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50岁以上男性人群的常见痛,以进行性排尿困难为主要临床表现.笔者提出中西医结合治疗应突出中医特色,运用病症结合、宏观与微观结合的方法,建立动物模型开展实验性研究、建立中药疗效评价系统、改善中药剂型等措施,旨在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病从病因病机、中药治疗、临床分型、针灸治疗、中西医结合治疗及其他疗法等方面作较全面的综述。结论:中医药在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方面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药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用炙桂枝、茯苓、赤芍、牡丹皮、桃仁、水蛭、生黄芪等),结合西药保列治治疗.结果:经3个疗程治疗后,56例中,显效26例,好转2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1.07%.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4.
笔者运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中医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本臣 《西部中医药》2007,20(12):68-70
总结了近年来单味或中药复方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治疗现状及作用机理研究。中医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具有良好的疗效,这与中药有效成分抑制前列腺增生程度、使前列腺重量及腺体形态接近正常有关;机理研究从整体宏观逐步深入到微观形态学,达到细胞、分子水平,结果表明中医药对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治疗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抑制前列腺细胞的生长,抑制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等来发挥疗效。  相似文献   

6.
正高危前列腺增生症是指高龄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伴有心、脑、肺、肝、肾等一种及以上脏器合并症,此类患者手术风险增大,手术治疗受到限制[1]。因此药物治疗,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越来越受到重视,成为高危前列腺增生主要治疗方法。笔者对高危前列腺增生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1诊断标准高危前列腺增生诊断参照《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前列腺增生诊治指南》[2],年龄70岁以上,  相似文献   

7.
鳖甲泽兰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中药鳖甲泽兰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将75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45例,对照组30例,分别治疗3个月。结果: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总有效率为82.2%;对照组显效6例,有效17例,总有效率为76.7%。结论:中药鳖甲泽兰汤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优于泽桂隆爽胶囊,中药鳖甲泽兰汤是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排尿困难是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常见症状,易引起尿路感染和肾功能减弱,因此应加强重视。我院近年采取中西医结合方法护理30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引起排尿困难的患者,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张健 《四川中医》2011,(2):70-71
目的:观察补气活血、利湿化痰类中药内服,结合直肠灌注中药、离子导入及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的疗效。方法:采用自拟癃闭汤加减,并结合直肠灌注中药、离子导入及针灸治疗前列腺增生症76例。结果:76例前列腺增生症经治疗,总有效率92.1%。结论:综合疗法治疗前列腺增生症,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症4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是老年男性的常见 病,其患病率随年龄而增加,老年人多行内 科治疗。我科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良性前 列腺增生症42例,疗效显著,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 根据临床症状,直肠指诊,前列腺B超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症82例,随机分为2组,保列治治疗组(对照组)为40例,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为42例,82例病人中,年龄64~79岁,平均年龄对.6岁,病史2~17年。82例病人中,70例伴有高血压,9例伴有糖尿病,12例伴有慢性支气管炎,16例伴有冠心病。2方法2.1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保列治[杭州…  相似文献   

11.
文章为探索表示性状、动作意义的二字中医术语汉译日的规律,将其与10种构词频率最高的日语二字汉字词进行对照比较,并与日本汉方二字术语比较,分析这些汉字词的语法功能,发现中日两国二字汉字词内部结构具有基本对应关系,故结论为内部结构关系相同的二字中医术语可以直接转换为相应的日语汉字词,并具有和日本汉方术语相同的语法功能。  相似文献   

12.
中医是医学领域的宝贵财富,而中医英译是中医走向世界的重要环节,中医英译译者应该持有严谨的翻译态度,具备良好的中英文双语能力和丰富的中西医医学知识及中西医英语知识,采用必要的翻译策略,才能做好中医的英译工作。  相似文献   

13.
中医术语是富有中华民族特色的医学专业术语,其简明扼要,内涵丰富的特点要求把简洁性作为中医术语翻译的主要原则。本文通过对中医术语语义及逻辑关系的分析,从英语构词法入手,探讨中医术语的简译法及应用。  相似文献   

14.
中医病症名称的英译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病症名称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英译好这部分术语,对于中医药名词术语翻译的规范化,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文章通过对中西医病症名称比较与归类,提出了中医病症名称的几种主要英译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中医学英语定语从句的状语化译法。方法:主要结合具体例句分析其语法现象,从而探讨医学英语定语从句翻译的技巧之一——转译法,即译成状语从句,并指出其翻译技巧的指导意义。结果:在英语译成汉语的过程中,应该首先判断主句、从句语义上的逻辑关系,翻译时摆脱英语表达形式的束缚,按照汉语的行文习惯,将定语从句转译成状语从句形式的翻译。结论:定语从句在医学英语中广泛应用,正确理解及翻译定语从句对于学习中医学英语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6.
1980-2003年间,国内至少出版了24部“汉英中医辞典”。“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工作势在必行。本文评析和肯定了魏迺杰的《实用英文中医辞典》中英文中医名词术语体系的构建原则、来源和形成方法,并指出了存在的不足。认为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源流进行研究,对中文中医名词术语分层实现标准化——中医典籍术语标准化、现代通用中医学术语标准化、中西医结合中医学术语标准化,是“中医名词术语英译标准化”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中医术语不可译性现象的研究及对中医术语丰富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语言特征的分析, 总结了中医术语不可译性的形成原因, 并依据形成原因提出了几个补偿改善方案, 包括音译法、造词法、意译法和具体法。虽然文章肯定了中医术语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不可译性, 但由于民族间的文化交流是不间断的, 因此中医的不可译性不会是永恒的。  相似文献   

18.
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进入新时期、迎来新机遇,推动中医药事业和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都需要中医药对外传播交流人才。高等中医药院校应立足自身特色,培养复合型英语人才,在非英语专业的英语教学中构建大学英语-中医英译-专业双语/英语课程的培养模式,在英语专业教学中构建英语专业课程-中医英译-中医药英语课程的培养模式。中医英译作为过渡课程,讲解中医英译理论和中医英译策略并进行中医英译实践,为后续中医药双语/英语课程打下基础,其课程开发和开设应受到重视。  相似文献   

19.
从翻译的普遍性特征角度,研究中医病机术语的英译是否具有显化现象,探讨不同译本显化现象的特征。建立小型中医病机术语平行语料库,考察6种中外译者翻译版本的显化现象。研究结果基本支持Blum-Kulka(1986)的显化假说,中医病机术语英译中存在显化现象。同时,中医病机术语英译中显化现象的特性有:①中医病机术语英译中的显化现象类别与文学翻译中的不尽相同。中外译者的中医病机术语英译中主要存在增词、具体化、明晰化等显化现象,其中增词现象出现的比例最高。②中国译者版本中的显化现象比例高于外国译者版本。中医具有与西医不同的哲学体系和自己独特的语言表达方式,以及中外译者因翻译理念不同而采用不同的中医翻译原则,这些是造成中医病机术语英译中显化现象及其特性的主要原因。将显化假说的检验扩大到实用文本翻译领域,可进一步深化翻译普遍特征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中医望闻问切的科学之中,脉诊最为复杂。其中“十怪脉”的命名含有大量的隐喻,体现着深厚的中国文化和中医智慧。此文基于隐喻视角,对“十怪脉”7个译本的英译进行对比分析,探讨“十怪脉”的翻译方法,提出建议译文,强调在不影响译语受众理解和接受的情况下应在译文中保留隐喻,此外,还应注意译文中连字符和词语顺序的问题,做到中医术语英译的规范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