经》养生学说并进一步发挥其保健防病作用,提高临床应用价值,有其切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