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缺乳是指产后妇女在哺乳期无乳汁分泌,或虽有乳汁分泌,但不能满足婴儿需要。本病多发生在产后12~15天内,临床上以初产妇女多见。笔者自90年开始采用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本病28例,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共28例,均为门诊患者,其中23~28岁20例,28~31岁8例;病程在1~3个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推拿改善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评价本手法的临床有效性;方法:将所观察的2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本手法,对照组采为传统催乳法,观察两组间的乳汁分泌情况和不良反应情况等;结果:观察组改善产后妇女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方法,两组间对比观察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产后康复手法可改善产后妇女的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3.
4.
5.
系统回顾并总结近5年来有关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操作方法和疗效,并对其作用机理进行了初步探讨,认为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经济方便、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为进一步进行科学的临床总结和机理探讨提供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6.
彭巧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3):46-47
目的探讨推拿改善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产后缺乳产妇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观察组采用推拿手法进行催乳,对照组采用传统催乳法,两组均1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观察组改善产后妇女泌乳情况优于对照组的传统方法(P〈0.05)。结论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疗效肯定、方便易行。 相似文献
7.
作者从实验研究 ,临床研究两方面对产后缺乳采用中医药治疗进行了综合述评 ,并对缺乳的病机从中医和现代医学角度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8.
推拿可以用于治疗很多疾病,比如颈椎病,落枕,腰椎间盘突出,急性腰扭伤等运动系统疾病,失眠、产后缺乳、乳腺炎等内科疾病。笔者在江苏省中医院推拿科的实习期间,对于推拿治疗一些疾病有了初步的认识,且对推拿治疗急证(落枕,急性腰扭伤),产后缺乳印象深刻,现将诊治要点总结如下,以便与大家交流探讨。 相似文献
9.
中药穴位按摩治疗缺乳谭自民*师晶丽*姚喜君*主题词缺乳/治疗中药/治疗应用穴位按摩“缺乳”又称“产后乳汁不足”,多因气血亏虚、乳汁生化无源,或肝郁气滞、乳汁运行受阻所致。在大力宣传母乳喂养的同时,我们用补气养血、疏肝理气、通络下乳之中药研制为乳剂,穴...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06例产后缺乳的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推拿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催乳方案,推拿组加用推拿手法。治疗后比较2组泌乳量、首次泌乳时间、乳房充盈程度评分、血清泌乳素(PRL)水平及母乳喂养评估量表评分,对比分析2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推拿组泌乳量充足率为7 5.47%,对照组泌乳量充足率45.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推拿组首次泌乳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乳房充盈程度评分及PR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母乳喂养评估量表中产妇满意度、婴儿满意度及产妇生活方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推拿组总有效率9 6.23%,对照组总有效率84.9 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保证新生儿初乳时间,改善母乳喂养状况。 相似文献
11.
《山东中医杂志》2016,(5):429-430
目的 :观察针刺结合推拿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产后缺乳患者40例,采取随机分组的方法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20例,采取针刺结合推拿手法,针刺乳根(双侧)、膻中、少泽(双侧),胸部胀满配期门,失血过多配肝俞、膈俞,气血不足配膈俞、足三里,痰湿配丰隆。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取32号1.5寸毫针,采用平补平泄法,进针得气后,留针10 min。对照组20例,采用催产素。观察并记录治疗后乳汁大量流出的时间、乳汁流出的量、始动时间。结果:治疗8 h后,治疗组有效率为95%,对照组为60%,两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针刺结合推拿手法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能够有效提高乳汁分泌量,始动时间缩短。 相似文献
12.
13.
石凤娟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3,11(14):21-22
目的观察手法配合中药治疗产后缺乳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9例本病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35例采用手法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34例中药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2%。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配合中药治疗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经穴推拿艾灸治疗肝郁气滞型缺乳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确诊的80例肝郁气滞型缺乳产妇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研究组采用中医经穴推拿艾灸,1次/d;对照组对产妇进行常规医护.治疗5天后,对比两组患者泌乳量、乳房胀痛程度及治疗效果.结果:研究组比对照组总有效率高,泌乳量充足,乳房胀痛程度低,两... 相似文献
15.
16.
产后缺乳是产后哺乳期内乳腺无乳汁分泌或泌乳量少,不能满足喂养婴儿需要[1]。多发生于产后2周内,临床中以新产妇缺乳最常见。近年来,由于产妇年龄趋于增高,剖宫产率上升以及妊娠期营养不足、精神过度紧张等诸多因素,产后缺乳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催产素联合中药推拿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诊断为产后缺乳的150例患者,采用完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75例,采用纯西医治疗,予"催产素";治疗组75例,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予"催产素+通乳丹+乳房推拿"。观察并记录治疗后患者乳汁大量流出的时间(T)、乳汁每次流出的量(L)及治疗前后患者血红蛋白量的比较。结果:(1)经治疗后,两组乳汁大量流出的时间(T)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乳汁每次流出的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乳汁每次流出的量(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经治疗后,治疗组治疗前后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后血红蛋白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经治疗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2.7%,治疗组总有效率为65.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产后缺乳(气血虚弱型)的临床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乳汁每次流出的量,同时提高患者血红蛋白的含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口服中药配合手法按摩治疗产后缺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社区中抽取398名缺乳孕妇随机分为口服中药组、手法按摩组、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对照组,口服中药组采用中药(黄芪15 g、王不留行9 g、通草9 g)加入猪蹄汤或鲫鱼汤同煮,饮汁食肉;手法按摩组指导产妇自行手法按摩乳房;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采用上述两种方法同时治疗;对照组给予常规产后访视指导,同时观察上述四组的乳汁分泌情况。结果:经过为期3周的治疗,口服中药组99例,治愈19例,好转43例,总有效率62.63%;手法按摩组100例,治愈22例,好转40例,总有效率62.00%;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101例,治愈47例,好转35例,总有效率81.19%;对照组98例,治愈13例,好转19例,总有效率32.65%。四组比较,干预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其中尤以口服中药+手法按摩组疗效显著。结论:口服中药+手法按摩可促进产妇乳汁分泌,有助于母乳喂养,方法简便易行,利于社区推广。 相似文献
19.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32)
目的观察中医推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产后缺乳及预防产后抑郁症的效果。方法将产后缺乳的395例产妇随机分为研究组198例和对照组197例,对照组仅给予芪通催乳配方颗粒协定方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推拿治疗及心理干预,2组均治疗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爱丁堡产后抑郁量表(EPDS)评分,记录乳汁量、乳腺肿块消失时间。结果治疗2周后,研究组EP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乳汁量明显多于对照组(P0.05),乳腺肿块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推拿配合心理干预治疗,不仅能增加产后乳汁分泌量,使乳腺肿块迅速消散,而且可有效降低EPDS评分,预防产后抑郁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腰肌劳损指腰部肌肉、筋膜与韧带软组织慢性损伤,是腰腿痛中最为常见的疾病.其病因与长期从事腰部持力及弯腰活动等工作或腰部急性外伤未能获得及时而有效的治疗有关.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发现此病迁延日久,病程长,最终多数患者转变成湿热型腰肌劳损,而用中药清热利湿通络法配合推拿治疗本病,可以缩短疗程,有效地治愈本病.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