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2.
甲状腺疾病的发生、发展与肝脏的疏泄功能正常与否有着密切的关系,总病机为情志不畅,肝失条达,肝旺侮土,脾不健运,滋生痰浊,气机不利挟痰浊循经上行,气、痰、血凝结于颈部。治疗时调理肝脏是其治疗大法。从肝论治,以疏肝理气为主,兼顾清热、化痰、散瘀。方用平亢散结方治疗,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应用的统计归纳和对照分析,探究脏腑证型的整合情况。在以往基础上历版教材都注意保留了较为成熟的证型,并随着收载病种的调整以及临床辨证研究的日渐深入,细化或更名了部分证型。通过整合脏腑证型,使《中医内科学》中脏腑辨证内容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不断趋于规范。本文从成熟证型渐趋稳定、部分证型深入细化、证型更名瑕瑜互见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可供在校师生和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4.
脏腑辨证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辨证方法之一,一般认为张仲景<金匮要略>开创了脏腑辨证的先河,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发展而日臻完善.建国以后随着众多中医院校先后成立,中医教材也不断完善,脏腑辨证在教材中特别是在<中医诊断学>中的发展是研究脏腑辨证形成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笔者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诊断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单元的统计分析,对脏腑证型得出以下结论.  相似文献   

5.
中医的肺系疾病,现代医学称之为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包括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肺源性心脏病、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肺炎、肺脓肿、肺结核、肺癌等,一般可归类于中医的感冒、咳嗽、哮证、喘证、肺胀、肺痈、肺痿、肺痨、咯血等范畴.肺系疾病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国内外都很重视对本系统疾病诊治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将国内外近年来的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四至七版<中医内科学>教材中脏腑辨证应用的统计归纳和对照分析,探究脏腑证型的整合情况.在以往基础上历版教材都注意保留了较为成熟的证型,并随着收载病种的调整以及临床辨证研究的日渐深入,细化或更名了部分证型.通过整合脏腑证型,使<中医内科学>中脏腑辨证内容得到了充实和完善.不断趋于规范.本文从成熟证型渐趋稳定、部分证型深入细化、证型更名瑕瑜互见等三个方面予以阐述,可供在校师生和临床医师参考.  相似文献   

7.
金代医家张元素创“归经学说”,提高了用药的准确性。张元素之前的本草书籍中,也有一些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只是比较散在,不够系统。《本草衍义》,为北宋医家寇宗夷所撰,其中即有不少关于脏腑用药的记载。  相似文献   

8.
文章着重探讨了《金匮要略》中有关脏腑气逆证治的部分,以脏腑为纲,具体分为肺气上逆之喘咳、胃气上逆之呕哕、肝气上逆之肝气奔豚、肾气上逆之奔豚以及阳微阴弦之胸痹等证。通过分析条文所述证治,探究其病因、病机与证治特点。通过分析原书所记载方药的组成、用量、功用以及与病机之间的联系,总结《金匮要略》在脏腑气逆治疗中的遣方用药规律。从《金匮要略》治疗脏腑气逆证的诸多药物中提炼出常用药半夏、桂枝、生姜,通过结合其功用、主治以及一些医家观点,揭示它们在相应脏腑气逆证治中的应用规律。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在中医临床用药思维中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情况,针对存在的这些问题,本文作者根据临床体会与观察,从三个方面具体分析了中医临床用药中思维干扰的产生原因与需要采取的预防方法,同时论述了用药中正确的思维方式与方法对中医临床辨证论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所得到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8月曾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24例,以随机方法将这些患者分为两组,分别作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相等,观察组中患者利用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对照组中患者利用西医常规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在经过治疗之后,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进行观察,观察组中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8%,对照组中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77.4%,两组患者之间差异明显;观察两组患者的肺功能以及呼吸功能改善情况,观察组中患者的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差异明显。结论: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中医辨证方法进行治疗,可得到理想效果,能够得到较高的治疗有效率,并能够使患者的肺功能及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使患者痛苦明显减轻,是现代临床上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可进行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1.
不寐是指一类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病证,总由阴阳失交,心神不宁所致,与五脏相关,首重于肝,临证时可从“疏肝解郁”、“清肝泻火”、“平肝熄风”、“养肝柔肝”等角度论治,配合精神治疗,可取得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介绍了信息技术支持下探究式学习模式具有信息性、实践动手能力、学习资源丰富、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改变学习思维等特点,并通过中医诊断学《肝腑辨证》课程具体探讨了如何应用这一学习模式进行中医课程的教学。从条件的准备、探究问题的提出和具体教学过程的实践都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和分析,说明了应用探究式学习模式进行中医教学的特点,为进一步推广应用这一学习模式提供有益的见解。  相似文献   

13.
化疗相关性腹泻已成为肿瘤化疗患者常见的不良反应.随着中医药研究的发展,使用中医传统古方治疗化疗相关性腹泻在临床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具有西医不能替代的独特优势.笔者对近年来临床使用较多的传统古方进行了整理和分析,着重从中医辨证论治的角度探讨传统古方在化疗相关性腹泻中的应用,为取得更满意的疗效和实验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周仲瑛教授论非典型肺炎的中医药辨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仲瑛教授就非典型肺炎的病因病机、发展演变、辨证处方、预防等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认为发病与感受“非时之气”及伏邪相关;病变由表入里,顺三焦传变,若热毒炽盛,亦可逆传心包,甚则内闭外脱;病变主脏在肺,病性属实,可由实致虚;主要病理因素为热毒、湿毒、瘀毒。临证当以三焦辨证为主导,结合卫气营血辨证,根据病情分期、分度、分证施治;还应把握邪正之间的关系,注意证候动态变化,灵活应用辨证施治,充分发挥中医药优势。  相似文献   

15.
中医辨证论治客观化必要性及方法探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认为传统的中医辨证论治方法虽具有独特的优势,但在实际操作时因其人为参与因素过多,而容易偏离客观实际,要发展中医,必须对传统的辨证论治方法进行改革创新,建立新型客观化的辨证论治模式。  相似文献   

16.
回顾中医对肺结核、慢性病毒性肝炎,恶性肿瘤的研究,论述了目前中医研究在错位、中医“证”的研究存在“三无”状态,因而导致了中医发展的滞后。提示人们应该注重中医“证”的研究,以推动中医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17.
心脏X综合征有心绞痛的表现,但其预后与冠脉狭窄引起的心绞痛迥然不同。由于现代医学对此病的认识有限,在治疗方面疗效并不理想,而运用中医药在治疗心脏X综合征方面有很突出的特色和优势,经临床验证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8.
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126例辨治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6例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溶栓、降纤、抗凝、抗血小板抑制剂、脑保护剂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以中医辨证分型予以中药治疗。两组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临床疗效比较。结果:经治两个疗程,两组患者自身治疗前后对比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对照组P〈0.05,治疗组P〈0.01;组间比较,治疗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7.22%,对照组88.89%。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缺血性中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科最常见的呼吸系统疾病,中医药研究积累了丰富经验,经文献分析及临床观察,发现随气候及小儿体质变化,其辨证规律和中药施治出现相应演变,同时逐渐增多的中成药治疗在应用及制剂方面存在一定问题,需转变中医药研究思路促进传承。  相似文献   

20.
房性早搏是临床中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严重者可诱发房颤及缺血性脑卒中,远期可显著增加患者病死率。中医药对房性早搏的研究和治疗有一定的历史和经验,且近年来对房性早搏的治疗有了长足的发展。本文对中医药治疗房性早搏的进展做一综述,以期为临床房性早搏的诊断与治疗拓展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