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脑动静脉畸形的3D-CTA形态学评价   总被引:13,自引:4,他引:9  
目的 评价3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影像学诊断价值。方法23例AVM病例同时行3D-CTA与DSA检查,两者对照研究。结果 23例脑AVM术前3D-CTA检查阳性诊断率100%,无假阳性和假阴性。与DSA比较:(1)供血动脉的来源、数目和形态判断完全吻合;(2)引流静脉判断完全吻合19例(83%),部分吻合者4例(17%);(3)病灶部位判断完全吻合。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脑AVM的3D-CTA二维影像与DSA基本吻合,立体空间三维形态描述好,可弥补后者不足,对手术有指导价值。本技术无创、低风险、价廉、其技术进一步成熟后可取代DSA。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血管内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2例脑AVM患者进行血管内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均行3D-DSA,分析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的特征和畸形血管团的内部结构,并与二维DSA比较。结果二维DSA和3D-DSA均可正确诊断脑AVM,但对AVM供血动脉、引流静脉及AVM内部结构的显示3D-DSA优于二维DSA。本组22例脑AVM中,二维DSA清晰显示供血动脉13例(59.1%),而3D-DSA清晰显示20例(90.9%);二维DSA和3D-DSA清晰显示引流静脉分别为15例(68.2%)和20例(90.9%),清晰显示AVM内部结构分别为5例(22.7%)和17例(77.3%)。同时对合并的动脉瘤,二维DSA仅清晰显示1例,而3D-DSA则清晰显示了6例。结论 3D-DSA在脑AVM血管内治疗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3.0T MRI多序列成像并MRA在脑动静脉畸形(AVM)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飞利浦Achieva3.0TX-series磁共振扫描仪对23例AVM患者行MRI多序列平扫及MRA成像,并对1例患者行增强MRA成像。结果 23例患者中,9例AVM病灶位于左侧大脑半球,另11个AVM病灶位于右侧大脑半球;左右小脑半球各1例,1例位于大脑大静脉池。MRI多序列上,AVM表现为乱线团样异常血管流空信号,供血动脉及粗大引流静脉显示清楚,病灶内陈旧出血及胶质增生伴随小血管呈混杂信号改变。MRA及CE-MRA脑内血管尤其是畸形的异常血管团及供血和引流血管显示完美。结论 3.0T磁共振其多序列MRI并结合MRA成像,可较完美显示脑动静脉畸形的血管解剖关系,同时由于其简便快速,显示脑血管病变客观,对临床确诊和治疗AVM具有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通过全脑DSA造影检测脑动静脉畸形血管构筑特征,分析探讨脑动静脉畸形合并出血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珠江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99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其中出血组107例,非出血组92例.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分析畸形血管团大小、位置,供血动脉数目、位置,引流静脉数目、引流方向,合并动脉瘤数目、大小、与动脉瘤的位置关系,有无合并瘤样改变等因素与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关系.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微型(0.5~1.0 cm)和小型(1.0~2.0 cm)畸形血管团、深部畸形血管团、深部供血动脉、1~2支引流静脉、深部引流静脉、合并多个动脉瘤、合并小动脉瘤(<5 mm)和位于供血动脉端动脉瘤是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的危险因素,合并瘤样变则降低出血的风险,供血动脉数目与出血无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独立危险因素是微型和小型畸形血管团,深部引流静脉及合并供血动脉端动脉瘤.结论 微型、小型畸形血管团,深部引流静脉,供血动脉端动脉瘤与畸形血管团破裂出血密切相关.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bleeding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arteriovenous malformation (AVM) through observing the angioarchitecture of AVM with cerebral DSA.Methods The clinical and imaging data of 199 patients with AVM, including 107 with bleeding and 92without bleeding,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 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leeding and such factors as the site and size of masses, the type and site of supplying arteries, the number and pathway of venous drainage, having vascular tumor-like changes or not, the relation between AVM and aneurysm in terms of location, and the number and size of concurrent aneurysms were determined by univariate analyses and Binary logistic regression with SPSS13.0. Results Univariate analysis indicated that such factors as micro-sized (0.5-1.0 cra) and small-sized (1.0-2.0 cra) masses ofAVM, AVM underdeep location,having exclusively deep draining veins, fewer draining veins and deep feeding arteries, concurrent small aneurysms (<5 mm), aneurysms at the end of the blood-supply artery were positively correlated to hemorrhagic presentation. The number of feeding arteries and the number of concurrent aneurysms were not correlated with hemorrhagic presentation. Having vascular tumor-like changes can decreased the risk of bleeding. When stepwise multiple logistic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employed, only micro-sized and small-sized masses of AVM, having deep feeding arteries, and aneurysms at the end of the blood-supply artery were dependent predictors of hemorrhagic presentation. Conclusion Micro-sized and small-sized masses of AVM, having deep draining veins and aneurysms at the end of the blood-supply artery are the most powerful risk predictors for hemorrhagic AVM presentation.  相似文献   

5.
<正>3D-DSA相较于传统二维DSA可提供关于动脉瘤的数目、大小及与周围立体空间关系等方面的更为详细的信息。我们应用该技术指导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治疗,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报道如下。一、对象与方法1.一般资料:2010年7月至2013年4月行开颅手术夹闭的135例颅内动脉瘤患者,排除39例术前仅行CTA检查的患者,选择其中96名术前行3D-DSA检查的患者,男40例,女56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血管造影(CTA)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治颅内动静脉畸形的价值。方法对45例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行CTA检查,三维重建采用最大强度投影(MIP)和容积成像显示(VR)技术;分析动静脉畸形显示情况并将结果与DSA和手术结果比较。部分动静脉畸形病例术后行CTA和DSA复查。结果CTA对颅内动静脉畸形的敏感性为93.33%,特异性为100%。能可靠地显示动静脉畸形的位置、形态、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结论CTA是有效的血管成像技术,对颅内动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治价值,临床疑诊为颅内动静脉畸形患者可作为一种筛选方法。CTA可作为动静脉畸形术后复查的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 从病灶检出及血管构筑显示方面探讨320排CT四维CT血管造影(4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CAVM)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20例可疑CAVM患者行4D-CTA成像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种成像方法所示畸形血管团位置、数目、大小及供血动脉来源、引流静脉深浅、数目方面的差异.结果 20例患者经4D-CTA诊断为CAVM,其中1例经DSA证实为脑动静脉瘘(CAVF);4D-CTA对畸形血管团位置、数目、大小,供血动脉及引流静脉的显示与DSA所示一致性良好,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4D-CTA能实现颅内血流状态的无创性动态显示,在CAVM的诊断及治疗策略制定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三维造影磁共振血管扫描(3DMRA)对脑动静脉畸形(AVM)的诊断作用及在AVM摘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对6名不同部位脑AVM病例(运动区近旁AVM2例,运动性语言中枢近旁、感觉性语言中枢近旁、颞叶、枕叶AVM各1例)采用GE Signa Horizon 1.5T核磁共振扫描机,应用对比剂Gd—DTPA进行三维SPGR摄影,将制作出的3DMRA图像与脑血管造影(DSA)及手术中所见进行对比,判断该方法和制作出的影像在脑AVM诊断和手术中的嘘用价值。结果 6例脑AVM患者的3DMRA图像均较清楚地显示出脑表面供血动脉、病灶及引流静脉与脑组织的相互位置关系,并可以显示出供血动脉进入脑组织和引流静脉流出脑表向的位置。影像所见与术中所见一致。结论 3DMRA可直观地显示AVM的供血动脉、病灶及引流静脉与脑组织的关系,为AVM的做创手术治疗提供有益的影像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T三维时间飞越法(3D-TOF)磁共振血管成像(MRA)对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DAVF患者的头颅MRI、3D-TOF-MRA及DSA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对照分析。结果发生部位以后颅凹最为常见(15/18,其中天幕9例,乙状窦及横窦区4例,窦汇区及颈静脉孔区各1例),顶部2例,海绵窦区1例。临床表现呈多样性,以颅内高压(8例)和癫闇(4例)最为常见。MRI以脑出血样混杂信号多见(9/18),可伴周边粗大流空血管影、脑水肿及脑组织萎缩等。3D-TOF-MRA显示供血动脉由颈内外、椎基底动脉共同参与多见(13/18例),6例血管影增多增粗,与DSA所见皮层静脉逆行(CVR)引流相吻合。结论 3T 3D-TOF-MRA结合常规MR影像,能较为准确地确定病灶的部位、供血动脉及皮层引流静脉,同时清晰显示DAVF继发性的颅内改变,弥补了DSA的不足,可对DAVF病变进行无创全面的评价。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究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化转移-磁共振血管成像(3D-TOF-MT-MRA)联合磁共振成像(MRI)诊断儿童颅内隐匿性动静脉畸形(AVM)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8月河北省儿童医院神经内科96例疑似AVM患儿,均行MRI、3D-TOF-MT-MRA检查,由两名影像科副主任医师对MRI、3D-TOF-MT-MRA检查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客观评价,分析两种方法图像质量的一致性,比较两种方法图像质量。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结果为“金标准”,比较分析MRI、3D-TOF-MTMRA单独及联合诊断AVM、联合评估Spetzler-Martin分级的价值。对确诊的AVM患儿拟行伽玛刀治疗,比较MRI联合3D-TOF-MT-MRA与DSA评估术前定位影像效果评分、勾画治疗靶体积。结果 3D-TOFMT-MRA图像的信噪比(SNR)、对比度噪声比(CNR)均高于MRI图像(P<0.05);3D-TOF-MTMRA图像的血管可视化、饱和伪影评分均高于MRI图像(P<0.05);两名医师对MRI图像的血管可视化、饱和伪影评分评估的一致性组内相关系数值ICC分别为...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3D-DSA)、多排螺旋CT血管成像(CTA)技术对锁孔手术治疗颅内动脉瘤的应用价值.方法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自2007年4月至2009年6月应用3D-DSA、CTA技术分析动脉瘤的影像学特征,个体化设计锁孔手术并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75例(192个动脉瘤),其中眶上锁孔人路38例(40个动脉瘤),翼点锁孔入路132例(146个动脉瘤),额锁孔纵裂入路3例(4个动脉瘤),颞下锁孔入路2例(2个动脉瘤),分析3D-DSA、CTA在颅内动脉瘤锁孔手术策略中的应用与意义.结果 本组患者均一次性成功完成手术,其中动脉瘤夹闭188个,动脉瘤包裹4个.术后复查DSA或CTA显示动脉瘤均夹闭满意.GOS评分显示术后良好165例,轻残6例,重残2例,死亡2例.结论 3D-DSA、CTA可清晰显示颅内动脉瘤三维形态特征,为个体化的锁孔手术入路设计提供依据,是手术成功的前提.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三维计算机断层摄影血管造影(3D-CTA)在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择自2007年3月至2011年2月收治的破裂脑动静脉畸形患者19例,对所有患者均行头颅CTA检查,并经DSA对照检查、手术证实。 结果首次CTA检查发现14例阳性,其中急诊直接行开颅血肿清除+畸形血管团切除4例,术后复查CTA及DSA提示全切除;3例首次CTA及DSA检查均为阴性,1年后CTA复查发现异常血管团,经DSA检查证实后手术治疗;2例首次及2周后CTA检查阴性,但DSA检查示小型畸形血管团。 结论CTA因其快捷有效、无创伤、安全等优点,尤其适合于出血性脑动静脉畸形的急诊检查,能充分显示脑动静脉畸形三维结构的特点可为手术入路提供良好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4D-DSA在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到2019年10月采用4D-DSA诊断和指导血管内栓塞治疗的10例DAVF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对其血管构筑学进行系统分析,并通过彩色血流全循环成像(iFlow)技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10例病人4D-DSA均可以清晰看到DAVF的瘘口(微孔复合体)、血管构筑和血流动力学流向,完成Cognard分型,并在4D-DSA引导下行血管内栓塞治疗。栓塞治疗后,10例病人iFlow结果显示患侧颈内动脉分叉部、大脑中动脉分叉部、窦汇区的造影剂达峰时间较术前明显缩短(P<0.05)。结论 4D-DSA不仅可以对DAVF的血管构筑学、血流动力学有直观地理解,完成其分型和分类,并且可优化手术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脑动静脉畸形是一种胚胎时期血管发育异常所导致的先天性疾病,随着放射外科的发展,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尤其对于传统治疗方法较难治疗的基底节及丘脑附近的脑深部动静脉畸形,放射外科以其较高的闭塞率已经成为首选治疗方法之一。其中伽玛刀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已逐步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磁共振成像以其便捷、无创、敏感性高的特点仍是临床上诊断脑动静脉畸形和评价其疗效的一种必不可少的技术之一。而且,在对伽玛刀治疗之后畸形血管巢内部的脑组织和病灶周围的正常组织的变化情况,以及伽玛刀并发症的影像学表现上更有其优越的一面。  相似文献   

15.
伽玛刀治疗脑动静脉畸形值得重视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上世纪中叶开展伽玛刀治疗脑动脉畸形(AVM)以来,该项技术逐渐成熟,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实际临床工作中也遇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诸如伽玛刀治疗后AVM完全消失的标准,影响AVM消失率的因素,AVM在闭塞前的再出血,伽玛刀治疗后的迟发性放射损伤以及伽玛刀分割照射、再照射等。  相似文献   

16.
三维CT血管造影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治中的初步应用经验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评估三维CT血管造影(3D-CTA)在脑动静脉畸形诊断及术前评估中的应用。方法 对我科收治的25例脑动静脉畸形患者采用3D-CTA检查,并同期行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比较两种检查的结果。结果 3D-CAT显示了24例动静脉畸形,3D-CTA在显示畸形血管闭、供血动脉和引流静脉的三维构造以及空间关系上优于DSA,并能显示三者与颅骨的关系。3D-CTA虽未能发现1例小型小脑动静脉畸形,但其显示了一个位于小脑后下动脉(PICA)远端的供血动脉动脉瘤,并确定了出血系动脉瘤而非动静脉畸形。3D-CTA可以模拟手术入路时可观察到的血管构造,有助于正确判断动静脉畸形的各种成分,提高手术的安全性。结论 3D-CTA对脑动静脉畸形的诊断及其术前评估有其独特的价值。尤其适合于大型脑动静脉畸形、动静脉畸形合并动脉瘤以及颅内巨大血肿怀疑系动静脉畸形破裂者。它与DSA可互补,但尚无法取代DSA。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CTA)存脑动静脉畸形(AVM)出血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中的指导意义. 方法 同顾性分析四川省人民医院神经外科自2004年8月至2007年10月应用CTA指导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脑AVM出血的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本组21例脑AVM患者均行血肿清除及脑AVM的显微外科手术治疗,畸形血管伞切15例.部分切除5例,1例延髓血管畸形未能切除.痊愈6例(皮层下非功能区血肿5例,小脑血管畸形1例),好转14例(皮层下功能区血肿7例,小脑血肿4例,基底节区血管畸形3例),死亡1例(延髓血管畸形).结论 CTA可完成脑AVM的诊断,指导脑AVM出血的急诊显微外科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评估3D-DSA在颅内动脉瘤夹闭术后检测残留动脉瘤中的利用价值.方法 对29例已实施动脉瘤夹闭术的颅内动脉瘤(35个动脉瘤)患者,在术后3-6个月内行3D-DSA及DSA检查,评估3D-DSA对残留动脉瘤的检出效果并与DSA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3D-DSA检出残留动脉瘤共10个,其中8个瘤颈残留动脉瘤为术中已经确认瘤颈残留的动脉瘤,其他2个瘤体残留动脉瘤为术中不能确认是否完全夹闭的动脉瘤.而DSA共检出残留动脉瘤3个.其中1个瘤颈残留动脉瘤及2个瘤体残留动脉瘤与3D-DSA结果符合,而其他残留动脉瘤均表现为假阴性结果.结论 3D-DSA对动脉瘤夹闭术后残留动脉瘤的检出效果明显优于DSA,尤其对较小瘤颈残留动脉瘤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准确性,故有助于术后长期随访观察残留动脉瘤的形态变化.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其处理技术在脑动静脉畸形(AVM)方面的应用及诊断价值。方法20例患者行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MSCTA)检查,评估CT血管造影(CTA)在脑血管畸形诊断中的价值。除3例外其余患者均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并与CTA结果对照。结果20例患者的MSCTA断面和重建图像上均见到典型的畸形血管团,19例发现粗大的供血动脉,16例明确的引流静脉或扩大的静脉窦,6例病人合并亚急性出血.2例有出血后脑软化。结论MSCTA是脑血管病诊断的一种简单、快速、非侵袭和可靠的方法。MSCTA对脑动静脉畸形有重要的诊断价值。MSCTA在描绘脑血管三维结构以及毗邻骨结构上优于DSA。  相似文献   

20.
目的总结CT血管造影在诊治AVM破裂出血病例中的应用,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37例脑AVM破裂出血病例的术前检查,术中情况及术后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急诊行CT血管造影检查,并接受据其CT血管造影影像资料拟定急诊手术。结果 37例患者中一期手术切除35例,术后复查造影显示全切除者26例。术后三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Ⅰ级20例,Ⅱ级8例,Ⅲ级5例,Ⅳ级2例,Ⅴ级2例。结论 CT血管造影检查快速敏感,能提高AVM破裂出血急诊检出率及一期全切率,从而改善AVM破裂出血患者的预后;CT血管造影或可替代DSA应用于AVM破裂出血急诊诊断与手术计划制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