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伤肾等。其病机是由肺、胃、肾三脏阴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而致,本病首当辨上、中、下消之不同。一般而言,口渴多饮为上消,属肺;多食善饥为中消,属胃;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病足治疗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糖尿病病足是继发糖尿病的足部病变 ,属于祖国医学的血痹、脱疽范畴。主要症状为间歇性跛行、足部疼痛、肢体麻木、皮肤冷凉、苍白或紫暗 ,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或消失 ,严重者皮肤破溃干枯、变黑。现就其治疗体会简述于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的基本病机为气虚阴亏燥热 ,病久则燥热灼血而致血瘀 ,或气虚无力推动血行亦可致血瘀 ,瘀血阻滞脉络 ,阳气不能达于四肢以温煦肌肉、筋脉 ,则发为糖尿病病足。现代医学认为糖尿病患者在血糖升高时血脂升高、血液黏稠度明显增加及微循环障碍 ,这与中医的瘀血阻络相吻合。瘀血阻络 ,阳气不能温养四末为标实 …  相似文献   

3.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伤肾等;其病机是由肺、胃、肾三脏阴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而致.根据其证候不同而分为上、中、下三消.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足的局部施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为特征的病证,《临证指南医案·三消篇》云:“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牢涸热淫而已。”如病延日久往往由阴虚而发展至气虚、阳虚或阴阳两虚。糖尿病久病不愈,阴虚燥热更甚,可并发肺痨、痈疽、雀盲等证。痈疽发于足部,即为糖尿病足。1 糖尿病足的临床特点1.1 病因病机 糖尿病足多见于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禀赋不足,阴亏燥热,火邪灼津所致。病机为血管、神经病变,肢端微循环障碍,防御功能下降,在轻微外伤和感染等诱因存在下发生坏疽。1.2 部位和性质 糖尿病痈疽好发于人体负…  相似文献   

5.
消渴定义以渴饮、善饥、尿频数而浑浊(或有甜味)、形肉日益消瘦为主症.因其饮多、食多、尿多,故名三消.又因三者之症状互有主次,故以饮多者为上消,食多者为中消,尿多者为下消.病因、病机主要由于:嗜食肥甘或饮酒过度,致湿热之气侵淫燔灼、郁而化为燥热;或为五志过极,劳心过度,心阳过动而化火,内火自燃,阴津暗损.其病机为津涸热淫,形成阴亏阳亢、阳热上燔之变.心肺受灼则阴不上承,故舌本干枯,渴饮不止而为上消;若热淫中焦,胃火旺盛,则所食之物,随火而化,致能贪善饥、消烁肌肉而为中消;如燥热并于下焦,肾阴受损则小溲如脂如膏而为下消.  相似文献   

6.
消渴是一种发病率高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尿有甜味为特征的一种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糖尿病,其病因主要为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欲伤肾等。其病机是由肺、胃、肾三脏阴亏燥热、灼伤津液、消灼水谷而致。本病首当辨上、中、下消之不同。一般而言,口渴多饮为上消,属肺;多食善饥为中消,属胃;多尿而浊为下消,属肾。中医药在改善症状肪治并发症等方面均有较好疗效。在辨证论治的基础上,根据消渴不同之分型,同病异护的原则,制定其饮食计划表,定时定量进餐,  相似文献   

7.
辨证治疗糖尿病208例淮阴市中医院(223001)严冰糖尿病属中国传统医学“消渴”的范畴。历代医家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在于燥热伤阴。笔者认为,本病始终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互为因果。病初多为燥热伤阴,病久则肾虚阴损,入络致瘀。病位主要在肺、胃、肾三...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病机心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以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为典型临床症状。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历代医家多认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三消》中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笔者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阴虚燥热可能仅为现象,脾气虚弱、运化失常才是本质,现浅述如下。阴虚燥热尚不能完全概括消渴病机。尽管糖尿病表现出烦渴多饮、消谷善饥、形体消瘦等症状,看似一派阴虚燥热之象,但阴虚应皮肤口舌干燥而少尿,何以多尿?此其一;2型糖尿病患者以肥胖者居多,阴虚何以肥胖?此其二;患者舌体…  相似文献   

9.
消渴是以多饮、多食、多尿、身体消瘦、或尿浊、尿有甜味为特征.消渴之名首见于〈内经〉.后世医家在临床实践的基础上,根据本病的"三多"症状的孰轻孰重为主次,把本证分为上、中、下三消,如〈证治准绳·消瘅〉篇说:"渴而多饮为上消,消谷善饥为中消,渴而便数为下消".本病致病因素是综合性的,尤与情志不舒、嗜酒、喜食厚味有关,三者综合发病者较多.其机制为:火炎于上,阴亏于下,水火不相既济所致.真阴亏耗,水源不充,相火独亢,虚火妄炎,耗损肺、(胃)脾、肾阴液而发病.病机为阴虚为本,燥热为标,病本在肾.阴虚燥热日久,也可引发消渴血瘀.阴虚内热,耗津灼液而成瘀血,或病损及阳,以致阴阳两虚,阳虚则寒凝,亦导致血瘀.在本病的治疗上临床医家也有各自不同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是体内胰岛素的绝对和相对的分泌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根据胰岛素分泌量可分为胰岛素依赖型和非胰岛素依赖型.本病属中医"消渴"范畴.认为本病发生是由于素体阴虚,饮食不节、情态失调等致阴虚燥热引起.上消于肺,表现为烦渴引饮(喝多).中消于胃,表现消渴善饥(吃多),下消于肾,表现小便如膏(尿多).多饮、多食、多尿、消瘦.三多一少是本病典型症状.本病是个疑难病症,迁延难愈,但本人在多年来的临床实践中以中西医理论相结合指导,摸索总结出此病的标本兼治的方法,取得了较满意疗效,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肾病分期辨证治疗的探讨   总被引:30,自引:2,他引:28  
本文阐述了中医对糖尿病肾病的认识,认为糖尿病肾病的发生是由消渴迁延而致。究其病机,乃因燥热阴虚日久耗气而致气阴两虚,病情持续发展则阴损及阳可出现阴阳两虚,后期则出现阳衰浊毒瘀阻,且病变过程中又每多夹瘀。故主张本病辨证可分燥热阴虚、气阴两虚、脾肾气(阳)虚及阳衰浊毒瘀阻4型,并且每型可与糖尿病肾脏病变的各期相对应,以便临床施治。强调中医辨证治疗的重点应放在早期糖尿病肾病期,才能取得较佳疗效并能防止变证发生  相似文献   

12.
史文丽 《中医杂志》2003,44(6):417-417
解放军第一军医大学臧堃堂教授从医50余年,在治疗糖尿病方面颇多建树,笔者有幸侍诊,现将学习所得总结如下。1 探病机以肾虚脾虚为主,痰浊燥热为标糖尿病中医谓之“消渴”。臧师认为肾藏真精、主水,为脏腑阴液之根本。肾精亏损,水亏火旺,可致燥热内生。肾阴不足,封藏失司,则尿多而浊;肾虚精亏,津不上承,水亏火旺,可上炎于肺,肺燥则口干舌燥;上炎于胃,胃热则消谷善饥。因此,肾阴亏虚乃为本病的根本。《仁斋直指方·消渴》曾云:“肾水不竭,安有所消渴  相似文献   

13.
消渴病机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殷百万 《陕西中医》2002,23(6):527-529
“阴虚为本 ,燥热为标”是消渴之基本病机 ,并贯穿于整个病程。如早期 (无症状期 )为阴虚 ,中期为气阴两虚 ,晚期为阴阳两虚和气滞血瘀。阴虚生内热 ,上灼肺津则烦渴多饮 ,中灼脾胃则胃热消谷而多食 ,则脾虚而散精功能失常 ,全身组织失去濡养 ,多食反见消瘦。阴虚阳盛肾之开阖失司 ,则水谷精微直趋下泄溲出 ,谷甘不变而多尿且具甜味 ,消渴乃成。阴虚生内热 ,热伤气耗津 ,津血同源 ,气虚帅血无力。阴虚及阳 ,阳气虚弱 ,鼓动无力 ,血行不畅 ,血瘀乃生 ,以致并发症丛生 ,故病难复。  相似文献   

14.
祖国医学认为糖尿病在病程中有瘀血病理因素存在 ,而且瘀血是导致糖尿病并发症主要因素之一 ,基于糖尿病病程较长 ,久病入络 ,久病必瘀 ,故临床上活血化瘀治疗糖尿病日臻受到关注。1 并发症机理糖尿病是多种原因引起的血糖代谢紊乱 ,随之出现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紊乱 ,是致多系统、多脏器功能损害的综合征 ,它以防御功能降低 ,免疫功能低下 ,微血管病变做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病理基础 ,而血瘀是导致诸并发症的中间产物。祖国医学认为“病久阴虚内热 ,灼液成瘀 ;或阴损及阳 ,阴阳两虚 ,阳虚则寒凝血滞 ,阴虚则津不载气 ,燥热则直伐正气 ,气虚…  相似文献   

15.
消渴 ,俗称糖尿病。是因阴亏燥热 ,灼伤津液 ,消灼水谷引起的以多饮、多尿、多食、消瘦为主要特征的病症。根据本病“三多”症状分为上消、中消和下消。1 病因病机1 1 饮食不节 :过食肥甘厚味、辛辣刺激之品 ,损伤脾胃 ,运化失职 ,积热内蕴 ,化燥耗津发为消渴。如《素问·奇病论篇》说此肥美之所发也 ,肥者令人中满 ,故其气上溢转为消渴。说明饮食不节与本病发生有密切关系。1 2 情志因素 :情志内郁 ,郁久化火 ,或忧愁思虑 ,日久心脾精血俱亏 ,虚火亢盛 ,《临症指南医案·三消》说心境怒郁 ,内火自燃及消症大病。这说明五志过极 ,郁热伤…  相似文献   

16.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本病初期多表现为燥热,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兼杂,日久则表现以阴虚为主。消渴常累及肺、胃、肾三脏,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为治疗大法。白虎加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于治疗消渴的有效  相似文献   

17.
消渴是由于阴亏燥热、五脏虚弱所致的以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等“三多一少”症状为特征的病证。在历代的医家对消渴的论述中,都认为其病机是以阴虚燥热为关键,其中以肺、胃、肾阴虚为主,阴虚则燥热内生,燥热伤津耗阴,则阴愈伤燥热愈盛,燥热愈盛则阴愈伤,两者互为因果。传统上,很多医家根据“多饮”、“多食”“多尿”孰重孰轻,  相似文献   

18.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病范畴。古代医学对其病因、病理论述甚详。多认为燥热损伤肺、胃,肾之阴液而形成本病。但张景岳认为中消病,病在脾胃;朱丹溪认为“酒面无节——脏腑生热”。临床上消渴病多因酷嗜灸博,胃热灼脾,迫使脾阴输泄无度所致。胃为燥金,脾为湿土,胃需脾阴之濡,脾需胃阳之煦,若恣食肥甘或纵欲损泄肾阴或肝郁化火以致胃火亢盛,灼伤脾阴,胃失其润则火益炽,胃阴伤,胃热盛,胃热则消谷善饥。故本病临床多见热盛伤阴之证,且阴虚  相似文献   

19.
少精液症是男性不育的原因之一,而糖尿病会通过不同途径导致少精液症的发生。根据糖尿病患者少精液症的发病特点,可将其中医病名命名为"消渴精少"。本病总属本虚标实之证:劳欲过度、先天禀赋不足导致阴虚燥热,耗伤阴精;饮食失节、脾胃运化失职导致脾肾两虚,化源匮乏;营血亏耗、热灼血络导致瘀热阻滞,精道不畅。临证可治以左归丸加减养阴生精,五子衍宗丸合参苓白术散加减补益脾肾,薛建国教授自拟清瘀育精汤加减凉血化瘀,疗效满意。附验案1则以佐证。  相似文献   

20.
历代对消渴病机的认识,多以阴虚燥热立论,诸般变化,不外肺燥、胃热、肾虚,正如《临证指南医案·三消》所说:"三消一证,虽有上、中、下之分,其实不越阴亏阳亢,津涸热淫而已."此类观点对后世影响很大,近代许多书籍教材,论及消渴,多偏执阴虚燥热之说,而滋阴清热一法,则成为消渴的唯一正治大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