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腕横韧带完整性对腕管内肌腱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已公认,腕横韧带(Flexor Retinaculum, FR)是腕部维持屈肌腱力学效应的重要结构,对管内肌腱和神经起保护功能,并能改变肌腱的运动方向,有效地发挥肌腱的生物力学功能.在腕部切割伤处理时,常须切开腕横韧带以打开腕管来修复肌腱和神经.在腕管手术时,可否将腕横韧带作部分切开,保留其对屈肌腱的生物力学作用?腕横韧带到底保留多大范围才能对腕管内屈肌腱的生物力学影响不明显?为此,我们进行如下研究.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在腕管综合征患者有症状及无症状手腕评估中的价值。方法术前运用超声分别检查患者的患侧手腕和对侧无症状手腕,在豌豆骨和钩骨钩横截面分别测量:正中神经前后径、正中神经左右径、腕横韧带厚度,计算正中神经扁平率。术中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实体相应的数据。对神经扁平率和腕横韧带厚度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在豌豆骨平面和钩骨钩平面手术与超声测得的正中神经扁平率和腕横韧带厚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豌豆骨平面和钩骨钩平面上,患侧手腕正中神经扁平率和腕横韧带厚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超声检查可作为腕管综合症量化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3.
的探讨采用腕管切开减压结合显微镜下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7例腕管综合征患者共40只手腕行腕管切开减压术,术中在显微镜下行神经外膜松解,彻底松解腕管部分的正中神经,并在正中神经周围注射醋酸泼尼松龙针,术后观察其疗效。结果全部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术后第2天,患肢酸胀痛、夜间麻缓解。按Keuy标准评价。本组优28例,良9例,可2例,差1例。结论腕管切开减压结合显微镜下正中神经松解术治疗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手腕肌腱损伤患者术后的常规康复训练疗效并不理想。等速训练是一种先进、安全的治疗方案,用于治疗手功能障碍疗效优于常规康复治疗训练。方法本文采用手腕屈伸功能总活动度(total activity measurement,TAM)指标和峰值力矩(peak torquePT)衡量等速运动计划对64例手腕肌腱损伤患者康复训练的疗效。结果研究结果显示6周的等速康复训练疗效显著(P<0.01)。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以更好的改善关节活动度,患手腕屈伸肌功能采用等速训练也明显优于传统等张训练。  相似文献   

5.
例1,男,50岁。因右腕掌部包块伴疼痛一年余于1990年3月5日入院。患者于一年前右手撑地外伤后右腕部肿胀疼痛,经治疗好转,但数月后伤部渐起肿胀疼入院前一个月疼痛加重伴手指发麻。入院检查;右腕部有11×4cm~2范围的哑铃形包块,呈囊性,边界不清,轻压痛,手指和手腕作屈伸活动时包块变形,试穿为黄色清亮液体。诊断为左腕腱鞘滑膜炎。作腕管探查,术中切断腕横韧带后见9×3cm~2范围的囊性包块,横跨腕管,包绕屈指肌腱,囊内有黄色稠液体,囊壁有绒毛状颗粒。彻底切除囊性包块。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估常规治疗联合针灸对轻中度腕管综合征(CTS)的短期疗效.方法 将50例轻中度CTS患者随机分为针灸组和对照组各25例,均采用夜间手腕夹板作为常规保守治疗1个月,且予口服药物治疗;针灸组另接受8次针灸治疗(每周2次,持续4周).评价两组患者治疗后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波士顿腕管调查问卷的功能状态(BCT...  相似文献   

7.
《医药保健杂志》2009,(11):32-32
夏天来了,漂亮的手镯、手链又开始亮相美女们裸露的手腕上。许多人认为戴首饰也讲“男左女右”,而且戴在右手,漂亮的首饰有更多的展示机会。可你知道吗?这样很可能会令你的右手腕受伤,因为有一种叫做“腕管综合征”的病,跟手镯、手链有关系。  相似文献   

8.
狭窄性腱鞘炎,好发于手腕桡骨茎突和手掌面掌骨头部位的腱鞘。前者称桡骨茎突狭窄性腱鞘炎,后者称屈指肌腱鞘炎,俗称板机指或弹响指。一些较长的肌腱经过手足关节,都有腱鞘和骨构成的纤维——骨隧道,将肌腱约束于其中。由于上述解剖特点,当手部肌腱过多的活动,使肌腱与腱  相似文献   

9.
徐栋华 《家庭用药》2010,(10):60-61
我退休后喜欢和朋友一起骑自行车旅游。最近经常双手酸胀疼痛,小手指还发麻。到医院看了,医生说是腕管综合征,是骑自行车引起的。我不太明白,骑自行车是蹬腿运动,怎么会手腕得病呢?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 和效果。方法 选取2010年12月-2012年8月本院收治的35例(39侧)腕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掌部小切口,切断腕横韧带、屈肌支持带远侧纤维束、前臂远端深筋膜,行腕管减压,局部注射激素,部分重度患者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行正中神经外膜间断切开松解减压。结果 术中无神经、血管、肌腱损伤,术后无感染,无血肿形成,切口全部一期愈合,术后2周拆线。随访6~18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均未出现柱状痛,无屈肌腱弓弦样畸形发生,无手部握力下降。至随访结束:麻痛症状完全消失37侧.明显缓解1侧,仍有部分麻痛症状1侧。优33侧,良5侧,可1侧,差0侧,优良率为97.4%。结论 局麻下掌部小切口治疗腕管综合征的方法 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正我母亲今年50岁,因为一直照顾婴儿,导致右手得了腱鞘炎(手腕疼痛,且有一个包鼓出来),请问该如何治疗?黑龙江刘先生刘先生:手腕部腱鞘炎,是因常常保持重复性或持续用力,使肌腱与腱鞘产生磨擦、劳损,压力增加,导致的无菌性炎症。诱发原因有:长期抱孩子这是非常普遍的。腱鞘炎的英文直译为"妈妈手",而国内一般都是"姥姥手"。体内激素变化常发生在妇女怀孕前后、生产和哺乳  相似文献   

12.
全民健身已经形成了一种生活氛围,但是大家还没意识到,在羽毛球、篮球等竞技类“运动潮”的背后,跟腱断裂等“动出来”的病也越来越“流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运动损伤呢?跟腱,最容易断的肌腱跟腱是小腿后方最强大的肌腱,即连着“脚后跟”的那根粗大的肌腱,长度约15厘米,人体的站、立、跑、跳等下肢的主要动作都离不开跟腱。但是这么粗大、强壮的肌腱却是人体诸多肌腱里最容易断的。  相似文献   

13.
计算机是现代办公人员必不可少的办公设备。然而临床发现,目前越来越多操作电脑的办公人员,因长期经常过度地活动腕部及手指,而造成手腕麻木或手腕关节扭曲、肩部酸痛等诸多病症,最为典型的就是被称为腕管综合征的“鼠标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急性腕管综合征的发病机制、治疗及预防。方法:对17例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进行观察,并综合其他文献资料报导加以分析。结果:17例患者经治疗后,疼痛症状均缓解,基本治愈。结论:急性腕管综合征如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后较好,一部分人会出现慢性腕管综合征的症状,一般会随骨折愈合而消失。  相似文献   

15.
手部屈肌腱损伤在临床很常见,但屈指肌腱损伤修复后并非都令人满意的功能恢复,术后缝合断裂或粘连形成,关节僵硬在一些病例中仍有发生。临床报道肌腱修复的病例有4%-10%会发生断裂,10%左右会发生粘连,而且有半数患者会发生一定程度的指间关节僵硬,由此引起的功能丧失影响患者的工作和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16.
例1,患者,女,37岁。因左腕掌尺侧进行性肿胀7年,影响小指和环指屈曲活动入院。发病前无任何诱因。查体见左手掌尺侧小鱼际和腕部分别有3×3cm和5×3cm椭圆形肿物,囊性感。按压肿物时,有冲击感传至另一肿物,肿物界限清楚。无红、热、痛等特征。胸透正常,血沉5mm/h。术中做掌腕联合S形切口,打开腕管,见肿物包绕环指、小指屈肌腱,于腕管内相同,呈哑铃状,囊壁光滑,囊内充满冬瓜子样黄色游离体。清除游离体,囊壁与肌腱无粘连,予以彻底切除。创口内置卡那霉素1g,闭合切口,术后抗痨治疗,切口Ⅰ期愈合。病理诊断:结核性滑膜炎。随访7年8个月无复发,手指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股前外侧皮瓣是由于股外侧动脉降支发出的般外侧股皮动脉和肌间隙支,其皮瓣上带有一定面积的阔筋膜,具有血供充足的特点。在手腕部皮肤撕脱、软组织碾压毁损、肌腱缺损,韧带、神经及骨组织外露的严重损伤时治疗上比较困难。我科采用早期清创,应用股前外侧带蒂复合皮瓣,采取带蒂移植使皮瓣蒂和所属肌皮动脉二路供血的方法对9例手腕部严重损伤进行治疗,其移  相似文献   

18.
正腱鞘炎最常见于手指和手腕,会有手指或手腕部的疼痛,在活动时疼痛会加重,局部活动会受到限制。一些需要频繁快速用手的活动,例如,打字、用鼠标、织毛衣等,时间长了,都很容易形成腱鞘炎。腱鞘炎的治疗1、休息和制动累了就要休息,手指和腕部局部制动是"强制休假",保证休息时间,达到病情缓解的目的。2、药物治疗腱鞘炎是一种无菌性炎症,会引起局部的疼痛,如果疼痛很厉害,影响到日常生活和休息,建议局部  相似文献   

19.
罗建  谭雅菲  黄小虎  聂桂峰  翟雪键  辛杰 《安徽医药》2017,21(12):2233-2237
目的 探讨腕管镜腕管松解术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术治疗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差异.方法 回顾性分析腕管综合征合并糖尿病患者86例,其中43例患者行双孔道腕管镜腕管松解术(A组),43例患者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术(B组),随访10 ~ 24个月,统计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恢复工作时间、术后并发症和临床疗效.结果 A组和B组患者的优良率分别为93.02%和90.70%,两组的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住院时间[(5.5±2.7)vs(6.8±2.9)d]及术后恢复工作时间[(19.3±3.1)vs(21.5±3.3)d]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腕管镜腕管松解法和改良小切口腕管松解法均是治疗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的有效且安全的手术方法,腕管镜腕管减压术患者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对于机体修补能力较差的糖尿病患者更为适合.  相似文献   

20.
王桂芝  王维维 《河北医药》2012,34(9):1427-1428
腕管综合征是正中神经在腕管内受压引起的手部功能障碍的疾病,发展到晚期会出现神经受损,肌肉萎缩等,是周围神经卡压中常见的疾病.腕管综合征患者的术后康复锻炼很关键,主要依靠主动、长期的肌力练习,锻炼过程单调艰辛,肌力的增长也较缓慢,需要有一定的恒心和毅力[1].健康信念模式是指导人们改变行为的重要理论模式,它强调个体的主观心理过程对采取健康行为的主导作用.本文旨在通过健康信念模式对腕管综合征术后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形成康复锻炼自我管理行为的主动性、自觉性和持久性,使疾病早日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